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安華
論文名稱: 中國正統思想研究--以三民主義意識型態在政權合法化中正當性建構為例之詮釋研究
指導教授: 汪中文
Wang, Chung-Wen
林登順
Lin, Den-Sui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5
中文關鍵詞: 正統意識型態正當性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2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英國著名哲學家區克夏(Michael Oakeshott)對於政治與社會的
    研究都奠基於傳統的概念之上,他將政治定義為「因某種機緣或經由選
    擇而共同生活的一群人,一齊關切他們共同的生活安排之行為。」對區
    克夏而言,政治中的每一種活動,都是一種由因溯果式的活動;不是追
    求某種夢想、理想,或是某個一般性的抽象原則,而是追求我們生活中
    所擁有的「傳統」中的暗示 -- 亦即是其包含的限度、所隱含之可能性
    。對傳統的論述可說是區克夏最有名的研究貢獻之一。
    他對「傳統」的特性曾作以下的描述:「它既不是固定的、亦非完
    成了的;它沒有一個不變的核心部份可以使我們據以了解其全貌;它不
    具任何主要的目的或不變的方向;在它之中並未有任何模式可資仿製、
    無理念可資深究、甚至無規則可資遵循。」
    在這樣的前提及論述下,本論文宗旨在於重構中國正統思想與現代
    政治意識型態在中國政治之政權合法化中正當性建構上彼此之關聯意義
    。所借重的是因果溯源的論述進路,亦即重新思考中國正統思想的內涵
    與意義轉變,與當代最足以繼承其內在思想理路的政治意識形態之間的
    轉折關係,從此看出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傳承或差異之所在。
    中國正統思想是中國歷代改朝換代時,帝王或史官加以沿用的統治
    合法性的依據。追根溯源「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大義
    成,遂有端正政治秩序,建構統治正當性之作。至《春秋公羊傳》將「
    正」與「統」作引申之詮釋,以「居正」與「一統」為統治者明脩法守
    正,建立正朔,政治之始的來源,建立儒家對中國「正統」觀的解釋源
    流。後世以陰陽鄒衍「五德終始」說之五行相生相剋的概念來解釋政權
    轉移的關係,以做為王朝「正統」興衰遞嬗的道理。此外,政治上帝王
    統繼「法源」及相輔相成之說,如天命說、災異祥瑞神話之說,均為正
    統思想的發展重要來源,本文前半部旨在探討此一思想的本義及其思想
    基礎溯源及其思想本身概念化的過程、變遷及突破發展,並及於其與政
    治現實及政教意識的辯證關係。
    中國正統思想在當代政治思想上已逐漸褪色,若以「知識社會學」
    ( Sociology of Knowledge )角度視之,反而是最豐富、最精緻的意
    識型態理論代表。 其於意識型態的限定意義( the particular
    conception of ideology )或意識型態的整體意義( the total
    conception of ideology )上而言, 卻與政權合法性及正當性具有密
    切關係。一般而論,「合法性」(legality)是指判斷客體(如行為或
    事實)與實定法(positive law)的相符程度。「正當性」(legiti-
    macy)是由上一位的規範命題判斷行為或事實等客觀之對錯好壞而言,
    至於一個行為及施政措施是否具有正當性,須視所依據的上位規範而定
    ,如為父報仇在法律規範上認定為不正當,(同時亦不合法),但在某
    些倫理規範上卻可以視為正當的行為。由於正當性的依據未必為法律,
    因此便有出現其判斷和法律判斷不一致的衝突,即所謂正當性和合法性
    的衝突,對此種衝突的發生及化解,可能是政治意識形態的重要議題。
    「統治正當性」,是指對國家統治者或統治行為之正當性判斷,此
    一判斷亦由於所依據的上位規範之結果而有所不同。例如一個革命政府
    之成立在政治倫理上會被視為叛逆、篡奪而遭受否定,但在道德上卻會
    因推翻前代的暴政而受肯定。統治正當性或政權合法性中正當性建構的
    問題是政治思想中極重要的問題。在中國以往的歷史思想中,自三代以
    降,朝代更迭,如何為革命或篡位的行為尋找理由,以及對於統治者權
    力的行使如何建立約束及制衡的力量。這些問題在各項文獻中若隱若現
    。在漫長達三千年的歷史中,雖無法予以斷言,但似乎可以探索出一些
    思想的脈絡,主導著中國人對於統治正當性傳統的見解。這些思想或許
    只是學者間的論述, 或為學術思想、文化霸權( Hegemony ) 的爭論
    , 作為一種政治化的論述, 甚或是權力的象徵性策略( Symbolic
    strategy ), 遂成為一個統治正當性或政權合法化中正當性建構分析
    模式或研究個案。
    以當代中國而言,三民主義做為一種意識形態,甚或是一種政治化
    的論述( Political discoure ),其所隱含的政權轉型功能、思想概
    念化過程及象徵性意義共同體的建構,及意識形態自身的轉換與新生,
    與中國傳統的正統思想的關聯性。遂成為本論文後篇研究的重心及所欲
    探之問題核心。
    對於「統治正當性」而言,中國正統思想與三民主義意識形態都曾
    發揮過其特殊的政治意義,這種基於某種理念所建構的世界圖像,是像
    鐵道上的轍轉器,將決定其軌道方向。至於未來的中國政權對政治社會
    層面一般性的反應,則有賴傳統理念重新型塑新的概念加以因應。

    研究主題:中國正統思想之研究-- 以三民主義意識型態在政權合法化中 正當性建構為例之詮釋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概念解析 1 第二節 參考理論與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中國正統思想基礎溯源 16 第一節 天之曆數在爾躬 18 第二節 太上以德撫民 27 第三節 國君一體的政治基礎 36 第三章 中國正統思想概念化機構 48 第一節 天命思想觀 49 第二節 五德終始說 59 第三節 三統改制說 66 第四節 災異符瑞說 73 第五節 讖緯神話論 81 第四章 中國正統思想發展與轉變 99 --象徵性意義共同體的建構 第一節 正統論的起源與突破 103 第二節 正統論爭下的政教意識之發揚 117 第三節 正統思想與現實政治的辯證分析 126 第五章 三民主義的政權轉型功能分析 144 --象徵性意義共同的解構與重組 第一節 舊政權的統治危機與轉型 144 第二節 新國家霸權建構與發展與統治挑戰 155 第三節 意識型態的轉換與新生 166 第六章 結論 188 參考書目 195

    Althsser ,Louis .,Lenin and Philosophy.Tr.by Ben Brewster.
    NY:Monthly Review,1971.
    Baliar,Etienne and I.Wallerstein.,
    Race, Nation, and Class:Ambigous Identities.
    London:Versco.1991.
    Breuilly,John.,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5.
    Bourbieu,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Tr.by
    Richard Nice.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Elias,N., The Civilizing Process. NY:Pantheon. 1982.
    Fairbank,J.K.,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ina.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1983.
    Franco,Paul.,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Michael Oakeshot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Foucault,Michel.," Truth and Power ," in His Power/Know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1972-1977
    Ed.by Colin Gordon .Trs.Colin,Leo Marshall,John Mepham
    NY:Pantheon Books,1980.
    Foucault,Michel.,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Tr. by Robert
    Hurley. NY:Vintage Books.1980.
    Foucault,Michel.,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by A.Sheridan. NY:Vintage Books.1977.
    Foucault,Michel.," The Subject and Power " in H.L.Dreyfus
    and P.Rabinow .Michel Foucault:Beyond Structualism
    and Hermuneutics. Sussex:The Harvester Press.1982.
    Gary Gutting .,Paradigms and Revolutions --Applications and
    Appraisal of Thomas Kuhn,s Philosophy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Notre Dome Press.1980
    Gramsci,Antonio.,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NY: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
    Greenleaf, W.H.,Oakeshott's Philosophical Politics.London
    :Longmans,1966.
    Harbermas,J.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87.
    Jessop,Bob.,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Cambridge:Polity. 1990.
    Lipset,S.M.,Political Man. NY:Double Days. 1965.
    Lipset,S.M.,The First New Nation :The United States: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Y:Norton.
    1979.
    Lucian,Pye.,Asian Power and Athorit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Lioyd,E.Eastman.,Seeds of Destruction: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Luhmann.N.,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ety.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
    Merquior,J.G.,The Veil and the Mask:Essays on Culture and
    Ideolog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1979.
    Oakeshott, Michael.,Rationalism in Poltic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Oakeshott, Michael.,Hobbes Civil on Association.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Oakeshott, Michael.,On Histor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University Press,1983.
    Philp,Mark.," Michel Foucault ".,in Quentin Skinner.Ed.
    The Return of Grand Theory in the Human Science.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Preston King and B.C.Parekh eds., Politics and Exper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
    SKocpol,T.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Simmel,G.,Conflict and The Web of Group Affilations.
    Illinois:The Free Press.1955.
    Smith,Anothony.," State-Making and Nation Building " in
    John Hall ed. States in Hitory.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