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秉稑
論文名稱: 保兒文化信仰研究:以傳統醫家、道教與民俗為主
指導教授: 謝聰輝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保兒道教上章鬾候醫療法術兒童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16.2018.A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2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漢人傳統的生命文化中,對於兒童成長至十六歲成年的過程中,需要成人對於兒童具體的「保」,以使兒童順利成長。本文梳理有關文化、信仰層面中認知會侵害兒童的原因,特別如鬼祟、神煞、精怪、關煞之類,故而在古代醫籍、道經、田野抄本中,皆有所記載,需要採取相關措施或於日常生活中多所避忌、祈福,以預防兒童受到侵害或發生相關狀況。

    對於兒童發生的狀況,若歸因於文化、信仰的脈絡,亦往往由此脈絡尋繹解決之道,以解除兒童的疾厄,即本文所論解除性的保兒。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保兒」一詞的內涵義界 1 (一)傳統醫家 6 (二)道教經典 8 第二節 前人研究析論 9 (一)道教、民俗中的生育禮俗和思想研究 10 (二)醫療史研究 13 (三)兒童史研究 15 第三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7 (一)作為政教背景,史志與儒家典籍中的保兒思想 19 (二)醫家典籍中的保兒思想 19 (三)道教的保兒思想 20 (四)民俗中的孕產、誕生禮俗保兒思想 20 第四節 理論運用與研究方法 21 (一)理論運用 21 (二)研究方法 24 第五節 章節架構重點與研究成果貢獻 24 (一)章節架構重點 24 (二)研究成果貢獻 26 第貳章 預防性的保兒──傳統醫家、道教與民俗27 (一)德性與智性培育 27 (二)兒童相關禮儀 37 (三)生活技能與技藝教育 41 第一節 醫家養護與疾病的預防 46 (一)乳哺餵養之道 48 (二)生活環境保全 52 (三)疾病預防 55 第二節 道教預防性保安祈福 59 (一)度關保安 61 (二)誼子、掛絭、寄名保安 72 (三)符籙保安 74 (四)上章保安 82 (五)轉經保安 85 第三節 孕產、誕生禮俗中的避忌與祈安 87 (一)產孕禮俗──避忌 88 (二)誕生禮俗──生產汙穢的脫離 91 第四節 結語 94 第參章 解除性的保兒──傳統醫家、道教 97 (一)舉子減刑保嬰童 98 (二)慈幼照護與機構 100 第一節 醫家典籍中與鬼祟、祝由解除相關保兒——以鬾病、卒死、注候、夜啼為例 103 第二節 道教緊急狀況解除的保兒 114 (一)上章 115 (二)符咒 120 (三)祀神解痘 129 第三節 結語 130 第肆章 福建與臺灣田野抄本的保兒醫療法術思想 133 第一節 預防性的保兒儀式思想 134 (一)拜契保安 135 (二)受童子法、童子帖保安 142 (三)祭竈君、禳度保安 146 第二節 非常解除性的保兒儀式思想 155 第三節 結語 166 第伍章 結論 168 徵引書目 172

    古籍(一)

    先秦.孫武著,魏汝霖註譯:《孫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漢.劉安著,漢.高誘注,劉文典編:《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1989)。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金陵書局本),卷27。
    漢‧劉向:《説苑》(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6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王先謙漢書補注本)。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書店,1980 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1999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尚書正義》(臺北:臺灣古籍,2001 年)。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周禮》(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年)。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禮記》(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1年)。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高明註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主編:《大戴禮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晉.皇甫謐:《黃帝針灸甲乙經》(北京:學苑出版社,1995年),卷12。
    晉.干寶著,世界書局編輯:《新校搜神記》(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北魏‧菩提流支譯:《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大正新脩大正藏經》第19冊,(台北:新文豐,1983年)。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梁.周興嗣著,唐.歐陽詢,明.文徵明、文彭、文寵 ,清.傅山書,北京出版社編輯:《千字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
    隋.巢元方撰,丁光迪主編;倪和憲副主編:《諸病源候論校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年)。
    唐‧王燾:《外臺秘要》(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臺北:中國醫藥研究所,1990年)。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臺北:中國醫藥研究所,1974年)。
    唐.杜佑著,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市:中華書局,1988),卷59。
    宋.歐陽修,宋祈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北宋嘉祐十四行本),卷27。
    孟元老撰,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香港:商務印書館,1961年)。
    宋.王懷隱編著:《太平聖惠方》(臺北:新文豐,1980年,國家圖書館藏烏絲欄鈔本)。
    宋.朱熹:《點校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卷3,頁227。
    宋‧劉昉《幼幼新書》(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年)。
    宋‧撰人未詳:《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收錄於郭君双主編:《中醫兒科名著集成》,頁197。
    元.脫脫撰,楊家駱主編:《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元至正本配補明成化本),卷437。
    元‧曾世榮:《活幼口議》,收錄於郭君双主編:《中醫兒科名著集成》(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6年),頁265-342。
    明.呂得勝:《小兒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龔廷賢:《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58年)。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84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朝鮮〕許浚:《東醫寶鑑》(臺北:台聯國風,1966年,清光緒十六年(1890)重印本)。
    明.徐春甫編集,崔仲平等主校:《古今醫統大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
    清.吳謙、劉裕鐸等編纂:《御纂醫宗金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85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熊應雄:《小兒推拿廣意》(北京:中國書店,1987)。
    清.魏之琇:《續名醫類案(六十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四十一。
    清.永瑢等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清.陳夢雷等編:《醫部全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
    清.錢彩編次、金豐增訂,平慧善校注:《說岳全傳》,《中國古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
    清‧彭文勤纂輯,賀龍驤校勘:《重刊道藏輯要》(成都:巴蜀書社,1984年,清光緒丙午年(1906年)成都二仙庵重刊本)。
    《電子版大正藏》CBETA 電子版

    古籍(二): 《正統道藏》中所載錄道經

    漢.《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
    《正統道藏》,第48冊。

    南朝宋.《三天內解經》
    《正統道藏》,第48冊。

    唐.《赤松子章曆》
    《正統道藏》,第18冊。

    唐.《太上老君內觀經》
    《正統道藏》,第19冊。

    唐.《三皇內文遺祕》
    《正統道藏》,第31冊。

    唐.《傳授三洞經戒法籙略說》
    《正統道藏》,第54冊。

    唐.《正一修眞略儀》
    《正統道藏》,第54冊。

    唐.《太上洞真安竈經》
    《正統道藏》,第2冊。

    宋.《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寳經》
    《正統道藏》,第2冊。

    宋.《靈寳領教濟度金書》
    《正統道藏》,第14冊。

    宋.《靈寳玉鑑》
    《正統道藏》,第17冊。

    宋.《上清北極天心正法》
    《正統道藏》,第17冊。

    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
    《正統道藏》,第37冊。
    《正統道藏》,第38冊。

    宋.《道法會元》
    《正統道藏》,第48冊。
    《正統道藏》,第51冊。

    元.《法海遺珠》
    《正統道藏》,第45冊。

    明.《太上正一解五音咒詛祕籙》
    《正統道藏》,第48冊。

    明.《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籙》
    《正統道藏》,第48冊。

    明.《靈寳無量度人上經大法》
    《正統道藏》,第5冊。

    近人論著

    專書

    【英】柯林‧黑伍德(Colin Heywood)著,黃煜文譯:《孩子的歷史》(臺北:麥田,2003年)。
    【美】大衛.蘭西(David F. Lancy)著,陳信宏譯:《童年人類學》(臺北:貓頭鷹出版,2017年)。
    【義】艾格勒‧貝奇(Egle Becchi)、多米尼克‧朱利亞(Dominique Julia)主編,申華明譯:《西方兒童史‧上卷:從古代到17世紀》(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英】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徐育新、汪培基、張澤石譯:《金枝(上)》(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法】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出版,1989年)。
    【法】菲利浦‧阿利埃斯(Philippe Ariès)著,沈堅、朱曉罕譯:《兒童的世紀: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英】維克多‧特納 (Victor Turner)著,黃劍波譯:《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頁94-131。
    【朝鮮】金禮蒙輯,浙江省中醫研究所,湖州中醫院校:《醫方類聚》(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日】片岡岩著、陳金田譯:《台灣風俗志》(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7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王秋桂主編,葉明生著:《中國傳統科儀本彙編(1)》(臺北:新文豐,1996 年)。
    王秋桂主編,葉明生、勞格文著:《中國傳統科儀本彙編(10)》(臺北:新文豐,2007年)。
    王烈等著:《中醫兒科學》(臺北:迅雷出版社,1989年)。
    世界書局編輯群:《增訂中國學術名著.第一輯》第26冊(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史孝進、劉仲宇主編:《道教風俗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
    任聘:《中國民間禁忌》(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12年)。
    李志鴻:《道教天心正法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李秀娥:《臺灣傳統生命禮儀》(臺北:晨星出版,2003年)。
    李建民主編,廖育群著:《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臺北:東大,2003年)。
    李豐楙:《慶典禮俗》(臺北:空大,2010年)。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豐楙、謝聰輝合著:《濟度大事:臺灣齋醮》(臺北:傳藝中心,2002年),頁。
    李弘祺:《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
    余英時著,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林尹:《周禮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林明峪著:《台灣民間禁忌》(臺北:聯亞出版社,1981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富士:《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2011年)。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台北:聯經,2008)。
    金仕起:《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年)。
    胡孚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范家偉:《大醫精誠:唐代國家、信仰與醫學》(臺北,東大出版,2007年)。
    高明士等著:《中國文化史》(臺北:五南,2007年)。
    高賢治、馮作民編譯:《台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4年)。
    殷登國:《中國神的故事》(北京:世界文物出版社,2011年)。
    啟功、王靖憲編:《中國法帖全集:宋寳晉齋法帖》(湖北: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年)
    陳麗桂:《漢代道家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3年)。
    陳遵嬀:《中國天文學史》(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1997年)。
    曾景來:《台湾宗教と迷信陋習》(東京:大空社,2010年)。
    張珣:《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香出版社,1989年)。
    張美嬰:《道教生命文化析論》(臺北:蘭臺出版社,2013年)。
    張壽鏞輯:《四明叢書.第五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張氏約園刊本)。
    楊維傑編:《黃帝內經靈樞譯解》(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84年)。
    楊維傑編:《黃帝內經素問譯解》(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84年)。
    賈來生:《道教生育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4年)。
    熊秉真:《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臺北:聯經,1995年)。
    熊秉真:《安恙:近世中國兒童的疾病與健康》(臺北:聯經,1999年)。
    熊秉真:《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黎志添主編:《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03年)。
    鄭安德主編:《明末清初耶穌會思想文獻匯編》第21册,卷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鄭曉江主編:《生育的禁忌與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劉仲宇:《道教法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劉枝萬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4年)。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
    劉祥光:《宋代日常生活中的卜算與鬼怪》(臺北:政治大學出版社,2013年)。
    劉仲宇:《道教授籙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劉仲宇:《符籙平話.第一部.第 1 卷》(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
    蕭兵:《避邪》(臺北:萬里機構,2004年)。
    蕭登福:《正統道藏總目提要(上)》(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
    謝世維:《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謝世維:《大梵彌羅:中古時期道教經典當中的佛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謝世維主編:《經典道教與地方宗教》(臺北:政大出版社,2014)。

    期刊論文 (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美】Charlotte Furth(費俠莉), “From Birth to Birth: The Growing Body in Chinese Medicine” In AnneB. Kinney(ed.),Chinese Views of Childhood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pp. 157-192。
    王婷、陳大權:〈情志所致脾失健運的病機及治療〉,《中華中醫藥學刊》25卷7期(2007年7月),頁1439-1440。
    朱磊:〈談漢代解注瓶上的北斗與鬼宿〉,《文物》總695期,2011年,頁92-96。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2000年6月),頁135-172。
    李豐楙:〈經脈與人脈:道教在教義與實踐中的宗教威信〉,《臺灣宗教研究》第4卷第2期(2005年9月),頁11-15。
    李豐楙:〈「中央-四方」空間模型: 五營信仰的營衛與境域觀〉,《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5期(2010年06月),頁33 –70。
    李豐楙、張智雄:〈書符與符號:正一符法的圖像及其象徵〉,《清華學報》新四十卷第三期(2010年9月),頁327-364。
    李貞德:〈漢唐之間醫書中的生產之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3分 (1996年9月),頁533-654。
    李建民:〈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4分,(1994年12月),頁725-832。
    宋和、陳奕麟:〈「收驚」就不再失魂了嗎?〉,《健康世界》第11期(1976年11月),頁93 - 100。
    宋錦秀:〈臺灣傳統安胎暨胎神的觀念〉,《臺灣史研究》第三卷,第二期(臺北:中央研究院,1996年12月),頁143-193。。
    宋錦秀:〈古典妊娠醫書中的安胎養胎與辟殺〉,《婦女與兩性學刊》第八期 (臺北:臺大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1997年),頁77-113。
    宋錦秀:〈妊娠、安胎暨妊娠宇宙觀──性別與文化的觀點〉,《臺灣史研究》第七卷,第二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12月),頁117-162。
    林富士:〈頭髮、疾病與醫療-以中國漢唐之間的醫學文獻為主的初步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1本1分 (2000年3月),頁67-127。
    林富士:〈中國早期道士的醫者形象〉《世界宗教學刊》第二期(2003),1-32 頁。
    金志淵:〈論《世說新語‧賢媛篇》中女性的「才」與「德」〉,《鵝湖月刊》第488期(2016年2月),頁11-25。
    卿希泰、蓋建民:〈道教生育觀考論〉,《中國哲學史》第2卷(1988年,6月),頁51-56。
    查慶、雷曉鵬:〈宋代道教青詞略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卷第4期(2009年7月),頁47-51。
    祝平一:〈宋、明之際的醫史與「儒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3分 (2006年9月),頁401-449。
    許芳滋:〈《太平廣記》中離魂故事之身體論述〉,《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1期(2008年3月),頁119-130。
    陳輝:〈漢字文化圈緣何相當於儒教文化圈―基於19世紀30年代西士對中朝日《千字文》之譯介〉,《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6卷3期(2006年5月),頁147-153。
    陳志聲:〈智永真草千字文析考〉,《中華書道》第93期(2017年3月),頁39-58。
    陳秀芬:〈當病人見到鬼 : 試論明清醫者對於「邪祟」的態度〉,《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0期(2008年),頁43-85。
    陳秀芬:〈從人到物——《本草綱目・人部》的人體論述與人藥製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8本3分(2017年9月),頁533-654。
    張珣:〈日常生活中「虛」的身體經驗〉,《考古人類學刊》第74期(2011年),頁11-52。
    張超然:〈自我身分、倫理性格與社會象徵:道與法的根本差異與複合現象〉《華人宗教研究》第八期(2016年12月),頁33-64。
    張學謙:〈從朱震亨到丹溪學派──元明儒醫和醫學學派的社會史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6本4分(2015年12月),頁777-809。
    張嘉鳳:〈操行英雄立功差難──晉唐之間小兒醫學的成立與對小兒醫的態度〉,《新史學》第16卷第2期(2005年,6月),頁1-46。
    張嘉鳳:〈隋唐醫籍中的小兒病因觀試探〉,《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7期(2012年11月),頁199-236。
    梁其姿:〈十七、十八世紀長江下游之育嬰堂〉,《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2005年),頁97-162。
    許仲南:〈論術數學於九宮之發揮-以遁甲、相宅為例〉,《興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6年12月),頁131-156。
    彭美玲〈臺俗「做十六歲」之淵源及其成因試探〉,《臺大中文學報》第十一期(1999年5月),頁363-394。
    黃鴻文:〈全真道「先性後命」的內外因〉,《中國學術年刊》第33期(2011年9月),頁101-121。
    黃柏銘:《推拿與腹診醫學》,《中華推拿與現代康復科學雜誌》3卷1期(2006年),頁57-65。
    鲁娜、董湘玉:〈《傷寒雜病論》情志病淺析〉,《貴陽中醫學院學報》31卷3期(2009年5月),頁1-2。
    黃彥菁:〈苗栗三灣地區石哀、覡婆姊等民俗信仰研究初探〉,《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第4期(2008年9月),頁73-84。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2009年)。
    楊子路:〈隋唐道教術數學派與傳統數學關系考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12年8月),頁154-160。
    楊欣蕾:〈兒童的守護神-七娘媽與床母〉,《宗博季刊》第26期(2001年8月),頁7。
    楊毅:〈論唐宋道教青詞演變〉,《中國文化研究》2010卷1期第3期(2010年2月),頁111-117。
    蓋建民:〈道教與中國傳統天文學關系考略〉,《中國哲學史》2006年第4期,(2006年11月),頁105-111。
    趙龍濤:〈懷素《小草千字文》“曲筆”初探》,《書畫藝術學刊》13期(2012年12月),頁299-313。
    黎志添:〈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第2卷第1期(2002年),頁1-38。
    劉苑如:〈東亞文學與宗教中的冤與結——代導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六卷,第二期,頁1-18。
    鄭志明:〈《赤松子章曆》與生死的儀式治療〉,《宗教學研究》,2010增刊(2010年),頁90-91。
    蔣竹山:〈女體與戰爭-明清厭砲之術「陰門陣」再探〉,《新史學》第10卷3期 (1999年9月),頁159-187。
    熊秉真:〈清代中國兒科醫學之區域性初探〉,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熊秉真:〈明代的幼科醫學〉,《漢學研究》第9卷第1期 (1991年6月),頁53-69。
    熊秉真:〈變蒸論:一項傳統生理假說的興衰始末〉《漢學研究》第11卷第1期(1993年 6月),頁253-267。
    熊秉真:〈中國近世士人筆下的兒童健康問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1994年6月)頁1-29。
    熊秉真:〈幼蒙幼慧與幼學:近世中國童年論述之轉折起伏〉,《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三十六期(2008年10月),頁57-96。
    劉釗:〈說「鬾」〉,《中國典籍與文化》第4期(2012年),頁122-128。
    謝聰輝:〈台灣與泉州牽藏習俗比較初探〉,《神奈川大學國際常民文化研究機構 年報2》(2011年8月),頁161-171。
    謝聰輝:〈正一經籙初探——以臺灣與福建南安所見為主〉,《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5期(2013年),頁143–189。
    謝聰輝:〈臺灣道法二門道壇建醮文檢研究 -以基隆廣遠壇乙酉年松山慈惠堂七朝醮典演法為例〉,《清華學報》39卷2期(2009年6月),頁181-225。
    謝世維:〈首過與懺悔:中古時期罪感文化之探討〉,《清華學報》新40卷第4期 (2010年12月),頁:735-764 。
    謝世維:〈融合與交涉:中古時期的佛道關係研究回顧〉,《清華中文學報》第8期 (2012年12月),頁263-299。
    謝明勳:〈《聊齋誌異》「離魂」故事之承繼與新變:以「葉生」故事為中心〉,《東華漢學》第18期(2013年12月)頁305-330。
    羅根海:〈試論儒醫對傳統認知理論的利用〉,《中醫藥文化》第22卷3期(2005年8月),4-8。

    論文集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法】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著,呂鵬志譯:〈二十四治和早期天師道的空間與科儀結構〉,《法國漢學》,第七輯,(北京:2002),頁212 - 253。
    李貞德:〈性別、醫療與中國中古史〉,《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2015年),頁195-244。
    李豐楙:〈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頁75-141。
    李豐楙:<常與非常:一個服飾文化的思維方式>,發表於:1997年第四屆華人心理與社會科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年)。
    李豐楙:<遊戲與嚴肅:六朝詩的兩種面向>,發表於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1999年1月)。
    李豐楙:<<離騷>的服飾與禮儀:一個非常觀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4期(1999年3月),頁1-49。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期(1999年6月),頁135-172。
    李豐楙:〈臺灣雲林舊金湖萬善祠及其牽車藏習俗──一個自然/非自然、正常/非常觀點的結構分析〉收錄於【法】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林富士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中國聖者傳記與地域史的材料》(臺北:允晨文化,1999年),頁11-55。
    李豐楙:〈凶死與解除:三個台灣地方祭典的死亡關懷〉,收錄於黎志添主編:《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本土方法的探索》(香港:三聯書店,2012年),頁90-133。
    李建民:〈胞衣考〉,氏著:《方術‧醫學‧歷史》(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頁58-65。
    林富士:〈中國的巫醫傳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編:《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2015年),頁129。
    林淑媛:〈人文經典與創意故事行銷──以牛郎織女傳說為例〉,收錄於國立臺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秀威資訊,2014年),頁167-188。
    索安(Anna Seidel)著,劉屹譯:〈國之重寶與道教秘寶 —讖緯所見道教的淵源〉,《法國漢學》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頁42–127。
    張勛燎:〈四川、重慶發現的明清「太上生天寶籙」遺跡考〉,收於黎志添主編:《道教圖像、考古與儀式: 宋代道教的演變與特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年)頁57-122。
    張嘉鳳:〈變化的身體──晉唐之間的小兒變蒸理論〉,收入李建民主編:《從醫療看中國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頁77-109。
    張嘉鳳:〈自少及長──晉宋之間醫籍對小兒年齡之界定及其醫療意義〉,收入祝平一主編:《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衛生與醫療》(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11月),頁27-64。
    黃俊傑:〈試論儒學的宗教性內涵〉,李明輝主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頁1-16。
    葉國良〈《論語》中的「曲禮」論述及其影響〉,張崑將、黃俊傑主編:《東亞論語學:中國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頁203-226。
    謝聰輝:〈四隅方位:漢代式盤與道教科儀的運用析論〉,收入《「第二屆儒、道國際學術會議」會後論文集》(臺北:臺師大國文系,2005)
    謝聰輝:〈大人宮翁家道法外傳及其相關道壇考述〉,收於黎志添主編:《十九世紀以來中國地方道教變遷》(香港:三聯書店,2013年),頁71-132。
    謝聰輝:〈啾啾唧唧斷根源:閩南閩中道壇禳災抄本中「知名」故事敘述研究〉
    (2016年12月4-17日),第三屆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暨《中國宗教文學史》編撰國際學術會議。
    黎志添:〈道教地方科儀研究──香港道堂科儀及其歷史傳承〉,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2010年), 頁333-373。
    黎志添:〈宗教經典與哲學詮釋學:中西宗教文化的比較觀點〉,黃俊傑主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通論篇‧第 1 卷》,(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頁118-124。

    學位論文

    王一平:《唐代兒童的養與教》(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建銘:《臺灣金銀紙文化與圖像藝術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李坤達:《死亡與不死──台灣俗民道教魂魄觀的死亡哲學研究》(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許靖平:《論子平八字十神中傷官之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
    黃明秀:《臺灣生育禮俗與信仰之研究》(臺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年)。
    康詩瑀:《臨水夫人信仰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蕭友信:《臺灣民間收驚療法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