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楓萱 |
---|---|
論文名稱: |
清代明志書院研究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2 |
中文關鍵詞: | 明志書院 、竹塹 、胡焯猷 、清代臺灣 、臺灣書院 |
英文關鍵詞: | Min-zhi Academy, Hsinchu, Zhuo-yo Hu, Taiwan Academy, Ching Taiwa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4 下載:10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領臺灣二百一十二年間(1684-1895),書院教育不斷發展,對於地方人才的培養、社會的教化與文化的傳遞等皆有重要的作用與貢獻,有助臺灣社會的發展。在體制上,清代臺灣書院教育的制度、活動,多與大陸內地相仿,惟配合臺灣的社會發展,見證移民社會的文質化過程。
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法為主,資料兼及自官方文獻、方志、文獻及今人論著等。在性質上屬於個案研究,對於清代臺灣明志書院與移民社會文質化的關係進行探討。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書院教育為清代臺灣的主要教育機構:由於清代臺灣屬一移墾社會,重商及重視科名為其特色,而書院為地方士子準備應舉之所,對於地方其他文教發展亦有貢獻,在地方儒學未興之前,而其他教育設施(義學、社學等)規模不大時,書院擔負起地方教育的重責,明志書院即扮演相似角色。
二、書院性質的轉變與官方態度有關:明志書院乃是北臺第一所書院,建立之初為義學性質,遷校至竹塹發展後性質則為清代臺灣普遍的考課式書院,其因與官方的介入書院的創建、遷移、改建和發展有密切關係。
三、地方人士影響書院發展甚多:官學化和科舉化為清代臺灣書院教育的特色,一來由於社會追求科名風氣盛行,再者,因官方對地方文教機構的維持皆採積極態度,故多與地方有力家族合作,以維持書院運作。而參與書院的教育活動也為地方仕紳的重要社會事業之一,如移民社會墾首的主導,文質社會,地方仕紳參與,皆可看出地方人士對書院的貢獻,此乃臺灣書院的普遍情形,從明志書院的發展亦得到印證。
四、書院的創建提升地方科舉成就:明志書院建立後,淡北中舉士子的數量增多,不僅逐朝增加,甚至超過同時臺灣其他地區的發展。中舉士子以士紳身份投入地方各項活動,與教育相關的各項事功亦多,甚至於日治後負責漢文教育的機構是地方私塾、書房,使得竹塹地區的私塾數量冠於全臺。
五、書院的發展促進文風:竹塹成為清代北臺灣文風最盛之所,與明志書院的建立不無關係。由於詩文社發展為書院的情形臺灣有之,可見書院和詩文社在程度上有類似的教育功能,透過竹塹地方詩文社的發展及詩文集的蓬勃可看出。再者,透過清代竹塹文人的交遊網絡,發現竹塹地區文人以明志書院為中心之集體性。竹塹文學即是在如此文教背景中發展,成就斐然,而移居他地的竹塹文人也善盡推展文風之職。
總之,明志書院的創建到發展,「人」的因素最為關鍵。無論是建立者的倡議、地方官員的積極介入、地方仕紳的發揚維持,皆為書院與地域的權力結構有關,明志書院作為清代北臺一重要教育機構,歷經性質轉變、內部教育運作與外部權力介入,展現豐富而多元的樣貌,對北臺文教發展影響甚巨。
In Ching Taiwan (1684-1895), the academy education expanded gradually . There are important function and contribution for local talent education, social edifica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the institutions and activities of the academy education in Ching Taiwan were similar with those of main land.
This study is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official documents and local gazetteers are used. Min-zhi Academy in the northern Taiwan is chosen as the case for study.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Academies became the majo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hing Taiwan: because the state schools developed slowly. Before the local clan schools and charity schools developed, academies took the main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 local education.
2. Min-zhi Academy was the first academy in the north Taiwan. In the beginning, it was established as a charity school by Zhuo-yo Hu. But when it was moved to Hsinchu, which nature was changed into a public school for prepar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3. To be nationalized and to prepare imperial examination became the main features of academy in Ching Taiwan.
4. The establishment of academy promoted the local achievement: after constructing Min-zhi Academy, students in the northern Taiwan succeeding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creased. Those exam winners involved in most of local activities with the status of gentry. And there are many contributions related to education. Even in the Japan ruling, they also preserved Chinese education by a way of crammer school and library.
5. This academy promoted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t was prov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poetry and literature at Hsinchu. Several poet societies were founded. And Min-zhi Academy became the center at Hsinchu
To sum up,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inzhi Academy, the major influential factor was personal one. Local officials and gentry played the positive roles; Min-zhi Academy became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the northern Taiwan in Ching.
一、 史料
丁紹儀,《東瀛識略》(同治六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同治六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不著撰人,《臺灣教育碑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不著撰人,《臺案會錄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不著撰人,《新竹縣志初稿》(光緒二十四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不著撰人,《淡水廳築城案卷》,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臺灣銀行銀行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清聖祖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清世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不著撰人,《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臺灣經濟銀行研究室,1966年。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乾隆十七年),臺灣: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王松,《臺陽詩話》(光緒二十六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乾隆三十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朱壽朋,《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江日昇,《臺灣外紀》(康熙四十三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乾隆三十年),臺北:臺灣經濟銀行研究室,1961年。
宋增璋,《臺灣撫墾記》,臺中:臺灣文獻委員會,1980年。
李熙齡,《陝西榆林府志》,臺北,成文,1985年。
沈起元,《清耆獻類徵選編》,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波越重之,《臺灣省新竹廳志》,臺北:成文,1985年。
吳子光,《臺灣紀事》,臺北:臺灣經濟銀行研究室,1957年。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康熙五十七年),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周鍾瑄,《諸羅縣志》(康熙五十六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7年。
周璽,《彰化縣志》(道光六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
林百川、林學源,《樹杞林記》(光緒二十四年),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林豪,《頌清堂詩集》,臺北:大眾,1957年。
林豪,《澎湖廳志》,臺北:臺灣叢書國防研究院,1968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康熙三十九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姚瑩,《東溟奏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臺北:臺灣經濟銀行研究室,1965年。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崑岡,《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臺北:中華,1963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連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連橫,《雅堂文集》,臺北:眾文出版社,1979年。
高拱乾,《臺灣府志》(康熙三十五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7年。
夏懋功,《順昌縣志》,臺北:成文書局,1974年。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徐宗幹,《虹玉樓詩帖選》,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本,1980年。
盛清沂,《臺北縣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57年。
陳文達,《鳳山縣志》(康熙五十九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同治十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道光二十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陳朝龍、鄭鵬雲,《新竹縣采訪冊》(光緒二十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曹剛等修、邱景雍纂,《連江縣志》,臺北:成文,1967年。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淡新檔案--第一編行政》,臺北:臺灣大學,1995年。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纂,《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1996年。
劉良壁,《重修臺灣府志》(乾隆六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劉銘傳,《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光緒十三年),臺北:臺灣經濟銀行研究室,1969年。
劉勰著、黃淑琳註,《文心雕龍》,臺北:商務書局,1967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課,《臺灣教育志稿》,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課,1901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臺灣慣習紀事》,中繹本第4卷上,1984年。
臺灣舊慣調查會委員會編、陳金田譯,《臺灣私法》,第1卷,臺北:臺灣文獻委員會,1990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足本合校新竹縣採訪冊》,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99年。
《臺灣日日新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臺灣新報》,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鄭用錫原稿,鄭鵬雲重修,《浯江鄭氏家乘》,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78年。
鄭用錫著,楊浚編,《北郭園全集》,臺北:龍文,1992年。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鄭用鑑著,詹雅能編校,《靜遠堂詩文鈔》,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01年。
鄭如蘭,《偏遠堂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鄭家珍,《雪蕉山館詩集》,臺北:龍文,1992年。
鄭鵬雲,《師友風義錄》,臺北:廣文,1982年。
蔡廷蘭,《海南雜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蔡振豐,《樹杞林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道光元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大正六年),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藍鼎元,《東征集》(康熙六十一年),臺北:臺灣經濟銀行研究室,1958年。
藍鼎元,《平臺紀略書》(雍正元年),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二、專書
不著撰人,《鄭拱辰及其夫人六十雙壽祝壽集》,鄭家藏本,1919年。
王啟宗,《臺灣的書院》,臺北:文建會,1987年。
王國璠、邱勝安,《三百年臺灣作家與作品》,臺北:臺灣時報社,1977年。
王德昭,《清代科舉制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2年。
王鎮華,《書院教育與建築》,臺北:故鄉,1986年。
尹章義,《新莊志》,臺北:新莊市公所,1980年。
尹章義,《臺灣近代史論》,臺北:自立叢書,1986年。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8年。
朱壽朋,《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朱漢民,《中國的書院》,臺北:臺灣商務,1993年。
朱熹(宋),《朱子文集》,臺北:臺灣商務,1966年。
邱秀堂,《臺灣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年。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書局,1959年。
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62年。
宋增璋,《臺灣撫墾記》,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80年。
李志江、陸尊梧合編,《歷代典故辭典》。臺北:建宏,1994年。
李乾朗,《臺灣建築史》,臺北:北屋,1980年。
李夢陽,《白鹿洞書院古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汪毅夫,《臺灣近代文學叢槁》,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1990年。
志伊齋,《光緒朝捐納則例‧戶部纂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99年。
吳金成,《中國史研究的成果與展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吳宣德著,李國鈞、王炳照主編,《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4卷〈明代編〉,濟南:山東教育,2000年。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林文龍,《臺灣的書院與科舉》,臺北:常民,1999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 臺北:聯經,2000年。
林再復,《臺灣開發史》,臺北:著者自刊,1990年。
林英彥,《臺灣先民在狩獵時期的經濟生活》。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4年。
林洋港,《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林衡道,《臺灣史》,臺北:眾文,1990年。
林重新,《教育研究法》,臺北:揚智文化,2001年。
林熊祥、李騰嶽,《臺灣省通志稿》。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5年。
卓克華,《清代臺灣的商戰集團》,臺北:臺原出版發行,1990年。
東海大學中文系,《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原幹次郎編,《臺灣自治制度改正十週年紀念人物史》,東京:勤勞富源社,1931年。
范根燦,《元暉詩草》,新竹:作者自行刊行,1991年。
范國銓,《采田福地竹塹社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文化中心,1996年。
洪英聖,《情歸故鄉總篇》,臺北:新莊文史工作室,1995年。
怪我氏,《百年見聞肚皮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5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 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胡清,《書院的社會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下冊。臺北:學生書局,1975年。
侯怡泓,《早期台灣都市發展性質的研究》,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年。
馬肇選,《臺灣書院小史》,彰化:省立彰化社教館,1977年。
高賢治,《臺灣三百年史》,臺北:眾文,1978年。
高燦榮,《燕尾、馬背、瓦鎮—臺灣古厝屋頂的型態》,臺北:南天,1990年。
徐世昌編,《清詩薈》,臺北:眾文書局,1962年。
徐梓,《元代書院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戚嘉林,《臺灣史》(下),臺北:著者刊,1985年。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1954年。
郭齊家,《中國古代學校》,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94年。
黃大受,《臺灣史綱》,臺北:三民,1999年。
黃旺成,《新竹縣志》,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57年。
黃啟文,《新竹史話》,新竹:作者刊行,1955年。
莊永明,《臺灣紀事》,臺北:時報文化,1989年。
莊金德,《清廷對臺灣實施禁海政策的經緯》,臺北:臺灣文物論集,1966年。
莊金德,《清代臺灣教育史料彙編》,臺中:灣省文獻委員會,1973年。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
曹永和,《臺灣史論叢》,臺北:眾文,1980年。
曹永和,《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5年。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年。
張正藩,《中國書院制度考略》,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
張仲禮,《中國紳士》,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1年。
張谷誠,《新竹叢誌》,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
張炎憲,《創造臺灣新文化》,臺北:前衛,1993年
張純甫,《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
張勝彥,《臺灣歷史系列演講專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5年。
張德南,《竹塹成的社會領導階層》,新竹:新竹市公所,2002年。
陳孔立,《臺灣研究十年》,廈門:廈門大學,1991年。
陳谷嘉、鄧洪波主編,《中國書院史資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1987年。
陳板,《臺灣客家人新論》,臺北:臺原,1993年。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莊街研究》,臺北:稻鄉,1996年。
陳昭瑛,《臺灣詩選注》,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陳昭瑛,《臺灣儒學》,臺北:正中書局,2000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79年。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1989年。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1989年。
陳運棟,《內外公館史話》,臺北:著者,1994年。
陳瑞方英,《徽州古書院》,大陸:遼寧出版社,2002年。
陳澤主編,《臺灣省開闢資料續編》,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1977年。
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臺北:聯經,1996年。
黃大受,《臺灣史綱》,臺北:三民,1990年。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黃得時,《評論集》,臺北:北縣文化中心,1993
黃榮洛,《渡臺悲歌--臺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臺北:臺原,1989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年。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楊熙,《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書局,1983年。
詹雅能,《明志書院沿革志》,新竹:新竹市政府,2001年。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林占梅資料彙編(三)》,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4年。
新竹縣政府,《新竹市志》,新竹:新竹市政府,1996年。
新竹縣政府,《新竹市鄭氏家廟及進士第之研究與修護計畫》,新竹:新竹市政府,1986年。
新莊慈祐宮管理委員會編,《新莊慈祐宮沿革誌》,臺北:新莊慈祐宮管理委員會,1980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出版,1987年。
葉振輝,《臺灣開發史》,臺北:臺原,1995年。
溫振華,《臺灣早期開發》,臺北: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2年。
廖雪蘭,《臺灣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廖漢臣,《臺灣省開闢資料續編》,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足本合校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99年。
劉伯驥,《廣東書院制度》,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年。
劉登翰,《臺灣文學史》,福州:海峽文藝,1991年。
劉海峰,《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話》,臺北:學海,1985年。
潘英,《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佈研究》,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
蔡鎮楚,《中國詩話史》,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
蔡鎮楚,《詩話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諸葛亮著,普穎華、鄭吟韜編,《白話諸葛亮兵法》,北京:時事出版社,1997年。
魏優民,《中國詩歌史:魏晉南北朝 》,高雄:麗文,1994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79年。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蘭臺出版社,2002年。
謝樹新編,《中原文化叢刊》第三集,苗栗:中原苗友雜誌社,1971年。
龍文出版社,《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三輯》,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年
蕭公權,《中國鄉村》,臺北:汎美圖書,1972年。
蘇子建編,《塹城詩薈》,新竹:竹市文化,1994年。
三、學位論文
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79年。
江淑美,《清代臺灣客家子弟教育研究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2003年。
林孟輝,《清代臺灣學校教育與儒學教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臺南,未出版,1998年。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91年。
陳丹馨,《臺灣光復前重要詩社作家作品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91年。
陳其南,《清代臺灣社會的結構變遷》,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81年。
許世穎,《清代臺灣書院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95年。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86年。
黃志民,《明代詩社之研究》,政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72年。
曾蕙雯,《清代臺灣啟蒙教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99年。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78年。
葉憲峻,《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2003年.
劉妮玲,《臺灣民變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80年。
蔡淵絜,《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級》(1684-1895),師大史研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80年。
謝世賜,《道咸同時期淡水廳文人及其詩文研究─以鄭用錫, 陳維英, 林占梅為對象》,臺灣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1995年。
謝宏武,《清代臺灣義民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臺北,未出版,
1994年。
簡鈺珣,《清代臺灣地區進士及舉人研究》,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2001年。
二、 期刊、論文
王一剛,〈臺北懷臺談〉,《臺北文獻》,5期第1卷,1957年。
毛一波,〈古今臺灣文獻考〉,《臺灣風物》,27卷第1期,1977年。
尹章義,〈臺灣人發展的軌跡與臺灣人的精神特質〉,《臺灣文獻》,43卷第2期,1992年。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臺北文獻》,直字第53-54期合刊,1981年。
尹章義,〈臺灣人發展的軌跡與臺灣人的精神特質〉,《臺灣文獻》,43卷2期,1992年。
伊能嘉矩,〈淡北偉人鄭用錫〉。收於臺灣慣習研究會著、鄭瑞明譯,《臺灣慣習紀事》,中繹本第4卷上。
李棟明,〈臺灣早期的人口成長和漢人移民研究〉,《臺北文獻》,14刊,1970年。
李國祈,〈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卷3期,1978年。
李國祁,〈近代臺灣的政治現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卷12期,1985年。
何素花,〈清初大陸文人在臺灣之觀察〉,《臺灣文獻》,53卷1期,2002年。
佩華,〈客臺之內地詩人〉,《臺北文物》,4卷4期,1955年。
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卷第3期,1978年。
吳金成,〈明清紳士層研究的諸問題〉,收於東洋史學會編《中國史研究的成果與展望》,(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吳金成,〈再論明清朝的紳士層研究〉,收於陳淑銖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1992年。
吳逸生,〈艋舺古行號概述〉,《臺北文物》,9卷1期,1960年。
林正子,〈道咸同期北部臺灣的一豪紳〉,收於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編集《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91號,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2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商人團體—類型、成員及功能的討論〉,《臺灣史研究》,5卷1期,1998年。
林偉聖,〈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1996年。
林滿紅譯,Franz Michael著,〈十九世紀中國的中國與社會〉,《食貨雜誌》,3卷6期,1973年。
林滿紅,〈板橋新莊史蹟調查〉,《臺灣文獻》,24卷4期,1973年。
郭嘉維,〈清代臺灣書院沿革初稿〉,《臺灣文獻》,38卷2期,1987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是接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臺灣風物》,39卷2期,1989年。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記(二):竹塹、竹塹埔和鹿場半被流民開〉,《臺灣風物》,39卷3期,1989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與區域發展〉,《臺灣風物》,40卷4期,1990年。
徐慧鈺,〈高吟四座互飛觴─話潛園詩酒盛會〉,《竹塹文獻》6期,1998年。
徐慧鈺,〈構得潛園堪寄跡,十年樂趣在林泉─談林占梅的園林生活〉,《竹塹文獻》,第13期,1999年。
莊金德,〈清代初期臺灣土地開發導言〉,《臺北文獻》,直字15-16期合刊,1973年。
陳忠華,〈閩人移植臺灣史略〉,《臺北文獻》,直字1-4期合刊,1968年。
陳培漢,〈先曾祖叔維英公事蹟〉,《臺北文物》,2卷2期,
曹永和,〈從荷蘭文獻談鄭成功之研究〉,《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79年。
張正藩,〈清代書院略述〉,《國立編譯館館刊》,2卷3期,1973年。
張明雄,〈明清之際臺灣移墾社會的原型〉,《臺灣文獻》,40卷4期,1989年。
張炎憲,〈臺灣新竹鄭氏家族的發展型態〉,收於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6年。
張勝彥(1981)。〈清代臺灣漢人土地所有型態之研究 〉,《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4期,1981年。
張德南,〈學界山斗鄭用鑑〉,《臺北文獻》,直字93期,1990年9月。
張德南,〈王世傑開墾竹塹埔年代的商榷〉,《竹塹文獻雜誌》,第2期,2002年。
許雪姬,〈邵友濂與臺灣的自強新政〉,《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
富田芳郎,〈臺北州新莊街的聚落地理特徵〉,《臺灣地學記事》,8卷5、6號,1937年5、6月。
黃克武,〈清季重商思想〉,《思與言》,21卷5期,1984年。
黃秀政,〈朱一貴的傳說與歌謠〉,《臺灣文獻》,26卷3期,1975年。
黃秀政,〈書院與臺灣社會〉,《臺灣文獻》,31卷第3期,1980年。
黃美娥,〈北臺文學之冠-清代竹塹地區的文人及其文學作品〉,《臺灣史研究》,5卷1期,1998年。
黃美娥,〈日治時期新竹縣的詩社活動〉,《新竹文獻》,創刊號,1999年。
黃美娥,〈清代竹塹詩人林占梅及其《潛園琴餘草》〉,《新竹文獻》,第6期,1999年。
黃美娥,〈北臺傳統文學發展概述—清代至日治時代(上)〉,《新竹文獻》,第11期,2001年。
黃得時,〈唐景崧與牡丹詩社〉,《臺灣新報》,1945年。
黃榮洛,〈淡水廳流寓詩人林維丞及其詩稿〉,《新竹文獻》,第4期,1995年。
黃新憲,〈閩臺書院的歷史淵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2000年。
黃鼎松,〈清代書院制度的探討--以英才書院為例〉,《崇文載道書院情》。南投:臺灣省政府文化處,1999年。
楊雲萍,〈牡丹詩社與福雅堂詩鈔及其作者〉,《臺北文物》,4卷4期,1956年。
楊聯陞,〈傳統中國政府對城市商人的統制〉,收於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1976年。
溫振華,〈清代後期臺北盆地士人階層的成長〉,《臺北文獻》,92期,1990年。
溫振華,〈淡水開港與大稻埕的形成〉,《認識臺灣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教育輔導委員會,1996年。
廖漢臣,〈巢名太古尋遺跡—記迂谷陳維英〉,《臺北文物》,2卷2期,1953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望族—新竹北郭園鄭家〉,收於《第三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會議記錄》,1978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第2期,1981年。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認識臺灣論文集》,臺北:師大歷史系,1998年。
蔡榮昌,〈從制義叢話看科舉制度下的民風與士習〉,收於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清代學術論叢》,臺北:文津,2001年。
諸家,〈臺北市詩社座談會〉,《臺北文物》,4卷4期,1956年2月。
劉枝萬作,余萬居譯,〈臺灣的民間信仰〉,《臺灣風物》,39卷1期,1989年。
賴子清,〈臺灣之寫景詩〉,《臺灣文獻》,9卷4期,1958年12月。
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臺灣文獻》,10卷3期,1959年。
戴寶村,〈新竹建城之研究〉,《教學與研究》,第4期,1982年6月。
鐘美芳,(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78號,1986年。
簡烔仁,〈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清據與日據臺灣社會發展模式互異之探討〉,《臺灣風物》,43卷 4 期,1993年。
謝浩,〈科舉制度在臺述略〉,《臺灣文獻》,36卷4期,1985年。
謝崇熙,〈十九世紀上半葉臺灣地方菁英社會領導活動之研究〉,《臺灣人文》,第7號,2002年。
羅肇錦,〈漳泉鬥的閩客情節初探〉,《臺灣文獻》,49卷第4期,1998年。
四、外文
Karl F. A.Gutzlaff,The Journal of Two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1833。
Josheph W. Esherick & Mary Rankin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Taipei:SMC,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