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瑞銘
論文名稱: 台灣現代國樂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以文化政策與產業發展為討論
指導教授: 楊世雄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現代國樂文化政策產業發展消費市場結構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代國樂作為音樂產業的一環,同時也是文化產業的射程範圍,很多時候會因為政治意識形態的歧異,而有不同的符碼操作,在各個時期所體現的面貌也就不盡相同。自遷臺以來歷經國民黨政權的專政以及後來的政黨輪替,國樂始終未有如古典音樂在臺灣所受到的重視與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屬於小眾文化,其中國家機關的政策影響幾乎就決定了產業發展的走向。事實上,國樂這種由歷史與文化長期演進的絕妙組合,有其更深一層的文化涵義與藝術價值,但是在現階段的臺灣文化政策上卻往往被忽略或稀釋在本土化的風潮下,逃不過被邊緣化的命運。
    另一方面,在國家政策的導引下,國樂也如同其他的文化產業般形成了自己的工業結構,文化事業確實有實際經濟面,產業利益作為一種藝術,一種文化產業,是有著可觀的市場前景的,經由成功的商業運作,可以取得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代國樂的表演形式經過近九十年的發展,已經具備產業化的條件,但是在台灣卻仍然無法形成開放式的產業生態圈,以致於相對於古典音樂在音樂市場上是屬於極小眾的市場。雖然國樂在臺灣的歷史演進上固然有所突破,但終究逃避不了產業結構性的調整。文化與產業間由最初對立,轉變為一種複合的關係,成為市場經濟中的文化產品。而在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列入國家重點發展計畫推動之後,政府提出運用文化與創意加值產業試圖提供臺灣經濟發展一個新的方向。這樣的成效如何,時近二○○八年,實有檢視其落實效能之必要。
    而從女子十二樂坊誕生後,正反兩極的回應從沒停過,此團體所引起的討論,正可以做為借鏡,來觀察市場結構給現代國樂產業所帶來的啟示與衝擊。
    在上述思維延伸下,本文試圖藉由對文化政策的建構歷程在國樂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基於此建設上所構築的產業發展作一整理探討,闡述國樂在臺灣的政經生態,在市場機制與取捨下,國樂這項藝術是否又將面臨更大的難題?並試圖提供給當政者另一種思考的方向。希冀本文的淺見,對於完備建立我國現代國樂的文化政策之目標,能貢獻一份心力。

    目次 i 表次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9 第二章 理論論述與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政治經濟學與傳播政治經濟學的內涵 15 第二節 文化政策與文化產業政策 22 第三章 台灣文化政策與國樂產業的互動關係 38 第一節 文化建設與文化政策的發展概況 38 第二節 「國樂」成為文化政策議題發展的脈絡 58 第三節 「產業」在文化政策下的發展樣貌 77 第四章 打造文化經濟──樂團組織定位、企業贊助與市場規劃 91 第一節 專業國樂團的組織定位與形象建構 93 第二節 企業贊助的可能 100 第三節 由女子十二樂坊出發的思考-現代國樂的市場與推廣 106 第五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文化政策促成了臺灣國樂環境與發展? 125 第二節 全球化下的另一種符碼操作? 129 第三節 研究建議與研究檢討 133 參考文獻 138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
    大衛.索羅斯比,(David Throsby),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Economics And Culture),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1996),《文化政策、民俗技藝、美學教育》,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文建會(2004),《文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次炤(2003),〈中央音樂學院的傳統與當代的辦學理念〉,《2003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
    王嘉驥(2005),〈視覺藝術創作與產業的結盟〉,《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
    史坦寧,(Martin﹐Staniland),胡祖慶譯(1990)《政治經濟學導論》(What Is Political Economy ?),台北:五南。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a),《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調查與推估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3b),《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之系統服務規劃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皮卡(Robert﹐G. Picard),馮建三譯(1995)《媒介經濟學》(Media Economics:Concepts And Issues),台北:遠流出版。
    伍國棟(1997),《民族音樂學概論》,北京:人民音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第二屆文馨表揚活動專輯》,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
    何東洪、張釗雄(2000),〈戰後臺灣「國語唱片工業與音樂文化的發展軌跡」〉,《台灣產業研究》,第3期。
    吳思華(1988),《產業政策與企業策略-台灣產業發展歷程》,台北: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
    吳思華(2004b),〈文化創意的產業化思維(下)〉,《典藏今藝術》,第137期,頁134-137。
    吳思華(2004a),〈文化創意的產業化思維(上)〉,《典藏今藝術》,第136期,頁114-117。
    吳珍芳(1998),〈企業文化策略面面觀〉,《公關雜誌》,第25期,頁43-45。
    宋鎮照(1995),《發展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文化發展的人類學探討》,台北 : 允晨文化。
    沈祺(2003),〈北京嚴肅音樂演出市場分析與政府行為之研究〉,《北京大學校長基金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
    汪毓和編(2002),《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
    明言(2002),《二十世紀中國音樂批評導論》,北京市:人民音樂。
    林本炫(1994),〈對我國文化政策的省思〉,《國家策雙月刊》,第78期,頁2-3。
    林克歡(1993),〈北京的表演環境與生態〉,《表演藝術雜誌》,第七期,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林谷芳(1998),《傳統音樂概論》,台北:漢光文化。
    林谷芳(2000),〈專題講座〉,《「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林佩娟(2005),〈論傳統與變遷─以台灣現代國樂的發展為觀察與思考〉,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班音樂人類學期末報告。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 : 建構台灣新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林昱廷(2000),〈廿世紀台灣國樂發展的演變與分析-從樂團發展開始談起〉,《「臺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杰木乃茲,(Jimenez﹐Marc),欒棟、關寶艷譯(1990)《阿多諾:藝術, 意識形態與美學理論》(Theoder W. Adorno:art, idelolgie et theorie de l'art.),台北:遠流。
    南方朔(1987),〈國家、資本、人民──八○年代台灣的社會力場〉,《一九八六台灣年度評論》,台北:圓神。
    南方朔(2000),〈當藝術文化與經營管理相遇-台灣文化發展的新重點〉,《跨世紀國際藝文資訊交流研討會-從世界的視角閱讀文化》,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柯特勒、雪芙著,(Philip﹐Kotler and Joanne﹐Scheff)高登第譯(1998)《票房行銷:菲利浦.科特勒談表演藝術行銷策略》(Standing Room Only),台北:遠流。
    洪惠瑛(2002),《藝術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洪鎌德(1999),《當代政治經濟學》,台北:揚智文化。
    洪鎌德(2004),《當代主義》,台北:揚智。
    胡惠林(2003),《文化政策學 》,上海:上海文藝。
    倪再沁(2005),〈文化創意產業的認識與挑戰〉,《藝術家雜誌》,第356期,頁334-337。
    夏學理、談琲(1995),〈台灣工商企業對表演藝術贊助態度之研究〉,《空大行政學報》,第4期,頁70-75。
    高子銘(1967),《現代國樂》,台北 : 正中。
    高雄市國樂團(2000),《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國立實驗國樂團(1999),《世界華人「國樂團」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實驗國樂團。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合著(1993),《經濟學:理論與實務》,台北,翰蘆圖書。
    張慧真(2004),《交響樂團的經營與管理》,台北:麥田。
    許常惠(1992),《民族音樂論述稿(三)》,台北:樂韻。
    許常惠(1999),《民族音樂論述稿(四)》,台北:樂韻。
    郭為藩(1992),〈爲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文化大國而規劃〉,《立法報章資料專輯》,第51輯,文化建設,頁90-95。
    陳勝田(2000),〈廿世紀台灣國樂發展的演變與分析-從歷史的、教育的角度談起〉,《「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陳裕剛(1994),〈影響台灣四十年來國樂器樂發展之因素〉,《中國音樂史論集》,香港:中文大學。
    陳裕剛(2000),〈回顧樂團歷年演出作品之本土性—以北部國樂團為例〉,《「臺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陳麗娟(2005),〈表演藝術的產業之路〉,《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
    湯林森,(John﹐Tomlinson),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Cultural Imperialism),台北:時報文化。
    湯林森著,(John﹐Tomlinson),鄭棨元、陳慧慈譯(2002)《文化全球化》(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台北:韋伯文化。
    黃志全(2000),〈表演藝術生態篇〉,《中華民國八十八年表演藝術年鑑》,台北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黃俊傑(1994),〈戰後台灣的文化變遷:現象與解釋〉,《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第一輯,頁36–37。
    楊式昭(1999),〈光復後台灣重要文化政策之觀察〉,《台灣文化百年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楊忠衡(2002),〈對現代國樂較響化的觀察與評價-由媒體工作者角度談起〉,《「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溫斯樂等著(Ruth﹐Rentschler)(2002),羅秀芝譯(2003)《文化新形象:藝術與娛樂管理》(Shaping culture:Arts & Entertainment Management),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葉龍彥(2000),〈戰後台灣唱片事業發展史〉,《台北文獻》,第132期,頁73-80。
    甄克斯著,(Chris﹐Jenks),王淑燕、陳光達、俞智敏譯(1998),《文化》(Culture),台北 : 巨流。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1995),〈文化建設與教育發展〉,《台灣光復五十年專輯》,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趙硯臣(1986),〈建國以來樂器改革綜述〉,《中國新音樂史論集》,香港 :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劉靖之(1998),《中國新音樂史論》,台北:燿文。
    摩斯科著(Vincent﹐Mosco)(1998),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rethinking and renewal),台北:五南。
    鄭德淵(2000),〈廿世紀台灣國樂發展的演變與分析-從近代樂器發展開始談起〉,《「台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盧健英(2005),〈政府應該補助藝術,還是投資藝術〉,《文化創意產業實務全書》,台北:商周。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台北:桂冠 。
    蕭青杉(2000),〈台灣專業國樂團未來走向與定位-從經營模式立場談起〉,《「臺灣現代國樂之傳承與展望—與傳統音樂接軌」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市國樂團。
    蕭峰雄(1998),《我國產業發展概論》,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賴美鈴(2002),〈台灣中小學音樂師資培育制度〉,《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瞿海源(1985),《文化建設與文化中心績效評估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羅伯特.吉爾平著,(Robert﹐Gilpin)(1987),楊光宇等譯(2001),《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4rd ed.),台北:桂冠。
    蘇昭英等編(2001),《台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台北:文化環境基金會。

    (二)學位論文
    何康國(2005),《我國交響樂團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明芳(2002),《台灣文化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家瑜(2004),《盧亮輝二胡協奏作品分析及演奏詮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一鳳(2002),《台灣專業國樂團營運之研究─以高雄市國樂團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采蘋(2001),《台灣古典音樂文化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初探--建構過程與政府文化政策之討論》,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唐嘉麗(1980),《當前我國文化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孫華翔(2003),《文化與產業間的游移-九十年代台灣文化政策發展脈絡初探》,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賢文(2001),《英國文化政策與行政作為我國學習對象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盈蕙(2003),《文化創意產業體驗式行銷之探討-以表演藝術產業為例》,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粘耿嘉(2002),《全球化文化衝擊下的法國文化產業策略》,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文玲(1999),《五十年間(1949-1999)台灣的國樂發展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培蓉(2002),《公部門產業與文化政策介入對南投市陶業發展之影響》,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未出版。
    蔡軒軒(2003),《台北市文化政策變遷(戰後至90年代)》,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展瑋(1998),《企業贊助文化藝術事業之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美慧(2002),《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與文化發展關係之研究--以文化多元主義為觀點》,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昭英(2000),《文化論述與文化政策: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轉型的邏輯》,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顯星(2001),《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歷史結構分析》,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三)電子媒體與網站
    kwng2222(2005),〈女子十二樂坊的音樂是中國音樂嗎?〉,《新浪網自由評論》,【線上資料】,http://ent.sina.com.cn/r/i/2005-02-18/1526656473.html,2006/2/18。
    尹春洋(2005),〈“女子十二樂坊”商業運作路線 受到美日民眾追捧〉,《中國MBA網》,【線上資料】,http://www.mba.org.cn/MBAhtml/01400129/1_20051121112757.html,2005/12/11。
    王瑩(2005),〈專家再談“十二樂坊”現象:“嚴肅”的民樂也該對大眾微笑〉,《新華每日電訊》,【線上資料】,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rdx/2005-10/08/content_3593237.htm,2006/4/6。
    李男(2005),〈墮落的民樂與民樂的覺醒〉,《新浪網自由評論版》,【線上資料】,http://ent.sina.com.cn/r/m/2005-02-04/1810648942.html,2006/4/1。
    李耀軍(2005),〈「女子十二樂坊」民樂還是流行別太較真〉,《新浪網自由評論版》,【線上資料】,http://ent.sina.com.cn/r/m/2005-03-02/0943666487.html,2006/3/18。
    金兆鈞(2004),〈"女子十二樂坊"轟動後效應的啟示〉,《新浪網金兆鈞專欄》,【線上資料】, http://china.sina.com.tw/ent/2004-06-29/1755430399.html,2006/4/10。
    姜辰蓉、萬一、周俏春(2005),〈女子十二樂坊:「顛覆」傳統能否拯救民樂?〉,《中國輕工業信息網》,【線上資料】,http://www.clii.com.cn/musical/news/show.asp?InfoName=%E8%A1%8C%E4%B8%9A%E5%BF%AB%E8%AE%AF&ShowID=71780,2006/1/23。
    張樂(2004),〈「女子十二樂坊」商業運作路線圖〉,《經濟參考報文化版》,【線上資料】,http://jjckb.xinhuanet.com/www/Article/2004112283911-1.shtml,2006/3/14。
    陳冰(2004),〈女子十二樂坊:以民樂的名義流行〉,《深圳新聞網文化版》,【線上資料】,http://www.szed.com/n1/ca815315.htm,2006/3/25。
    趙靜瑜(2006),〈缺乏國家樂團整體發展政策,教育部、文建會難辭其咎〉,《自由電子報》,【線上資料】,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r/9/today-art3.htm,2006/3/9。
    劉學軒(2005),〈台灣現代國樂新思維〉,《名人講義》,載於文建會網路劇院,【線上資料】,http://www.cyberstage.com.tw/Search_list.asp。
    (四)報紙類
    賴素玲,〈林百里:文化才是永遠的〉,《聯合報》,2001.12.30。
    二、英文文獻
    Communication--The New Imperatives: Future Directions for Media Research, Newbury Park,CA: Sage.
    Curran, J., Gurevitch M. and Woollacott J.(1994)The study of the media: theoretical approaches. New York: Routledge.
    Garnham, N.(1979)Contribution to a political economy of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Culture and Society, 1(2):123-146.
    Garnham, N.(1990)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Information. London: Sage.
    Golding, P. and Murdock, G. (1991)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J. Curran & M.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Second Editon):11-32.
    Golding, P. and Murdock, G. (1997)Introduction: Communication and Capitalis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Media (eds.),:xiii-xviii.
    Golding, P. and Murdock, G. (1999)Common Market: Corporate Ambitions and Communication Trends in theUK and Europe.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12(2): 117-132.
    Golding, P. and Murdock, G.(1979)Ideology and the mass media: The Question of Determination. In M. Barretet al.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Meehan, E., Mosoco, V. & Wasko, J.(1993) “Rethinking Political Economy: Change and Continui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347-358.
    Mosco, V. & Wasko, J.(1988)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tion(Ed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Mosco, V.(1996)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London: Sage.
    Mosco, V.(1999)New York.Com: A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Informational” City. The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12): 103-116.
    Murdock, G. (1990)Redrawing the Map of the Communication Industries: Concentration andownership in the Era of Privatization. In M. Ferguson(eds.), Public
    Murdock, G. (1994)Large Corporations and the Control of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In Michael Gurevitch, Tony Bennett, James Curran and Janet Woollacott.(eds.).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Picard, R.G.(1989)Media Economics. Newbury Park, CA: Sage.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207/01/0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