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毛士文
論文名稱: 太極拳參與者休閒效益與休閒知覺自由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
指導教授: 黃金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太極拳休閒效益休閒知覺自由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太極拳參與者在參與太極拳運動時所感受的休閒知覺自由之情形,與參與太極拳運動時可獲得何種休閒效益。研究對象為新竹市參與太極拳運動者,研究時間自97年10月至98年5月,以方便取樣方式在新竹市各教練場發放問卷500份,有效問卷486份,有效百分比為97.2%。資料分析上使用描述性統計、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考驗與Pearson相關分析,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太極拳參與者之休閒效益經由因素分析後,萃取成四大構面,分別為:
    生理效益、心理效益、社交效益及自我實現。
    二、年齡、婚姻狀況、拳齡、每週從事頻率不同的太極拳參與者在休閒效
    益上的知覺有顯著差異。
    三、教育程度、每週從事頻率不同的太極拳參與者在休閒知覺自由上有顯
    著差異。
    四、太極拳參與者之休閒效益與休閒知覺自由呈現顯著的正相關。
    研究者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社區、政府與教育主管單位及後續研究者之建議。

    The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Leisure Perception of Freedom the Taichi participants feel and the benefits they get when participating. The population of the study is the Taichi participants in Hsinchu City, studied time from October of 2008 to May of 2009. Using convenience sampling, the study issued 500 questionnaires and got back 486 valid ones, effective percentage is 97.2%. To analyze the data,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actor analysis, one-way ANOVA, t-test,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are used.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the Leisure Benefits of Taichi participant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aspects: physical benefits, psychological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self realization.
    2. Taichi participants’ Leisure Benefit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cause of their ages, marriage status, years of doing Taichi, and the weekly frequency they do it.
    3. Taichi participants’ Leisure Perception of Freedom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cause of their varied education levels and the weekly frequency they do Taichi.
    4. The Leisure Benefits and Leisure Perception of Freedom of Taichi participant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schools, communities, the government, th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the futune researchers.

    目 次 頁次 考試委員審定書 ……………………………………………………… i 授權書 ……………………………………………………………… 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謝誌 ………………………………………………………………… v 目次 ………………………………………………………………… vi 表次 ………………………………………………………………… vii 圖次 ………………………………………………………………… 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休閒效益理論 …………………………………………… 8 第二節 休閒知覺自由理論 ……………………………………… 16 第三節 太極拳運動與健康狀況之相關研究 …………………… 28 第四節 研究假設 ……………………………………………31 第叁章 研究方法 …………………………………………………… 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5      第三節 研究過程與步驟 ………………………………………… 36 第四節 研究工具的編擬 ………………………………………… 38 第五節 研究工具之檢驗 ………………………………………… 40 第六節 資料處理 ………………………………………………… 44 第肆章 研究結果 …………………………………………………… 46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 46 第二節 太極拳參與者之休閒效益分析 ………………………… 52 第三節 太極拳參與者之休閒知覺自由分析 ………………… 66 第四節 太極拳參與者休閒效益與休閒知覺自由之相關分析 … 79 第五節 綜合討論 ………………………………………………… 8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88 第一節 結論 …………………………………………………… 88 第二節 建議 …………………………………………………… 90 參考文獻 ……………………………………………………………… 92 一、 中文部分 ……………………………………………………… 92 二、 英文部分 ……………………………………………………… 98 附錄一 ……………………………………………………………… 101 附錄一 高雄市高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調查問卷(預試) 101 附錄二 高雄市高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調查問卷(正試) 106 表次 表2-1-1 休閒典範 ………………………………………………… 16 表2-1-2 歸因因素 ………………………………………………… 19 表3-2-1 問卷發放與回收情形分析表 …………………………… 36 表3-5-1 休閒效益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41 表3-5-2 休閒知覺自由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42 表3-5-3 休閒效益量表之信度分析表 …………………………… 43 表3-5-4 休閒知覺自由量表之信度分析表 ……………………… 43 表4-1-1 受試者性別次數分配情形統計表 ………………………… 46 表4-1-2 受試者年齡分配情形統計表 …………………………… 47 表4-1-3 受試者婚姻狀況次數分配情形統計表 ………………… 47 表4-1-4 受試者教育程度次數分配情形統計表 ………………… 48 表4-1-5 受試者職業次數分配情形統計表 ………………………… 49 表4-1-6 受試者個人月收入次數分配情形統計表 ……………… 50 表4-1-7 受試者拳齡次數分配情形統計表 ……………………… 51 表4-1-8 受試者每週從事太極拳休閒運動的頻率次數分配情形統 計表 ………………………………………………………… 51 表4-2-1 休閒效益量表答題優先順序分析表 …………………… 53 表4-2-2 休閒效益量表因素構面矩陣摘要表 …………………… 55 表4-2-3 受試者在休閒效益量表反應情形分析表 ……………… 56 表4-2-4 不同性別受試者在休閒效益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 57 表4-2-5 不同年齡受試者在休閒效益各構面差異性考驗摘要表 … 58 表4-2-6 不同婚姻狀況受試者在休閒效益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59 表4-2-7 不同教育程度受試者在休閒效益各構面差異性考驗摘要表 60 表4-2-8 不同職業受試者在休閒效益各構面差異性考驗摘要表 … 61 表4-2-9 不同個人月收入受試者在休閒效益各構面差異性考驗摘要 表 ………………………………………………………… 63 表4-2-10 不同拳齡受試者在休閒效益各構面差異性考驗摘要表 … 64 表4-2-11 不同頻率受試者在休閒效益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 65 表4-3-1 休閒知覺自由量表分析 ………………………………… 67 表4-3-2 休閒知覺自由量表因素構面矩陣摘要表 ……………… 70 表4-3-3 受試者在休閒知覺自由量表反應情形分析表 ………… 71 表4-3-4 不同性別受試者在休閒知覺自由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71 表4-3-5 不同年齡受試者在休閒知覺自由各構面差異性考驗摘要表 72 表4-3-6 不同婚姻狀況受試者在休閒知覺自由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 表 …………………………………………………………… 73 表4-3-7 不同教育程度受試者在休閒知覺自由各構面差異性考驗摘 要表 ………………………………………………………… 74 表4-3-8 不同職業受試者在休閒知覺自由各構面差異性考驗摘要表 75 表4-3-9 不同個人月收入受試者在休閒知覺自由各構面差異性考驗 摘要表 ……………………………………………………… 76 表4-3-10 不同拳齡受試者在休閒知覺自由各構面差異性考驗摘要表 77 表4-3-11 不同頻率受試者在休閒知覺自由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 78 表4-4-1 休閒效益與休閒知覺自由各構面關聯性分析表 ………… 79 表4-4-2 典型相關分析結果 ………………………………………… 80 表5-1-1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 88 圖次 圖2-1 休閒效益模式 ……………………………………………… 9 圖2-2 休閒參與的一般模式 ……………………………………… 10 圖2-3 休閒參與體驗的歸類 ……………………………………… 27 圖3-1 研究架構 …………………………………………………… 35 圖3-2 研究流程圖 ………………………………………………… 37 圖3-3 問卷建構統計分析圖 ……………………………………… 40

    中文部分:
    卓俊辰編譯(1989)。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賴金鑫(1990)。太極拳練拳者之心肺功能﹝摘要﹞。中華民國運動醫學會
    七十九年度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童淑琴(1991)。工作場所健康促進計畫之實驗研究-以臺電總公司體適能計
    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安邦(1992)。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賴金鑫、藍青、黃美涓、張春琴、連倚南(1992)。中年太極拳練拳者之心
    肺功能研究。國術研究,1(1),12-15。
    張彩秀(1992)。中老年人運動型態、體適能及健康狀況之研究。國立陽明
    醫學院,台北市。
    張春興(1993)。心理學(第二版)。台北市:東華。
    方進隆(1993)。健康體適能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市:漢文。
    李金泉(1993)。SPSS/PC+實務與應用統計分析。台北市:松崗。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王震宇(1996)。休閒體驗中之自由感對休閒活動參與情況之影響。國立台
    灣大學森林研究所,台北市。
    林作慶(1996)。十週運動介入計劃對糖尿病患者健康狀況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市:桂冠。(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82)
    高俊雄、溫景財、黃煥業(1997)。休閒行為分析在運動員非訓練時間應用
    之探討。國立體育學院論叢,7(2),39-58。
    范靖惠(1997)。性別、休閒覺知自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
    張定綺譯(1997)。快樂,從心開始。台北市,天下。(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方進隆(1997)。提昇體能的策略與展望。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
    研究與發展中心。
    黃國禎、郭博昭、陳俊忠(1998)。長期從事太極拳運動對男性老年人安靜
    心律變異性之影響。體育學報,25,109-118。
    盧俊宏(1998)。從事體適能運動所帶來的106種利益。台灣省學校體育,
    8(5),17-22。
    林佩欣、曾旭民、鄭寶釵、黃美涓、鄧復旦(1999)。太極拳對老年人感覺
    運動功能的影響。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學會雜誌,24(4),231-241。
    藍青、賴金鑫、黃美涓(1999)。太極拳對中老年人心肺功能之促進及維持 效果。中華復健醫誌,27(2),63-69。
    林瑞興(1999)。增加身體活動量對老年人的重要性。大專體育,46,87-93。
    尚憶薇(1999)。適當運動對老年人身心健康之助益。大專體育,46,82-86。
    李惠蘭(1999)。鄉村老年人太極拳運動教導的身心健康評估。長庚大學護
    理學研究所,台北縣。
    楊玉振(2000)。關於太極拳「道」的答問。太極拳三十支會成立十週年特
    刊,40-42。
    林貴福、盧淑雲(2000)。認識健康體能。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文豐(2000)。談高血壓與運動之相關問題。臺灣體育,108,48-52。
    王登方(2000)。認識學生健康體適能。高中教育,13,21-23。
    陳信安(2000)。休閒參與的知覺自由與阻礙之研究~以台北縣淡水鎮國小六
    年級學童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台北縣。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以臺
    北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
    梅靜宇(2001)。探索教育活動對非行少年及一般國中生的影響之研究。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練研究所,台北市。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清惠、顏妙芬(2002)。太極拳運動對慢性疾病症狀控制之成效。護理雜
    誌,49(5),22-27。
    馬上鈞(2002)。休閒效益與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地區郊山登山者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元卉(2003)。北部地區登山者之個人特質與休閒自由感間的關係。大葉
    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研究所,彰化縣。
    陳桂敏、劉慈慧(2004)。太極拳運動於老年族群之應用成效。長期照護雜
    誌,8(2),223-235。
    余玥林(2004)。單車活動參與者的目標取向、社會支持和休閒形態對休閒
    效益的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林宜蔓(2004)。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雲林縣。
    呂萬安、陳旺全、王俊雄(2005)。太極拳運動前後脈搏波及血液流體力學
    之變化。北市醫學雜誌,2 (8),705-712。
    劉虹伶(2005)。深度休閒者之休閒效益。大專體育雙月刊,78,116-122。
    黃金柱(2006)。休閒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徐仲欣(2006)。探索教育活動帶領者休閒效益與自我實現之關聯性研究。
    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南市。
    吳永發(2006)。路跑運動參與者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國
    立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桃園縣。
    王俊雄(2007)。從醫學的觀點看—太極拳對人體的影響。時中學社會訊,
    47,1-4。
    黃金柱(2007)。休閒管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葉怡屏(2007)。網路遊戲參與者之休閒覺知自由與休閒效益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觀光資訊研究所,台中市。
    徐新勝(2007)。衝浪活動參與者之休閒動機、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嘉
    義縣。
    吳科驊(2007)。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
    之相關研究。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英文部分:
    Lieberman, J. N. (1977).Playfulness:Its relationship to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Brooklyn, NY:Academic Press.
    Eills, G. D., & Witt, P. A. (1987).The leisure diagnostic battery users.
    North Palm Athletic Footwear Association Sponsored Report, North
    Palm,Flordia.
    Eills, G. D., & Witt, P. A. (1989). The leisure diagnostic battery users
    Manual.State College,PA:Venture Publishing,Inc.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1991).Benefits of leisure,
    Venture Publishing,Inc.State College.
    Wankel, L. M., & Berger, B. G. (1991).The personeral and social benefi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Benefits of leisure,(pp.121-144).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Inc.
    Mannel, R. C., & Stynes, D. J. (1991).Aretrospective:the benefits of
    leisure.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Benefits
    of leisure.461-473. State College,PA:Venture Publishing.
    Knapik, J., & Zoltick, J. (1993).Relationships between self-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active men.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9 (4),203-208.
    Caltabiano, M. L. (1994).Measuring the similarity among activities
    based on perceived stress-reduction benefit.Leisure Studies,
    13 (1),17-31.
    Morgan, A. L., Ellison, J. D., Chandler, M. P., & Chodzko-Zajko, W. J.
    (1995).The supplemental benefits of strength training for
    aerobically active postmenopausal women.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332-339.
    Giroudard, C. K., & Hurley, B. F. (1995).Does strength training inhibit
    gains in range of motion from flexibility training in older
    adults ?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27 (10),
    1444-1449.
    Whitlatch, S., & Aderm, R. (1996).Functional benefits of a structured
    hot water group exercise program.Activities,Adaptation & Aging,
    20 (30),75-85.
    Driver, B. (1997).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Parks & Recreation
    ,32 (12),38-41.
    Jadge, J. O., Underwood, M., & Gennosa, T. (1997).Exercise to improve
    gait velocity in older persons.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74 (4),400-406.
    Lan, C., Lai, J. S., Chen, S. Y., & Wong, M. K. (1998).12-month Tai Chi
    training in the elderly:its effect on health fitness.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30 (6),992-1008.
    Shangoid, M. M., & Sherman, C. (1998).Exercise and menopause:a time
    for positive changes.Physician and Sportsmedicine,26 (12),
    45-50.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