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彭浩齊 Peng, Hao-Chi |
---|---|
論文名稱: |
閒適與荒涼──周志文散文的文學與文化意義 Leisure and Desolation Style-- Th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Chou Chih Wen’s Essay |
指導教授: |
石曉楓
Shih, Hsiao-F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周志文 、現代散文 、閒適 、荒涼 、學者散文 、眷村散文 、音樂散文 、懷人散文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84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6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周志文(1942年-)曾任《中國時報》、《民生報》主筆,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在臺灣出版的文學散文集共10部,5部出版有同名簡體本,作品自1994年起陸續收錄於各散文選集;儘管如此,台灣卻少有論者注目、研究周志文的創作。本研究的重要性,不僅在於補全臺灣現代散文的作家研究,更在於以現代散文史的觀點,系統性地論證作家的特色、承繼與開創。
本研究梳理周志文前期/近期的文學風格。就前期,從周志文文藝養成的歷程,說明其創作的學者特質,彰顯周志文對五四以來學者散文譜系的繼承;就近期,透過比並作品、分析類型,說明周志文如何在類型寫作中表現其個人的情性、主張、藝術特徵以突破窠臼。由茲二方面,論證周志文散文的文學意義。
揆諸上述分析,本研究闡明周志文一以貫之的審美情調──閒適與荒涼。進一步說明此情調為何反映了「超越經驗和個人心理的社會性結構」──寫實的、可預測的系統性秩序;又在全球流行的懷舊浪潮中,如何開闢批判的懷舊寫作模式,因而在21世紀的現代散文寫作中展現了其文化意義。
一、書籍
(一)周志文著作
周志文:《日昇之城》(臺北:圓神出版社,1987年。)。
周志文:《在我們的時代》(臺北:三民出版社,1990年)。
周志文:《瞬間》(臺北:三民出版社,1992年)。
周志文:《三個貝多芬》(臺北:九歌,1995年)。
周志文:《冷熱》(臺北:爾雅出版社,1997年)。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周志文:《尋找光源─布拉格散步》(臺北:商訊文化,2003年)。
周志文:《布拉格黃金》(臺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
周志文:《時光倒影》(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周志文:《風從樹林走過》(臺北:爾雅出版社,2007年)。
周志文:《時光倒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周志文:《第一次寒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周志文:《同學少年》(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周志文:《同學少年》(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
周志文:《記憶之塔》(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周志文:《家族合照》(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周志文:《冷熱》(臺北:爾雅出版社,2011年)。
周志文:《記憶之塔》(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周志文:《家族合照》(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周志文:《黑暗咖啡廳的故事》(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周志文:《冬夜繁星:古典音樂與唱片札記》(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周志文:《汲泉室論學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14年)。
周志文:《有的記得,有的忘了》(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周志文:《躲藏起來的孩子》(北京:人民東方出版社,2018年)。
周志文:《冬夜繁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周志文:《論語講析》(北京:北京出版社,2019年)
周志文:《同學少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周志文:《記憶之塔》(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周志文:《家族合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年)
(二)其它專著
Anthony Giddens,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991),p.244
Jaroslav Průšek:〈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Study of Mordern Chinese Literature.〉(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p. 10.
R.C.赫魯伯(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縣:駱駝出版社,1994年)。
Robert Ezra Parl:《Race and Culture》(Glencoe:The Free Press,1950年)。
Svetlana Boym, The Future of Nostalgia, Basic Books 2001, p.xiii.
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 王志弘譯:《地方 : 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卜立德,陳廣宏譯:《一個中國人的文學觀:周作人的文藝思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纂:《羅東鎮志》(宜蘭:宜蘭縣羅東鎮公所,2002年)。
尤廉、任風生編:《20世紀學者散文百家》(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王堯:《鄉關何處──20世紀中國散文的文化精神》(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王堯:《詢問美文》(臺北: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德威,涂航等譯:〈有情的歷史〉,《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藝術家》(臺北:麥田出版社,2017年)。
古遠清:《台灣文壇的「實況轉播」:一位大陸學者眼中的台灣文壇》(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
弗朗茲‧法農,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白睿文,李美燕等譯:《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臺北:麥田出版社,2016年)。
朱自清,〈序〉,《背影》(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56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余光中:《逍遙遊》(臺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
吳潛誠:《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
呂正惠:《CD流浪記》(臺北:九歌,1999年)。
李佩霖:《臺灣的後眷村時代:離散經驗與社會想像的重構》(臺北:2019年3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李豐楙、呂正惠、何寄澎、林明德、劉龍勳、賴芳伶、簡宗梧編著,《中國現代散文選析》(台北:長安出版社)。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汪文頂:《無聲的河流──現代散文論集》,(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年)。
汪暉等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
沈從文:《抽象的抒情》(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沙究:《群蟻飛舞》(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一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
周作人:《周作人先生文集‧周作人書信》(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周昌龍:《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周蕾(Rey Chow),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欲、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臺灣新文學史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臺灣新文學史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
林錫嘉編:《八十三年散文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俞平伯:《雜拌兒》(上海:開明書店,1938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段義孚(Yi-Fu Tuan):《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潘桂成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洪子誠:《當代文學的概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凌性傑、楊佳嫻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臺北:麥田出版,2013年)。
夏曉虹、王風編:《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出版社,2002年)。
徐學:《台灣當代散文綜論》(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年)。
秦賢次編《梁遇春散文集》(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79年)。
馬森:《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上編 西朝東漸:第一度西潮與寫實主義)》(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
高夫曼(Goffman, E.),徐江敏等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苗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張岱原作、周志文導讀:《西湖夢尋》(臺北:金楓印行,久博總經銷,1987年)。
張真,沙丹、趙曉蘭、高丹譯:《銀幕艷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年)。
張曼娟編:《九十八年散文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4。
張瑞芬:《春風夢田:臺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出版社,2011年)。
張瑞芬:《春風夢田:臺灣當代文學評論集》(臺北:爾雅出版社,2011年)。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張瑞芬:《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張曉風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散文卷(二)》(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張雙英:《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張雙英:《文學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臺北:蘭亭書店,1986年)。
現代散文研究小組編:《中國現代散文理論》(臺北:蘭亭書店,1986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野口保市郎,陳湜譯:《人文地理學概論》(台北:臺灣商務,1967年)。
陳介玄、翟本瑞、張維安《韋伯論西方社會的合理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二魚文化,2005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世紀典藏精裝版)》(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世紀典藏精裝版)》(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陳財發等撰:《風華印記老懂街:羅東文化廊道導覽手冊》(宜蘭縣羅東鎮:宜蘭縣羅東鎮公所,2014年)。
陳望道編,《小品文和漫畫》(上海:上海書店,1981年)。
陳黎:《世界的聲音──陳黎愛樂錄》(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陳黎:《陳黎談藝論樂集》(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
斯維特蘭娜‧博伊姆,楊德友譯:〈導言:忌諱懷舊嗎?〉,《懷舊的未來》(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年)。
焦桐編:《臺灣飲食文選》I(臺北:二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黃子平:《邊緣閱讀》(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黃文倩:《靈魂餘溫:兩岸現當代文學批評集》(臺北:學生書局,2017年)。
黃重添、莊明萱、闕豐齡、徐學、朱雙一:《台灣新文學概觀》(臺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
楊小濱:,《迷宮.雜耍.亂彈:楊小濱文學短論與文化隨筆》(臺北:釀出版,2012年)頁266。
楊佳嫻:〈筆記1-71則〉,《瑪德蓮》(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年)。
楊佳嫻:《方舟上的日子──台灣眷村文學》(臺南:台灣文學館,2013年)。
楊佳嫻:《方舟上的日子──台灣眷村文學》(臺南市:台灣文學館,2013年)。
楊佳嫻:《瑪德蓮》(臺北:聯合文學,2012年)。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4年)。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4年)。
楊照:《想樂:發掘五○首古典音樂的恆久光彩》(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楊義、中井政喜、張中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上)》,(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
溫絲黛‧馬汀(Wednesday Martin):《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葉維廉:〈從跨文化網路看現代主義〉,《解讀現代‧後現代》(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葉維廉:《解讀現代‧後現代》(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舞鶴:《餘生》(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
趙偵宇:《觀念、分類與文類源流:日治時期的臺灣現代散文》(臺北:秀威資訊,2016年)。
齊蒙格‧包曼,朱道凱譯:《重返烏托邦》(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
劉半農:〈我之文學改良觀〉,《半農文選》(臺北:正文書局,1993年)。
劉半農:《半農文選》(臺北:正文書局,1993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
劉錫慶主編:《中國散文通史‧當代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
劉錫慶主編:《中國散文通史‧當代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
劉錫慶主編:《中國散文通史‧當代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
蔡江珍:〈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蔡江珍:《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想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二版)》(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
燕舞:《見解》(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年)。
鍾怡雯、陳大為主編,《天下散文選1970-2000:台灣》(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鍾怡雯:《后土繪測:當代散文論Ⅱ》(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2004年)。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2004年)。
鍾怡雯:《雄辯風景:當代散文論Ⅰ》(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韓韓:〈我從眷村來〉,青夷選編,《我從眷村來》(臺北:希代出版,1986年)。
簡政珍:《讀者反應閱讀法》(臺北:文建會,2010年)。
簡媜編:《八十四年散文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
羅世名:《比較文學概論》(臺北:黎明文化,2007年)。
羅宗強:《明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蘇偉貞等著:青夷選編,《我從眷村來》(臺北:希代書版,1986年)。
二、期刊論文
(一)周志文著作
周志文:〈屠隆的文學理論〉,《幼獅學誌》17卷4期,1983年10月,頁127-161。
周志文:〈陸游的詩論〉,《淡江學報》22期,1985年3月,頁67-78。
周志文:〈先秦泉幣之種類及其學術價值〉,《淡江學報》22期,1985年3月,頁33-41。
周志文:〈顧炎武論文學〉,《幼獅學誌》18卷4期,1985年10月,頁104-116。
周志文:〈論李贄的「道理不行,聞見不立」〉,《幼獅學誌》19卷2期,1986年10月,頁63-78。
周志文:〈張岱與〈西湖夢尋〉〉,《淡江學報》27期,1982年2月,頁157-166。
周志文:〈中國文字的未來:文字演化應回歸於自然〉,《交流》試刊號,1991年11月,頁27-28。
周志文:〈崇奢黜儉--論譚嗣同與章炳麟的一個經濟觀點〉,《淡江學報》31期,1992年1月,頁13-20。
周志文:〈清初有關封建、郡縣的爭議——以黃、顧、王為例〉,《淡江大學中文學報》,1992年3月,頁102-124。
周志文:〈兩岸文化交流的反省:讓文化減輕一些壓力吧〉,《文訊》48期,1993年1月,頁11-12。
周志文:〈由文化的觀點看文字統一的問題〉,《淡江學報》32期,1993年3月,頁23-31。
周志文:〈保種與保教〉,《臺大中文學報》6期,1994年6月,頁209-230。
周志文:〈真情與享樂--論晚明小品的兩個主題〉,《中華學苑》48期,1996年7月,頁65-78。
周志文:〈冷眼與熱情--評黃碧端〈期待一個城市〉〉,《聯合文學》12卷12期,1996年10月,頁163-164。
周志文:〈「童心」、「初心」與「赤子之心」〉,《古典文學》15集8期,2000年9月,頁75-94。
周志文:〈鄒守益與劉宗周〉,《佛光人文社會學刊》1期,2001年6月,頁171-196。
周志文:〈放翁「晚節」考〉,《醒吾學報》,2002年12月,頁39-50。
周志文:〈陽明在南贛〉,《井上義彥教授退官紀念論文集》,2006年2月,頁131-152。
周志文:〈王陽明在南贛的活動與事功紀實〉,《陽明學綜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頁172-195。
周志文:〈散文的解放與生活的解脫〉,美國加州國際哲學與心理治療學會第五屆學術會議論文,1997年7月。
周志文:〈陸游晚節考〉,2000年東亞漢學會議論文,2000年12月。
周志文:〈晚明清言的道德世界〉,2001年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蘇州大學,2001年11月。
周志文:〈他山之石--我對捷克漢學的觀察與建議〉,中、歐文化比較學術研討會論文,布拉格:查理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2002年4月。
周志文:〈王心齋與王陽明〉,《知性與情感的交會──唐宋元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7月,頁289-310。
周志文:〈四首海的間奏曲〉,《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2年9月13日)。
周志文:〈林語堂紀念館開館演講稿〉,《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02年3月11日)。
周志文:〈天下與國家〉,《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5年1月15日)。
周志文:〈樂祭阿巴多〉,《中國時報》 (2015年8月13、14日)。
周志文:〈老人與海〉,《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6年11月23日)。
周志文:〈劉振強,一個有願望的人〉,《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7年2月24日)。
周志文:〈鄉音〉,《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7年10月4日)。
周志文:〈茶與茶書〉,《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19年4月5日)。
周志文:〈東坡在黃州〉,《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 2019年8月14日)。
周志文:〈殺戒〉,《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2020年2月21日)。
(二)其它期刊論文
向陽:〈重返與跨越:臺灣當代散文的未竟之路〉,《新地文學》第23期(2013年),頁41。
何寄澎:〈對晚明小品的幾點反思〉,《中華學苑》第48期,頁151-152。
邱培超、黃文倩、陳煒舜〈天理明覺見真淳:周志文教授訪談錄〉,《華人文化研究》7卷1期 (2019年6月),頁273-288。
柯慶明:〈「碑」「銘」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清華中文學報》第九期2013年6月。
張健:〈六十年代的散文〉,《文訊》第13期(1984年8月),頁68-81。
張瑞芬:〈康德、浮士德與亞里斯多德–莊信正《文學風流》、莊裕安《喬伊斯偷走我的除夕》、南方朔《給自己一首詩》三書評論〉,《明道文藝》第310期(民國91年1月),頁14-24。
張瑞芬:〈暮光之城--評介周志文《家族合照》〉,《文訊》第307期(2011年5月),頁126-127。馬翊航:〈時間之水,記憶之刃──專訪周志文〉,《文訊》263期(2013年3月),頁42-49。
章綺霞:〈以書寫建構鄉土:濁水溪流域作家的鄉土書寫(1970-2000)〉,修平人文社會學報第十期,2008年3月。
陳建忠:〈冷戰與戒嚴體制下的美學品味:論吳魯芹散文及其典律化問題〉,《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6期,2014年8月,頁83-104。
陳義芝:〈台灣「學院詩人」的名與實──《學院詩人群年度詩集》綜論〉,《當代詩學》第3期(2007年12月),頁8-20。
鹿憶鹿:〈照亮黑暗角落的人--讀周志文《三個貝多芬》〉,《文訊》第126期(1996年4月),頁19-20。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頁5-42。
黃錦樹:〈文心凋零?〉,《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13年5月20日)。
蒲彥光:〈周志文《黑暗咖啡廳的故事》研究〉,《通識教育學報》2期,2014 年12月,頁223-245。
劉正忠:〈林語堂的「我」:主題聚焦與風格定調〉,《中國現代文學》14期,2008年12月,頁141。
鄭邦鎮:〈悲憫世間缺憾--評周志文《三個貝多芬》〉,《聯合文學》第135期(1996年1月),頁159。
三、學位論文
(一)周志文著作
周志文:《泰州學派對晚明文學風氣的影響》(臺北: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77年)。
周志文:《屠隆文學思想研究》(臺北:臺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81年)。
(二)其它著作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林君儀:《抗戰後期的學者散文─王力、梁實秋、錢鍾書三家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年)。
洪培雅:《柯裕棻散文的空間與常民生活書寫》(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張育滕:《顏崑陽知性散文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0年)。
連杏芳:《在我們的時代──周志文的散文書寫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2年)。
蔡旻軒:《地方感的錯置與轉折──以戰後台灣地誌詩為範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四、網路資料
https://udndata.com/ndapp/Index,檢索日期:2020年5月27日
https://tnsw.infolinker.com.tw/,檢索日期:2020年5月29日。
http://kmw.chinatimes.com/Index.aspx,檢索日期2020年5月29日。
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檢索日期2020年5月29日。
http://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3S202/103S202_AA17L01.pdf
,檢索日期2020年5月29日。
https://zh.twgreatdaily.com/y3J2gW8BMH2_cNUgT3qZ.htm
l,檢索日期2020年5月30日。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d4
,檢索日期2020年5月31日。
燕舞:〈周志文的童年往事〉,http://www.eeo.com.cn/observer/yuedu/2010/02/26/163495.shtml
,檢索日期2020年5月30日。
莊裕安:〈穿馬勒的鞋子〉,https://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507517
,檢索日期:2020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