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領時期因原鄉生活環境不佳,雖有清朝的渡台禁令限制,且當時竹塹地區,其自然與人文環境也處於惡劣狀況之下,卻仍有許多漢人來台,開創他們的另一片新生活空間。
竹塹地區鄭、曾、徐三家望族的崛起,皆約在西元1660年之際來到竹塹地區,同樣辛苦開墾,分別藉由農墾、經商等途徑,成為富豪。其中鄭、曾兩家族成員中,有子弟透過科舉、捐納與軍功等不同的方式獲得了功名和榮銜,使得鄭、曾兩家從地方富豪邁向地方菁英,並藉由參與社會事業及公務,逐漸站穩竹塹地區的紳商地位,成為地方望族。本文主要是希望藉由探討竹塹地區鄭、曾、徐三家是採行什麼方面的合作面向,使自己家勢能繼續維持或擴展其經濟、社會勢力圈。
透過淡新檔案22410卷宗及相關文獻顯示,鄭、曾、徐三家或多或少皆在竹塹地區有直接或間接的合作關係。例如:鄭、曾兩家曾有聯姻關係,並藉由姻親關係在竹塹地區有了合作經營生理的機會,甚至也因姻親關係,在曾家積欠官府料款之時,請託鄭家代管「萃豐庄」收租納課抵利。而「萃豐庄」墾業是曾家與新庄仔徐家合組墾號「曾國興」,藉由土地拓墾合股的合作機會,趁機擴增自己的家勢,卻沒想到這樣的經濟合作關係,最後卻也因「財勢」也有了爭訟衝突事件。
長達十三年的訴訟案,前半部是鄭、曾兩家對管收租業的抵利收租訴訟;而後半部則是曾、徐兩家擬請共管分收到清丈分界。每一卷宗的案件中除了透露出各家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提出了相關辯護,而官府也為了維持地方社會秩序,做了相當意思的判決。
此次的鄭、曾、徐三家望族在歷經合作與衝突之後,其在竹塹地區的經濟活動也稍有變化。而綜觀本文可以看出:維持一個家族的家勢是極不容易,透過家族內的合作與家族外的擴展關係,其經營策略的取決需處處步步為營,才能讓家勢維持一個穩定的勢力。
一、族譜
《曾氏族譜》。手抄本。
廷祖祭祀公業委員會,2006,龍山衍派曾氏家譜。廷祖祭祀公業委員會。曾華鍾提供。
林衡道,1978,《影本浯江鄭氏家乘》。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凌稚哲先生原本,萬姓統譜。汲古閣藏版。
徐元才編,1978,《徐氏族譜》。新庄子東海堂。
徐元通主編,1960,《徐氏大族譜》(雲崖公派下譜)。臺中:臺光文化出版社。
徐心堅提供,1989,《徐氏族譜》(廣東長樂天葩公譜)。長樂。
徐季良主編,1971,《徐氏歷代名人錄》,香港徐氏宗親會出版。
徐宗憲提供,2000,《徐氏族譜》(峨眉宗騰譜),宗騰公派下族譜,新竹。
徐昌乾主編,1989,《徐氏族譜》(東海堂文盛公派下譜),茂昌號派下族譜編輯委員會,新竹。
徐東平提供,2000,《徐氏族譜》(新埔坤鵬譜),坤鵬公派下族譜(手抄本),新埔。
徐芹庭主編,1989,《徐氏族譜》(三義瑞鵬譜),瑞鵬公派下族譜編輯委員會,苗栗。
徐金福主編,1960,《徐氏族譜》(天惠、天慶、天錫公派下綜合簡譜)。新竹:茂裕印刷文具行。
徐金龍主編,1984,《徐氏族譜》(新屋啟旺譜)。臺北:學藝出版社。
徐金聲主編,1984,《徐氏族譜》(新豐翔鵬譜)。新竹:泰興印刷廠。
徐茂發提供,2000,《徐氏族譜》(瑞穗輝鵬譜),輝鵬公派下族譜(手抄本),花蓮。
徐悅堂,1984,《徐氏大宗譜》。臺北:徐氏大宗譜編印館。
徐勝一、徐元強合編,2002,新庄子東海堂,《徐氏族譜》。徐國和祭祀公業管理委員會、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徐榮昌編,1989,《徐三和通訊錄》(十三世熙玖公派下,熙玖為啟旺之孫)。湖口。
郭正民,乾隆35年(1770),怡齋堂郭氏族譜。藏於國家圖書館。
曾永和編輯,曾厚才提供,光緒甲辰(應是明治)臺灣曾氏族譜。藏於新竹市圖書館。
曾昆和,道光元年(1821),崁頂曾氏重修族譜不分卷 。藏於國家圖書館。
曾聰恕,1982,《省身念祖家譜》。微縮於國家圖書館。
硬土東海堂,1988,《徐氏族譜》(硬土文盛公派下譜),(手抄本)。陸豐硬土。
鄭鵬雲,1978,《浯江鄭氏家乘》。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鄭鵬雲,2006,《浯江鄭氏家乘》。新竹市立文化中心館藏影本。
二、檔案與專書
《老抽分會三十三單位公業號及諸先烈名冊》,長和宮楊主委提供。
《淡新檔案》,第一編〈行政〉與第二編〈民事〉已由臺灣大學從1995年起陸續出版,第三編〈刑事〉未出版,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1971,臺灣文獻叢刊第295種。臺北:臺灣銀行。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1987。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臺北:大通書局。
《臺灣省通志稿》。1950,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不著撰人,1904,《大租取調書付屬參考書》。臺北: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不著撰人,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1963,《臺灣私法物權篇》。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世慶輯,《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及臺灣分館藏。
波越重之,1985,《新竹廳志》,臺北:成文。
門新太郎,1925。〈新竹州下產業統計商工業者案內〉,新竹商工名簿錄發行所。;臺灣民報,昭和4年(1929.04.14),第256號。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1.11初版。《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 新竹縣。
《清聖祖實錄選輯》,康熙廿二年,〈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一百十二〉。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王世慶整修,1973,《臺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連橫,1979,《臺灣通史》,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北:眾文圖書公司印行。
黃旺成主修。1976年排印本。《新竹縣志》,臺北:成文。
許雪姬,1987。《清代臺灣的綠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五十四。
新竹街役所,大正15年2月。《新竹街要覽》。新竹:作者印行。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陳金田譯,199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新聞社,《臺灣商工便覽第一版》,出版社不詳,大正七年(1918),頁27-2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文獻叢刊第152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臺灣私法商事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刊叢刊第91種。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7,《淡水廳築城案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大正五年(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出版年不詳,《竹北二堡紅毛港庄土地申告書》。影本存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出版年不詳,《竹北二堡崁頭庄土地申告書》。影本存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出版年不詳,《竹北二堡新庄仔庄土地申告書》。影本存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出版年不詳,《新竹廳竹北二堡下枋寮土地申告書》。影本存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明治34年,《桃園廳竹北二堡後庄等九十三庄土地申告書206冊》。影本存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明治34年,《新竹廳竹北一堡二重埔庄等二街八十九庄土地申告書191冊》。影本存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1901,《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微卷存於國家圖家圖書館。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出版年不詳,《新竹廳竹北二堡咸菜甕庄土地申告書》。影本存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書第三回報告書 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一卷中》。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9,《臺灣私法》。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1996,《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附屬參考書、第一卷》。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1996,《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附屬參考書、第三卷》。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鷹取田一郎,1916,《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
〈清會典臺灣事例)文叢226。
〈閩浙總督那揭帖〉,《臺案彙錄丙集》,文叢176種。
《林施主收執簿》
《清世宗實錄選輯》,文叢167種。
《清德宗實錄選輯》,文叢第139種。
《新竹文獻通訊四一》,1954。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靖海紀事》,康熙22年(1683),靖海侯施琅〈恭陳臺灣棄留疏〉。
不著撰人,時間不詳,《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145。
尹章義等,2008,《新屋鄉志》。新屋:新屋鄉公所。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東京,富山房。
朱壽朋,《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文叢第277種。
吳聲祥等,2009,《新豐鄉志》。新竹:新豐鄉公所。
李丕煜,〈重修縣署記〉,《鳳山縣志》,文叢124種。
沈起元,〈治臺灣私議〉,《清經世文編選錄》,文叢229。
沈葆楨,〈臺北擬建一府三縣摺〉,《福建臺灣奏摺》,文叢第29種。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文叢第29種。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卷七封域志,臺灣文獻叢刊 第66種 。
周鍾瑄,1717,《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
姚瑩,《東槎紀略》,文叢7。
范明德等,2006,《寶山鄉志》。寶山:寶山鄉公所。
范咸,1746。《重修臺灣府志》。
郁永河,1959,《裨海紀遊》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孫元衡,〈新建諸羅縣署記〉,《諸羅縣志》,臺灣銀行臺灣研究叢刊第55種。
張伯行,〈申飭臺地應行事宜條款檄〉,《清經世文編選錄》,文叢229種,頁64。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等編,1993,《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張炎憲、王世慶、李季樺等編,1993,《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張勝彥等編著,《臺灣開發史》。國立空中大學。
許雪姬,2005.01,《臺灣歷史辭典》,文化建設委員會。
連橫,《臺灣通史》,文叢128。
連橫,時間不詳,《臺灣詩乘》,文叢本。
陳培桂,1983,《淡水廳志》,中國方志叢書。成文出版社。
陳第,1603。《閩海贈言》。
陳朝龍 纂輯,1993,《新竹縣采訪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朝龍,1962,《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 種。
陳朝龍著、林文龍點校,1999,《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運棟,1999,《新竹風雲錄》。華夏書坊。
陳夢林,《諸羅縣誌》,臺灣銀行臺灣研究叢刊第55種。
陳澤,1977,《臺灣省開闢資料續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璸,〈條陳經理海疆事宜〉,《陳清端公文選》,文叢116種,頁13。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簡稱文叢四。
黃旺成、林水樹纂修,1957,《臺灣省新竹縣志稿》。新竹:新竹文獻委員會。
新竹市志編纂委員會,1996,《新竹市志》。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新屋鄉公所,1993,《新屋鄉概況》。新屋:新屋鄉公所。
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文叢74。
劉銘傳,〈臺灣郡縣添撤裁摺〉,《劉壯肅公奏議》,文叢第27種。
鄭用錫,1963,《淡水廳志稿》。臺灣文獻叢刊第171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鄭經,1663。《閩海紀要》。
鄭鵬雲等,《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61。
賴塔,1680。《清史講義選錄》。
藍鼎元,〈覆制軍臺疆經理書〉,《東征集》,文叢12種。
王泰升,2001,《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
王郭章,2004,《圖說竹塹》。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史鳳儀,1999,《中國古代的家族與身份》。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安倍明義,1990,《臺灣地名研究》。臺北市:武陵。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
吳密察,2000.12。《臺灣史小事典》,遠流出版事業(股)公司。
吳密察等撰,2004,《臺灣史料集成提要》。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吳學明,1986,《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14)。
呂伯濤、孟向榮,1999,《中國古代告狀與判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李丁讚等,1997,《金山面社區史》。新竹市文化中心。
李明珠等,2009,《臺灣史十一講》。國立歷史博物館。
沈建德,2003.09。《臺灣常識》,前衛出版社。
那思陸,1982,《清代州縣衙門審判制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那思陸,1992,《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卓克華,1990,《清代臺灣的商戰團體》。臺北:臺原出版社。
林玉茹,1999,〈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商業資本〉。頁133-186,收錄於《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
林衡道編,1988,《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姚瑩,《東槎紀略》,道光已丑年(1828),〈埔裏社紀略〉。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與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竹北:新竹縣文化局。
施添福,1999,《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洪敏麟,1980,《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1983,《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上)、(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麗完,2001,《外埔鄉藏古文書專輯》。外埔鄉公所。
范明煥,1997,《先民拓土的歷史見證》。新竹縣政府。
范明煥,2006,《新竹地區的人與地》。新竹縣文化局。
桃園廳編,1985《桃園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明治三十九年排印本影印,
張谷誠,1996,《新竹叢誌》。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張炎憲編,1998,《竹塹古文書》,竹塹文化資產叢書第137號。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張德南,1998,《北門大街》。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張德南,2007,《鄭吉利號古契約文書研究》。新竹市文化局。
梁漱溟,1977,《中國文化要義》。臺北市:問學出版社。
莊英章,1986,《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莊英章、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合編,1988,《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井星,1982,《臺灣祭祀公業新論》。臺北:文笙書局。
陳支平,2004,《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與社會》。臺北,揚智出版社。
陳其南,1989訂正版,《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1995,《家族與社會-臺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其南,l99l,《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
陳炎正,1986,《臺中縣岸裡社開發史》。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陳秋坤,2004,《臺灣古書契(1717-1906)》。臺灣傳承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秋坤、許雪姬合編,1992。《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論文集1),372頁。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田野研究室。
陳秋坤。2009(修訂3版),《清代臺灣土著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哲三,2009,《古文書與臺灣史研究》。文史哲出版社。
陳運棟,1994,《內外公館史話》。桃園:華夏書坊。
陳運棟,1998,《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
陶希聖,《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程序》。食貨月刊。
彭慰,2007,《認識臺灣古書契》。國家圖書館。
湖口鄉公所編印,1996。《湖口鄉志》。湖口:湖口鄉公所。
黃大受編,1963。《黃爵滋奏疏》,臺北:大中國圖書有限公司。
黃圭璧,2004,《崙仔庄──香火延續的故事》。新竹市新民社區發展協會。
黃卓權,2004,《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黃朝進,1995,《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
黃榮洛,1989,《渡臺悲歌》。臺北:臺原出版社。
楊梅鎮志編纂小組編輯,1990。《楊梅鎮志》,桃園縣楊梅鎮:楊梅鎮公所。
楊詩傳,2007,《開臺進士鄭用錫家族之研究》。金門縣文化局。
廖慶六,2003,《族譜文獻學》。臺北:南天。
趙振績,1987,《臺灣區族譜目錄》。中壢: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
劉定國,〈臺灣省苗栗縣志〉,1970。臺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
潘國正,1997,《新竹文化地圖》。新竹市:齊風堂出版社。
鄭枝田,2008,《竹塹鄭氏家廟》。新竹市文化局。
鄭枝田撰,2008.11。《竹塹鄭氏家廟》,新竹市文化局。
鄭振滿,1992,《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鄭清漢,2009.03。新豐鄉公所,《新豐鄉志》。
鄭華生口述、鄭尚輝整理,2005,《新竹鄭利源號典藏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鄭藩派,2007,《開臺進士鄭用錫》。金門縣政府文化局。
戴炎輝,1992,《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
戴寶村,2009,《再現臺灣-桃竹苗地區的發展》。臺北:暢談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瞿同祖,198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
瞿同祖,2003,《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書局重印。
羅香林,1992,《客家史料匯編》。臺北:南天書局。
恠我氏著,林美容點校,1996,《百年見聞肚皮集》。新竹: 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三、期刊論文
〈新竹文獻會通訊〉,1953。新竹縣文獻委員會編,第006號。
不著撰者,1954。〈新竹市開拓及政區沿革〉和〈王世傑家世考〉,《新竹文獻會通訊》,第17號。
夫馬進,1998 〈明清時代的訟師與官司制度〉。頁389-430,收於滋賀秀三等著、王亞新等譯,《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北京:法律出版社。
王泰升 1998 《從淡新檔案觀察清治臺灣官府法律之運作》。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吳學明,1995.12。〈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第二卷第二期。頁6 - 46。
吳聰敏,2009,〈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 1644-1737〉。《臺灣史研究》第十六卷第三期。
李宗信,2009.12。〈日治初期崩山八社租權的地理歷史分析〉,《臺灣學研究》, 8。頁31 - 82。
林玉茹,1998,〈一個傳統地區性市場圈的形成:以竹塹地區為例〉。《臺灣文獻》,49(1),頁45-202。
林玉茹,1998,〈清代竹塹地區的商人與商業活動〉。《臺灣文獻》,49(4),頁299-336。
林玉茹,1999,〈清代竹塹地區在地商人的活動與網絡〉(上)(中)(下)〉。《臺灣風物》,49(2)、49(3)、49(4),頁15-64、61-93、61-89。
林玉茹,1999年, 〈清代竹塹地區的商人團體:類型、成員及功能的討論〉。《臺灣史研究》,5(1),頁47-90。
林玉茹,2009年,〈清末北臺灣漁村社會的搶船習慣:以《淡新檔案》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20卷2期,「地域社會專號」,頁115-165。
林欣宜,2002,〈清代早期竹塹地區的土地拓墾與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1723-1875〉。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 2002年10月30-31日。
林熊祥等主修,198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臺北:正文。
林衡道,1972,〈參加調查新竹鄭氏家族記〉。《臺灣文獻》,23:3(9),頁93。
施添福,1988,〈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一):試釋土牛紅線〉。《臺灣風物》,38:2。
施添福,1989,〈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卷4期,頁33-69。
施添福,1989。〈竹塹、竹塹埔和「鹿場半被流民開」〉,《臺灣風物》,39(3):80。
施添福,1989。〈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卷4期,頁33-69。
施添福,1990,〈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期,頁67-92。
施添福,1990,〈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士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頁1-68。
柯志明,2009.03。〈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業的流失與結束〉,《臺灣史研究》,第16:1。頁29 - 86。
范明煥,〈新竹沿海平原的開發之二革〉。新竹縣開發史專欄。
范明煥,1997,〈新豐鄉開發沿革〉,《先民拓墾的歷史見證》。客家文化叢刊011。
張炎憲,1986,〈臺灣新竹鄭氏家族的發展型態〉。頁199-217,收錄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張炎憲,1989.12。〈清代竹塹地區聚落發展與土地租佃關係〉,《臺灣史研究通訊》,13期。
張家綸,2009.9。〈清代臺灣南投社之地權流失與移轉〉,臺灣文獻,60:3,頁171-200。
張勝彥,2002,〈臺灣清代淡水廳之研究〉。《竹塹文獻》,25期,頁8-34。
張德南,1999,〈淡水廳築城時期的文治社會〉。頁57-61,收錄於《竹塹城學術研討會 會議手冊》。新竹市:新竹文化中心。
張德南,2002,〈淡水廳同知的初探〉。《竹塹文獻》,25期,頁63-70。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 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臺灣文獻》,31:4,頁154-176。
盛清沂,1981,〈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臺灣文獻》,32(1),頁136-157。
盛清沂,1982。〈新竹縣新豐鄉汪家公館小考〉,《臺灣風物》,32(1):頁64。
莊吉發,2002,〈篳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社區發展〉。收錄於《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澤,1977.06。《臺灣省開闢資料續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運喜,2006.02,《寶山鄉志》歷史篇。
葉淑貞,1995.12。〈臺灣日治時代租佃制度的運行〉,臺灣史研究,2卷2期,。頁88 - 130。
劉素芬,1995.12。〈十九世紀龍井林家的土地經營〉。臺灣史研究,2卷2期,頁54-80。
蔡淵洯,1980,〈清代臺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臺灣風物》,30卷2期,頁1-32。
蔡淵洯,1983,〈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 雜誌》,3期,頁34-64。
蔡淵洯,1983,〈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 誌》,2期,頁25-32。
蔡淵洯,1983,〈清代臺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 發展〉。《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1期,頁 97-111。
蔡淵洯,1985,〈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3期,頁275-302。
蔡淵洯,1985,〈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商業〉。《史聯雜誌》,7期,頁55-65。
蔡淵洯,1986,〈清代臺灣行郊的發展與地方權力結構之變 遷〉。《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4期,頁141-160。
蔡淵洯,1986,〈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頁45-67,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專刊乙種第16號──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
蔡淵洯,1987,〈清代臺灣的望族──新竹北郭園鄭家〉,第三 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會議紀錄。頁545-556,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
蔡淵洯,1989,〈地方望族與清代臺灣的開發〉。《歷史月刊》,15期,頁131-134。
戴炎輝,1953,〈清代淡新檔案整理序說〉。《臺北文物》2卷2期。
四、學位論文
王興安,1999,《殖民地統治與地方精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1895~193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歆婕,2009。《竹北市的聚落發展與變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李承恩,2008,《淡新檔案21101案到22443案的訴訟關係與親屬關係資訊擷取及其應用》。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
李維修,2004,《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新竹:國立新竹師簵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文凱,2006,《土地契約秩序與地方治理──十九世紀臺灣淡新地區土地開墾與土地訴訟的歷史制度分析》。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玉茹,1997,《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國揚,1995,《清代竹塹漢人社會之發展》。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堯嘉寧,2005,《官府中的紛爭解決——以淡新檔案觀察相當於今日新竹市之區域之案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朝進,1994,《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楊婉伶,2003,《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1755—2000)》。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所論文。
蔡淵洯,1980,《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國立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宏基,1998,《從契字看臺灣法律史上有關土地買賣的法規範》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玉玲,2001,《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五、網路資源
《臺灣日日新報》1905.09.28、1905.10.14
中西曆對照查詢系統,http://thdl.ntu.edu.tw/datemap/index.php
何浩洋,淡新檔案眼球圖工具,http://thdl.csie.org/THDLEyeball/index.html
張鈞韜,臺灣清代官職表 (文官)查詢系統,http://thdl.ntu.edu.tw/Career_tb/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資源中心,http://www.darc.ntu.edu.tw/newdarc/darc/index.jsp
臺灣民報,昭和4年(1929.04.14),第256號。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http://thdl.nt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