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能傑 Neng-Chieh Yang |
---|---|
論文名稱: |
警察人員執勤的戰鬥態度與觀念 The Fighting Attitude and Concept of Field Police Officer. |
指導教授: |
許禎元
Hsu, Chen-Y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8 |
中文關鍵詞: | 警察人員 、戰鬥 、態度 、觀念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4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特殊的歷史與文化在民主的進程中,警察的角色不斷改變,而民主社會中對人性尊嚴與人權的尊重,是民主社會中警察應有的思維,但源社會急劇轉變、人民意識高張的因素,具有公權力的警察人員反而成為帶槍的弱勢。自民國90年度迄今,全台遭受歹徒暴力攻擊致死及重傷者超過10名員警,尤以新北市汐止分局橫科所一死一重傷及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大直派出所年輕員警,因押解犯嫌返回派出所而遭歹徒襲擊死亡的慘劇為甚;警察人員被攻擊事件不僅威脅員警生命安全、造成警力損失、社會治安的漏洞,甚至對社會經濟的耗損皆相關可觀。
目前國內的研究中較少針對員警執勤時所應具備的戰鬥態度與觀念進行分析研究,因此本研究調查將填補此類研究的缺陷,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員警遭受各種攻擊情形及被害情境,進行調查再配合相關教育訓練的觀點與心得做分析探討後提出建議,以提供執勤員警於勤務中達到自我保護意識及成功逮捕犯嫌,警察是國家和民眾生命財產的維護者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面對我們警察同仁因公犧牲,因公受傷,特別是面對執法戰鬥中的警察,遭受暴力犯罪分子攻擊而流血犧牲的沉痛現實,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一個沉重的問題,即在取得最大的治安成效的同時,如何最低限度地減少警察的傷亡,這是必須探討的嚴峻問題。
台灣警察在執法戰鬥中遭歹徒暴力攻擊的案例很多。一念之差結果就完全不同。這一念就是我們要研究探討的戰鬥態度與觀念。社會普遍認為,我國警察高傷亡的主要原因是警察反制抗暴的技能低、裝備差等。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我們的警察還缺乏戰鬥態度與觀念。在執法戰鬥中,我們的警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因此也就缺乏對戰鬥的反應能力,也就是當危險的緊急狀態突然發生時,無法迅速作出心理與行為反應來面對危險,從而造成無謂傷亡。
本研究從警察同仁的勤務經驗與執勤觀念,研究警察執法戰術的諸元面像,形成系統的且適應現今執法戰鬥的戰鬥態度與觀念,協助警察提升執行觀念,樹立警察戰鬥理念,從容應對執法戰鬥,有效保護自己及制伏歹徒。
一、中文書目:
丁維新(1987),警察勤務新論,桃園:中央警官學校。
丁肇强(1996),談兵集,臺北: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元 達(2003),我們的國防安全嗎,臺北:時英出版社。
王 勇(2002),警察戰術學,北京,群眾出版社。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原理,臺北:洪葉出版社。
王保進(1999),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王雅玲(2003),我國行政中立法制定之研究,臺北大學碩士論文。
牛章傑(2007),警察戰術運用學,武漢,標干出版社。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2004),警政統計資料。
何貴初(2007),現代警察戰術理論-如何避免致命錯誤,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吳 庚(2006),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臺北:三民書局。
吳秉恩(1993),組織行為學,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宋楚瑜(1992),如何寫學術論文,臺北:三民書局出版。
李永清(1995),警察勤務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出版社。
李長貴(1998),組織行為,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騰鷂(1995),中華民國憲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柴宇球(2004),轉型中的軍事教育與訓練,北京:解放軍出版。
秦孝儀(1985),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五南圖書有限公司。
袁偉、張卓(2001),中國軍校發展史,北京:國防大學。
高連升(1992),戰鬥力論,軍事科學出版社。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2004),高雄市治安概況分析。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九),臺北:文景書局。
張治安(1993),中華民國憲法最新釋義,臺北:標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金鑑(1987),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七冊-行政學,臺北:臺灣商務書局。
張紹勳(2004),研究方法:精華本,台中:滄海書局。
張錦麗(1998),影響基層員警適應與求助因素的探討。警專學報,2(4),61-84。
梅可望(1999),警察學原理,桃園:中央警官學校
章光明(2000),警察業務分析,台北,五南。
章光明(2003),現代警政理論與實務,台北:楊智文化。
許和震(2003),新軍事變革與訓練創新,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許禎元(1997),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台北:五南。
許禎元(2000),職業軍人的政治學習-制度與行為,台北:雙葉書廊。
許濱松(1994),各國人事制度,臺北:華視電視公司。
黃世富(1999),警察戰術變革與訓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陳 敏(2003),行政法總論,臺北:神州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明傳(1993),論警察工作壓力。警學叢刊,24(1),139-153。
陳真、陳合權(2008),世界警察概論,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
陳偉華(2004),軍事研究方法論,桃園:國防大學。
陳斐玲(1992),警察人員值勤時遇害之狀況分析,台北。
陳鴻瑜(1995),政治發展理論,臺北:桂林圖書公司。
楊 亮(2000),法學緒論,臺北:台灣實業文化精銳出版有限公司。
楊士隆(2004),暴力犯罪-原因類型與對策。台北:五南。
楊仕瑩(2005),SPSS統計分析實務,台北:旗標。
葉至誠、葉立誠(200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劉慶瑞、劉憶如(1999),中華民國憲法要義,臺北:自刊。
蔡良文(1998),行政中立與政治發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戴國良(2006),組織行為學一全方位理論架構與企業案例實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薛國安(2005),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臺北:倚天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顏國樑(2002),教育法規,臺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嚴琦華(2005),警察戰術理論與警務實戰,北京,群眾出版社。
嚴琦華(2007),警察戰術學,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
朱信憲(2005),我國警察人員常年訓練-術科訓練之調查分析,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林淵城(2005),人質搶救策略之研究-以警察專案小組偵辦嘉義蔡姓富商綁架案為例。台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唐嘉仁(2001),提升執法人員執勤生存能力之作法建議。警光雜誌,532,30-32
陳梁枝(2003),中華民國解嚴後的文武關係,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英哲(2000),預防警察遭襲殉職事件重演,警光雜誌,531,14-16。
黃昭欽(2004),警察行政中立之研究-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個案,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楊文友(2002),警察人員工作投入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天岳(2001),警察在槍戰現場之死亡心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英文書目:
Adam Przeworski.(1992), “The Games of Transition”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The New South American Democrac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eds.,Mainwaring, Scott O.Donnell Guillermo and Valenzuela, J.Samuel.Indiana University of Norte Dame Press:105.
Amos Perlmutter and William M. LeoGrande. (1982),“The Party in Uniform: Toward a Theory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ommunist Political System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6:778-789.
Robert F. Hahn II.(1997),“Politics for Warriors: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Military Officers.” Project on U. S. Post Cold-War Civil-Military Relations.Harvard University, http://hdc-www.harvard.edu/cfia/olin/pubs/no12.htm, 2007,12,15.
Robert F. Hahn II.(2007),“Politics for Warriors: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ilitary Officers. ” Project on U.S. Post Cold-War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Harvard niversity, http://hdc-www.harvard.edu/cfia/olin/pubs/no12.htm,2007,12,15.
Rosen,Harver S.(1995),public Finamce,4th,Chiccago:Irwin,Inc.
Shaw,J.B.(1980).An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job desig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5(1),42-46
SPSS Inc.(2007),SPSS 16.0 Brief Guide,Chicago,I.L.:SPSS Inc.
Steers,R.M. & Porter,L.W.(1987). Motivation and work behavior.New ork:McGraw-Hill.
Steers,R.M., & Mowday R.T.(1977).The motivational properties of task.The Acadwmy of anagement Review,2(4),645-646
Super,D.E.(1970).Manual ofwork values inventory. Chicago:Riverside.
Turner,A. N., & Lawrance, P. R (1965).Industrial jobs and the worker.Boston: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Harvard University.
U.K. Ministry of Defense.( 1999),“Modernizing Defense:Annual Report of Defense Activity ”,http://www.mod.uk/policy/ar98-99/part5.htm,2007.12.15.
Weiss,E.B(1968),‘’Marketers.Fiddle While Consumer Burn,‘’Harvard siew,46(6) pp.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