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怡婷
Wang, Chris
論文名稱: 男性參與樂齡學習的空間經驗之探究
An Exploration of the Spatial Experience of Male Participation in Elderly Learning
指導教授: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口試委員: 張德永
Chang, Te-Yun
朱芬郁
Zhu, Fen-Yu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口試日期: 2022/06/2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dult Education and Culture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空間空間經驗性別角色態度老化態度樂齡學習
英文關鍵詞: space, spatial experiemce, gender-role attitudes, aging attitudes, elderly learing
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9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8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樂齡學習中心是透過國家政策提供規範性的教育與學習機會,企圖營造一個讓老年社會秩序趨於一致化的有益空間;本研究從空間面向切入,用一種新的視角處理高齡學習議題,將幾個看來好像屬於不同領域的現象,用空間的線索串連起來,藉由探索男性參與樂齡學習的空間經驗,進一步理解參與樂齡學習的高齡男性的輪廓、及其在女性化空間中所採取的因應策略與自我實踐的取徑。
    本研究以半結構深度訪談法針對四個樂齡中心、八位55歲以上、參與樂齡學習超過一年以上之研究對象進行訪談,並採用主軸編碼方式進行資料分析,歸納出下參與樂齡學習的男性學員具備下列幾個特點:(一)力行活動理論且獨立自主(二)學習是以參與為目的(三)以創造個人優勢建構重要感(四)善用網際網路社群媒體延伸自我(五)對新樂齡族具有高度認同。
    根據上述結論,提出以下建議:(一)針對退休族群:1.應積極參與樂齡學習不僅可以維持社會參與、建構活躍的老年生活,也可達到健康老化、成功老化的目標;2.參與學習時可以轉化退休前在職場上儲備的能力、知識與技能、專長;3.在團體中建構個人優勢,即使不擔任幹部也可以在團體中一展所長,展露頭角;4.利用現成的網際網路社群媒體,掌握其既隱匿又顯露的特性,建構人際網絡,拓展生活視野。(二)針對樂齡中心:1.輔導或培訓具有特殊專長之男性學員成為中心資源,令其在課程網路社群中負責特殊任務;2.引導具有專長的學員共同建構專業的男性形象;3.拍攝相關短影片,安排在各樂齡學習網際網路社群媒體上傳播,不僅有助於樂齡行銷,更有助於男性族群招生。(三)針對未來研究建議:1.研究場域可由都會擴展到鄉村;2.將研究對象的學習年資與世代差異以及樂齡中心的整體課程納入研究範疇;3.訪談者不妨加入男性樂齡者。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pproach the issue of elderly adult learning of Senior Learning Center from a new perspective of space, by connecting several phenomena that seem to belong to different fields with clues in space. By exploring the spatial experience of male participation in elderly learning, we will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ntours of elderly men participating in elderly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strategies and self-practice approach path they adopt in the feminine spac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a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and the data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pindle coding method. Interviewing 8 male students, over 55 years old, and participating more than one year in 4 Senior Learning Center, it can be summarized that the male participants in Senior Learning Center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being independent and autonomic as following Activity theory;2.learning is about participation;3.constructing a sense of importance by creating personal advantage;4.making good use of Internet social media to extend self;5.forging new identity of happy elderly.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 1 一、全球老化趨勢影響下臺灣高齡教育的規劃與進展 1 二、性別失衡現象為全球高齡教育的共同議題 4 三、探索樂齡學習經驗的空間轉向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11 一、研究目的 11 二、待答問題 11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2 一、空間 12 二、空間經驗 12 三、性別角色態度 13 四、老化態度 13 五、樂齡學習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社會空間的建構與實踐 15 一、空間就是社會關係 16 二、透過符碼化進行規範與自我認同 19 三、空間是權力運作的基礎 21 四、小結 24 第二節 社會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25 一、父權結構對男性價值的塑造 25 二、臺灣社會中的父權結構 28 三、學習空間中的父權結構 30 四、小結 33 第三節 高齡者的社會參與取徑與角色認同 35 一、高齡者社會參與的取徑 36 二、老人發展終身學習時的角色態度與自我認同 41 三、臺灣有關樂齡學習的相關研究 44 四、小結 4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概念模式與研究架構 49 一、研究概念模式 49 二、研究架構 50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50 一、參與觀察 51 二、深度訪談 53 三、研究工具 5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場域 57 一、研究對象 58 第四節 研究資料分析與編碼 62 第五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65 一、研究信度 65 二、研究效度 65 第六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倫理 66 一、研究限制 66 二、研究倫理 66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探討 67 第一節 空間的意義與內涵 67 一、填滿時間表 68 二、重塑符合社會期待的角色身分 72 三、退色的自我與模糊的角色框架 76 第二節 空間移動的意義與內涵 82 一、重構與時俱進的現代性文化資本 83 二、移動涉及權力再生產 86 第三節 空間延伸、擴張與自我實踐 89 一、透過網路延伸自我空間 92 二、透過生產性參與擴張自我價值 95 三、在空間中實踐自我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3 一、高齡男性參與樂齡學習的意義與內涵 103 二、性別角色態度與老化態度對樂齡學習的影響與因應策略 105 三、在樂齡學習空間中的自我認同與自我實踐 107 第二節 結論 109 一、樂齡學習中心男性學員勵行活動理論且獨立自主 109 二、樂齡學習中心男性學員的學習是以參與為目的 110 三、樂齡學習中心男性學員以創造個人優勢建構重要感 110 四、樂齡學習中心男性學員善用網際網路社群媒體延伸自我 111 五、樂齡學習中心男性學員對新樂齡族具有高度認同 111 第三節  建 議 112 一、針對退休族的建議 112 二、針對樂齡學習中心的建議 112 第四節 未來研究建議 113 一、研究取樣擴展到非都會型樂齡學習中心 113 二、訪談者加入樂齡男性 113 三、將樂齡學習中心的整體課程規劃納入研究參考 114 四、選擇的樂齡樣本能夠進行世代差異探討 114 五、研究對象學習年資深淺納入研究設計 114 【參考文獻】 115 (一)中文部分 115 (二)英文部分 122

    (一)中文部分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臺北市:東華。
    王文科、王智弘(2011)。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行(1996)。回家的路也太長--"男性研究"兩年雜感。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7-9。
    王志弘(2010)。人人需要「補缺式移動」:身障者經驗的啟示。文化研究,10:139-167
    王志弘譯(1993)。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原作者:Henri Lefebvre,原著作名:Space: Social Project and Use Value)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原出版年:1979)
    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2004)。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原著作者:Edward W. Soja 原著名:Journeya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ed Places)臺北市:桂冠(原出版年:1996)
    王志弘譯(1993)。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原作者:Pierre Bourdieu,原著作名: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原出版年:1989)
    王志弘譯(1993)。地理學問題。(原作者:Michel Foucault,原著作名:Questions on Geography) 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原出版年:1980)
    王浩威(1998)。臺灣查甫人。臺北市:聯合文學
    王怡婷(2021)。高齡男性參與終身學習的空間實踐之初探。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活躍樂齡與地方創生,145-167。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振寰、瞿海源編(2000)。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市:巨流
    王靜(2015)。空間‧異質空間:解讀社會關係的一種思考路徑。社會科學論壇:學科新探,40-44。
    王璦玲(2009)。《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導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3),127-137。
    內政部(2022)。歷年單齡人口數、人口年齡中位數-現住人口按單齡分。統計月報。2022年5月27日20:01,取自https://ws.moi.gov.tw/001/Upload/400/relfile/0/4413/79c158fd-d51f-4061-b24b-fbcdb0fb92d9/month/month.html
    包凡一、王湲譯(1993)。人類本性與社會秩序。(原著作名: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原著作者:Charles Horton Cooley,原出版年:1922)。臺北市:桂冠。
    行政院(2008)。人口政策白皮書-少子女化、高齡化及移民。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20)。2020性別平等圖像。行政院性別平等處編印。
    行政院(2021)。國情統計通報第087號:109年55歲以上人口平均每人參與樂齡學習0.3次。
    行政院(2021)。國情統計通報第242號:109年女性平均壽命較男性高6.6歲。
    朱芬郁(2015)。高齡教育。臺北市:五南。
    朱亞坤(2015)。試論空間社會的生成績志、歷史型態與多重秩序。社會理論學報,18(1):179-206。
    朱道凱譯(2002)。社會學動動腦。(原著名:Thinking Sociologically,原作者:Zygmunt Bauman,原出版年:1990,原出版社:Blackwell)。臺北市:群學。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1)。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原著作者:Allan G. Johnson,原著作名:THE Gender Knot -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臺北市:群學。(原出版年:1997)。
    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6)。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原著作名: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 Sociology as Life, Practice, and Promise,原著作者:Allan G. Johnson)。臺北市:群學。
    李宗派(2004)。老化與老人保健。身心障礙研究季刊,2(2):77-94。
    李宗派(2007)。老化概念-行為科學之老化理論。老人保健學刊,3(2):25-61。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臺北市:大洋出版社。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雅慧、魏惠娟((2012)。從男性氣概到自由的性別角色態度成功老化的關鍵。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9:60-64。
    李雅慧、盧婧宜(2017)。臺灣與香港中高齡者參與學習動機之比較研究。屏東大學學報,1:83-117。
    沈愷(2018)。圖解甲骨文。臺北市:貓頭鷹。
    呂玉瑕(2011)。臺灣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臺灣社會學刊,48:51-49。doi:10.6786/TJS.201112.0056
    何雪松(2005)。空間、權力與知識:福柯的地理學轉向。學海,6:44-48。
    周德榮(2010)。老年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以臺灣為例。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東龍(2014)。從男子氣概分析男性口腔癌存活者的韌性形成過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0,139-185。
    林彥汝(2015)。影響中高齡男性參與學習意圖因素之研究─ 計畫行為理論之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c34vq
    林佳範(2004)。校園裡憲法的守護神—「尊師重道」新解。教育部:學生輔導雙月刊,91:146-149。
    林麗惠(2014)。高齡教育社會效果之調查及國際比較。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NSC102-2410-H-194-110-SSS)。
    林麗惠、張語倩(2019)。臺灣樂齡學習中心執行成效之研究:參與者觀點。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7(4):363-378。
    周怜利譯(2000)。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原著作名:Vital Involvement in Old Age-The Experience of Old Age in Our Time,原著作者:Erik H. Erikson、Joan M. Erikson & Hellen Q. Kivnick,原出版年:1986)。臺北市:張老師。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
    吳明烈(2001)。終身學習的國際發展脈絡與趨勢。成人教育雙月刊,62: 32-40 。
    吳明烈、陳藹慈、賴宏碁(2010)。2008年台閩地區成人教育調查報告。教育部委託研究報告。
    吳明烈、李藹慈(2017)。105年度成人教育調查報告。教育部。臺北市:五南。
    吳美美譯(2002)。第一章:人類學習的本質。(原作者:Peter Jarvis,原著作名:Paradoxes of Learning)載於:王秋絨總校閱《學習的弔詭-社會中的個人蛻變》。臺北市:學富。(原出版年:1992)
    吳逸如(2012))。戰後嬰兒潮世代公教人員活躍老化學習需求及參與意願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546947
    吳瑠璃譯(2002)。第七章:全人的形成。(原作者:Peter Jarvis,原著作名:Paradoxes of Learning)載於:王秋絨總校閱《學習的弔詭-社會中的個人蛻變》。臺北市:學富。(原出版年:1992)
    胡夢鯨(2012)。樂齡課程與性別平等:論樂齡中心激勵性別平等參與的策略。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9:65-75。
    范銘如(2015)。空間/文本/政治。臺北市:聯經。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
    畢恆達(2002)。當男人遇見女性主義:男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之研究。性別:解讀與跨越,319-332。臺北市:五南。
    畢恆達(2003)。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應用心理研究,17:51-84。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
    唐文慧(2018)。父職角色與照顧工作。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黃淑玲、游美惠編)。臺北市:巨流
    馬立秦(2013)。社會學理論。臺北市:五南。
    徐千惠(2010)。高齡學習需求與參與情況分析之研究:以苗栗縣六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nec7b9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原著作者:Linda McDowell,原著作名:Gender, Identity & Place:Understanding Feminist Geographies),臺北市:群學。(原出版年:1999)
    徐台玲、王志弘譯(2013)。移動。(原作者:Peter Adey,原著作名:Mobility,原出版年:2009),臺北市:群學。
    教育部(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
    教育部樂齡學習網。2022年5月27日17:52 取自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Home/Senior?side_nav=ContentAbout_1
    國科會(2017)。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七期第二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
    陳志梧譯(1993)。權力的空間化-米歇‧傅柯作品的討論。(原作者:Gwendolyn Wright & Paul Rabinow,原著作名:Spatialization of Power: A Discussion of the Work of Michel Foucault) 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原出版年:1982)
    陳志梧譯(1993)。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原著作者:Michel Foucault,原著名:Texts/Contexts of Other Spaces)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原出版年:1986)
    陳志梧譯(1993)。空間、知識、權力-與米歇‧傅柯對談。(原著名:Space, Knowledge and Power: Interview of Michel Foucault,原著作者:Paul Rabinow) 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原出版年:1982)
    陳亮恭、楊惠君(2015)。2025無齡世代:迎接你我的超高齡社會。臺北市:天下。
    陳美華(2009)。第六章:性別。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市:巨流。
    陳淑敏(2006)。全球化脈絡下成人公民身分之研究-以宜蘭、信義、永和社區大學課程內容分析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習博士論文。
    陳雅馨譯(2018)。液態現代性。(原作者:Zygmunt Bauman,原著作名:Liquid Modernity,原出版年:2000),臺北市:商周。
    梁永安(2011)。老年之書-思我生命之旅。(原著作者:Thomas R. Cole,原著作名:THE OXFORD BOOK OF AGING-Reflections on the journey of life)臺北市:立緒。(原出版年:1994)
    梁慧雯(2010)。高齡者同儕人際網絡間社會學習行為研究-以玩具工坊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bv7dz2
    陸浩、高旭繁(2009)。臺灣民眾對老人的態度:量表發展與信效度初探。教育與心理研究,32(1),147-171。
    麥慧芬譯(2019)。隱形的奧義。(原著作者:Akiko Busch,原著作名:How to Disappear)臺北市:商周。
    勞動部(2019)。108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統計結果。2020年7月13日取自: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44069/
    結構群譯(1991)。動機與人格(原著作名: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原著作者:Abraham Harold Maslow,原出版年:1954)。臺北市:結構群
    彭懷真(2014)。老年社會學。臺北市:楊智。
    張心怡(2014)。老年族群自我建構、社會文化傾向與老年自我刻板印象形塑之研究—以臺灣與新加坡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7/NCNU.2014.00135
    張春興(1995)。張氏心裡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德永(2005)。成人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的觀察與省思。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簡茂發(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1996)。課程與教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2006)。潛在課程演講大綱。取自www.tsu.edu.tw/~learn/96_century/95_information/1206/speak.doc
    黃月麗(2016)。人口老化下的高齡教育政策。國土與公共治理季刊,4(1):106-114。
    黃月麗(2017)。迎接高齡社會之終身教育政策思維。教育研究月刊,283:4-17。
    黃厚銘(2002)。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教育與社會研究,(3),65-105。https://doi.org/10.6429/FES.200202.0065
    黃厚銘、林意仁(2013)。流動的群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新聞學研究,115:1-50。https://doi.org/10.30386/MCR.201304_(115).0001
    黃富順、楊國德(2011)。高齡學。臺北市:五南。
    黃富順(1995)。老化與健康。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8)。高齡教育學。臺北市:五南。
    黃富順(2007)。各國高齡教育。臺北市:五南。
    黃富順、林惠麗、梁芷瑄、林曉齡(2008)。我國屆齡退休及高齡者參與學習需求意向調查研究報告。教育部。
    黃毓秀(1989)。《奧瑞泰亞》諸女神與父權意識的形成。中外文學,17(10):71-90。doi:10.6637/CWLQ.1989.17(10).p.71-90
    黃毓秀(1990)。伊底帕斯神話與父權體制:從索福克里斯到巴索里尼。中外文學:18(10),4-33。doi:10.6637/CWLQ.1990.18(10)4-33
    黃肇新譯(2002)。公社天堂:網絡社會中的認同與意義。(原作者:Manuel Castells,原著作名:The Power of Identity) 收於夏鑄九、黃麗玲等譯:《認同的力量》,臺北市:唐山。(原出版年:1997)
    景曉芬(2014)。空間隔離與外來人口的城市融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國德譯(2002)。第三章:存有與自我的產生。(原作者:Peter Jarvis,原著作名:Paradoxes of Learning)載於:王秋絨總校閱《學習的弔詭-社會中的個人蛻變》。臺北市:學富。(原出版年:1992)
    楊國德譯(2002)。第十二章:老化與智慧。(原作者:Peter Jarvis,原著作名:Paradoxes of Learning)載於:王秋絨總校閱《學習的弔詭-社會中的個人蛻變》。臺北市:學富。(原出版年:1992)
    楊美蓉(2002)。高齡學習者自我概念、對教師教學行為知覺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89e69
    潘澤泉(2009)。當代社會理論的社會空間轉向。江蘇社會科學,1:27-33。doi:10.13858/j.cnki.cn32-1312/c.2009.01.031
    蔡承家(2010)。樂齡學習。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淑瑩(2001)。臺北市居家老人生活空間與環境體驗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p8nps
    鄭明萱譯(2015)。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原作者:Herbert Marshall McLuhan,原著作名: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臺北市:貓頭鷹。(原出版年:1964)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9)。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原作者:Michel Foucault,原著作名: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原出版年:1979)
    劉莘譯(2003)。當代政治哲學導論。(原著作者:Will Kymlicka,原著作名: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臺北市:聯經。(原出版年:2001)
    劉開鈴、金秀英(2019)。料理「中間」身分:辛永清的安閑園。載於游素玲、陳麗君主編《亞洲婚姻移民女性—移動與能動》。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
    劉毓秀(2019)。探測陽具的版圖-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收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臺北市:貓頭鷹。
    蔣祖棋(2017)。退休男性不參與樂齡學習原因及改進策略之探討-以臺中市大里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b65a3
    衛福部(2018)。中國民國106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賴威樵(2016)。資訊教師教學型態與高齡學員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系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96z58
    薛承泰、曾敏傑(2002)。中高齡退休生涯規劃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勞資關係論叢,11:33-67。
    謝名媛(2018)。高齡者學習環境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系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3xw92
    簡皓瑜譯(2004)。性與性別。(原著作者:John Archer & Barbara Lloyd,原著作名:Sex & Gender)臺北市:巨流(原出版年:2002)
    魏惠娟(2012)。中高齡其生涯成功的新議題:性別學習。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9):7-9。
    覺元宏(2010)。高齡學習需求與參與情況分析之研究:以嘉義市長青學苑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72q93y
    羅健文(2021)。高齡友善城市建構下社會參與及幸福感之研究-以樂齡學習之高齡者為例。觀光旅遊研究學刊,16(1),41-61。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9936362-202106-202107020025-202107020025-41-61
    (二)英文部分
    Boulton-Lewis G. M., Buys L. & Lovie-Kitchin J. (2006). Learning and Active Aging,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2(4), 271-282. doi: 10.1080/03601270500494030
    Bukov A., Maas I., & Lampert T. (2002).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very old age: cross- 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findings from BA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57(6), 510–517. https://academic.oup.com/psychsocgerontology/article/57/6/P510/669686?login=true
    Bleidorn W., & Schwaba T. (2018). Retirement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 in self-esteem. Psychology and Aging, 33(4), 586-594. http://dx.doi.org/10.1037/pag0000253
    Caffarell, R. S. & Merriam S. B. (1999). Perspectives on Adult Learning: Framing Our Research. Adult Educ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 Retrieved from:https://newprairiepress.org/cgi/viewcontent.cgi?article=2825&context=aerc
    Carr D. C., Fried L. P. & Rowe J. W. (2015). Productivity & engagement in an aging America: the role of volunteerism. Daedalu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144(2): 55–67. doi: https://doi.org/10.1162/DAED_a_00330
    Diamond J. (2013). How Societies Are Grow Old Better. 【TED】Retrieved from: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PGwA7t6bpI
    Field J. (2009). Well-being and Happiness. IFLL Thematic Paper 4. Retrieved from https://dspace.stir.ac.uk/bitstream/1893/16487/1/IFLL-wellbeing.pdf
    Field J. (2010). Adult Learning. June 7, 2020, retrieved from https://booksite.elsevier.com/brochures/educ/PDF/Lifelong_Learning.pdf
    Formosa M. (2009). Renewing Universities of the Third Age : challenges and visions for the future. Recerca, 9, 171-196.
    Formosa M. (2014). Four decades of Universities of the Third Age: past, present, future. Ageing & Society, 34, 42-66. doi:10.1017/S0144686X12000797
    Formosa M. (2019). Active Ageing Through Lifelong Learning: The 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 In: Formosa M. (eds) The 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 and Active Ageing.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Aging, 23, Springer, Cham
    Gale-Ross R., Baird A., & Towson S. (2009). Gender Role, Life Satisfaction, and Wellness: Androgyny in a Southwestern Ontario Sample.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 / La Revue Canadienne Du Vieillissement, 28(2), 135-146.
    Golinowska S., Groot W., Baji P., & Pavlova M. (2016). Health promotion targeting older people.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16 (Suppl. 5), 345. https://doi.org/10.1186/s12913-016- 1514-3. Accessed 25 Nov 2017.
    Green A. (2011). Lifelong Learning, Equality and Social Cohesion.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6(2), 228-244.
    Hughes J. A. & Graham S. W. (1990) Adult Life Roles: A New Approach to Adult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Higher Education, 38(2), 2-8. doi: 10.1080/07377366.1990.10400778
    Jarvis P. (2007). Globalisation,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New York:Routledge
    Katz S. (2000). Busy Bodies: Activity, ag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4(2), 135-152.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890406500800080
    Kim A. & Merriam S. B. (2004).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among older adults in a learning in retirement institut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0(6), 441-455. doi: 10.1080/03601270490445069
    Laslett P. (1987). The emergence of the third age [Abstract]. Ageing and Society, 7, 133-160.
    Levasseur M., Richard L., Gauvin L., & Raymond E. (2010). Inventory and analysis of definitions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found in the aging literature: proposed taxonomy of social activitie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71(12), 2141–2149. https://doi.org/10.1016/j.socscimed.2010.09.041
    Merriam S. B. & Kee Y. (2014). Promoting Community Wellbeing: The Case for Lifelong Learning for Older Adult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64(2),128-144.
    Moulaert T. & Biggs S. (2012). 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policy on work and retirement: Reinventing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tive ageing and mature subjectivity. Human Relations ,66(1) ,23–43
    O'Neil J. M. (1981). Male Sex Role Conflicts, Sexism, and Masculinity: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Men, Women, and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THE COUSELING PSYCHOLOGIST. 9(2).
    Rogers A. (2006).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absence of gen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6, 189–208.
    Russell C. (2007). What Do Older Women and Men Want?-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Ageing. Current Sociology, 55(2), 173-192. doi: 10.1177/0011392107073300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2019). World Population Ageing 2019 Highlights. 2020.07.13 Retrieved from:https://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pdf/ageing/WorldPopulationAgeing2019-Report.pdf
    UNESCO (2022). 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 2022.05.06 Retrieved from: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001801
    Walby S. (1989). Theorising Patriarchy. SOCIOLOGY. 23(2). Retrieved from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038038589023002004# doi:10.1017/S0714980809090187
    Wanchai A., Phrompayak D. (2019). Social Participation Types and Benefits on Health Outcomes for Elder People: a Systematic Review. Ageing Int, 44, 223–233. https://doi.org/10.1007/s12126-018-9338-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