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余正志 |
---|---|
論文名稱: |
李梅樹素描作品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曾肅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3 |
中文關鍵詞: | 寫實 、素描 、李梅樹 、外光派 、水墨白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07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李梅樹素描作品之研究
余正志
臺灣師範大學進修部在職進修專班美術理論組
摘要
臺灣第一代西畫家們,多數是藉由到日本留學,吸收經由日本西畫家消化過的西方美術,再將那經過篩選的一部分西方美術帶回臺灣。該階段所帶進臺灣的西洋美術觀念,以泛印象派的寫實風格與外光派寫生技法為主,並且以素描作為創作前重要的基礎訓練,因此早期前輩畫家們,對於素描能力都十分重視,也都在素描方面下過很深的功夫練習,其中李梅樹正是一位典型的代表。
除了寫實的描寫訓練之外,在李梅樹學習畫藝略有所成之際,所開辦的臺展、府展等官辦美展活動,自始至終,每一回李梅樹均積極提出作品參展。返鄉後熱心參與地方事務,乃至承擔三峽祖師廟重建的主持工作,這些對李梅樹的素描,或者在題材方面,或者在媒材方面,都有重要的影響。
李梅樹所處之環境與時代,讓他同時身受中西繪畫傳統之影響,除了傳統的西畫素描之外,也作了數量可觀之水墨方式的素描,可見,素描與李梅樹的藝術創作,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本論文針對李梅樹之藝術成就,尤其是素描的部份,加以比較分析,企圖深入了解其素描之風格、影響以及藝術價值。
一、 文獻、圗錄
王行恭編(1992),臺展府展臺灣畫家西洋畫圖錄。
顏水龍(1935),素描的問題。收錄於顏娟英譯(2001),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顏娟英(1998),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顏娟英譯(2001),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二、 專書、畫冊
山西永樂宮文物保管所(2001),永樂宮三清殿壁畫《朝元圖》與宋《八十七神仙卷》淵源關係,群仙會蓬萊-山西永樂宮壁畫大觀導覽手冊,臺北: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王秀雄(1981),世界名家素描緒論,世界名家美術全集,臺北:康橋出版。
王秀雄(1995),臺灣美術發展史論,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秀雄(1997),戰前臺灣西洋畫的風格探討,西潮東風—印象派在臺灣,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王秀雄(2000),日本美術史(下冊),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哲雄(1993),從「中華民國第六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的」素描談Dessin的界定與演變,中華民國第六屆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專輯,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哲雄(未註明),解析李梅樹藝術的特質,攀越顛峰I,臺北:龐畢度國際有限公司。
王偉光(1995),陳德旺畫談,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
王慶臺(1992),臺灣美術全集第五卷—李梅樹。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王慶臺(2005),藝師劉英宏與三峽祖師廟,臺北:北縣文化局。
王德育著(1993),臺灣美術全集8-李石樵,臺北: 藝術家出版。
王耀庭(1992),林玉山的生平與藝事,臺灣美術全集3林玉山,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臺北市立美術館編輯委員(1994),張義雄八十回顧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李梅樹-臺灣情懷‧百年紀念專輯,臺北:臺北縣文化基金會。
臺灣中華書局、美國大英百科全書公司聯合編輯(1988),簡明大英百科全書第六冊,臺北:中華書局。
臺灣省立美術館編輯委員(1999),向李仲生致敬(一)—系譜,李仲生師生展,臺北:臺灣省立美術館。
白雪蘭(1996),民初西洋美術的誕生,民初西洋美術的開拓者,臺北:大未來藝術有限公司。
池上秀畝著,張良澤譯(2001),臺灣素描,臺北:前衛出版社。
羊文漪(1993),學院、鄉土與時代的脈動—李梅樹早期作品(一九三五—四八)初探,婦女之美—李梅樹逝世十週年紀念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何政廣編著(1977),世界素描傑作選,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吳國淳(1998),席德進對現代藝術精神的探索—從旅歐期間的素描談起,館藏席德進素描特展,臺北:歷史博物館。
吳澤義、吳龍合著(1997),走入名畫世界7—達文西,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李梅樹(1982),自序,李梅樹油畫集。臺北:李景光發行。
李梅樹(1992),李梅樹畫集—自畫像之美,臺北: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
李梅樹紀念館(1995),李梅樹與祖師廟,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李梅齡總策劃、陳貽怡撰稿(2004),濃情楓丹白露:米勒、柯洛與巴比松畫派。
李景暘(1990),李梅樹畫集—婦女之美(一),臺北: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
李景暘(1990),李梅樹畫集—鄉土之美(一),臺北:李梅樹紀念館。
李景暘(1991),李梅樹畫集—自然之美‧動物系列(一),臺北: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
李景暘手稿(2005),捻絲作畫繫情緣。
李欽賢(1993),日本美術的近代光譜,臺北:雄獅圖書。
李欽賢(1996),臺灣美術閱覽,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
李欽賢(1997),李梅樹繪畫裏土與洋的戰爭,風土民情—李梅樹作品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欽賢(1998),高彩‧智性‧李石樵,臺北:雄獅圖書。
李賢文發行(1981),達文西論繪畫,臺北:雄獅美術。
李霖燦(1987),中國美術史稿,臺北,雄獅圖書。
阮榮春、胡光華著(1997),中國近代美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林柏亭(1992),典雅與鄉土兼融—郭雪湖的膠彩世界,臺灣美術全集9郭雪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林章湖(2001),李梅樹教授與歷史對話紀念展導覽手冊,臺北:臺北縣立文化基金會。
林麗雯(2005),「李梅樹研究」的新面向繪—淺談其西畫成就之外的藝術表現,李梅樹-臺灣情懷‧百年紀念專輯,臺北:臺北縣文化基金會。
施翠峰(1990),談日據時代臺灣西畫家的繪畫風格,臺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洪麗珠(1998),異鄉人的素描日記,館藏席德進素描特展。臺北:歷史博物館。
倪再沁(1996),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圖書。
倪再沁(1997),李梅樹和他的藝術,風土民情—李梅樹作品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席德進(1966),席德進素描集,臺北:文星書局。
徐文琴(1997),三峽祖師廟與臺灣前輩畫家,風土民情—李梅樹作品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財團法人行天宮文教基金會(2000),神聖空間的架構—行天宮臺北本宮楹聯碑畫賞析,臺北:采泥藝術印刷。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1997),原鄉譜曲 : 洪瑞麟逝世週年紀念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1998),生命記痕—洪瑞麟素描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2003),寫真神韻—席德進肖像畫選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2004),張義雄九十回顧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張樹柏主編(1981),故宮藏畫精選,香港,讀者文摘亞洲有限公司。
莊玉明(2005),李梅樹繪畫與臺灣鄉土人文美術發展,李梅樹-臺灣情懷‧百年紀念專輯,臺北:臺北縣文化基金會。
莊素娥(1992),純藝術的反叛者—顏水龍,臺灣美術全集6顏水龍卷,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陳惠玉(1994),鄉園彩筆李澤藩,臺北:雄獅圖書。
陳景容(1981),素描的技法,臺北:東大圖書。
陳景容(1985),素描的研究,臺北:大陸書店。
陳景容(1985),圖解石膏素描,臺北:大陸書店。
曾長生(1999),臺灣美術評論全集-李仲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湯皇珍(1993),三峽‧寫實‧李梅樹。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雄獅美術編(1982),席德進素描精選集,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黃才郎主編(1982),西洋美術辭典,臺北:雄獅美術。
黃元慶(2005),藝術是靈魂與生命的終極實踐,李梅樹-臺灣情懷‧百年紀念專輯,臺北:臺北縣文化基金會。
黃冬富(2003),中國美術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
黃光男(1998),洪瑞麟素描創作之媒材與題材分析,生命記痕—洪瑞麟素描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朝謨(2005),緬懷李梅樹老師,李梅樹-臺灣情懷‧百年紀念專輯,臺北:臺北縣文化基金會。
黃源龍(2005),永懷師恩,李梅樹-臺灣情懷‧百年紀念專輯,臺北:臺北縣文化基金會。
楊孟哲(1999),日治時代臺灣美術教育,臺北:前衛出版社。
楊賢傑(2001),素描,臺北:三民書局。
廖瑾瑗(2005),李梅樹戰後初期的群像表現—以〈星期日〉〈黃昏〉〈郊遊〉為中心,李梅樹-臺灣情懷‧百年紀念專輯,臺北:臺北縣文化基金會。
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組(1994),張義雄八十回顧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蔣勳(1993),台灣美術全集12-洪瑞麟,台北:藝術家出版。
歐政賢(1992),素樸之象—談洪瑞麟的素描作品,臺北:印象藝術中心畫廊。
滕守堯(2001),藝術社會學描述,臺北:生智文化。
蕭瓊瑞(1991),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臺中:伯亞出版。
蕭瓊瑞(1991),五月與東方,臺北:東大圖書。
蕭瓊瑞(1991),臺灣美術史研究論文集,臺中:伯亞出版。
蕭瓊瑞(1994),用油彩思考—閱讀席德進的油畫,席德進紀念全集II,臺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蕭瓊瑞編(1994),李仲生文集,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蕭瓊瑞(1995),觀看與思維—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蕭瓊瑞(2004),島嶼測量,臺北:三民書局。
賴武雄(1972),石膏素描與人體素描研究,臺北:大陸書局。
賴武雄(2005),憶 梅樹恩師,李梅樹-臺灣情懷‧百年紀念專輯,臺北:臺北縣文化基金會。
謝里法(1988),我的畫家朋友,臺北:自立晚報。
謝里法 (1992), 3版,日據時期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謝佩霓(1999),向李仲生致敬(一)系譜 李仲生師生展,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
謝東山、張元茜編輯(1986),第二十四屆米羅國際素描展 : 印象派素描版畫展,臺北,市立美術館。
謝逸朗主編(1989)現代日華辭典,臺北:萬人出版社。
韓瑞屈‧沃夫林(Heinrich Wolfflin)著 , 曾雅雲譯(1987),藝術史的原則,臺北:雄獅圖書。
顏水龍(1984),李梅樹的藝術生涯,美術講座專輯,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顏水龍口述、劉文三執筆(1990),顏水龍1990-1994素描集,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顏水龍作、陳炎鋒編輯(1997),顏水龍素描集,臺中:興臺彩色印刷。
顏娟英(2005),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臺北:雄獅圖書。
羅夫.梅耶著,貓頭鷹編譯小組譯(2002),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羅伯特‧艾得金(ROBERT ATKINS)著,黃麗娟譯(2000三版),藝術開講,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蘇振明(2001),人親土親—李梅樹百年紀念展專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躍昇文化事業編輯製作(1988),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中文版第十冊,臺北: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
三、 期刊
巴東(1998),臺灣西洋現代美術之發展源起,國立歷史博館學報11期,臺北:歷史博物館。
文貞姬(2003),東亞日據時代官方展覽的研究—比較臺展與鮮展繪畫作品中的鄉土意識,典藏今藝術,126期,臺北:典藏雜誌社。
王白淵(1955),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文物季刊三卷4期,臺北:臺北市立文獻委員會。
王秀雄(1994),戰前臺灣美術發展簡史,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4卷3期,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王淑津(2003),日本殖民地時代臺灣美術史的「地方色彩」論題,典藏今藝術,126期。臺北:典藏雜誌社。
王福東(1995),臺灣近代美術團體活動年譜(上),現代美術62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福東(1996),素描概論—素描的沿革與變遷,臺灣美術33期,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纂(1955),臺北文物季刊三卷四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臺灣畫刊雜誌社編印(1977),李梅樹教授的繽紛世界,臺灣,1977年8月號,臺北:臺灣畫刊雜誌社。
江春浩(1980),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雄獅美術107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何莉莉編輯(1992),巨匠美術周刊22—安格爾,臺北:錦繡出版。
吳大光(1996),論「素描與美術創作」,現代美術68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石樵(1955),酸甜苦辣,臺北文物三卷四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李梅樹(1966),自然與造形,藝術學報第一期,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
李梅樹(1981),臺灣美術的演變,臺灣風物季刊31卷4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李欽賢(1991),近代日本美術流變史-第三章-外光派崛起,現代美術,39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進發(1992),日據時期臺灣官辦美術展覽會實施背景的探究,現代美術45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進發(1995),日據時期官辦美展下臺灣繪畫發展中的鄉土意識,現代美術,61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林惺嶽(1985),臺灣美術運動史,雄獅美術169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林惺嶽口述,柳悅孝筆錄 (1991),日據時期官展對臺灣美術之影響,藝術家200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
林墾(1968),重建了二十多年的廟宇—記三峽鎮未完成的祖師廟,自由談,第19卷第3期,臺北,自由談雜誌社。
林錦鴻(1988),日據時代臺灣藝壇瑣憶,藝術家1988年6月157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
姜苦樂(John Clark)著,張青峰譯(1990),日據時代臺灣繪畫,現代美術31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倪再沁(1995),中國巨匠美術周刊33期—李梅樹,臺北:錦繡出版。
胡懿勳(1999),日據時代臺灣美術生態中的依存關係與選擇性發展,國立歷史博館學報12期,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席德進(1977),我想‧我畫‧我說—素描基礎與色彩基礎,藝術家雜誌,24期,臺北,藝術家。
席德進(1977),我想‧我畫‧我說—我即藝術,我即現代,藝術家雜誌,22期,臺北,藝術家。
翁臺生(1975),為蓋廟而活下去的人,綜合月刊85期,臺北:綜合月刊社。
張超雄編輯(1992),巨匠美術周刊1--梵谷,臺北:錦繡出版。
許南村(1978),人與歷史—畫家吳耀忠訪問紀,雄獅美術90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許麗苓(1997),打造「東方雕刻藝術殿堂」-李梅樹的祖師廟一世情,大地地理雜誌112期,臺北:大地地理出版。
連德誠(1985),素描觀念的澄清,雄獅美術1985年6月172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陳木子(1989),簡述西洋美術在中國,現代美術23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英德(1989),日本、法國與臺灣早期藝術關係初探,雄獅美術,223期,臺北市:雄獅美術月刊社。
陳英德(1989),日本、法國與臺灣早期藝術關係初探,雄獅美術,224期,臺北市:雄獅美術月刊社。
陳英德(1989),日本、法國與臺灣早期藝術關係初探,雄獅美術,225期,臺北市:雄獅美術月刊社。
陳英德(1990),素描的過去與現在,雄獅美術1990年3月229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陳景容(1983),懷念李梅先生,雄獅美術,145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陳景容(1990),我的兩位老師—談廖繼春的色彩和張義雄的素描,現代美術28期,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喻蓉蓉 (2002),畫家以外的李梅樹—三峽祖師廟重建的靈魂人物,歷史170期,臺北:歷史智庫出版。
湯皇珍(1994),「素描」素描,現代美術,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舜吉,邱彩虹譯(2001),以藝術眼光看臺展,藝術家309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
黃才郎(1980),談素描,雄獅美術1980年1月107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黃才郎(1980),一條筆直而深入的路—崇尚寫實的李梅樹,雄獅美術1980年1月107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黃才郎(1980),從事地方建設的李梅樹,雄獅美術,107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黃才郎(1980),熱心教育的李梅樹,雄獅美術,107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黃冬富(1994),學校美術教育與臺灣美術發展,美育月刊1994年10月52期,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新文(1979),堪稱「東方藝術的殿堂」-祖師廟的傳奇故事,今日世界586期,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廖雪芳(1975),崇尚寫實的李梅樹,雄獅美術48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廖慧珍、趙慧如編輯(1993),巨匠美術周刊42—德拉克洛瓦,臺北:錦繡出版。
廖慧珍、趙慧如編輯(1993),巨匠美術周刊44—庫爾貝,臺北:錦繡出版。
賴明珠(2000),日治時期的「地方色彩」理念,視覺藝術第三期,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
謝里法(2001),從臺灣美術之道聽塗說中建立的故事姓小檔案探索畫家個別關係所串聯起來的時代脈絡,藝術家雜誌308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
顏英娟(1989),臺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藝術家169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
顏英娟(1989),臺灣早期西洋美術的發展,藝術家170期,臺北:藝術家雜誌社。
顏娟英(2000),寫生與自畫像—現代美術的萌芽,雄獅美術,227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顧家鈞(1987), 拉菲爾的肖像畫,雄獅美術196期,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Herbert Read作,梁錦鋆譯(2006),藝術的意義,臺北:遠流出版。
四、 論文
王秀雄(1991),臺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戰後臺灣西畫的影響,「中國‧現代‧美術—兼論日韓現代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立美術館。
王淑津(1997),高砂圖像—鹽月桃甫的臺灣原住民題材畫作,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雄獅美術月刊社。
王淑津(1997),南國虹霓—鹽月桃甫藝術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福東(1995),臺灣近代美術團體活動年譜(上),現代美術62期,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立花義文,廖瑾瑗譯(1997),從1860年代到1930年代來臺畫家筆下的臺灣,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朱蔚文(1990),林布蘭1606—1669素描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吳文星(1979),日據時代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所碩士論文。
吳國麗(1999),李梅樹「照片式繪畫」作品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李俊英(2001),清水祖師研究與李梅樹重建三峽祖師廟詮釋人文價值的對應觀察,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
林志浩、黃國憲、郭正廷等(1983),三峽祖師廟之研究,臺北:中國市政專科學校建築學會。
林育淳(1991),進入世界藝壇的先趨—日據時期留法畫家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中國藝術史組碩士論文。
林育淳(1997),發現自我—日治時期的自畫像,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麗雯(2002),從三峽祖師廟中學術背景作品談李梅樹主導之意義,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寶蓮(2001),三峽祖師廟雕繪故事初探—以《封神演藝》為例,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
莊玉明(1995),李梅樹繪畫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許坤成(2001),李梅樹的寫實主義與臺灣化,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北大學。
郭博州(2001),土地、人民、李梅樹—李梅樹藝術中的幾點思考,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北大學。
郭禎祥(2001),在後現代教育思潮中巧遇李梅樹在臺灣藝術教育上的成就與貢獻,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北大學。
陳清香(2001),李梅樹的佛像畫,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北大學。
陳景榕(2002),我知道的前輩由畫家二、三事,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明珠(1997),臺灣總督府教育機制下的殖民美術,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文建會。
顏娟英(1993),殿堂中的美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四本,臺北:中央研究院。
顏娟英(1997),日治時代美術後期的分裂與結束,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羅秀芝(1992),石川欽一郎—日本殖民帝國的美術教育者 創造臺灣異己意象的水彩畫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研究所。
蘇茂生(2001),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特約討論紀錄,李梅樹教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人文學院,頁70。
五、 其他
天降(2005),日本第一號國寶,人間福報,中華民國94年12月17日宗教文化版,臺北:人間福報。
李仲生(1950),漫談素描,新生報九版,收錄於蕭瓊瑞編(1994),李仲生文集,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
李南燕(2006),三峽清水祖師廟,老外驚艷的「鳥廟」,中國時報,95年5月15日A6版。
林家群(2006),李梅樹「百鳥朝梅柱」有鳥刻到沒鳥,中國時報,95年5月15日A6版。
林麗雯(1998),何恆雄先生訪談記錄。收錄於林麗雯(2002),從三峽祖師廟中學術背景作品談李梅樹主導之意義,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雯(1998),方建明先生訪談記錄。收錄於林麗雯(2002),從三峽祖師廟中學術背景作品談李梅樹主導之意義,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雯(1998),黃源龍先生訪談記錄。收錄於林麗雯(2002),從三峽祖師廟中學術背景作品談李梅樹主導之意義,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長華(1981),李梅樹的藝術人生—八十初渡‧勤奮依舊,聯合報,第九版,臺北。
李梅樹紀念館網頁http://www.limeishu.org/limei-shu_02.htm
鹿港采風網頁http://www.lukang.gov.tw/title-3/title-6/art/lukang-1.htm
臺灣早期西洋美術http://www.aerc.nhctc.edu.tw/8-0/twart-jp/html/gd1-190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