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孟孜
論文名稱: 《天龍八部》代表人物性行研究──以「天、龍」象徵作為詮釋界限
指導教授: 楊昌年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天龍八部文化中心符號人物性行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1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金庸《天龍八部》取材佛教「天龍八部」的典故,創造出眾多人物與龐大的故事結構。故「『天龍八部』在書中象徵什麼?」「書中人物如何對應?」這兩個問題為全書的核心所在。本研究並擇取八部為首且資料最為詳備的「天」、「龍」二部,作為人物性行研究的主軸。文中凡屬本論文所提出之見解,俱以「本研究」標示之。
    然而,要探討象徵意義,唯有強調意義理解與解釋的詮釋學方能切中其核心。詮釋學依其立場原分作者中心、讀者中心與文本中心,但本研究進一步提出:「天、龍」二部的詮釋,必項在社會文化約定俗成的前提下進行──亦即透過「文化中心」的詮釋視野,以歸納出真正的象徵意涵。
    其次,由於任何思想或意義的傳達,都必須透過「符號」來呈現,故本文進一步擇取「符號學」作為研究分析的途徑。在分析實務上,並以符號學之父──皮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之「符號三角理論(Semiosis)」為分析架構,以「天」與「龍」二部為承載意義之「符號」。在此三角理論中,「天/龍」的意義展現於並立的三項:「天/龍的符號(Sign)」、「天/龍的詮釋(Interpretant)」、「天/龍的對象(Object)」;其中「天/龍的再現」代表「作者意義」,「天/龍的詮釋」代表「文本意義」,「天/龍對象」代表「讀者意義」(因為讀者乃藉由人物之性行得到意義)。本文並透過此一三角結構進行書中四大代表人物「段譽」、「喬峰」、「虛竹」與「慕容復」之性行分析,並依此梳理出四大代表人物與符號「天/龍」的對應關係。
    由本文分析結果得知,四位代表人物與符號「天/龍」形成兩類對應關係:一是「一部對多人」,即段譽、喬峰、虛竹與慕容復,皆具有「天」部與「龍」部的特質;二是「二部對一人(至『多部對一人』)」,四大人物各自具有「天」與「龍」的特質。其中,就符號「天」的特質來說,以段譽所具最厚,虛竹次之,慕容復再次,喬峰居末;其次,就符號「龍」的特質來說,以慕容復所具最多,喬峰次之,段譽再次,虛竹居末。「一部對應多人」展現出「人性具有共通點」的意義,「多部對應一人」則顯示出「人性之多元而複雜」的意義來。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天龍八部》的啟示性…………………………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天龍八部》研究現況…………………………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由文化中心到符號詮釋 ……………………… 29 第四節 論文架構:研究問題暨章節安排………………………… 40 第二章  詮釋符號的象徵意涵 第一節 八部概說 …………………………………………………… 41 第二節 天部釋名 …………………………………………………… 42 第三節 龍部釋名 …………………………………………………… 54 第四節 小結 ………………………………………………………… 61 第三章  「天」之符號象徵與代表人物之性行分析 第一節 「天」與段譽之性行 ……………………………………… 63 第二節 「天」與喬峰之性行 ……………………………………… 72 第三節 「天」與虛竹之性行 ……………………………………… 78 第四節 「天」與慕容復之性行 …………………………………… 83 第五節 小結 ………………………………………………………… 87 第四章  「龍」之符號象徵與代表人物之性行分析 第一節 「龍」與段譽之性行 ……………………………………… 88 第二節 「龍」與喬峰之性行 ……………………………………… 94 第三節 「龍」與虛竹之性行 ……………………………………… 99 第四節 「龍」與慕容復之性行 …………………………………… 102 第五節 小結 ………………………………………………………… 109 第五章  「解碼」:「天」、「龍」符號與代表人物對應關係 第一節 對號入座:四大代表人物性行統整 ……………………… 111 第二節 同義異構:一部對多人的對應關係 ……………………… 117 第三節 異義同構:多部對一人的對應關係 ……………………… 125 第四節 小結 ………………………………………………………… 132 第六章  結論 ………………………………………………………… 133 ── 文化中心的文學詮釋途徑 ── 從「文學的人性」看人物塑造 ── 從「人性的文學」看一本好小說 ── 《天龍八部》研究的前瞻性 徵引文獻 ………………………………………………………………… 142

    一、 專書
    (一)佛經典籍
    ﹝後秦﹞鳩摩羅什:《妙法蓮華經》(西元406年),《大正藏》第9冊,經號262。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佛說長阿含經》(西元413),《大正藏》第1冊,經號1。
    ﹝東晉﹞法 顯:《大般涅槃經》(西元421),《大正藏》第1冊,第7號經。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佛說觀佛三昧海經》(西元403-455),《大正藏》第15冊,經號643。
    ﹝劉宋﹞求那跋陀羅:《央掘魔羅經》(西元435-?),《大正藏》第1冊,經號120。
    ﹝劉宋﹞求那跋陀羅:《雜阿含經》(西元443),《大正藏》第2冊,經號99。
    ﹝梁﹞寶 唱等:《經律異相》(西元516),《大正藏》第53冊,經號2121。
    ﹝梁﹞寶 唱(?):《翻梵語》(西元?),《大正藏》第54冊,經號2130。
    ﹝隋﹞智 顗:《妙法蓮華經文句》(西元585-589),《大正藏》第34冊,經號1718。
    ﹝隋﹞闍那崛多等:《起世經》(西元601前),《大正藏》第1冊,經號24。
    ﹝隋﹞闍那崛多:《佛本行集經》(西元?),《大正藏》第3冊,經號190。
    ﹝唐﹞不 空:《佛母大孔雀明王經》(西元637-735?),《大正藏》第19冊,經號982。
    ﹝唐﹞玄 奘:《阿毘達摩大昆婆沙論》(西元657),《大正藏》第27冊,經號1545。
    ﹝唐﹞玄 奘:《阿毘達摩俱舍論》(西元658),《大正藏》第29冊,經號1558。
    ﹝唐﹞道 世:《法苑珠林》(西元668),《大正藏》第53冊,經號2122。
    ﹝唐﹞般 若:《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西元788),《大正藏》第8冊,經號0261。
    ﹝唐﹞慧 琳:《一切經音義》(西元788-810),《大正藏》第54,經號2128。
    ﹝宋﹞延 壽:《宗鏡錄》(西元961),《大正藏》第48冊,經號2016。
    ﹝宋﹞法 雲:《翻譯名義集》(西元1143),《大正藏》第54冊,經號2131。
    ﹝宋﹞行 霆:《重編諸天傳》(西元1173),《卍藏續》第88冊,經號1658。

    (二)近人著作
    王一川等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大師文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社,1994年。
    王敬三主編:〈走近金庸‧走進金庸〉《華山論劍──名人名家讀金庸‧上》,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
    王敬三主編:《倚天既出,誰與爭鋒──名人名家讀金庸‧下》,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2月。
    王建華:《語用學與語文教學》,杭州:浙江大學,2000年10月。
    印 順:《藥師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1955年。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1981年。
    西槙光正編:《語境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11月。
    沈登恩主編:《諸子百家看金庸‧第一輯》,台北:遠景出版社,1984年8月。
    ───主編:《諸子百家看金庸‧第二輯》,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6月再版。
    ───主編:《諸子百家看金庸‧第四輯》,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6月再版。
    ───主編:《諸子百家看金庸‧第五輯》,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12月。
    沈 謙:《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3月。
    周慶華:《文學詮釋學》,台北:里仁書局,2009年2月。
    林保淳:《解構金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6月。
    岑運強主編:《語言學基礎理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金 庸:《天龍八部》,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7月三版。
    洪漢鼎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5月再版。
    ───編譯:《詮釋學經典文選‧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5月再版。
    徐 岱:《小說敍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9月。
    倪 匡:《我看金庸小說》,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6月。
    ───:《再看金庸小說》,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6月6版。
    曹正文:《縱談中國武俠》,台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 墨:《金庸小說總評‧下》,台北:雲龍時代出版社,2004年5月。
    ───:《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細說天龍八部》,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9月。
    陳平原:《武俠小說類型研究》,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12月。
    湯哲聲主編:《中國當代通俗小說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黃華新、陳宗明主編:《符號學導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楊昌年:《十二重樓月自明》,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現代小說》,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5月。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94年再版。
    溫瑞安:《天龍八部欣賞舉隅》,台北:遠景出版社,1986年10月。
    葉 朗:《中國小說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6月。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長沙:嶽麓書社,1992年。
    趙毅衡:《符號學原理與推演》,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錢 穆:《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補訂版。
    ───:《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羅 鋼:《敍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Benjamin F. Carbtree and William L. Miller,黃惠雯等譯,《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Carl G. Jung,吳 康等譯:《心理類型學》,西安:華岳文藝出版社,1989年4月。
    Carl G. Jung,龔卓軍譯,余德慧校訂:《人及其象徵》,臺北:立緒文化有限公司,1999年5月。
    Ferdinand De Saussure,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11月初版,2009年8月初版。
    F. W. Nietzsche,劉 崎譯:《悲劇的誕生》,臺北:志文出版社,1998年7月再版。
    Ricard E. Palmer, 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Steven Cohan and Linda M. Shires, 張方譯:《講故事:對敍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Robert L. Dostal(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adamer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71.
    Umberto Eco: A Theory of Semiotics , Bloomingt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9.
    Richard E. Palmer, Hermeneutics: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Heidegger, and Gadamer , Evanston,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69 .
    二、 論文
    (一) 期刊論文
    尹福佺:〈《史記》與《天龍八部》:結構模式的承傳與重構〉,《安徽文學》2009年第9期,頁214-215。
    毛良斌:〈蕭峰:儒家之俠──兼與陳墨、倪匡先生商榷〉,《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6期,頁45-46、52。
    王小良:〈「梵我同一」和「天人合一」的基本義蘊比較〉,《鵝湖月刊》總號第349期(2004年7月),頁48-53。
    王 平:〈百回本水滸傳的文本構成與意義詮釋〉,《求是學刊》,第34卷第4期(2007年7月),頁109-116。
    王學海:〈金庸作品武人物的文化涵義──以《天龍八部》之段譽為例〉,《嘉興學院學報》第15卷第5期(2003年9月),頁30-33。
    ───:〈段譽奇特個性的形成與中國文化之比較〉,《嘉興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5-21。
    王璦玲:〈「忖度予心,百不失一」──論《桃花扇》評本中批評語境之提示性與詮釋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頁161-212。
    仲浩群:〈從佛學角度評析《天龍八部》的警世意義〉,《中山大學學報論叢》第26卷第7期(2006年),頁40-43。
    ───:〈感悟蒼茫人生──《天龍八部》中的愛恨情仇〉,《茂名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2008年4月),頁59-61。
    ───:〈詩性生存追求者──段譽、賈寶玉比較論〉,《名作欣賞》(2008年4月),頁89-92。
    任庭義:〈俠之大者,千古流芳──對喬峰、段譽、虛竹的俠客形象解讀〉,《社會科學家》2005年增刊(2005年10月),頁255-256。
    李 陀:〈一個偉大寫作傳統的復活〉,《明報月刊》1998年8月號,頁33-35。
    卓蒙蒙、宋鵬鵬:〈中西方悲劇人物的宗教因素──試分析《牛虻》與《天龍八部》人物悲劇宗教共性〉,《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第17期,頁155。
    金 庸述,林翠芬整理:〈金庸談武俠小說〉,《明報月刊》1995年1月號,頁48-54。
    周 寧:〈從金庸作品看文化語境中的武俠小說〉,《中國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頁152-164。
    周志強:〈英雄敍事的歷史性終結──論蕭峰〉,《昌吉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1999年12月),頁1-7。
    周志強、吳立華:〈告別英雄──蕭峰形象簡論〉,《濱州教育學院學報》第6卷第2期(2000年6月),頁48-52。
    ───:〈英雄敍事及其終結──論蕭峰形象〉,《2000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頁588-601。
    周淑媚:〈以天龍八部為例論金庸小說中的兩性關係〉,《通識教育年刊》(2001年),頁43-75。
    林冠夫:〈索隱派紅學的文化淵源〉,《紅樓夢學刊》1993年第1期,頁220。
    姚曉雷:〈說英雄,誰是英雄──蕭峰、冉阿讓比較論〉,《天中學刊》第16卷第4期(2001年8月),頁54-58。
    施愛東:〈英雄殺嫂──從「蕭峰殺敏」看金庸小說對傳統英雄母題的繼承和改造〉,《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04年1月),頁25-30。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原始精神及所經歷之挑戰與由回應而形成之發展〉,《鵝湖月刊》第5期(1975年11月),頁4-11。
    唐峻山:〈阿紫:被魔鬼操縱的靈魂──金庸筆下女性形象漫談之一〉,《丹東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1999年5月),頁53-54。
    ───:〈生命的寂然──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的文化解讀〉,《吉林教育學院學報》第22卷總第131期(2006年11月),頁55-56。
    徐芳芳:〈歷史、江湖、人生──從《天龍八部》看金庸小說的敍事「三維」空間〉,《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第5期,頁81-82。
    徐從輝:〈《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悲劇形象探析〉,《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25卷第2期(2007年3月),頁63-65。
    康 序、陳穎靈:〈此俠只應中華有──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主人公段譽〉,《當代作家評論》1990年第3期,頁105-110。
    張 彤:〈西方解釋學的歷史演進及其最新發展〉,《求是》,第33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43-49。
    張樂林:〈徬徨於末世與走向烏托邦──賈寶玉與段譽形象對比分析〉,《紅樓夢學刊》2009年第2期,頁186-196。
    曹克穎:〈飽嘗世事苦‧渴飲無相慧──從佛教視角淺析《天龍八部》〉,《傳承》2008年第3期,頁70-71。
    梁永軍:〈佛教禪宗和道教對金庸《天龍八部》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影響〉,《聊城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頁18-26。
    陳尚榮:〈英雄本色──評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喬峰〉,《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7卷第1期(2004年2月),頁29-32。
    陳曉虹:〈三角原型──從《天龍八部》看金庸小說的審美張力〉,《山東文學》(2004年),頁50-54。
    彭啟福:〈帕爾默、海德格爾的本體論和迦達默爾的哲學詮釋學〉,《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頁267。
    童輝傑:〈追求與變遷:天人合一境界與中國人的國民性格〉,《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7期(2002年6月),頁245-265。
    黃信二:〈在儒學與宗教之間:論「以人象天」之哲學意涵〉,《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5期(2008年5月),頁73-93。
    ───:〈論儒家「天人合一」之可能與不可能性〉,《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10期(2010年10月),頁159-181。
    楊 義:〈新詮釋學視角下的明代四大奇書〉,《求索》,2002年第5期(2002年5月),頁147-154。
    葉維廉:〈秘響旁通──文意的派生與交相引發〉,《中外文學》第13卷第2期(1984年)。
    ───:〈中國古典詩中的傳釋活動〉,《聯合文學》第1卷第8期(1985年8月),頁168-181。
    ───:〈與作品對話──傳釋學初探〉,《聯合文學》第2卷第10期(1986年8月),184-199。
    劉上江、劉紹瑾:〈闡釋學、接受理論與20年來中國古代文論研究述評〉,《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14-120。
    劉再復:〈金庸小說在廿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明報月刊》1998年8月號,頁43-46。
    劉雙喜、楊聖瓊:〈從「兩難」境地看喬峰的悲劇精神〉,《安順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5卷第2期(2003年6月),頁19-22。
    劉鐵群:〈《天龍八部》的原型分析──從《俄狄蒲斯王》談起〉,《廣西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1999年6月),頁80-84。
    龍雍生:〈蕭峰的儒家之美〉,《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05年4月),頁112-114。
    謝大寧:〈譬喻與詮釋──從法華經的譬喻看牟宗三先生的天台詮釋〉,《台北大學中文學報》2006年創刊號,頁97-119。
    韓 舒:〈悲愴中的崇高──淺析喬峰的儒家理想人格〉,,《廣西青年幹部學院學報》第15卷第 4期(2005年7月),頁56-58。
    羅 光:〈生命哲學的密契生活〉,《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9期(1997年9月),頁814-826。
    嚴家炎:〈金庸談讀書及小說、電影創作〉,《明報月刊》1998年12月號,頁33-35。
    Charles Sanders Peirce, “Elements of Logic,”in Charles Hartshorne and Paul Weiss Bristol, eds: Collected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Volume II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2 ),p.227-253.
    (二) 會議論文
    林保淳:〈金庸小說版本學〉,《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究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柳存仁:〈金庸小說的視野:《天龍八部》〉,《2000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頁559-570。
    黃宗慧:〈他不看她時她在嗎?──以《天龍八部》段正淳身邊的女性為例談自戀、戀物、攻擊慾〉,《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12月),頁181-205。
    廖朝陽:〈《天龍八部》的傳奇結構〉,《金庸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12月),頁519-540。
    (三) 學位論文
    任傳印:《風雨江湖菩提樹──佛教四聖諦視角下的「天龍八部」》(西溪:浙江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5月),頁1-58。
    吳明麟:《《天龍八部》美學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5月),頁1-249。
    涂明淮:《金庸《天龍八部》版本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2月),頁1-216。
    送銘池:《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事物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事物分析》(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5月),頁1-252。
    楊芸芳:《沉淪與解脫:《天龍八部》的悲劇意識》(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頁1-201。
    潘 虹:《論《天龍八部》的悲劇意識》(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8月),頁1-40。
    顏嘉儀:《英雄的旅程──以神話批評法閱讀《天龍八部》》(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頁1-133。
    三、 其他
    明報訊:〈查大俠再修訂作品 歷來第4 次 金庸盼各方指教〉,《明報》,2008 年9
    月29 日。
    陳逸星等:〈天龍八部釋名〉,《國際線上》2004 年2 月1 日,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1/2004/02/01/112@55753.htm。
    天龍fans :〈天龍八部釋名考〉, 2006 年6 月28 日,
    http://bbs.17173.com/topics/2905/200606/28/1384,1.html?time=1263111066

    鍋貼:〈探討《天龍八部》之八部〉,《金庸茶館線上版》,2005 年08 月15 日,
    http://jinyong.ylib.com.tw/snowtalk/show.asp?ch=genuine&no=55509。
    鄺萬禾:〈2005 年新修版《天龍八部》的慈懷胸懷〉,《金庸茶館線上版》,2006
    年5 月2 日,http://jinyong.ylib.com.tw/works/v1.0/works/talk/t0061‐3.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