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樊淑美 Huang, Su Mei |
---|---|
論文名稱: |
海外中文傳承學校轉型之探究-以美國北加州之個案為例 The Transform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Heritage Schools-A Case Study in Northern California, U.S.A. |
指導教授: |
信世昌
Hsin, Shih-Chang |
口試委員: |
方麗娜
Fang, Li-Na 江惜美 Jiang, Xi-Mei 信世昌 Hsin, Shih-Chang |
口試日期: | 2021/06/2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2 |
中文關鍵詞: | 中文傳承學校 、僑校轉型 、美國加州中文學校 、華語文二語教學 、僑民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Chinese Heritage School, Overseas Chinese Schools Transformation, Chinese Schools in California, USA, Teaching Mandar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文件分析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56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9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傳承學校(Chinese heritage schools)是海外華人在僑居地所建立的中文教育機構,乃為了華人子弟學習中文而設,在美國多以週末班或是課輔班的型態呈現,又稱為「中文學校」,散布於全美各地,數量上千所,學生人數高達十萬人以上。本研究旨在探究美國北加州中文傳承學校之轉型,並以一個案學校為例。故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取徑,運用訪談法、文件分析及實地觀察進行資料蒐集、整理與分析。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發現,歸納研究結論如下:
一、華語文二語教學及學習成效:藉華語文二語教學及學習成效二大關鍵,發展出中文傳承學校特色,開創轉型生機。重視建立華語文能力測驗系統,協助教學專業化轉型成功。
二、師資培訓並構建完善的效果評估:華語文師培課程尚無統一規準,同時缺乏系統化。須制訂出完善的專業師資培訓評估與即時反饋,以利培訓規劃起到明確的借鑒作用。
三、僑教傳統生態的質量變化:中文傳承學校的第二代華裔學生,中文既是其母語,也是第二語言;關注疫情世代之學習模式,將有助掌握中文傳承學校的未來教育趨勢。
四、學校轉型經營與共時發展方向:COVID-19疫情期間,學校面臨急遽轉變,被迫關閉實體校園。藉由數位科技挾全球化所帶來的豐富學習資源,轉型成為網路課程,以因應全球學習型社會的發展方向。
綜合上述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僑教行政主管機關、海外中文傳承學校及未來研究參考。
“Chinese Heritage School” is a very special kind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based upon the needs of overseas Chinese immigrants who wanted their descendants preserving their roots of origin includ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It gets very popular across the fifty states of America where the Chinese immigrants from Taiwan starts neighborhood community. Most of the Chinese heritage schools, also known as Chinese School, operates at weekend or after-school. During the peak immigration years, there are more than thousands of schools with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students. The study is focused on a Chinese heritage school located at the heart of silicon valley of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which facing the needs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Thu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were aimed on case study, key person interview, document analysis, and field observation etc. Based on the outcomes and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conclusions are generalized as following:
1. Performances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re two key aspects evolve the transformation opportunity of the Chinese Heritage Schools. To achiev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pay attention to establish a well-defined Chinese ability testing and evaluation system, as well as focusing on teachers training with a specialization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2. Teachers training with all-rounde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re is no standard or guidelines as well as lack of systematization for training course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for teachers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which can provide evaluation and immediate feedback to facilitate the training plan to play a clear reference function.
3.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education for Chinese heritage students show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nges due to ecological changes: For those American born Chinese students, Chinese is both their mother tongue as well as their second language.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learning models of the post-epidemic generation which will provide assistance in grasp the future education trends of Chinese heritage schools.
4. School oper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synchronic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ll schools faced drastic change that shuts down all school campuses. With the ample learning resources brought by globalization through digital technology, physical classrooms fast transferred into online lessens in response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global learning society.
With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in detailed descriptions for policy making and supervising government authorities, Chinese Heritage Schools overseas, and future academic researches.
一、中文部分
方麗娜(2007)。全球華語文熱潮的現況與省思。教育研究。16,35-36。
方麗娜(2008)。美國AP中文啟動,全球華語學習瘋。華文世界。100,54-56。
方麗娜(2009)。華人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
方麗娜(2013)。北美地區中文學校教學現況的調查與分析。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35,35-56。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2001)。教育行政。高雄:麗文文化。
王賡武(1994)。中國與海外華人。臺北:臺灣商務。
王錦堂(2007)。紮根:華人教育在美國。臺北:臺灣商務。
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三十週年紀念特刊(2008)。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美國:舊金山。
成露西(1990)。第二次大戰後的美國華人社會。臺北:東方。
朱苑綺(2006)。美國大洛杉磯地區中文學校之探討-以洛杉磯郡和橘郡為例(1965-2005)。臺北: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浤源、夏誠華、邱炫煜(2010)。我國僑教政策未來發展趨勢之研究。僑務委員會委託研究成果報告(編號:OCAC-SEC-098-0090115C)。
江惜美(2007)。華語教學的現況與省思。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江惜美(2009a)。華語文教學的原理-如何教僑校子弟學華語文。中原華語文學報。43-53。
江惜美(2009b)。海外華語師資培訓架構的探討。華語教與學學術暨實務研討會。15-23。
吳坤暉(2000)。一九九八年美國加州地區廢除雙語教育之探討。淡江人文社會學刊。6,189-217。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清山(1998)。教師專業倫理內涵之研究(NSC 87-2413-H-133-006)。國科會。
吳清山(2003)。學校當前組織變革的理論與策略。教師天地。123,4-16。
吳清山(2005)。落實常態編班的積極作為。師友。454,1-3。
宋秀容(1983)。戰後美國華人經濟活動演變之硏究。美國:加州大學。
李天錫(2000)。北美洲華文教育的歷程與其特點。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3,64-70。
李玉惠(2006)。學校革新的藍海策略。學校行政。46,193-219。
李定勇(2010)。美國加州地區中文學校調查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宛真(2006)。國民小學組織慣性、組織變革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政賢(2007)。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臺北:五南。
李春輝、楊生茂(主編)(1990)。美洲華僑史。北京:東方出版社。
李盈慧(1997)。華僑政策與海外民族主義(1912-1949)。臺北:國史館。
李振清(2013)。全球中文熱趨勢中華語教師培訓的國際化思維。華文世界。112,111-113。
李聖賢(譯)(2000)。John P. Kotter(著)。領導與變革:企業變革中的領導新思維(On What Leaders Really Do)。臺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李嘉郁(2001)。談談北美地區新型中文學校的社會功能。八桂僑刊。4,7-10。
李嘉郁(2004)。論華文教育的定位及其發展趨勢。華僑華人歷史研究。4。
李嘉郁(2007)。關於美國華文教師培訓的幾個問題。八桂僑刊。12,4。
李嘉郁(2008)。海外華文教師培訓問題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
李靜兒(2004)。近半世紀的「華僑教育」(1950-2000)。臺中:東海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樹華(1998)。北美洲中文學校簡介。臺北:僑務委員會。
阮光勛(2014)。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61,1, 92-102。
周柏昌(2004)。淺談魅力領導—以學校經營為例。T&D飛訊,23,1。
周新富(2003)。家長參與子女教育之研究實務。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9-92。
周慶華(主編)(2011)。後全球化時代的語文教育。臺東:國立臺東大學。
周靜琬(2015)。乘興而來興盡而返-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2015年年會及第一屆中文傳承教育研討會報導。華文世界。116,52-56。
林文平(2008)。國民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秀惠(2011)。中文教育必須主流化專業化。世界新聞網。2011年8月11日。
林佳瑩(2010)。秘魯華人移民與華文學校之研究(1849-201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若雩(2002)。由優勢到競爭:臺灣的僑務政策(1949-2000)。臺北:立法院院聞。
林郁絲(2000)。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教師角色壓力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梅琴(2007)。學校組織變革-組織領導人和成員的需求平衡與轉變。臺北:五南。
林清江(1986)。教育社會學。臺北市:臺灣書店。
林清江、蔡清田(1997)。國民中小學課程發展共同原則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教育部委託專案。
林壽華(1997)。外語教學概論。臺北:書林。
信世昌(2009)。華語文數位教學的現況、展望及省思:信世昌教授專訪。臺灣華語文教學。(6),12-16。
信世昌、孫懿芬、鄧麗君(2011)。針對美國中文學校之師資培訓-跨校合作之培訓模式。第十屆臺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9-219。
信世昌、陳雪妮(2010)。針對美國華裔學生之華語師資培訓研究計畫。海外僑教與華文教育國際研討會。14-1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姚道中(2008)。談談美國中文教學的近況。中原華語文學報。2,1-11。
姚蘭、董鵬程、何福田(2013)。臺灣華語文教育與僑教。臺灣華語文教育發展史。國家教育研究院。臺灣:臺北。
洪冬桂(1999)。僑教工作的創新與展望。臺北:僑務委員會。
美國北加州矽谷中文學校四十週年年刊(2014)。48。美國:矽谷。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臺北:巨流出版社。
胡瓊文(1999)。學校組織成員屬性、組織文化與組織變革支持度之研究-以臺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郁漢良(2001)。華僑教育發展史(上冊)(下冊)。臺北:國立編譯館。
夏誠華(2005)。民國以來的僑務與僑教研究(1912-2004)。新竹:玄奘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
夏誠華(2009)。海外華文教育與中華文化。中原華語文學報。3,1-18。
夏誠華、楊慧萍(2011)。從僑民教育走向華文教育。中原華語文學報。Vol 1。1-18。
徐明和(2009)。雲林縣國小組織變革、策略管理與優質教育關係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烈鈞(1997)。全美中文學校行政與教學現況-由美東談起。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1-3。臺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徐榮崇(2017)。我國僑教政策的發展、援助與影響。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8,1-36。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五南。
秦夢群(2003)。教育行政:理論部分(第二版)。臺北:五南。
秦夢群(2013)。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2(3),123-150。
郝靜宜(2008)。國立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以工等(2004)。我國海外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之定位與功能專案調查研究報告。監察院。
高崇雲(2006)。我國僑民教育的現況與發展。研習資訊雙月刊。臺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高崇雲、高欣(2007)。東南亞華人與華文教育。中華工商研究院。
高崇雲、高欣、高鵬翔(2009)。海外華文教育的回顧與展望。中原華語文學報。6,181-208。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高新建(2005)。地方教育輔導工作的挑戰與因應策略。輯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主編),地方教育輔導工作回顧與展望,123-171。
寇惠風(2015a)。美國北加州中文學校之教學現況。華語學刊。18,97-101。
寇惠風(2015b)。數位科技與雲端環境之應用—試析北加州地區華語文數位教學現況及挑戰。第九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寇惠風(2016)。試析北加州僑教歷史沿革與當代華語文教育現況。全球華語文教師與研究生論壇。論文集97-101。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張世平(1991)。行動研究法。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張世平、胡夢鯨(1988)。行動研究。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運用。臺北:師大書苑。
張良民(2006)。全球華語學習熱潮與僑教發展。研習資訊。23(2),9-15。
張明輝(1998)。英國教育行動區計畫及其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中等教育。49,6,41-50。
張明輝(1999)。企業組織的革新對學校組織再造的啟示。教師天地。97,10-16。
張明輝(主編)(2004)。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臺北:三民書局。
張芬芬(譯)(2005)。Matthew B. Miles. A. Michael Huberman(著)。質性資料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nd ed. 臺北:雙頁書廊。
張淑萍、吳孟恬(2009)。美國主流與中文學校之華語文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分析研究。第六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臺北:僑委會。
張添洲(2003)。學校經營與行政。臺北:五南。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臺北:五南。
梁培熾(2001)。美國華文教育新理念。珠海學報。17,25-43。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Corrie Glesne(著)。質性研究導論。臺北:高等教育。
莊紀華(2009)。波士頓地區數位華語文教育推廣情形。第六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臺北:僑委會。
許怡貞(2005)。在華語熱潮中缺席。中國時報。2005年5月22日。A15版。
許筱君(2006)。我國師範校院轉型策略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生玉、黃光雄、簡茂發(199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書局。
郭秀慧(1991)。試論美國北加州華裔青少年與中文學校之關係。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教學與應用)。論文集319-329。
郭秀慧(1994)。海外社區中文教育的隱憂。第四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教學報告組)。論文集69-79。
郭譽玫(2006)。美國華文師資培育的現況與展望。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育研討會。臺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郭譽玫(2020)。近半世紀美國華文教育的回顧與展望。紀念董鵬程先生文集。臺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107-118。
陳士魁(1998)。海外僑教的發展趨勢與展望。華僑教育學術研討會。臺灣:南投。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圖書。
陳品、謝忠安(2013)。從「臺北學校」到「國際學校」-「泰國中華國際學校」跨文化交際華語文教學。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2-105-130。
陳建銘(2004)。學校組織變革及其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32,43-55。
陳雪妮 (2015)。海外中文學校華語志工教師之培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雅芬(2009)。美國大學先修(AP)中文考試趨勢分析:比較其他AP外語考試結果。第九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臺灣:臺北。
麥禮謙(1992)。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局。
麥禮謙(著)、蕭煒蘅(譯)(1999)。傳承中華傳統:在美國大陸和夏威夷的中文學校。華僑華人歷史研究。4,55-69。
單文經(2011)。學校教育革新引論。臺北:學富文化。
曾妙芬(2007)。推動專業化的AP中文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舒兆民(2010)。華語文教學講義。臺北:新學林。
舒兆民(2016)。華語文教學。臺北:新學林。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編輯小組(2001)。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總論卷。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鈕文英(201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雙葉書廊。
黃光雄、簡茂發(2003)。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黃俊傑(2008)。小校整併政策芻議。學校行政雙月刊,56,155-169。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漢文。
楊家豪(2011)。國民小學組織衝突與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嘉義: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振昇(2003)。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87-318。
楊振昇(2011)。校長專業標準證照培育與專業發展之連結。校長論壇。論文集139-159。臺灣:臺北。
楊振昇(2015)。教育組織變革與學校發展研究。臺北:五南。
溫曉虹(2017)。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與教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葉育婷(2010)。AP中文對美國中文學校的影響-以南加州PV學區為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葉敏芬、葉育婷(2010)。美國中文學校在中文熱下的SWOTS思維。海外僑教與華文教育國際研討會。臺灣:臺北。
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芻議。臺北:師大書苑。
葉德明(2005)。華語文教學的推廣與願景。世界漢語大會。中國:北京。
僑務委員會華僑通訊社(2010)。中華民國僑務發展歷程—攜手走過的歲月。僑務委員會。
榮幼娥(2010)。我國僑教政策之政經分析(1949-2010)。臺北: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趙金銘(主編)(2004)。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子任(2017)。從教育全球化分析海外臺校之轉型:以泰國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伯驥(1981)。美國華僑史。臺北:黎明文化。
劉伯驥(1982)。美國華僑史續篇。臺北:黎明文化。
劉毓玲(譯)(2000)。Peter F. Drucker(著)。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臺北:天下。
劉擇昌(2001)。從留學生到美籍華人-從二十世紀中葉臺灣留美學生為例。海華基金會。
樊淑美(2018)。海外中文傳承學校轉型探究─以美國北加州之個案為例。第十七屆臺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華語文教學學會。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潘相印(2004)。美國加州矽谷地區之臺灣移民(1965-2000)。臺北:中興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出版社。
蔡佩珊(2008)。我國僑教政策變遷之研究-以歷史制度主義角度分析。臺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保田(1987)。調查研究法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臺北:五南。
蔡清田(2004)。課程發展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清田(2011)。素養:課程改革的DNA。臺北:高等教育。
蔡麗鳳(2006)。偏遠地區小型學校發展生態課程之個案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伯壎、姜定宇、鄭弘岳(2003)。組織行為研究在臺灣:三十年回顧與展望。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鄭彥棻(1959)。我們對華僑教育的信念。華僑教育導論。臺北:海外出版社。
鄭彩鳳(2008)。學校行政研究: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
賴明德等(2011)。華人社會與文化。臺北:文鶴。
謝卓君(2001)。教育基本法制定過程之個案探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鎮城 (2008)。從英、華語熱潮談幼兒語言學習:雙語教育規劃的觀點。兩岸學術與實務交流研討會。臺灣:臺北。
魏名彥(2003)。國民小學行政組織發展之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網路資訊
任弘(2013)。華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系列報導—專訪臺灣海華基金會副董事長任弘先生。2020年9月19日,取自:https://hwy.jnu.edu.cn/2013/1120/c13403a342813/page.htm。
李永(2007)。試論新理論前華教育的歷史特點。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學講師。2021年2月10日,取自:https://www.lw885.com/show-25-3557-1.html。
姚道中(2010)。美國漢語教學歷史回顧與現況。2021年2月10日,取自:http://hdl.handle.net/10125/23236。
陳聖謨(2004)。從更新到革新─談學校創新經營的進化論。現代教育論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2020年9月10日,取自:http://utaipeir.lib.utaipei.edu.tw/dspace/handle/987654321/10198。
黃國彥(2000)。文件分析法。2021年2月10日,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3274/。
新紀元(2010)。在美臺灣移民數量少,社經地位高。184。2021年2月10日,取自:https://www.epochweekly.com/b5/184/8313.htm。
三、英文部分
Bogdan, R. C., & Biklen, S.K.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5th ed.).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Inc.
Cothrun, K. (2009, Nov.). Connecting Chinese and the College Board. Speech on NCACLS-ACTFL Luncheon. San Diego, CA: ACTFL Annual Convention and World Languages Expo.
Cuban, L. (1988). The managerial imperative and the practice of leadership in school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Duke, D. L. (1992). Concepts of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and the Evaluation of School Sdministrato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co.
Gillham, Bill. (2000). The Research Interview. New York: Continuum Intl Pub Group.
Glesne C., & Peshkin A. (1992).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White Plains, NY.: Longman.
Kotter, J. (1999). What Leaders Really Do.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Boston, MA.
Lai, H. M. (2000). Retention of the Chinese heritage: Chinese schools in America before World War II. Chinese Americ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s. 10-31.
Lai, H. M. (2001). Retention of the Chinese heritage, Part II. Chinese America: History and Perspectives. 1-30.
Lincoln, Y.S., & Guba, E.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Miles M.B., & Huberman A.M. (1984). Drawing valid meaning from qualitative data: Toward a shared craft.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3, 20–30.
Miles M.B., & Huberman A.M.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tton, M. Q. (2008).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Robbins, S. P., & Coulter, M. A. (2018). Management (14th ed.). New York: Pearson.
Robbins, S. P., & Waters-Marsh, T., & Cacioppe. R., & Millett, B. (199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s. Hoboken,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Australia. 642-679.
Snape, D. & Spencer, L. (2003). The Found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J. Ritchie and J. Lewis. (Eds.).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23.
Wang, S. C. (1996). Improving Chinese language schools: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X. Wang (Ed.). A view from within: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heritage community language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63-67. Washington, DC: 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