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維菁 LAI, WEI-CHING |
---|---|
論文名稱: |
湯妮瑪利森前三部小說之母性研究 Motherhood in Toni Morrison's first three novels |
指導教授: |
何文敬
Ho, Wen-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英語學系 Department of English |
畢業學年度: | 80 |
語文別: | 英文 |
論文頁數: | 93 |
中文關鍵詞: | 小說 、湯妮瑪莉森 、女性主義 、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NOVEL, TONI-MORRIS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8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一般傳播媒體及文學作品中,黑人女性的母親角色始終無法超軼兩種極端的典型:
她可以是受人敬重的家族守護者,或是任人宰割的可憐蟲。在洞悉此兩種意象的矛盾
衝突後,讀者及觀眾必然想一睹黑人母親的真面目,而湯妮瑪莉,這位近年來在美國
文壇備受矚目的黑人女作家,在其多部小說中,對黑人母親的生活均有深刻地描繪。
因此,我們以瑪莉森的前三部小說(湛藍的眼、蘇拉、索羅門之歌)為研究主體,探
討三個與黑人母親相關之問題:(1) 黑人母親究竟在美國社會扮演何種角色?(2) 其
生活經歷如何影響親子關係?又親子關係如何影響子女之人格發展?(3) 身為種族歧
視與性別歧視的受害者,黑人母親如何改善己身的困境?
本文採用兩種觀點來剖析瑪莉森的小說,其一為南西喬多蘿的母職理論,其二結合瑪
莉森對其小說的評述與黑人女性主義之觀點。由本文之研究得知,瑪莉森筆下的黑人
母親,因其社會地位卑微,缺乏護衛子女的能力,故非強人母親,又因其具有扭轉劣
勢的潛能,亦非絕望的犧牲者。如果黑人母親能捐棄白人社會的價值觀,採納以黑人
文化為根基的評價標準,並在子女教養方面,得其丈夫與社區友人之協助,便可突破
目下的困境。研究中亦顯示,母親幼時的家庭生活及稍長的社會經驗在無形中均會影
響其教養子女的態度,而親子關係則是影響子女人格發展的重大因素之一。此外,欲
作為一位理想的黑人母親,必須在賦予母愛及呵護外,並教導其子女在白人社會下的
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