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麗芳
論文名稱: 中等學校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相關因素及與肥胖關係之研究 -以台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為例
指導教授: 陳政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完全中學學生飲用含糖飲料肥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9下載: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橫斷性調查研究法,分析中等學校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相關因素及與肥胖之關係。以台北市某完全中學全體學生為母群體,以分層集束隨機抽樣方式,選擇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在學國中部全體及高中部一、二年級學生746人為樣本。研究結果得重要發現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家庭以低社經地位者為多,每週零用錢以101-500元最多,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大多數在距離住家走路5分鐘內即有販賣含糖飲料商店,而自覺體型為標準者較多,根據研究對象之身高與體重所得之BMI值屬肥胖者佔14%。研究對象之含糖飲料知識頗高,含糖飲料結果期望為中等程度,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頗佳,飲用含糖飲料的社會支持尚屬中等;研究對象含糖飲料一週的平均飲用量為3342㏄,飲用總熱量平均為1370大卡。
    二、研究對象中男生飲用含糖飲料的知識、結果期望及社會支持較女生低。另外,國中部學生的飲用含糖飲料知識較高中部學生低,結果期望較高。中或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生的飲用含糖飲料知識及社會支持均比低社經地位者高。每週零用錢少者的飲用含糖飲料結果期望及拒絕飲用含糖飲料的自我效能比零用錢多者高。自覺體型標準者的飲用含糖飲料知識高於自覺體型瘦者;自覺體型胖者的飲用含糖飲料結果期望高於自覺體型瘦者。
    三、研究對象之性別、學習階段、每週零用錢、自覺體型、飲用含糖飲料結果期望、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等六項能有效預測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其中可解釋飲用含糖飲料每週總罐數之總變異量的17%;飲用含糖飲料每週總熱量之總變異量的13%),且以拒絕飲用含糖飲料自我效能的解釋力最大。
    四、性別、學習階段、家庭社經地位、每週零用錢、獲取含糖飲料便利性與飲用含糖飲料行為能有效預測研究對象之肥胖,其中以性別、學習階段、飲用含糖飲料每週總熱量最能有意義的預測其肥胖,且以學習階段對肥胖的影響最大。男性、國中生、飲用含糖飲料愈多者,愈會傾向肥胖。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學校、家庭和後續研究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未來有關中等學校學生飲用含糖飲料相關因素及其與肥胖關係研究之參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6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含糖飲料的定義及對健康的影響 11 第二節 中學生飲用含糖飲料、肥胖的現況 19 第三節 中學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的影響因素 22 第四節 肥胖的指標 29 第五節 個人背景因素及飲用含糖飲料與肥胖的關係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進度 4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飲用含糖飲料相關變項、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及肥胖之描述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與飲用含糖飲料相關變項的關係 75 第三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飲用含糖飲料相關變項與飲用含糖飲料行為的關係及預測 83 第四節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飲用含糖飲料行為與肥胖的關係及預測 97 第五節 討論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 119 中文部份 119 英文部份 128 附錄 附錄一 問卷內容效度考驗專家名單 131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32 附錄三 正式問卷 143

    中文部份
    王世泯(1992)。台北市國小學童營養知識、態度及飲食行為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建楠、吳重達(2003)。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症。當代醫學,30(9),767-776。
    王素梅、李河永、華傑(1995)。1995年我國不含酒精飲料產業知識場結構。台灣銀行季刊,48(3),306-340。
    王麗瓊(2001)。國中生身體意象之相關因素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金瓶、林阿洋(1997)。市售飲料中含糖量及甘味料之調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15,197-204。
    任倩儀(2002)。家庭親子間飲食與身體活動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衛生署(2002)。國人肥胖定義及處理原則。2002年4月15,取自行政院衛生署網址http://www.doh.gov.tw/CHT2006/DM/SEARCH_MAIN.aspx?keyword=%u570b%u4eba%u80a5%u80d6%u5b9a%u7fa9%u53ca%u8655%u7406%u539f%u5247
    行政院衛生署(2004a)。享瘦無贅 健康有理。2004年8月17日,取自行政院衛生署網址http://www.doh.gov.tw/CHT2006/DM/SEARCH_MAIN.aspx?keyword=%u4eab%u7626%u7121%u8d05+%u5065%u5eb7%u6709%u7406
    行政院衛生署(2004b)。掌握BMI,健康向前邁。2004年8月30日,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index_populace.aspx
    行政院衛生署(2005)。台灣地區2010年衛生指標白皮書。
    行政院衛生署(2007a)。兒童飲食營養問題。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food.doh.gov.tw/children/b-02-1.htm
    行政院衛生署(2007b)。營養與健康-學童期營養(飲食與蛀牙)。2007年10月7日,取自行政院衛生署網址http://food.doh.gov.tw/chinese/health/health_4_5.htm
    行政院衛生署(2007c)。修正我國代謝症候群之判定標準。2007年1月18日,取自行政院衛生署網址http://www.doh.gov.tw/CHT2006/DM/SEARCH_MAIN.aspx?keyword=BMI
    吳仁宇、黃奕清(1996)。臺灣地區6-18 歲學生之年齡別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之發育研究。公共衛生,22(4),257-269。
    吳孟蓉(2002)。台灣地區國小肥胖學童區域差異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芳菁(2000)。桃園縣國中學生飲用市售飲料狀況與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慧嫻(1996)。台北縣國中學生肥胖盛行率調查、體重控制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菲翎(2000)。台北市國小肥胖兒童體重控制行為及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容(2001)。運用網際網路促進國小高年級學生綠色消費行為之介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校碩士論文。
    李坤霖(2004)。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含糖飲料飲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芝靜、余若芸(1998)。生活形態區隔之學生購買飲料行為模式與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為例。銘傳學刊,9(2),43-62。
    李淑靜(2002)。國小六年級學童零食飲料消費狀況以及與父母和學校態度相關性之探討-以台南縣市為例。台中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社會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李蘭、潘文涵、陳重弘、李燕鳴(1994)。台北市八十學年度國中新生的肥胖盛行調查―不同篩選指標的比較。中華衛誌,13(1),11-19。
    周子敬(2007)。統計套裝軟體-精通SPSS。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孟儀華(2003)。「運動-飲食行為控制策略」對肥胖智障學生減重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宗安平(1991)。台北市果汁市場區隔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生傳(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佳蓉、曾明淑、高美丁、葉文婷、潘文涵(1999)。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NAHSIT)1993-1996-台灣地區四至十二歲兒童飲食習慣調查。中華民國營養學會雜誌,24(1),81-97。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芷伊(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含糖飲料之消費和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耕年(1979)。應用食品化學。台南:復文書局。
    林曉妮(1997)。電腦態度與電腦素養的影響因素探討-小學生的實地實驗研究。國立台灣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邱秀珍(2004)。嘉義某國中正常體重和過重肥胖國中生飲食與活動行為之比較。私立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惠民(1990)。疾病.營養與膳食療養。台北:華香園出版社。
    姜逸群、黃雅文編著(1992)。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台北:景文。
    姚元青(199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飲食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純宏、李宏昌(2002)。兒童肥胖。當代醫學,29(2),45-52。
    柯心力(1998)。台灣網際網路服務業的萌芽與成長:1994-1998。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嘉謙(2001)。大專女生性別角色與身體形象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唐麗英、王春和(2005)。SPSS統計分析(12.0中文版)。台北市:儒林圖書公司。
    徐千田(1988)。青少年消費參與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家瑞(2000)。各種常見飲品之成份功效。食品資訊,180,44-47。
    高美丁、黃惠煐、曾明淑、李寧遠、謝明哲(1991)。民國七十五年至七十七年台灣地區國民營養狀況調查-體位測量(Ι)身高與體重。中華民國營養學會雜誌,16,63-84。
    張玉鳳(2001)。台北市某國中生攝取蔬果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珍(1987)。某大學女生體型意識、肥胖度、健康與飲食生活關係之研究。國立陽明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維揚(2003)。北區某醫學校院學生身體意象對減重意圖之影響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玉(1995)。驅離含糖飲料。消費者報導,168,11-13。
    郭靜如(2000)。學童身體外表你知多少?-淺談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身體意象。國教之聲,33(3),52-57。
    陳玉欣(1998)。國中生飲食行為及相關因子的流行病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澤、施岳呈(1995)。健康當道,找便宜否?。消費者報導,173,61-74。
    陳其潮(1998)。飲料中的有益物質。食品資訊,148,28-33。
    陳偉德、江界山、黃伯超(1999)。改訂的生長曲線圖:台灣地區,1997。中台灣醫學科學雜誌,4,256-263。
    陳偉德、吳康文(1994)。單純性肥胖小兒之家庭環境因子。中兒醫誌,35,536-541。
    陳琪婷、陳政雄、謝邦昌(2000)。大學生飲料消費行為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輔仁民生學誌,5(1),83-97。
    陳麗淑(1998)。運用互動式平面媒體促進國小學童家長資源回收行為之介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碩士論文。
    單文珍(2003)。桃園市國中學生含糖飲料消費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明淑、高美丁、葉文婷、潘文涵(1999)。台灣地區居民之飲食特性-NAHSIT 1993-1996。中華民國營養學會雜誌,24(1),59-80。
    黃伯超、游素玲(1990)。營養學精要。台北市:健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秀滿(2006)。國中生含糖飲料消費影響因素之分析-以台中縣某國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金安(1989)。台南市青少年洋芋片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
    黃奕清、吳仁宇(2000)。台灣地區6.5-18.5 歲學生不同身高值之體重分析。公共衛生,27(3),167-178。
    黃香瑜(1998)。基隆市國中學生飲料消費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齡儀(2000)。國小學童綠色消費行為及媒體使用習慣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八十九年度大專學生參加專題研究計畫。
    楊淑苓(2004)。台北縣永和地區國中學生飲用飲料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瑞雯(1996)。高中生體型意識、健康控握與飲食行為間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文浩(1995)。茶類飲料消費行為與市場區隔化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蔡佩珊(2001)。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蕭芳惠(1998)。臺北市高中女生的體型意識與心因性厭食症、暴食症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鳳岐(1998)。罐裝飲料中水溶性維生素的變動-生產、儲藏時的穩定性。食品資訊,151,68-71。
    賴滋漢(1988)。食品加工學。台北縣:精華書局。
    薛凱文(2007)。台北市某國中學生之危害健康含糖飲料飲用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PRECEDE模式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瀛華(1997)。怎麼喝水最健康。常春月刊,87(4),79-91。
    羅雅玲(2004)。苗栗縣國中生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玉嬋(2003)。台中縣某國中學生體重控制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Cole, T. J., Bellizzi, M. C., Flegal, K. M. and Dietz, W. H. (2000). Establish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orldwide: international survey. BMJ, 320, 1240-1243.
    Daniels, S. R., Khoury, P. R. and Morrison, J. A. (2000) Utility of different measures of body fat distribu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 J Epidemiol, 152(12), 1179-1184.
    Dasgupta, S. and Hazra, S. C. (1999). The utility of waist circumference in assessment of obesity. Indian J Public Health,43(4) , 132-135.
    Deurenberg, P., Deurenberg, Y. M., Wang, J., Lin, F. P. and Schmidt, G. (1999). The impact of body buil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and percent body fat.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23(5), 537-542.
    DuRant, R. H. and Linder, C. W. (1981). An evaluation of five indexes of relative body weight for use with children. J Am Diet Assoc, 78, 35-41.
    Fernandes MM. (2008). The effect of soft drink avalibility in elementary schools on consumption. J Am Diet Assoc, 108, 1445-1452.
    Frankenfield, D. C., Rowe, W. A., Cooney, R. N., Smith, J. S. and Becker, D. (2001).Limits of body mass index to detect obesity and predict body composition. Nutrtion, 17(1), 26-30.
    Giammattei, J., Blix, G., Marshak, H. H., Wollitzer, A. O. and Pettitt, D. J. (2003) .Television watching and soft drink consumption.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157(9), 882-886.
    Glanz, L., Lewis, F. M., & Rimer, B. K. (1997). Health behavior and helth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Guillaume, M. (1999). Defining obesity in childhood: current practice. Am J Clin Nutr, 70(suppl), 126-130S.
    Harrington, S. (2008). The role of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in adolescent obesity: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Sch Nurs, 24(1), 3-12.
    Himes, J. H. and Dietz, W. H. (1994). Guidelines for overweight in adolescent preventive services: Recommendations from an expert committee. The Expert Committee on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Overweight in Adolescent Preventive Service. Am J Cli Nutr, 59, 307-316.
    James, J., Thomas, P., Cavan, D. and Kerr, D. (2004). Preventing childhood obesity by reducing consumption of carbonated drinks: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lled trial. BMJ, 328, 1237.
    Lohman, T. G. (1987). The use of skinfold to estimate body fatness on children and youth. J Phys Educ Recreat Dance, 58(9), 98-102.
    Mailbach, E., & Parrot, R. L. (1995).Designing health message. California.
    Malik, V. S., Schulze, M. B., and Hu, F. B. (2006). Intake of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and weight gain: a systematic review. Am J Clin Nutr, 84(2), 274-288.
    McCarthy, H. D., Jarrett, K. V. and Crawley, H. F. (2001). The development of waist circumference percentiles in British children aged 5.0-16.9y. Eur J Clin Nutr, 55(10), 902-907.
    Must, A., Dallal, G. E. and Dietz, W. H. (1991). Referance data for obesity: 85thand 95th percentiles of body mass index (wt/ht2) and triceos skinfold thickness. Am J Clic Nutr, 53, 839-846.
    Pietrobelli, A., Faith, M. S., Allison, D. B., Gallagher, D., Chiumello, G. and Heymsfield, S. B. (1998). Body mass index as a measure of adiposity among childen and adolescents: a validation study. J Pediatr, 132(2), 204-210.
    Pritchard, M. E., King, S. L., & Cazjka-Narins, M. E. (1997). Adolescent body mass indexs and self-perception. Adolescence, 32(128), 863-880.
    Rhodes, F., Fishbein, M., & Reis, J. (1997). Using behavior theory in computer-based health promotion and appraisal. 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 24 (1), 20-34.
    Taylor, R. W., Jones, I. E., Williams, S. M. and Goulding, A. (2002). Body fat percentages measured by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corresponding to recently recommended body mass index cutoffs for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3-18y. Am J Clin Nutr, 76(6), 1416-1421.
    Zhao, L. C., Wu, Y. F., Li, Y., Zhou, B. F. and Yang, J. (2003). Rel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ith clustering of other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Zhonghua Yu Fang Yi Xue Za Zhi, 37(5), 346-35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