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芬
Chen Yi-Fen
論文名稱: 《山海經》的旅行記錄
The travel record of Shang Hei Jing
指導教授: 潘麗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12
中文關鍵詞: 山海經旅行空間點狀記錄線狀記錄神話思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提要
    古語云:「名正、言順、事成。」探討書籍內容之先,對該書的性質勢必得作一番討論。筆者對於傳統中國神話極感興趣,神話書籍中又以《山海經》氣勢最為恢弘奇幻。筆者以本論文做為再深入研究此書內容思想之基礎,因此本論文主旨即在探索《山海經》一書的性質界定。
    自古以來,研究《山海經》的學說多如繁星,每一個朝代對於該書研究都有一定的收穫,然而,究竟如何界定可以真確的貼近此書?恢復該書應有的原貌?筆者蒐集古今學人的研究資料,並進一步做對照比較,發現多數學者仍將《山海經》界定於實用的書籍,亦即「指南」性質的書籍;除此之外,學者亦多肯定該書所延展開的空間地域,准此,筆者大膽以「旅行指南」為《山海經》原初風貌。
    「旅行」的行動自古皆有,然較為清楚論及「旅行」概念的,不得不延至廿世紀西方文獻。筆者旁引傳統文獻及西方研究資料,透過釐清「旅行」一詞的概念,並由此概念建立「旅行指南」內容之架構,確定「旅行指南」最少必須具有線狀記錄、點狀記錄以及空間再現三大內容。旅行雖然同時涉及時空轉變,本論文則集中討論旅行中的空間變易,藉此探論《山海經》的文字作為旅行記錄之可能。
    本論文共分為五大章,第一章為文獻探討:羅列、比較前人研究。第二章討論旅行概念,並建構旅行記錄內容。第三章至第五章就旅行紀錄內容討論《山海經》的內容:第三章從線狀記錄討論、第四章從點狀記錄討論、第五章從空間再現討論。
    本論文乃筆者《山海經》研究的基礎概論,冀透過肯定《山海經》之性質,可以對該書有更深刻的理解。

    緒言 第壹章 《山海經》的性質研究 第一節 歷代註解 第二節 近人研究 一、 從巫術的觀點解讀《山海經》 二、 從神話的觀點解讀《山海經》 三、 從歷史的觀點解讀《山海經》 四、 從地理的觀點解讀《山海經》 五、 從科技的觀點解讀《山海經》 第三節 新的眼光:旅行指南 第貳章 旅行與旅行指南 第一節 何謂旅行 一、 旅 二、 行 三、 旅行 四、 旅行的目的 第二節 旅人與空間關係 一、 空間的被統治者 二、 空間的改變者 三、 空間的統治者 第三節 旅行所展現的思惟策略 一、 尋同:統合的策略 二、 求異:分別的策略 三、 旅行空間符號化 第四節 旅行的文字記錄 一、 資料傳達:點線記錄 二、 權力彰顯:空間再現 第參章 從線狀記錄探《山海經》的旅行記錄 第一節、《五藏山經》的文字記錄 一、 《南山經》 二、 《西山經》 三、 《北山經》 四、 《東山經》 五、 《中山經》 第二節、《海外四經》的文字記錄 一、 《海外南經》 二、 《海外西經》 三、 《海外北經》 四、 《海外東經》 第肆章 從點狀記錄探《山海經》的旅行記錄 第一節、 可被使用者之記錄 一、具療效之物 二、 預警之物 三、 祭祀與儀式 第二節、 解釋性記錄 一、自然現象的解釋 二、命名原則的記錄 第伍章 《山海經》所再現空間的特殊性 第一節、 尋同策略的顯現 一、 移情的作用 二、 變形的空間 第二節、 求異策略的展現 一、 分別為聖 二、 空間規劃 結語 參考書目

    壹、與「旅行」有關的書目
    一、中文著作
    (一)書籍
    王子今《中國古代行旅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11
    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2
    沈祖祥《旅遊文化概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8
    楊蔭深、黃逸之選注《古今名人遊記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3.8
    (二)期刊
    鄭焱〈旅遊的定義與中國古代旅遊的起源〉,《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
    學報》第28卷,1999年第4期
    顏亞玉〈宗教旅遊論析〉,《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
    年第3期
    二、外文著作
    James Duncan and David Ley, place/culture/representation,
    London:Routledge,1993
    貳、與「山海經」有關的書目
    一、古籍
    楊慎《山海經補注》光緒紀元夏月湖北崇文書局本,印自師大圖書館
    郝懿行《山海經箋疏》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1
    畢沅《山海經圖說》台北:新興書局,1958.8
    袁珂《山海經校注》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11
    二、近代研究
    丁振宗《破解山海經---古中國的X檔案》台北:昭明出版社,2002.1
    王善才編《山海經與中華文明》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3
    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編《山海經新探》四川新華書局,1986.1
    李仁澤《山海經神話研究》,師大國文系碩士論文,1986
    扶永發《神州的發現---山海經地理考》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11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7
    徐顯之《山海經探源》武漢出版社,1991.3
    陳逸根《山海經中之原始信仰研究》,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
    蔡學民《山海經的歷史地理區域重塑》,師大地理系碩士論文,1998
    羅相珍《山海經自然神話分類及原始思維初探》,台大中文系碩士論
    文,1993
    三、期刊
    王范之〈從山海經的藥物使用來看先秦時代的疾病狀況〉,《醫學史與
    保健組織》,1957年第3號
    王大有〈山海經是上古史書〉,《新華文摘》,1990年第四期
    李豐懋〈山海經靈異動物之研究〉,《中華學院》第廿三、廿四期,
    1990.1
    何觀洲〈山海經在科學上之批判及作者之時代考〉,《燕京學報》,第
    七期
    汪俊〈山海經無“古圖”說〉,《徐州師範大學學報》,第28卷第3
    期, 2002.9
    金榮權〈《山海經》研究兩千年述評〉,《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00.10
    孫致中〈山海經的性質〉,《貴州文史叢刊》,1985年第三期
    孫致中〈山海經的作者及著作時代〉,《貴州文史叢刊》,1996年第一

    翁銀陶〈山海經性質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第四期
    常金倉〈山海經與戰國時期造神運動〉,《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
    6 期
    馬昌儀〈山海經圖:尋找《山海經》的另一半〉,《文學遺產》,2000
    年第六期
    張貽俠〈山海經——世界最古老的礦產地質文獻〉,《光明日報》
    1961.3.29日第三版
    張步天〈山海經性質志書說芻議〉,《益陽師專學報》,2001年第四期
    傅錫任〈山海經研究〉,《淡江學報》,1976.4
    程邦雄〈釋〉,《語言研究》2002年第一期
    蔡振豐〈山海經所隱含的神話結構試論〉,《中國文學研究》第八期
    1994.5
    鄭志明〈山海經的神話思維〉,《淡江中文系學報》第二期
    參、其他
    一、書籍
    王汎森、杜正勝《傅斯年文物資料選集》台北:傅斯年先生百齡紀念籌
    備會,1995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1998.11
    王海霞《漢語動物命名》成都:巴蜀書社出版,2002.5
    李劍國《中國狐文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6
    李元《蠕範》,收錄於《叢書集成簡編》,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李調元《然犀志》,收錄於《叢書集成簡編》,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古添宏、陳慧樺編著《從比較神話到文學》台北:東大圖書,1993.10
    茅盾《神話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4.1
    詹鄞鑫《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巫術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5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神話與詩》,台北:里仁書局,2000.10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
    潘朝陽《出離與歸反:淨土空間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1.3
    顏忠賢《不在場:顏忠賢空間論文集》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1998.11
    〔法〕列維---布留爾《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法〕列維---斯特勞斯著《圖騰制度》渠東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6
    〔德〕恩斯特‧卡西勒《神話思維》黃龍寶、周振選譯,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1992.3
    〔德〕恩斯特‧卡西勒《人論》甘陽譯,台北:桂冠圖書,1997.11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國家的神話》范進、楊君游、柯
    錦華譯,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2001.1
    〔德〕恩斯特‧卡西勒《語言與神話》于曉等譯,台北:桂冠圖書,
    2002.6
    〔英〕弗雷澤《金枝》汪培基譯,台北:桂冠圖書,2001.4
    〔英〕馬凌諾斯基《文化論》費孝通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1
    〔羅〕伊利亞德《聖與俗---宗教的本質》楊素娥譯,台北:桂冠圖書出
    版社,2000.1
    〔西〕Santiago Ramn y Cajal 《研究科學的第一步----給年輕探索者
    的建議》程樹德譯,台北:究竟出版社,2002.8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