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紹霖
Wang, Shao-Lin
論文名稱: 台南荷西時期氣候與現代氣候比較分析
the climate difference between Dutch Formosa and current Tainan
指導教授: 王重傑
Wang, Chung-Chi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1
中文關鍵詞: 熱蘭遮城樹輪荷蘭小冰期梅雨鄒佩珊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4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熱蘭遮城日誌》為一部荷西時期的文獻,紀錄者為荷蘭人,紀錄時間為1629-1662年,地點為台南安平古堡。本研究使用《熱蘭遮城日誌》的中譯本(共有四冊),針對其中關於氣象的描述,將其統合整理分類,並嘗試與現代台南的氣候進行比較,以認識台南在荷西時期的平均氣候特徵。研究方法的重點,在於將現代的氣象觀測數據轉化為可同過去紀錄比較的形式。同時,過去資料較為籠統與零散,故辨認標準有時也會適度放寬,以便於和現代的紀錄相比較。另外,本文也參考鄒(1998)年的研究結果來探討由日誌所得結果的合理性。
    由荷西時期的33年(1630-1662)與現代30年(1981-2010)間之比較分析,發現過去在春季3-5月,偏南風日數較多,但在秋季9-10月,則為偏北風日數較多。在舒適度方面也有相似情形,在過去春季南風日數偏多同時偏暖,而在秋季北風日數偏多同時偏涼。
    比較十七世紀台南平地與現代資料,當地並無明顯小冰期發生狀況。在日誌紀錄的33年間與鄒(1998)使用山區之樹輪比較,顯示冬溫走向的年代際變化一致,夏溫則不一致。使用尾寮山(山區)現代20年資料與台南平地氣溫進行相關性分析,可知兩地冬溫具有高度相關,但夏溫僅低度相關,或可解釋上述與鄒(1998)在夏溫不一致的現象。
    比較5、6月的梅雨季的降雨日長度,過去十七世紀比現代約少兩星期,並有較高比例在5月下旬開始,在6月中旬結束,與入梅時間較集中在5月上旬與下旬。同樣利用尾寮山與台南測站的現代觀測,在梅雨季台南雨日與尾寮山降雨量具顯著相關,1630-1662的每十年間梅雨季降雨日數呈現低、高、高之年代際變化,而鄒(1998)之樹輪紀錄降水亦有相同之變化趨勢,兩者一致。
    整體而言,《熱蘭遮城日誌》中的紀錄,足以提供有用的氣象資訊,經過適度合理的整理,可以增加我們對於荷西時期台南地區氣候特徵的認識。

    關鍵字 : 熱蘭遮城、荷蘭、鄒佩珊、小冰期、梅雨、樹輪

    摘要 I 目錄 II 表說 IV 圖說 V 一、前言 1 二、文獻回顧及資料介紹 5 2.1 文獻回顧 5 2.2 資料介紹 7 三、研究方法 9 3.1 研究方法 : 古今對比 9 3.1.1 舒適度 9 3.1.2 風速 9 3.1.3 風向 9 3.1.4 降雨日 10 3.1.5 如何比較梅雨 10 3.2 研究方法 : 重建古氣候 11 3.2.1 冬季溫度 11 3.2.2 夏季溫度 11 3.2.3 梅雨 11 四、研究結果 13 4.1 古今對比結果 13 4.1.1 舒適度 13 4.1.2 風力 13 4.1.3 風向 13 4.1.4 降雨頻率 14 4.1.5 梅雨 14 4.2 重建古氣候結果 15 4.2.1 冬季溫度 15 4.2.2 夏季溫度 15 4.2.3 梅雨 15 五、討論 16 六、總結 18 致謝 19 參考文獻 20 表 23 圖 26

    王紹武與王日昇,1990: 1470年以來中國滑動四季與年平均四季變化的研究。氣象學報,48(1),26-35頁。
    李平日、譚惠忠、及侯的平,1992: 2000年來華南沿海氣候與環境變化。第四季研究,第一期,86-94頁。
    竺可楨,1973: 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國科學,16(2),226-266頁。
    吳祥定與林振耀,1981: 歷史時期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特徵的初步分析。氣象學報,第39期第1卷,90-96頁。
    洪致文,2007: 台灣氣象傳奇。台北市,玉山出版社,1-296頁。
    洪世年與陳文言,1985: 中國農書叢刊 - 中國氣象史。台北市,明文書局。
    姚檀棟、謝自楚、武筱舲、及L. G.Thompson,1990: 敦德冰帽中的小冰期氣候紀錄。中國科學(B),第11輯,1196-1201頁。
    陳隆勛、朱乾根、羅會邦、何金海、董敏、及馮至強,1991: 東亞季風。北京市,氣象出版社,1-362頁。
    陳正改,1998: 台灣梅雨面面觀。地球科學園地季刊,第5期,全。
    張偉強與黃鎮國,2000: 中國熱帶的小冰期及其環境效應。地理學報,第55卷第6期,744-750頁。
    張德二,1980: 中國南部近500年冬季溫度變化的若干特徵。科學通報,第六期,270-272頁。
    張德二,1984: 我國歷史時期降塵的天氣氣候學初步分析。中國科學(B),第3輯,278-287頁。
    鄒佩珊,1998: 台灣山區近五百年的氣候變化 : 樹輪寬度的證據。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1-181頁。
    江樹生譯,1999: 熱蘭遮城日誌1,台南市,台南文化局文化資產科,1-479頁。
    江樹生譯,2002: 熱蘭遮城日誌2,台南市,台南文化局文化資產科,1-702頁。
    江樹生譯,2004: 熱蘭遮城日誌3,台南市,台南文化局文化資產科,1-589頁。
    江樹生譯,2010: 熱蘭遮城日誌4,台南市,台南文化局文化資產科,1-833頁。
    羅建育、陳鎮東,1998: 台灣大鬼湖沉積物分布所反映的古環境意義。湖泊科學,10(3),13-18頁
    Berger ,W.H.,1990: The younger dryas cold spell—a quest for causes.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Volume 3(3), 219-237.
    DeMenocal,Peter B.,2001: Cultural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Science ,292 (5517),667–673.
    Hays,J.D., J.Imbrie ,and N.J.Shackleton, 1976: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Orbit: Pacemaker of the Ice Ages. Science ,194 (4270): 1121–1132.
    Hines, John,Karen Høilund Nielsen ,and Frank Siegmund,1999: The pace of change: studies in early-medieval chronology. Oxford,UK,Oxbow Books.
    Matthes, F.E.,1939: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glaciers,1930-40.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1,p518–523.
    Mann,Michael E., 2002 : The Earth system: physical and chemical dimension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Little Ice Age, 1,p504-509.
    Muscheler, R.,B. Kromer, S. Björck, A. Svensson, M. Friedrich, K. F. Kaiser ,and J. Southon ,2008 : Tree rings and ice cores reveal 14C calibration uncertainties during the Younger Dryas. Nature Geoscience ,1(4) , 263–267.
    Wang, Y.,and X. Zhang,198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ee ring and climate change since 1000 years BP in Qilian Mountains. Kexue Tongbao,28(2),1647-1652.
    Wallace ,S. Broecker ,2006: Was the Younger Dryas Triggered by a Flood? Science ,312 (5777), 1146–114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