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丹玲
論文名稱: 《切音捷訣》音系研究
指導教授: 吳瑾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4
中文關鍵詞: 切音捷訣酈珩等韻圖諸暨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7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切音捷訣》音系研究
    提要
    本文旨在研究清代韻圖《切音捷訣》的音系。等韻是古代進一步說明反切的方法,主要表現就是韻圖,從韻圖的橫推直看,我們可得知字的讀音。利用圖表拼讀字音的方式,早在唐代就已萌芽。若與宋元時代韻圖相較來看,明清時韻圖參考時音的比重增加許多,多數韻圖取材口語成份加重,因而表現出不同的方言音系。
    《切音捷訣》是清末酈珩所輯(光緒庚辰孟冬刊行,約西元1880年)。作者蒐采前人音韻觀點,並加以融會貫通,將出版《摭古堂正音》一書,而先撮採重要內容,刊行單行本,名曰:《切音捷訣》,指的便是「利用反切,讀出字音的捷徑與秘訣」。《切音捷訣》中收有酈珩的音韻理論並有一韻圖,即〈四聲圖〉,〈四聲圖〉體例是以三十六聲母、三十六韻母為度,聲母以牙音為首,舌上、正齒音殿後;韻母先分開、合、正、副,次分平、上、去、入,每韻之前皆標明對應的平水韻韻目,韻類及次序大致是依平水韻編輯,總數共一百四十二個韻。舊等韻圖中常有無字無反切,或者圈多有遺缺不全的情況,致使讀者茫然,〈四聲圖〉補其不足,其在每字之下皆標注反切,於是特別在《切韻捷訣》中加圈標明,每字之下並詳註反切,這樣一來,即使是無字的地方,學者也可按韻圖中的位置讀出字音。特別的是,還用黑、白圈及空白無字等標示法,黑圈「●」、白圈「○」與空白無字都是表是無這類漢字之意,白圈的無反切是因韻母歸併的關係不另列反切;而黑圈的無反切則是因聲母相混的關係不另列反切;至於空白無字則可能是自中古以來就沒有這類聲母、韻母結合的關係造成的無音無字。
    《切音捷訣》在編制上富含清代等韻特點,在音系上含藏有時音的成份,也展現了清代等韻特色。歷來學者皆認為《切音捷訣》屬於「混合音系」著作,從作者重新審定反切、改動聲母用字、以四呼歸併平水韻及韻圖前的理論可知《切音捷訣》不只是標示了中古音系,之中也透露出時音的痕跡。本文欲分析《摭古堂正音》的相關著作,以了解《切音捷訣》的成書背景,再針對韻圖前附註的理論及〈四聲圖〉的例外歸字,透過中古韻書、韻圖和〈四聲圖〉作對照,可發現其中有許多反映時音演變的特殊音韻現象,像是聲母方面,酈珩附註的「邪坿從讀」反映出清末北京音、官話及諸暨方言的演變已不同於中古三十六字母;而「喻坿匣讀」、「禪日坿狀讀」則可視為清末諸暨方言的反映;再如例外歸字有「照母字與知母字」相混也同樣反映了時音,至於韻母方面,酈珩雖分三十六韻母,卻又加註「歸讀如瑰」,與清末北京音及官話的發展相合;例外歸字如三類鼻音韻尾相混,則可看作是酈珩不小心透露出的方音現象…等等,這些皆是很有趣的語音現象。
    本文研究可發現《切音捷訣》以承繼中古書面標準音為主,當中的確又雜糅了口語時音,雜糅的時音現象雖零散,無法完全反映某一音系,不過,藉由釐清《切音捷訣》雜糅的成分,仍可進一步了解清末語音的發展情況。

    《切音捷訣》音系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20 第一節 清代等韻學概………………………………………………………………1 一、清代等韻圖迥異於宋元之因 …………………………………………………2 (一)語音系統上的演變 ……………………………………………………………3 (二)韻圖著重點的改變 ……………………………………………………………3 二、清代等韻學特色 ………………………………………………………………3 (一)變等為呼,四呼定名 …………………………………………………………3 (二)時音成份加重 …………………………………………………………………5 (三)雙重音系的設計 ………………………………………………………………6 (四)改良反切 ………………………………………………………………………7 第二節《切音捷訣》介紹 …………………………………………………………8 一、補勤氏《切音蒙引》(1882)…………………………………………………8 二、胡垣《古今中外音韻通例》(1866)…………………………………………9 三、《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10 四、李新魁《漢語等韻學》(1983) ……………………………………………10 五、耿振生《明清等韻學通論》(1992) ………………………………………10 六、李新魁、麥耘合著的《韻學古籍述要》(1993) …………………………11 七、高小方:《中國語言文字學史料學》(1998) ……………………………1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2 第四節 研究材料及方法 ……………………………………………………….13 一、研究材料………………………………………………………………………14 (一)書面標準語……………………………………………………………………14 (二)官話……………………………………………………………………………16 (三)北京音…………………………………………………………………………17 (四)方言……………………………………………………………………………17 二、研究方法………………………………………………………………………18 (一)歷史串連法……………………………………………………………………18 (二)共時參証法……………………………………………………………………18 (三)內部分析法……………………………………………………………………18 (四)審音法…………………………………………………………………………19 (五)歷史比較法……………………………………………………………………19 第二章《切音捷訣》介紹……………………………………………………21~51 第一節 成書背景及作者介紹 ……………………………………………………21 一、成書背景………………………………………………………………………21 二、作者生卒年……………………………………………………………………25 第二節 《切音捷訣》命名、版本與著書目的 …………………………………27 一、命名……………………………………………………………………………27 二、著書目的及內容………………………………………………………………28 第三節 《切音捷訣》體例編制 …………………………………………………29 一、《切音捷訣》理論摘要………………………………………………………29 (一)〈論反切法〉…………………………………………………………………29 (二)〈定反切法〉…………………………………………………………………32 (三)〈論切字法〉…………………………………………………………………33 (四)〈切字指掌圖〉………………………………………………………………35 (五)〈四聲圖〉……………………………………………………………………35 二、韻圖編制………………………………………………………………………36 (一)聲母編制………………………………………………………………………36 (二)韻母及聲調編制………………………………………………………………38 (三)特殊標示符號---黑圈「●」、白圈「○」與空白無字……………………41 第四節小結…………………………………………………………………………50 第三章《切音捷訣》聲母討論………………………………………………52~86 第一節《切音捷訣》的聲母系統…………………………………………………53 一、聲母用字………………………………………………………………………53 二、聲母次序………………………………………………………………………54 三、審定反切:上字必用本母本等………………………………………………55 第二節《切音捷訣》聲母現象……………………………………………………59 一、照母與知母相混………………………………………………………………60 二、徹母與清母相混………………………………………………………………63 三、泥娘相混………………………………………………………………………65 四、非敷相混………………………………………………………………………66 五、聲的坿讀………………………………………………………………………68 (一)邪坿從讀………………………………………………………………………68 (二)喻坿匣讀………………………………………………………………………73 (三)禪日坿狀讀……………………………………………………………………77 第三節《切音捷訣》聲母音系歸屬………………………………………………83 一、《切音捷訣》聲母體制音系…………………………………………………83 二、《切音捷訣》聲母特殊音系…………………………………………………85 第四章 《切音捷訣》韻母討論……………………………………………87~164 第一節《切音捷訣》的韻母系統…………………………………………………88 一、變等為呼………………………………………………………………………89 二、韻母次序………………………………………………………………………90 三、審定反切:下字必用本韻本呼………………………………………………92 四、歸併三十六……………………………………………………………………93 第二節 《切音捷訣》的韻母現象討論…………………………………………104 一、專為舌尖前高元音韻母〔ɿ〕而設立的韻…………………………………104 二、鼻音韻尾相混 ………………………………………………………………108 三、入聲韻尾相混 ………………………………………………………………113 四、脣音轉為開口 ………………………………………………………………116 五、韻的合併 ……………………………………………………………………121 (一)歸讀如瑰……………………………………………………………………122 (二)君讀如金……………………………………………………………………124 (三)交讀如高……………………………………………………………………126 (四)戈讀如歌……………………………………………………………………129 (五)江讀如岡……………………………………………………………………132 (六)獷讀如廣……………………………………………………………………134 六、《切音捷訣》的聲調 ………………………………………………………138 第三節 《切音捷訣》韻母擬音…………………………………………………141 一、分攝說明 ……………………………………………………………………141 二、整理 …………………………………………………………………………154 第四節《切音捷訣》韻母音系歸屬 ……………………………………………156 一、《切音捷訣》韻母體制音系 ………………………………………………156 二、《切音捷訣》韻母特殊音系 ………………………………………………159 (一)專為舌尖前高元音韻母〔ɿ〕而設立的韻…………………………………161 (二)鼻音韻尾相混………………………………………………………………161 (三)入聲韻尾相混………………………………………………………………161 (四)脣音轉為開口………………………………………………………………162 (五)韻的合併……………………………………………………………………162 (六)平、上、去、入四聲調……………………………………………………164 第五章 結論………………………………………………………………165~174 第一節 《切音捷訣》研究綜述…………………………………………………165 一、成書背景 ……………………………………………………………………165 二、韻圖形制及理論 ……………………………………………………………166 三、特殊音韻現象 ………………………………………………………………167 第二節 《切音捷訣》的價值及侷限……………………………………………168 一、價值 …………………………………………………………………………168 二、侷限 …………………………………………………………………………170 第三節 後續研究……………………………………………………………….173 參考書目……………………………………………………………………175~180 附錄一 書影 ………………………………………………………………181~184

    參考書目
    一、古籍原刻本
    【清】李汝真,《李氏音鑑》(清光緒戊子刻本)
    【清】潘逢禧輯:《正音通俗表摘要》(逸香齋刻本,清同治庚午年刊行)。
    【清】酈琮輯、酈滋德評選、郭 增編:《諸暨詩存》(酈氏摭古堂藏版,光緒歲次辛卯梓行)。
    【清】酈琮輯,酈滋德評選,郭 增編:《諸暨詩存續編》(酈氏摭古堂藏版,光緒歲次辛卯梓行)。
    【清】酈珩:《切音捷訣》(諸暨摭古堂藏版,光緒庚辰孟冬刊)。
    【清】酈珩:《幼學切音便讀》(諸暨摭古堂藏版,光緒庚辰刊)。
    【清】補勤氏:《切音蒙引》(光緒癸未夏八夏齋重校刊)。
    【清】胡垣:《古今中外音韻通例》(清光緖戊子年刊本,趙蔭棠藏書)。
    二、古籍影印本
    【宋】祝泌:《皇極經世書.皇極經世鈐》(宋元明清善本叢刊) (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明】吳繼仕:《音聲紀元》(據明萬曆三十九年辛亥刊本影印),《罕見韻書叢編》上(長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清】江永:《四聲切韻表》(臺北:廣文書局印行,1966年)
    【清】康煕敕,李光地、王蘭生等人編:《音韻闡微》十冊,《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122(臺北:臺灣商務,1968年)。
    《十三經注疏.2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印行,1985年)。
    《等韻五種》(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
    三、專著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十四),(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2004年重印本))。
    王力:《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碩荃:《《古今韻會舉要》辨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新魁:《漢語等韻學》(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李新魁、麥耘:《韻學古籍述要》(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何大安:《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臺北:大安書局,1996年)。
    林平和:《李元《音切譜》之古音學》(臺北:文史哲出版,1980年)。
    林慶勳:《《音韻闡微》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林尹校定:《新校正切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印行,2001年)。
    周祖謨:《問學集》(上) (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2004年重印))。
    周祖謨:《問學集》(下) (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2004年重印))。
    竺家寧:《《古今韻會舉要》的語音系統》(臺北:臺灣學生出局,1986年)。
    竺家寧:《聲韻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4年)。
    孫殿起:《販書偶記》(據中正書局1948年版影印),《民國叢書》第四編100綜合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高本漢:《中國音韻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40年(2003年重印)。
    高小方:《中國語言文字學史料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耿振生:《明清等韻學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
    袁家驊等著:《漢語方言概要》(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麥耘:《音韻與方言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陳師新雄:《古音研究》(臺北:五南書局,1999年)。
    陳師新雄:《《廣韻》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陳師新雄:《聲韻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葉寶奎:《明清官話音系》(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
    錢乃榮:《當代吳語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趙憩之:《等韻源流》(臺北:文史哲出版,1885年)。
    龍宇純:《《韻鏡》校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應裕康:《清代韻圖之研究》(臺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2年)。
    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
    四、學位論文
    王松木:《《西儒耳目資》所反映的明末官話音系》,(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李岳儒:《潘耒《類音》與吳江方言的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昱穎:《《音聲紀元》音系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李伯翰:《《山門新語》音韻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吳聖雄:《《康熙字典.字母切韻要法》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陳貴麟:《古今中外音韻通例》所反映的官話音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陳聖怡:《《切韻聲元》十二統音系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崔玲愛:《《洪武正韻》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4年)。
    黃凱筠:《《韻籟》的音韻討探》(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曾若涵:《韻圖之詮釋---以林本裕、梅建重編馬自援《等音》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賈禮:《《詩經》韻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年)。
    鄭雅方:《《元音統韻》音系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羅潤基:《《李氏音鑑》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羅燦裕《《類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五、單篇論文
    丁邦新:〈十七世紀以來北方官話之演變〉,《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1986年),頁577~592。
    丁邦新:〈論官話方言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4(1987年),頁809~841。
    丁鋒:〈一百年來紹興方言的語音演變〉,《吳語研究:第三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硏討會論文集》(2005年),頁156~175。
    李榮:〈皇極經世十聲十二音解〉,《切韻音系》附錄三(1973年),頁42~44 (總頁165~173)。
    李榮:〈漢語方言的分區〉,《方言》(1989年,第4期),頁241~261。
    李方桂:〈論聲韻結合-古音研究之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1985年),頁1~4。
    李新魁:〈論明代之音韻學研究〉,《李新魁音韻學論集》(1992年),頁506~536。
    李曉春:〈《切韻》系韻書的演變過程〉,《淮北煤炭師院學報》(1999年,第3期),頁90~92。
    林慶勳:〈明清韻書韻圖所反映吳語音韻特點觀察〉,《聲韻論叢》14 (2006年),頁91~111。
    竺家寧:〈論皇極經紀聲音唱和圖的韻母系統〉,《近代音論集》(1994年),頁139~158。
    竺家寧:〈近代音史上的舌尖韻母〉,《近代音論集》(1994年),頁223~239。
    竺家寧:〈清代語料中的ㄜ韻母〉,《近代音論集》(1994年),頁241~269。
    胡憲麗〈《音韻闡微》對反切的改良〉,《邯鄲學院學報》(2005年,第15卷,第4期),頁46~48。
    馬希寧:〈徽州方言的知照系字〉,《方言》(2000年,第2期),頁158~163。
    陸志韋:〈記邵雍皇極經世的「天聲地音」〉,《燕京學報》(1946年,第31期),頁71~80。
    楊耐思:〈近代漢語-的轉化〉,《語言學論叢》7(1979年),頁16~27。
    張玉來:〈近代漢語官話入聲消亡的條件問題〉,《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頁25~26、49。
    張琨:〈論吳語方言〉,《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6:2(1985年),頁215~260。
    張屏生:〈清末民初南、北官話的語音比較〉,《聲韻論叢》12(2002年),頁129~146。
    張建坤:〈從《五方元音》到子弟書韻母系統的演變〉,《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11卷,第4期,總第42期),頁75~79。
    顧春蕾:〈浙江諸暨方言同音字匯〉,《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年9月),頁75~80。
    游汝杰:〈吳語內部各片的音韻對應〉,《聲韻論叢》12(2002年),頁189~216。
    葉祥苓:〈類音五十母考釋(上)〉,《語言文字學》(1979年,第6期),頁6~9。
    葉寶奎:〈談清代漢語標準音〉,《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3期),頁82~88。
    葉寶奎:〈《音韻闡微》音系初探〉,《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第4期),頁105~111。
    劉冬冰:〈《切韻》系韻書的演變相承和演進〉,《周口師專學報》(1994年,第11卷,第4期),頁73~76。
    薛鳳生:〈論支思韻的形成與演進〉,《書目季刊》 (1980年,第14卷,第2期),頁53~74。
    薩仁高娃整理:〈有關《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通信〉,《文獻季刊》(2006年7月,第3期),頁167~175。
    五、網路資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http://140.111.1.4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