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丹玲 |
---|---|
論文名稱: |
《切音捷訣》音系研究 |
指導教授: | 吳瑾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4 |
中文關鍵詞: | 切音捷訣 、酈珩 、等韻圖 、諸暨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2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切音捷訣》音系研究
提要
本文旨在研究清代韻圖《切音捷訣》的音系。等韻是古代進一步說明反切的方法,主要表現就是韻圖,從韻圖的橫推直看,我們可得知字的讀音。利用圖表拼讀字音的方式,早在唐代就已萌芽。若與宋元時代韻圖相較來看,明清時韻圖參考時音的比重增加許多,多數韻圖取材口語成份加重,因而表現出不同的方言音系。
《切音捷訣》是清末酈珩所輯(光緒庚辰孟冬刊行,約西元1880年)。作者蒐采前人音韻觀點,並加以融會貫通,將出版《摭古堂正音》一書,而先撮採重要內容,刊行單行本,名曰:《切音捷訣》,指的便是「利用反切,讀出字音的捷徑與秘訣」。《切音捷訣》中收有酈珩的音韻理論並有一韻圖,即〈四聲圖〉,〈四聲圖〉體例是以三十六聲母、三十六韻母為度,聲母以牙音為首,舌上、正齒音殿後;韻母先分開、合、正、副,次分平、上、去、入,每韻之前皆標明對應的平水韻韻目,韻類及次序大致是依平水韻編輯,總數共一百四十二個韻。舊等韻圖中常有無字無反切,或者圈多有遺缺不全的情況,致使讀者茫然,〈四聲圖〉補其不足,其在每字之下皆標注反切,於是特別在《切韻捷訣》中加圈標明,每字之下並詳註反切,這樣一來,即使是無字的地方,學者也可按韻圖中的位置讀出字音。特別的是,還用黑、白圈及空白無字等標示法,黑圈「●」、白圈「○」與空白無字都是表是無這類漢字之意,白圈的無反切是因韻母歸併的關係不另列反切;而黑圈的無反切則是因聲母相混的關係不另列反切;至於空白無字則可能是自中古以來就沒有這類聲母、韻母結合的關係造成的無音無字。
《切音捷訣》在編制上富含清代等韻特點,在音系上含藏有時音的成份,也展現了清代等韻特色。歷來學者皆認為《切音捷訣》屬於「混合音系」著作,從作者重新審定反切、改動聲母用字、以四呼歸併平水韻及韻圖前的理論可知《切音捷訣》不只是標示了中古音系,之中也透露出時音的痕跡。本文欲分析《摭古堂正音》的相關著作,以了解《切音捷訣》的成書背景,再針對韻圖前附註的理論及〈四聲圖〉的例外歸字,透過中古韻書、韻圖和〈四聲圖〉作對照,可發現其中有許多反映時音演變的特殊音韻現象,像是聲母方面,酈珩附註的「邪坿從讀」反映出清末北京音、官話及諸暨方言的演變已不同於中古三十六字母;而「喻坿匣讀」、「禪日坿狀讀」則可視為清末諸暨方言的反映;再如例外歸字有「照母字與知母字」相混也同樣反映了時音,至於韻母方面,酈珩雖分三十六韻母,卻又加註「歸讀如瑰」,與清末北京音及官話的發展相合;例外歸字如三類鼻音韻尾相混,則可看作是酈珩不小心透露出的方音現象…等等,這些皆是很有趣的語音現象。
本文研究可發現《切音捷訣》以承繼中古書面標準音為主,當中的確又雜糅了口語時音,雜糅的時音現象雖零散,無法完全反映某一音系,不過,藉由釐清《切音捷訣》雜糅的成分,仍可進一步了解清末語音的發展情況。
參考書目
一、古籍原刻本
【清】李汝真,《李氏音鑑》(清光緒戊子刻本)
【清】潘逢禧輯:《正音通俗表摘要》(逸香齋刻本,清同治庚午年刊行)。
【清】酈琮輯、酈滋德評選、郭 增編:《諸暨詩存》(酈氏摭古堂藏版,光緒歲次辛卯梓行)。
【清】酈琮輯,酈滋德評選,郭 增編:《諸暨詩存續編》(酈氏摭古堂藏版,光緒歲次辛卯梓行)。
【清】酈珩:《切音捷訣》(諸暨摭古堂藏版,光緒庚辰孟冬刊)。
【清】酈珩:《幼學切音便讀》(諸暨摭古堂藏版,光緒庚辰刊)。
【清】補勤氏:《切音蒙引》(光緒癸未夏八夏齋重校刊)。
【清】胡垣:《古今中外音韻通例》(清光緖戊子年刊本,趙蔭棠藏書)。
二、古籍影印本
【宋】祝泌:《皇極經世書.皇極經世鈐》(宋元明清善本叢刊) (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明】吳繼仕:《音聲紀元》(據明萬曆三十九年辛亥刊本影印),《罕見韻書叢編》上(長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清】江永:《四聲切韻表》(臺北:廣文書局印行,1966年)
【清】康煕敕,李光地、王蘭生等人編:《音韻闡微》十冊,《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122(臺北:臺灣商務,1968年)。
《十三經注疏.2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85年)。
《等韻五種》(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
三、專著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十四),(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2004年重印本))。
王力:《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碩荃:《《古今韻會舉要》辨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新魁:《漢語等韻學》(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李新魁、麥耘:《韻學古籍述要》(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何大安:《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書局,1996年)。
林平和:《李元《音切譜》之古音學》(臺北:文史哲出版,1980年)。
林慶勳:《《音韻闡微》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林尹校定:《新校正切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印行,2001年)。
周祖謨:《問學集》(上) (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2004年重印))。
周祖謨:《問學集》(下) (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2004年重印))。
竺家寧:《《古今韻會舉要》的語音系統》(臺北:臺灣學生出局,1986年)。
竺家寧:《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4年)。
孫殿起:《販書偶記》(據中正書局1948年版影印),《民國叢書》第四編100綜合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40年(2003年重印)。
高小方:《中國語言文字學史料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耿振生:《明清等韻學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
袁家驊等著:《漢語方言概要》(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麥耘:《音韻與方言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師新雄:《古音研究》(臺北:五南書局,1999年)。
陳師新雄:《《廣韻》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陳師新雄:《聲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葉寶奎:《明清官話音系》(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
錢乃榮:《當代吳語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趙憩之:《等韻源流》(臺北:文史哲出版,1885年)。
龍宇純:《《韻鏡》校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應裕康:《清代韻圖之研究》(臺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2年)。
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
四、學位論文
王松木:《《西儒耳目資》所反映的明末官話音系》,(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李岳儒:《潘耒《類音》與吳江方言的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昱穎:《《音聲紀元》音系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伯翰:《《山門新語》音韻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吳聖雄:《《康熙字典.字母切韻要法》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陳貴麟:《古今中外音韻通例》所反映的官話音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陳聖怡:《《切韻聲元》十二統音系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崔玲愛:《《洪武正韻》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4年)。
黃凱筠:《《韻籟》的音韻討探》(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曾若涵:《韻圖之詮釋---以林本裕、梅建重編馬自援《等音》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賈禮:《《詩經》韻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年)。
鄭雅方:《《元音統韻》音系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羅潤基:《《李氏音鑑》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羅燦裕《《類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五、單篇論文
丁邦新:〈十七世紀以來北方官話之演變〉,《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1986年),頁577~592。
丁邦新:〈論官話方言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4(1987年),頁809~841。
丁鋒:〈一百年來紹興方言的語音演變〉,《吳語研究:第三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硏討會論文集》(2005年),頁156~175。
李榮:〈皇極經世十聲十二音解〉,《切韻音系》附錄三(1973年),頁42~44 (總頁165~173)。
李榮:〈漢語方言的分區〉,《方言》(1989年,第4期),頁241~261。
李方桂:〈論聲韻結合-古音研究之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1985年),頁1~4。
李新魁:〈論明代之音韻學研究〉,《李新魁音韻學論集》(1992年),頁506~536。
李曉春:〈《切韻》系韻書的演變過程〉,《淮北煤炭師院學報》(1999年,第3期),頁90~92。
林慶勳:〈明清韻書韻圖所反映吳語音韻特點觀察〉,《聲韻論叢》14 (2006年),頁91~111。
竺家寧:〈論皇極經紀聲音唱和圖的韻母系統〉,《近代音論集》(1994年),頁139~158。
竺家寧:〈近代音史上的舌尖韻母〉,《近代音論集》(1994年),頁223~239。
竺家寧:〈清代語料中的ㄜ韻母〉,《近代音論集》(1994年),頁241~269。
胡憲麗〈《音韻闡微》對反切的改良〉,《邯鄲學院學報》(2005年,第15卷,第4期),頁46~48。
馬希寧:〈徽州方言的知照系字〉,《方言》(2000年,第2期),頁158~163。
陸志韋:〈記邵雍皇極經世的「天聲地音」〉,《燕京學報》(1946年,第31期),頁71~80。
楊耐思:〈近代漢語-的轉化〉,《語言學論叢》7(1979年),頁16~27。
張玉來:〈近代漢語官話入聲消亡的條件問題〉,《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頁25~26、49。
張琨:〈論吳語方言〉,《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2(1985年),頁215~260。
張屏生:〈清末民初南、北官話的語音比較〉,《聲韻論叢》12(2002年),頁129~146。
張建坤:〈從《五方元音》到子弟書韻母系統的演變〉,《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11卷,第4期,總第42期),頁75~79。
顧春蕾:〈浙江諸暨方言同音字匯〉,《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年9月),頁75~80。
游汝杰:〈吳語內部各片的音韻對應〉,《聲韻論叢》12(2002年),頁189~216。
葉祥苓:〈類音五十母考釋(上)〉,《語言文字學》(1979年,第6期),頁6~9。
葉寶奎:〈談清代漢語標準音〉,《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3期),頁82~88。
葉寶奎:〈《音韻闡微》音系初探〉,《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第4期),頁105~111。
劉冬冰:〈《切韻》系韻書的演變相承和演進〉,《周口師專學報》(1994年,第11卷,第4期),頁73~76。
薛鳳生:〈論支思韻的形成與演進〉,《書目季刊》 (1980年,第14卷,第2期),頁53~74。
薩仁高娃整理:〈有關《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通信〉,《文獻季刊》(2006年7月,第3期),頁167~175。
五、網路資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http://140.11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