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宗信
CHUNGHSIN LI
論文名稱: 崩山八社租業的形成與終結
Start and Termination of Land Rantal in Beng Shen Ba She
指導教授: 溫振華
Wen, Chen-Hua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71
中文關鍵詞: 崩山八社租業租權地理資訊系統平埔族道卡斯族
英文關鍵詞: Beng Shan Ba She, land right, GIS, Pingpu Trib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2下載:4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是以清代以迄日治初期(1684-1904)臺灣中北部崩山八社為個案,所展開有關平埔族租業的歷史學研究,同時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日治初期的地籍檔案,以呈現崩山八社公、私租業的完整圖像,進一步比對相關番、漢土地契約及檔案資料,以建構出崩山八社租業的演變過程。本文不僅精確地重現崩山各社社址,也完整地呈現各社的租業額度及其分布,同時發現崩山八社直到日治初期,仍有近6成的耕地帶有熟番租業,且其中有超過7成的租額仍在番社或熟番名下。本文認為,崩山八社最後的番租數額及其分布,其實與柯志明針對今新竹地區的熟番地權觀察相異,而與邵式柏針對今臺北樹林、三峽一帶番租分布的觀察較為接近。有別於邵式柏與柯志明分別據其研究個案而發展出「理性國家論」與「族群政治說」等相異的治臺策略理論及解釋架構,本文旨在論述崩山八社熟番租業存在的意義與地方社會的自主性。
    為了有效理解崩山八社租業的形成過程,本文將崩山八社的租業範圍,區分為「番漢混墾區」、「漢墾區」及「隘屯區」等三個租權區,以釐清崩山八社不同租業型態的形成過程及其發展差異。其中,「番漢混墾區」多屬熟番祖遺、清廷給墾或合股購置之業,同時透過各種方式,努力保有其原本的土地狀態,並成為崩山各社僅存的業地。在「隘屯區」中,其租業型態主要以乾隆25年(1760)形成的「隘租」;以及乾隆末年形成的「屯租」為主。「隘屯區」的開墾多以合股制的方式展開,並在光緒13年劉銘傳清丈後,因小租戶的全面性抗納番租而逐漸流失。最後,「漢墾區」的租業型態,主要受到乾隆中葉以來成形的「番大租定額化」政策所影響,漢人番租權利者中,則以仕紳蔡振豐最為重要,他透過契買日南、日北兩社正供業戶,而得以包辦兩社租谷,進而累積個人財富。綜言之,崩山八社的「三個租權區」,其實充分反應了該地租業的異質性與多元性。
    基本上,崩山八社在乾隆中葉的番大租定額化與在成熟的熟番政策制度下,番租作為一種資產,對於熟番社眾、社職人員、地方官僚以及漢人資本家等四種行動者而言,其實各有不同面向的意義;質言之,番租除了是各社熟番口糧的來源,同時也是地方官僚完收正供的對象;至於各社涉及番租管理的社職人員如土目、通事等,則常見以番租為質,向漢人典借金錢,使番租成為累積自身財富的手段,使各社社職因此成為番社內外各方人馬角力的目標。對漢人資本家而言,儘管照規定不得擔任番社社職,卻仍能透過對番社的借貸,成功達到把持社職、侵吞番租的目的。因此,數量一定的番租也因此成為官方、漢人資本家、熟番及社職人員等行動者,競相保護、奪取的對象。另一方面,從崩山各社於日治初期所遺留的番租數額來判斷,可發現清治末期劉銘傳所推動的番政改革,其實對於崩山八社的公共番租數值的維持,形成一定程度的保護效果,也使各社社務得以繼續運作,而社番生計因此獲得維持。最後,本文發現各社的私番租、口糧均出現集中於曾任社職人員的熟番名下,某種程度也呈現出社職人員兼併私番租口糧的現象。另從崩山各社公番租幾乎均分布於界內的番社附近來判斷,應可追溯至雍正年間的大甲西社事件善後處理以及各社對番業的經營管理策略。
    最後,崩山八社直到日治初期殖民政府的大租權收買政策下,雖能獲取補償金或公債的補償,不過番租畢竟是崩山各社數百年來維持熟番生計與社務運作之所繫,一旦番租遭到終結,不僅影響各社熟番數百年來以收租為主的經濟生活,同時也連帶摧毀了番社內部的社務運作與社會組織,使熟番逐漸混同於漢人社會而難以區辨。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based on Beng Shan Ba She in the middle- north in Taiwan from Qing Dynasty to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addition to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rental situations in Pingpu Tribe, this paper tries to integrate the cadastre files in the beginning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ll together via GIS so as to present the whole picture about Beng Shan Ba She and the private files of the rental situations. Further, in order to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eng Shan Ba She’s rental situations, this paper tries to check and compare the related files about the land contracts between the aboriginal and Han people. This paper tries to point out the exact locations of the various groups and also shows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rental sum of money. Meanwhile, till the beginning of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re were up to sixty percent of cultivated lands under the aboriginal’s rights. More than seventy percent of rental were still owned by the aboriginals. This discovery is different from Chih-ming Ka’s observation on the aboriginal’s land rights in Hsinchu but similar to John R. Shepherdi’s studies on the ones distributed among Shulin and ShanXie in Taipei. Different from Chih-ming Ka’s and John R. Shepherdi’s studies which are based on case studies and develop the theories like rational nation and politics of tribal group respectively, this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igure out the meaning of Beng Shan Ba She’s existence and their social autonom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eng Shan Ba She, this paper divide the land rights of Beng Shan Ba She into different parts, namely mixed cultivated area between the aboriginal and Han, Han cultivated land and Ai Tun Area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land rights.
    Among them, the mixed cultivated lands were mostly passed down from the aboriginal’s ancestors, granted by Qing government and group purchasing. And they teamed up to reserve the lands which are the precious and rare lands in Beng Shen Ba She nowadays. In Ai Tun Areas , the land rights were mainly based on Ai rental and Tun rental formed in Qianlong 25th year and end of Qianlong years. Ai Tun Areas were mainly cultivated under the ways of join stock but the lands were disappeared gradually since the tenants declined to pay the original landlords after the policy of land measurement by Liu Mingchuan in Guang Xu 13th year. Last, the land rights of Han cultivated land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 policy of fixed aboriginal rental in Qianlong years. Among Han people, Cai Zhenfeng is the most powerful land right holders. He accumulated his properties by buying Ri Nan’s and Ri Bei’s lands and further carried out the rental business. To sum up, these three rental areas in Beng Shan Ba She completely reflected a variety of land rights.
    Basically, rental was treated as assets under the aboriginal rental policy in Beng Shen Ba She in the middle years of Qianlong and for aboriginal, organization staff , government staff and the capitalists of Han people, it carried different meanings for different positions. In fact, rental business not only proved crop for the aboriginal but also was the tax source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As for the organization staff like aboriginal heads and interpreters, involved in rental business management usually used rental as guarantee to borrow money from Han people. That is to say rental was treated as a medium to accumulate their fortunes and also working in the rental organization was the goal for people in and out of the aboriginal tribes. For the capitalists of Han, they could borrow money from the tribes and further practice the society duty and than embezzled the rental at last in the society even though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work in the organization by law.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 capitalists of Han, the aboriginal and the tribe staff as well competed with one another and further tried to seize the rental business. On the other hand, seeing from the rental sum of money recorded from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we can find that the reform of aboriginal affairs carried out by Liu Ming Chuan was a protection for the rental business which helped the tribes to maintain their social operation and their income. Last, this paper finds that both the private land rights and crops were mostly under the ones who had served as staff in the rental organization. When judging form the situation that most of the public rental lands spreaded near to the aboriginal tribes, we can infer that the situation may be affected by Da Jia event and reflected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mong the various tribes.
    Last, even though Beng Shan Be She could get the compensation from Japanese government under the policy of rental right., land rental business had provided the aboriginal income and maintained the whole society’s operation for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 Once the rental business is eli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economy of the aboriginal may face a great pressure and the social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s among the aboriginal tribes may be destroyed As a result, the aboriginal tribes were gradually assimilated by Han people.

    導論 1 壹、研究緣起、問題意識與研究回顧 1 貳、研究方法:從地理歷史(géo-histoire)到歷史GIS 6 參、史料應用:從完整到零散 8 肆、研究區概述 16 第一章 歷史舞臺的重現:崩山及崩山八社社址的再考證 23 第一節 崩山與蓬山位址考證 23 第二節 崩山各社社址推定 27 第三節 族群分布、戶口數與對外遷徙情形 84 第二章 清代反官事件與熟番政策的演變 97 第一節 清初反官事件與熟番政策的摸索 98 第二節 番大租的定額化及其影響 107 第三節 養贍埔地的規劃與番屯制度的形成 112 第三章 三個租權區的形成與分布 129 第一節 番漢混墾區:最後的番業地 130 第二節 漢墾區的形成與漢人番租業主分析 144 第三節 隘墾區的形成與發展 154 第四章 社職的競逐與番租的經營 177 第一節 社職的內容與競逐的過程 177 第二節 番租的競奪與保護:四個行動者 190 第三節 清治末期的番政改革與日治初期的番租欠納 211 第五章 番租的最後圖像及其消滅的過程(1901-1904) 219 第一節 日治初期各社番租額度及空間分布(1901-1902) 219 第二節 熟番租業的流失、收買、補償與終結 266 結論 309 參考及引用書目 313 附錄一:清代熟番租業政策、相關事件一覽表 323 附錄二:崩山八社各社社職人事任期一覽表 329 附錄三:各庄租業分布圖(1901-1902) 353 附錄四:崩山八社各類番租及口糧額度一覽表 395 附錄五:崩山八社租業範圍番租發生年代一覽表 451 附錄六:大甲西社事件經過一覽表 460 附錄八:大甲西社、大甲東社捐贈廟地考 468

    壹、原始資料(含未出版的官方檔案)
    大甲鎮戶政事務所藏
    「日治時代戶籍舊簿(戶籍調查簿及除戶簿)」。
    大安鄉戶政事務所藏
    「日治時代戶籍舊簿(戶籍調查簿及除戶簿)」。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
    「公私藏古文書影本」。
    外埔鄉戶政事務所藏
    「日治時代戶籍舊簿(戶籍調查簿及除戶簿)」。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淡新檔案》。
    《平埔蕃資料》,收於「伊能文庫手稿及抄寫」。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編
    1910年 《平埔蕃調查書》,手抄本。
    臺灣省地政局地籍測量人員訓練班譯、中村是公(演講稿)
    1905年 《臺灣土地調查事業概要》。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5年 《土地調查始末稿本(微捲)》。東京:アジア経済研究所藏,未出版。

    貳、專書(含論文集、技術報告及官方出版品)
    丁曰健
    1959年 《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丁紹儀
    1958年 《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不著撰人
    1960年 《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1年 《澎湖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年 《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中村孝志
    2002年 《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臺北:稻鄉出版社。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
    1996年 《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年 《雍正朝內閣六科史書‧吏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泰升
    2001年 《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
    王瑛曾
    1962年 《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尹士俍
    2003年 《臺灣志略》。北京:九州。
    江丙坤
    1972年 《臺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伊能嘉矩
    1904年 《臺灣番政志》。臺北:古亭書屋。
    1965年 《臺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
    李文良
    2003年 《國家文化資料庫臺灣總督府檔案收錄之古契約文書調查蒐集計畫研究報告》。臺中:國立臺中圖書館。
    沈茂蔭
    1962年 《苗栗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余文儀
    1959年 《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吳學明
    1986年 《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1998年 《頭前溪中上游開墾史暨史料彙編》。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周憲文譯、矢內原忠雄
    1985年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
    周鍾瑄
    1962年 《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 璽
    1962年 《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柯志明
    2001年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郁永河
    1959年 《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施添福
    2001年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
    姚 瑩
    1955年 《東槎紀略》。臺北:大通。
    洪麗完主編
    2001年 《外埔鄉藏古文書專輯》。臺中:外埔鄉公所。
    2002年 《臺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上冊)》。臺中:臺中縣政府文化局。
    2009年 《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洪敏麟
    1983年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范 咸
    1961年 《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連 橫
    1962年 《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高拱乾
    1985年 《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
    高賢治
    2005年 《大臺北古契字三集》。臺北:臺北市文獻會。
    陳金田譯
    2000年 《臺灣私法》。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 璸
    1961年 《陳清端公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陈支平主編
    2004年 《台湾文献汇刊(第七辑‧第七册)》。北京:中國九州出版社、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陳秋坤
    1994年 《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水木,潘英海
    2002年 《道卡斯蓬山社群古文書輯》。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陳培桂
    1963年 《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志豪
    2010年 《機會之庄—十九、二十世紀之際新竹關西地區之歷史變遷》。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許毓良,
    2008年 《清代臺灣軍事與社會》。北京:九州。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岸裡大社文書》。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
    1977年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5年 《故宮臺灣史料概述》。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黃叔璥
    1958年 《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張耀錡
    1951年 《平埔族社名對照表》。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程家潁
    1914年 《臺灣土地制度考察報告書》。未出版。
    溫振華
    2007年 《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7年 《臺中縣文化局委託臺中縣平埔族史調查研究計畫》。臺中:臺中縣文化局委託,未出版。
    詹素娟,張素玢
    2001年 《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一):北臺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杨国桢
    2009年 《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1963年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第五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4年 《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省政府
    1994年 《臺灣省舊地籍圖典藏作業計畫》。臺中:臺灣省政府。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編
    1905年 《臺灣慣行公私文摹寫》。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編
    1936年 《昭和十年臺灣震災志》。東京:三秀舍。
    蔡振豐
    1959年 《苑裏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鄭鵬雲、曾逢辰
    1969年 《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鄭維中譯、韓家寶著
    2002年 《荷蘭時代台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文化。
    劉澤民
    2003年 《大甲東西社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4年 《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上、下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劉澤民、陳文添、劉義芳編譯
    2001年 《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獻廷
    1965年 《廣陽雜記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銘傳
    1997年 《劉壯肅公奏議》。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良璧
    1961年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蔣毓英
    1985年 《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
    蕭富隆、林坤山
    2004年 《苑裡地區古文書集(上冊、下冊)》。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賴建誠譯
    1996年 《年鑑學派管窺(上冊、下冊)》。臺北:麥田。
    藍鼎元
    1958年 《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4年 《大租取調書附屬參考書(上卷、中卷、下卷)》。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05年 《土地慣行(第一編、第二編、第三編)》。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1998年 《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南天。
    Campbell, W. M.
    1992.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 Taipei: SMC Press.
    Gregory, Ian and Ell, Paul
    2007. Historical GIS: Technologies, Methodologies, and Scholarship.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epherd, J. R.
    1995.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Taipei: SMC Press.

    參、論文(期刊、學位、研討會論文、專書論文)
    中村孝志
    1936年 〈蘭人時代の蕃社戶口表〉,《南方土俗》,第4卷第1期,頁59-42。
    1937年 〈蘭人時代の蕃社戶口表(2)〉,《南方土俗》,第4卷第3期,頁181-196。
    王世慶
    1956年 〈臺灣隘制攷〉,《臺灣文獻》。第7卷第3/4期,頁33-42。
    李文良
    1998年 〈臺灣地籍整理關係資料(二)—日本アジア經濟研究所《臺灣土地調查始末稿本》〉。《臺灣史料研究》,第12期,頁122-127。
    2004年 〈土地行政與契約文書—臺灣總督府檔案抄存契約文書解題〉《臺灣史研究》。第11卷第2期,頁223-242。
    2005年 〈清代臺灣岸裡社熟番的地權主張〉,《歷史人類學刊》。第3卷第1期,頁1-29。
    2006年 〈十九世紀晚期劉銘傳裁隘事業的考察—以北臺灣新竹縣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13卷第2期,頁87-122。
    李宗信
    2008年 〈淺談地理資訊系統(GIS)於臺灣史研究上之應用〉,收於《臺灣學系列講座專輯(一)》。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頁119-146。
    李宗信、顧雅文、莊永忠
    2009年 〈水利秩序的形成與崩解:十八至二十世紀初期瑠公圳之變遷〉,收於黃富三主編,《海、河與臺灣聚落變遷:比較觀點》。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145-228。
    李季樺
    2009年 〈臺灣契約文書的研究動向〉,收於大島立子編,《前近代中国の法と社会:成果課題》。東京:東洋文庫,頁23-52。
    林玉茹
    2001年 〈閩粵關係與街庄組織的變遷—以清代臺灣吞霄街為中心的討論〉,收於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
    林文凱
    2007年 〈清代地方訴訟空間之內與外〉,《臺灣史研究》。第14卷第1期,頁1-70。
    周翔鹤
    2001年 〈清代臺湾土地文书中的”四至”等问题〉,《臺湾研究集刊》。第4期,頁34-39+47-77。
    吳聰敏
    2009年 〈贌社制度之演變及其影響,1644-1737〉,《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3期,頁1-35。
    吳奇浩
    2004年 〈清代臺灣之熟番地權─以道卡斯族為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論。
    施添福
    1990年 〈清代台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頁67–92。
    2007年 〈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後壠社群為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題演講稿,未出版。
    施志汶
    2001年 〈清康雍乾三朝的治台政策〉。臺北: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柯志明
    1999年 〈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業的流失與結束〉,《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1期,頁29-86。
    洪麗完
    1999年 〈檔案利用與平埔研究:以日治時期之戶籍舊簿為中心〉,《臺灣文獻》。第50卷第1期,頁17-72。
    許雪姬
    2006年 〈清代臺灣地方公文書的整理與運用〉,發表於「清代檔案整理與館際合作—第三屆清代檔案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年11月2-3日。
    康培德
    2003年 〈十七世紀基隆河流域、淡水地區原住民社群分類再議〉,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大型研討會」,2003.9.30-10.2。
    2009年 〈荷蘭時代臺灣各港之間的貿易變遷〉,收於黃富三主編,《海、河與臺灣聚落變遷:比較觀點》。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移川子之藏
    1931年 〈埔里の熟番聚落(其一)〉,《南方土俗》。第1卷第2期,頁11-19。
    陳秋坤
    1980年 〈臺灣土地的開發 (1700-1756) 〉,收於曹永和、黃富三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書局。
    1994年 〈清代中葉臺灣農村經濟危機與業佃糾紛〉,《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4卷第2期,頁161-162。
    陳宗仁
    2000年 〈南港社與北港社考釋─兼論清代臺北地區番丁銀制〉,《臺灣史研究》。第7卷第1期,頁1-26。
    許賢瑤譯、中村孝志著
    1994年 〈荷蘭時代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第44卷第1期,頁134-197。
    張炎憲
    1999年 〈漢人移民與中港溪流域的拓墾〉,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臺北:南港,頁29-60。
    張彬村
    1984年 〈十六、七世紀中國的一個地權問題:福建省彰州府的一田三主制〉,《食貨月刊》,第14卷第2期,頁95-107。
    張素玢
    2003年 〈從契字看後壠社群的分化與貧化〉,《臺灣文獻》,第54卷第1期,頁75-104。
    張士陽
    1988年 〈雍正九‧十年台湾中部の先住民の反乱について〉《台湾近代史研究》,第6號,頁5-55。
    張嗣昌
    1955年 〈巡臺錄〉,收於趙申喬,《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881)》。上海:上海古籍。
    温振華
    1989年 〈清代大甲溪流域漢人社會的建立〉,收於《台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頁115-163。
    1999年 〈清代三芝一帶漢人的拓墾〉,《北縣文化》。第59期,頁4-11。
    2000年 〈清代中部平埔族遷徙埔里分析〉,《臺灣文獻》。第51卷第2期,頁27-37。
    2006年 〈解讀古地契‧認識老臺灣〉,收於《國家圖書館珍藏臺灣古書契展覽圖錄》。臺北:國家圖書館。
    楊鴻謙、顏愛靜
    2005年 〈清代屏東平原鳳山八社地權制度變遷之研究〉,《國史館學術期刊》第5期,頁33-83。
    杨国桢
    1984年 〈清代臺湾大租述论〉,《臺湾研究集刊》。第1期,頁18-32+84。
    詹素娟
    1995年 〈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6卷4期,頁127-163。
    2000年 〈地域社群的概念與檢驗:以金包里為例〉,收於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頁63-80。
    2005年 〈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第12卷第2期,頁121-166。
    2009年 〈從差異到混同:日治初期「帝國臣民」架構下熟番社會〉,收於洪麗完主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71-104。
    戴炎輝
    1963年 〈清代臺灣之大小租業〉,《臺北文獻》。第4卷第8期,頁1-45。
    顧雅文
    2008年 〈再現、認知與解釋歷史的新工具-GIS與臺灣史研究的對話〉,收於賴進貴等,《數位典藏地理資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頁103-119。
    Gregory, Ian N. and Kemp, Karen K. and Mostern, Ruth.
    2001.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Current 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s, Special Issue: Historical Research with GIS History and Computing. 13(1):7-23.

    肆、網站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建置
    「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網址:http://saturn.ihp.sinica.edu.tw/~mct/html/newpage1.htm。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建置
    「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網址: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建置
    「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THDL)」資料庫」,網址:http://thdl.ntu.edu.tw/。
    「日治法院檔案資料庫」,網址:http://tccra.lib.ntu.edu.tw/tccra_develop/。
    國立故宮博物院建置
    「清代宮中檔奏摺與軍機處檔摺件資料庫」,網址:http://npmhost.npm.gov.tw/tts/npmmeta/GC/indexcg.html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檢索資料庫」,網址:https://db1n.th.gov.tw/sotokufu/
    漢珍數位圖書有限公司
    「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網址:http://www.tbmc.com.tw/tbmc2/cdb/intro/Taiwan-Jnewspaper.htm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建置
    「臺灣中部平埔族古文書數位典藏網站」,網址:http://ca.tchcc.gov.tw/pingpu/pn7.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