研究生: |
林佩君 |
---|---|
論文名稱: |
南投縣國中三年級學生性別平等觀念之研究 The Study of Gender Equity Awarenes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
指導教授: | 林安邦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性別平等 、性別平等教育 、性別平等觀念 、性別平等教育法 |
英文關鍵詞: | Gender Equity,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Gender Equity Concept,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6 下載:3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南投縣國中三年級學生性別平等觀念之現況,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二:一、瞭解南投縣國中三年級學生對性別平等的觀念程度。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南投縣國中三年級學生性別平等觀念程度的差異。研究方法主要採文獻探討法與問卷調查法,並以南投縣公私立國民中學之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再輔以電腦統計軟體SPSS 12.0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統計資料。
研究得到以下結論:一、南投縣國中三年級學生對性別平等觀念程度為高。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三年級學生在性別平等觀念程度的差異情形如下:
(一)不同生理性別、父母親學歷、管教態度、每天上網時間、每天與父母聊天時間等因素,對於性別平等認知三個層面均達顯著性差異。
(二)其他之背景變項如家庭結構、每天看電視時間、異性交往經驗、學校所處區域、學校規模等因素,對於部分性別平等認知層面仍具有顯著性差異。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一、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一) 持續重視性別平等教育議題;(二)強化學生對多元性別面貌呈現方式的尊重;(三) 推動落實家庭教育;(四) 督促傳播媒體淨化運動。二、對後續研究之建議:分別在研究對象、研究變項、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工具上提出未來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der-equity awareness of the 9th-graders in Nantou county.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involves two key aspects: (1)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the gender-equity awareness of the 9th-graders in Nantou county. (2) To explore how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ffected the gender-equity awareness of the 9th-graders in Nantou county.
This study adopt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 with random selection of 9th-graders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Nantou county as participants. All the obtained data had been analyzed with an aid of SPSS 12.0 (statistical software), including frequency distribution,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t-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conclusions reached in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The gender-equity awareness of the 9th-graders in Nantou county was above the average. (2)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led to different levels of gender-equality awareness, which were further described below.
The result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ree cognitive domains of gender-equality and factors such as the participants’ genders, the education levels and discipline attitudes of their parents, the time they spent on Internet surfing and in talking to their parents.
Other background variables such as family structure, the time they spent on TV, the experience of their opposite sex interaction, school area and size were also observed to reveal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some cognitive aspects of gender-equality.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s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First, it provides 4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1) The issue of gender-equality should be continuously emphasized. (2) The students’ awareness about multi-dimensions of gender should be reinforced and a climate of respect among them should be cultivated. (3) Family education should be properly implemented. (4) The Media Environment Projects should be promoted and sponsored. Second, it serves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ers in terms of subjects, variables, methods, and tools.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市:心理。
王瑞香(1996)。〈基進女性主義-女性解放的根本契機〉,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07-137,台北市:女書。
王瑞香(2006),〈基進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王澤鑑(2004),《民法概要》,台北市:三民。
尤美女(2001),〈打造平權婚姻-民法親屬編之修正〉,《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4期,頁46-61。
申蕙秀(2003),〈性別平等與性別主流化〉,《性別主流化:2003國際婦女論壇會議實錄》,台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朱侃如譯、Susan Alice Watkins著(1995),《女性主義》,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
朱蘭慧(2002),〈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形成與鬆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江雪齡(1997),《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但昭偉、蘇永明(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台北:五南。
何春蕤(1998),《性別校園:新世代的性別教育》,台北市:元尊。
吳明坤(2006),〈高雄縣市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同性戀態度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
李怡君(2009),〈性別平等教育法校園實施之現況-以宜蘭縣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李政潔(2009),〈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性別平等意識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李遠哲等(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行政院》,。
林安邦(2003),〈性別與法律-法律中的性別意識〉,《性別議題導論》,台北:高等教育。
林芳玫(2009),〈性別主流化在台灣:從國際發展到在地化實踐〉,《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5期,頁32-38,台北縣: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林芳玫(2006),〈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出版。
林麗珊(2001),《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市:五南。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邱屏瑤(2005),〈苗栗縣國民小學五、六年級學童性別觀念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未出版。
洪泉湖等著(2005),《台灣的多元文化》,台北:五南。
洪謙德(2003),《女性主義》,台北市:一橋。
胡潔茹(2005),〈論多元文化教育在實現教育平等中的作用〉,《宿州學院學報》,第20期,頁111-112。
修慧蘭、鄭玄藏譯(200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市:華泰文化。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市:心理。
婦女新知(1988),《兩性平等教育手冊》,台北:婦女新知基金會。
張玨、王舒芸(1997),〈兩性平等教育的挑戰與迷思〉,《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43期,頁4-8。
張建成主編(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台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1986),《心理學概要》,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教育部(199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兩性教育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2010年3月8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9/99.03%e6%80%a7%e5%88%a5%e5%b9%b3%e7%ad%89%e6%95%99%e8%82%b2%e7%99%bd%e7%9a%ae%e6%9b%b8.pdf。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性別平等教育)》,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03),《兩性平等教育》,台北:教育部。
莊明貞(2003),《課程改革:反省與前瞻》,台北:高等教育。
莊明貞(1999),〈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上)〉,《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7期,頁87-96。
莊明貞(2006),〈修訂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課程綱要〉,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委託專案。
莊明貞、楊美玲(1998),〈國小兩性平等教育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務〉,《教育部國小兩性平等教育整合實驗計劃成果彙編》,台北:教育部。
許雅惠(2002),《婦女福利新思維:女性主義、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台北:內政部社會福利工作人員研習訓練中心出版。
許嘉育(2008),〈雲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平等認知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縣:未出版。
許慶雄(2001),《憲法入門》,台北:元照。
康雅玲(2004),〈國小學童家庭因素、性別態度與性別角色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未出版。
畢恆達(2002),〈當男人遇見女性主義:男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之研究〉,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與跨越》,頁321-332,台北市:五南。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第17期,頁51-84。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主義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第11(1)期,頁117-146。
畢恆達、吳怡玲、吳瑾嫣、唐筱雯、柳廷岳、鄭湘敏(1999),〈安全與無性別偏見校園空間指標之建立〉,載於高雄醫學大學兩性研究中心主編《高中職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教材》,頁33-40,台北市:教育部。
畢恆達、吳瑾嫣、唐筱雯、鄭湘敏、吳怡玲、柳廷岳(1999),〈校園空間與性別〉,2008年5月21日,取自:http://www.bp.ntu.edu.tw/WebUsers/hdbih/new_page_5.htm。
陳伯璋(1997),〈多元文化的課程發展〉,載於黃政傑主編《當代師資培育的課程教材教法》,頁1-15,台北:漢文。
陳枝烈(1999),《普及原住民地區學前教育六年計畫之規劃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
陳金定(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心理。
陳皎眉、江漢聲、陳惠馨(1996),《兩性關係》,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陳惠馨(2004a),〈重建清朝的法律帝國:從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姦情檔案談起——以依強姦未成或但經調戲本婦羞忿自盡案為例〉,《法制史研究: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第5期,頁123-187,台北:中國法制史學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陳惠馨(2004b),〈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的時代意義-以法律的有限創造教育的無限〉,《全國律師》,2004年2月號,頁74-86,台北:全國律師月刊雜誌社。
陳惠馨(2006),〈台灣法律的認同與變遷—以憲法的觀點出發〉,《當代》,第229期,頁104-121,台北:合志文化。
曾志朗、洪蘭(2005年06月),曾志朗V.S.洪蘭的煩「腦」,簡媜、王榮文(主持人),男女大不同,科學不簡單講座,台北市台灣水泥大樓。
游美惠(1999),〈性別平權教育與女性主義的社會學分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7期,頁32-51。
游美惠(2001a),〈性別意識、教師增能與性別教育的推展〉,《中等教育》,第52(3)期,頁42-57。
游美惠(2001b),〈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5期,頁100-102。
游美惠(2001年6月),〈性別平等教育中的青少年外在形象建構與大眾傳媒之關係〉,發表於高雄市九十年度國中性別平等教育青少年的外在形象概念研習會,高雄市。
游美惠(2002)),〈性別意識、使命感與教師專業成長:以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為例〉,《教育研究資訊》,第10(6)期,頁45-62。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女書出版。
游彩勤(2001),〈台灣地區兩性平等教育政策執行概況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縣:未出版。
黃政傑(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設計途徑〉,《多元文化教育》,頁343-373,台北:台灣書店。
黃淑玲(2008),〈性別主流化-台灣經驗與國際對話〉,《研考雙月刊》,第32卷第4期,頁3-12,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黃富源(2004),〈中小學校園性別化暴力現象之檢視與防治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未出版。
黃麗娟(2006),〈高中職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親子互動關係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楊心蕙(2005),〈知識社群對性別平等教育影響之行動研究-以台北縣中山國小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楊世瑩(2006),《SPSS統計分析實務》,台北:旗標。
廖艷群(2011),〈從女性主義看我國婦女就業保障政策〉,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9-23,花蓮縣:未出版。
劉仲冬(1999),〈性別教育之我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7期,頁24-27。
劉秀娟(1998),《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揚智。
劉秀娟(1999),《兩性教育》,台北:揚智。
劉美慧、陳麗華(2000),〈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花蓮師院學報》,第10期,頁101-126。
劉美慧、董秀蘭(2009),〈我國公民教育革新之反思—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之研究與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第87期,頁145-162,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潘慧玲(2002),〈性別平等教育的意涵與實踐〉,發表於性別平等教育研討會,台北市。
潘慧玲(2003),〈性別與教育-追求性別平等的教育〉,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頁75-102,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林昱貞(2000),〈從教師的性別意識談師資培育〉,2008年5月21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panhu/genderteacher.pdf。
蔡培村、余嬪(1999),〈中小學兩性平等教育素養之研究〉,《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40,高雄市: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謝臥龍(1996),〈性別與教育〉,《教育文粹》,第25期,頁63-65。
謝臥龍(1997),〈從兩性平等教育的觀點探討教學互動歷程中的性別偏見〉,《教育研究》,第54期,頁37-43。
謝臥龍(2000),〈推動兩性平等教育教師應扮演的角色〉,2008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gender.edu.tw/gender/paper/paper_23.htm。
譚光鼎(1999),〈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少數民族的學習行為特質〉,載於簡茂發主編《啟發多元智能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方教育輔導叢書14。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台北:高教出版社。
蘇芊玲(1998),〈家庭和社會也需要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創刊號,頁37-41。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的研擬過程與內涵〉,《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的研擬過程與內涵〉,《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蘇芊玲、蕭昭君(2006),《擁抱玫瑰少年》,台北:女書文化。
英文部分
Acker, S. (1994).Gendered educ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Arnot, M., & Weiner, G. (1987).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schooling. London: Hutchinson.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Banks, J. A.(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 In Banks &Banks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eand Perspective. Boston: Allyn andBacon.
Bem, S. L. (1975). Sex role adaptability: One consequence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 634-643.
Bem, S. L. (1981).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 source. Psychological Review, 88, 354-364.
Carver, T. & Mottier, V. (1998). Politics of Sexuality: Identity, Gender, Citizenship. New York: Routledge.
Corey, Gerald(2001).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Brooks:Cole Pub Co.
Evans, D. T.(1993)Sexual Citizenship: The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Sexualities. New York: Routledge.
Hraba, J., & Yarbrough, P. (1983). Gender consciousness and class action for women: A comparison of black and white female adolescents. Youth and Society, 15 (2), 115-131.
Klein,S.S.(1985).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MD: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Kohlber, L. (1966). 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children’s sex-role concerts and attitudes. In E. E. Maccoby (Ed.) , The development of sex differences (pp.82-172). Stanford, C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ynch, J.(1992).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New York:Cassell.
Martin, C. L., & Halverson, C. F. (1981).A schematic processing model of sex-typing and stereotyping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2, 1119-1134.
Parekh, Bhikhu.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
Pease, A., & Pease, B. (2001). Why men don't listen & women can't read maps? London: Orion Publishing Group.
Pleck,Joseph H.(1983). The impact of work schedules on the family. Ann Arbor, Mich.
Sikes, P. J., & Measor, L. (1992).Gender and Schools. London: Cassell.
Voet, R.(1998).Feminism and Citizenship.London: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