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力瑀
CHEN, LI-YU
論文名稱: 以韌性觀點探討視障咖啡師工作歷程與職場適應策略之研究
A Study of career and workplace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barista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lience
指導教授: 林儷蓉
Lin, Li-Jung
口試委員: 張菁芬
Chang, Chin-Fen
顏心彥
Yen, Hsin-Yen
林儷蓉
Lin, Li-Jung
口試日期: 2023/08/1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Program in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8
中文關鍵詞: 職涯韌性職務再設計工作困境斜槓
英文關鍵詞: career resilience, job accommodation, work dilemma, slashie
研究方法: 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76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3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視障咖啡師的工作歷程與職場適應策略以及韌性特質為何,研究者採用質性研究法,運用深度訪談法,訪談五位接受過咖啡師工作訓練或曾經從事過咖啡師工作以及目前正在從事咖啡師工作之視障者。分享其個人的工作歷程,經過研究者將訪談資料編碼,進行分析與詮釋後,研究結果分別呈現工作困境、職場適應策略以及視障咖啡師展現的韌性特質。
    依研究發現整理歸納出視障咖啡師面臨的工作困境包含個人層面、家庭層面、職場層面和社會層面。在職場適應策略則有:1.接受專業培訓;2.練習與自我探索;3.精進與提升技巧;4.調整製作及服務方式;5.保持溝通;6.加強空間認知;7.尋求資源。在視障咖啡師的職場歷程中所展現的韌性特質則有:1.自我認同的能力;2.良好的適應能力;3.良好的抗壓能力;4.重視與理解彼此間的差異;5.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6.用心對待每份工作。本研究建議政府與社福單位可將咖啡師做為視覺障礙者發展另一職種之參考,並重視身心障礙者就業輔導之個別化服務。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ork experience, workplace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resilience traits of visually impaired baristas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s with 5 visually impaired baristas were conducted, and analysis of the data revealed work challenges, workplace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resilience traits. Visually impaired baristas faced various challenges at work, including personal, family, workplace, and societal factors. Workplace adaptation strategies includ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self-exploration, and skill improvement. Resilience traits exhibited were self-identification ability, adaptability, stress resistance, problem-solving skills, and careful handling of tasks. The study recommends using baristas as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alternative professions for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and prioritizing individualized employment counseling service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視障者的定義、處境與工作歷程 7 第二節 韌性與職涯韌性 15 第三節 視障咖啡師的職場適應策略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6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9 第一節 國內視障咖啡師的工作困境 49 第二節 國內視障咖啡師的職場適應策略 6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7 參考文獻 81

    Rev. Thomas J. Carroll (1998)。迎接視茫茫世界:盲的意義、影響及面對 (王育瑜譯)。雅歌出版社。(原著出版於 1961年))

    Sharon S. B., Saul K., & Steven F.(2006)。社會心理學 (王慶福、洪光遠、程淑華、王郁茗譯)。雙葉出版社。

    SCA咖啡技能認證計畫課程目錄。SCA國際精品咖啡協會The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SCA國際精品咖啡協會The 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2023)。https://sca.coffee/

    丁敬育 (2021)。千禧世代在職工作者的組織犬儒主義對工作適應影響研究─以社會興趣為中介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于肖楠、張建新(2005)。韌性(resilience)—在壓力下復原和成長的心理制。心理科學發展,13(5),658-665。

    王心柔(2013)。視多障者就業歷程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昭琪(2005)。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青少年復原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王鴻裕、江志正(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復原力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6,31-70。

    古思潔(2016)。家庭復原力與父母身心健康狀況之相關研究:以發展遲緩兒童家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

    白昕恩(2020)。氣候變遷下都市與鄉村韌性比較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白郁翔(2016)。視障者多元化就業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胡幼慧、姚美華(1996)。質性方法的信度與效度。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巨流出版社。

    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2014)。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洪葉文化。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五南書局。

    利翠珊、蕭英玲(2008)。家庭壓力與韌性。應用心理研究,38,15-16。

    吳佳蓉(2021)。未竟之路–中途視覺障礙街頭藝人職涯發展歷程之探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穎臻(2016)。韌性及其相關因務之探討:以台中市某高中青少年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濤石出版社。

    吳清山(2013)。學業復原力。教育研究月刊,232,131-132。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洪葉出版社。

    李永昌(2001)。視覺障礙者工作現況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9,51-70。

    李永昌(2003)。視覺障礙者工作職類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1,55- 73。

    李俊良(2000)。復原力對諮商的啟示。輔導季刊,36(3),32-36。

    李坤融(2017年12月26日)。視覺障礙者的工作選擇權:除了按摩是不是別無選擇。想想論壇。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6682

    李建逸(2017)。心理韌性之在臺驗證[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

    李秋涼(2012)。弱勢家庭國中生堅毅特質、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李康泰(2015)。視覺障礙工作者家庭支持與工作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杞昭安(2000)。視覺障礙者就業現況與就業期望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4,3-30。

    杞昭安(2009)。視覺障礙者就業現況與就業期望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林宏熾(2006)。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心理出版社。

    林亭君(2017)。人格韌性與工作熱情對創新行為之影響-以職場新鮮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林倩伃(2013)。咖啡入門教科書。楓葉社文化。

    林鈺清(2020)。保險從業人員職場韌性歷程之研究 -以A保險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

    林劉淑娟、李宛宸(2017)。餐飲業從業人員面對工作逆境的職場韌性歷程之研究,觀光休閒學報,23(3),239-272。

    花敬凱(1999)。自然支持:重度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的新趨勢。特殊教育,69期,8-16。

    花敬凱、彭淑青(2004)。從雇主的觀點談視障者的就業限制。啟明苑通訊,51,2-9。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大馬文化。

    范育維(2022)。你的夢想職業是咖啡師嗎? 探討影響咖啡師育成之關鍵成功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柯佳娜 (2017)。台灣華語流行音樂編曲者的默會知識與工作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洪素英(1999)。身心障礙者就業開發與職務再設計。特教園丁,14(3),38-42。

    洪晶瑩(2022)。特殊需求幼兒家庭社會支持與自我韌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洪姵綾(2022)。手沖咖啡沖煮技巧變異分析之研究-以台灣咖啡豆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紀佳芬(2003)。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與工作改善。五南出版社。

    莊素貞、邱晨晃、李允文、陳英正(2007)。視障者職務再設計個案探討。特殊教育叢書-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83。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張千惠(2004)。功能性視覺能力評估與觀察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7,113-135。

    張倍瑄(2010)。穩定就業精神障礙者的就業支持[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

    張舒婷(2014年3月6日)。視障超業林右晨 用聲音魔法站上第一。今周刊,898期。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407/post/201403060023/

    張娪蜜(2021 )。社會企業員工工作歷程之探索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張毅(2023年2月28日)。銘傳國中邀視障咖啡師林佳箴演講說故事。台灣導報。https://taiwanreports.com/archives/724947

    許益得(1998)。身心障礙者就業之問題與對策。社會福利,138,27-38。

    許素彬(2010)。障礙過程與身心障礙者就業經驗之探討與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30,頁235-251。

    許臨高、徐錦鋒、張宏哲、張振成、莫藜藜、曾麗娟、黃韻如、顧美利(2003)。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五南出版社。

    郭光明(2014)。從社會網絡分析養殖社區水災回復力之運作—以屏東縣東港、林邊、佳冬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大學。

    陳昭儀(1991)。視障者的職業教育與就業問題及安置。特教園丁季刊,6(3),11-14。

    陳佩鈺、林杏足(2004)。高危險群青少年復原力之探討。輔導季刊,40(3),32-41。

    陳又菁(2017)。樂善好「師」的「視」界:視覺障礙教師之教職經驗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陳明鎮、柯瑞英(2017)。視障者職涯韌性初探。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5(3),頁164-181。

    陳芳毓、許鈺屏、李鈺淇(2023年4月1日)。什麼是永續發展目標 SDGs?17項目標一次掌握。天下雜誌,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867

    陳思緯(2022)。圖解社會工作研究法。五南出版社。

    麥漢倫(2014)。看見心視界:從生態系統理論探討中途致障之視覺障礙者就業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勞動部(2020年1月15日)。108年身心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勞動部新聞稿。 https://statdb.mol.gov.tw/html/svy08/0841news.pdf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2023)。職務再設計。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頁。https://jobacmd.wda.gov.tw/DJOB_WEB/PwdEld/List_Identity?type=Partnership

    新北市政府(2022年4月18日)。視覺障礙介紹。新北市政府新北勞動雲網頁。https://ilabor.ntpc.gov.tw/page/visually-impaired/definition

    彭淑青(2010)。重度視障者的就業挑戰與現況[李秀鳳主編之2010年開創視障者多元就業之探討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94-102。

    黃子誠(2010)。勞動者轉職就業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黃俊憲(2003)。重度視障者在一般職場適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黃國晏(2020)。視覺障礙導論。臺北:五南出版。

    黃榮真、謝麗明(2018)。成年視覺障礙者從事按摩工作職涯歷程之個案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20,107-127。

    塗嬿繻(2016)。咖啡師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楊育儀(2016)。從生涯之錨理論探討以知覺職涯特性為焦點的職場心理諮商與生涯管理方案。國家文官學院訓練與發展期刊,222,1-30。

    楊智馨、林世華(1998)。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自我認定狀態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0(2),1-16。

    楊聖弘(2014)。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成功策略教戰手冊。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楊博如 (2017)。聽覺障礙教師的教職工作歷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萬明美(2000)。中途失明成人致盲原因及適應歷程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59-78。

    葉重新(2020)心理學概論。心理出版社。

    劉惠琴(2008)。行動中家庭的故事。應用心理研究,38,17-59。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出版社。

    潘穆嫈、林貝珊、林元祥(2016)。韌性研究之回顧與展望。防災科學,1,53-78。

    蔡艷清、嚴嘉楓、林金定 (2003)。啟智專業工作者之實務工作經驗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43 - 52。

    蔡貞芬(2016)。成人視覺障礙者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進雄(2018)。愈挫愈勇:國民中小學校長韌性之探究。教育科學期刊,17,85-111。

    蕭金土(1994)。影響視障學生生計發展的父母因素之預測和重要他人之影響研究。特殊教育學報,9,289-315。

    盧心雨(2011)。跳水教練工作經驗與歷程研究,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9期 (2011 / 11 / 01),P1 - 22。

    賴筱琳(2015)。視覺障礙者職涯經驗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顏杏砡(1992)。視障學生之空間認知與環境行為之初探:以臺中啟明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魏伶如(1999)。身心障礙者就業情形與機關進用身心障礙者狀況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

    蘇怡帆、黃國晏、畢恆達(2012)。視障者在臺北市空間中的移動經驗。特殊教育學報,36,93-114。

    Abolghasemi, A., & Varaniyab, S. T. (2010). Resilience and perceived stress: predictor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student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5, 748-752.

    Altieri, M. A., & Nicholls, C. I. (2017). Th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potential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in a changing climate. Climatic Change, 140(1), 33-45.

    Bonnie, O. (1999). Employment barriers for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Blindness, 93(11), 627-642.

    Broad, M. (2007). The job barriers can fall. Community Care, 1675, 4.

    Garmezy, N., (1991). Resiliency and vulnerability to adverse developmental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poverty.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34(4), 416-430.

    Garmezy, N., (1993). Children in poverty: Resilience despite risk. Psychiatry, 56, 27-136.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CA: Sage.

    London, M. (1983). Toward a theory of career motiv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8(4), 620-630.

    London, M., & Noe, R. A. (1997). London's career motivation theory: An update on measurement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5(1), 61–80.

    Swanson, J. L., & Tokar, D. M. (1991).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barriers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8(1), 92–106.

    McConnell, J. (1999). Parents,adolescents, and career plan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Blindness, 93(8),498-51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