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婷如
論文名稱: <<哆啦A夢>>與藝術教育--分析暨調查研究初探
指導教授: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施令紅
Shih, Ling-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3
中文關鍵詞: 卡通影片符號學藝術教育角色場景劇情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9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嘗試從符號學與神話學的觀點,剖析台灣當今的熱門卡通影片《哆啦A夢》,透視其結構與組織形式,以解構這部深受不同年齡層觀眾喜愛的卡通影片,分析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以及為何這樣的影片內容與架構會如此受歡迎。本研究將卡通影片的結構拆解為角色、場景與劇情設計三大部分分別作分析,分析結果發現此部卡通影片之結構有幾個特點,分別為:
    一、角色設計:「卡哇伊與童心未泯」、「法力無邊」與「脆弱的男性與堅強的女性」。
    二、場景設計:「質樸的近身性——歡迎光臨寒舍」、「時空的壓縮——小鎮風光」與「空間與權力——危機四伏的公領域」。
    三、劇情設計:「教育與互助——讓我來幫助你吧」、「全球化之下的競爭——人生是一個奮鬥的旅程」與「公理正義的扁平呈現——驕者必敗」。
    此外,研究者也依據分析結果設計問卷,針對高中學生對《哆啦A夢》之觀點做了初步的問卷調查,發現青少年雖有初步的思辨能力,但多為表象的觀看,而少有深入的批判思考,因此於結論中提出了藝術教育之觀看以及創作方法的建議,並認同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與可行性,期望能藉由卡通影片的研究,為藝術教育注入新血,讓藝術的學習更加多元。

    This thesis tried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animation“ Doraemon“ by the theory of Semiology and Mythology. The purpose is to confer the ideology behind this animation, and to realize why it is so popular between adults and children through so many years. I divided the animation structure into three parts: roles, spaces and the story, and analyzed them separately. After the analysis, I discovered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animation:
    1.role design: “Kawaii” and retaining a childish heart, strong supernatural power, and tender males v.s. hardy females.
    2.space design: plain closeness—welcome to my home, the compression of time and space—the scenery of small town, and space v.s. power—dangerous public domain.
    3.story design: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let me help you! , the competition under Globalization—life as a striving process, and the flat appearance of judgement—the one who puffed up with pride is bound to lose.
    Besid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I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how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eel about“ Doraemon” , and discovered that although teenagers already have the basic thinking ability, but most are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urface; deeper critique thinking is few. Therefore, I addresse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art education: including teaching ways of seeing and creation. I identify with the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of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nd hope this study will make art education fresher, and add diversification in art learning.

    第一章 緒論——表象之下的凝望………………………………………1 第一節 脈絡的構連………………………………………………………2 第二節 解構的面向…………………………………………………………7 第三節 疆界的劃定…………………………………………………………9 第四節 解神話的密碼………………………………………………………12 第二章 結構釐清與脈絡回顧………………………………………………15 第一節 卡通影片的發展與內涵……………………………………………16 第二節 卡通影片在台灣……………………………………………………25 第三節 卡通影片相關研究…………………………………………………38 第三章 分析方法——神話學與符號學……………………………………44 第一節 卡通影片的神話結構………………………………………………45 第二節 意義的闡釋——符號學美學………………………………………55 第三節 敘事手法——電影符號學…………………………………………62 第四章 解構策略……………………………………………………………71 第一節 論述結構與框架……………………………………………………72 第二節 研究文本……………………………………………………………76 第三節 拆解步驟……………………………………………………………79 第四節 研究者的角色………………………………………………………81 第五章 《哆啦A夢》分析與調查…………………………………………83 第一節 眾生相——角色分析………………………………………………84 第二節 案發地點——場景分析……………………………………………101 第三節 聽我說故事——劇情分析…………………………………………115 第四節 高中學生對《哆啦A夢》之批判思考能力探究…………………12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34 第一節 結論——什麼樣的符號與神話?…………………………………135 第二節 建議——對藝術教育的啟示………………………………………145 參考資料……………………………………………………………………150 中文部分……………………………………………………………………150 西文部份……………………………………………………………………154 附錄…………………………………………………………………………157 附錄一 角色分析…………………………………………………………157 附錄二 場景分析…………………………………………………………160 附錄三 劇情分析…………………………………………………………167 附錄四 問卷專家效度檢核表暨問卷修正………………………………178 附錄五 高中學生對《哆啦A夢》之觀點問卷……………………………184 附錄六 問卷調查原始資料…………………………………………………186 圖 次 圖2-1 卡通影片的結構與內涵……………………………………………21 圖3-1 神話將第一個意指作用的形式系統予以改變……………………48 圖3-2 雙重系統增大的兩種方法…………………………………………60 圖3-3 涵義和元語言………………………………………………………61 圖4-1 研究結構圖…………………………………………………………72 圖4-2 研究步驟……………………………………………………………80

    一、中文部分
    刁曉華(譯)(1996)。R. Tong著。女性主義思潮。台北市:時報文化。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市:五南。

    陳光棻(譯)(2007)。四方田犬彥著。可愛力量大。台北市:天下文化。

    江秀琪(2004)。視覺文化教學概念融入國中藝術創作課程之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2NTNU0233008。

    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安思穎(2007)。卡通主角意象之調查研究─以目前熱門的卡通主角為例。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5DYU00580009。

    肖元愷(2003)。全球新座標:國記載體與權力轉移。北京:國際文化。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J. Storey著。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市:巨流。

    李琪明(2003)。倫理與生活:善惡的變與辨。台北市:五南。

    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市:淑馨。

    吳旻峰(2004)。宮崎駿動畫卡通作品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2NTTTC638062。

    吳珮慈(譯)(1996)。J. Aumont & M. Marie著。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市:遠流。

    林芳玫等(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文化。

    林佩璇(2002)。妖異情慾:解讀日本變體類色情動畫之性/別再現。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0TKU00023004。

    林素真(2004)。《哆啦A夢》研究。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2NTTTC638061。

    周昌忠(譯)(1998)。C. Levi-Strauss著。神話學:餐桌禮儀的起源。台北市:時報出版。

    房思宏(2004)。全球化=Globalization。台北市:揚智文化。

    高震峰(2002)。藝術與人文建構式教學取向:超廣度與超深度。新課程建構式教學理論與實踐,311-343。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莊蕙菁(2003)。以視覺文化為核心之藝術教育課程研究——以廣告影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91NTNU0233016。

    陸揚(2002)。大眾文化理論=Popular Culture Theory。台北市:揚智文化。

    張梨美(譯)(1997)。R. Stam, R. Burgoyne & S. F. Lewis著。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市:遠流。

    張瑞蘭、陳靖蓉、楊棟樑(2004,12月)。Kidult。論文發表於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文化研究學會主辦之「疆界/將屆:2004文化研究學生研討會議」學術研討會,新竹。

    張錦華(譯)(1995)。J. Fiske著。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市:遠流。

    馮健三(譯)(2001)。J. Tomlinson著。文化全球化。台北:韋伯文化。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台北市:唐山。

    陳坤宏(200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芸芸(譯)(2004)。N. Mirzoeff著。視覺文化導論。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

    陳信甫、林珊妏(2002)。中國禪風對日本庭園風格之影響──以京都地區為例。中華佛學研究,6,445-482。

    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R. Barthes著。神話學。台北市:桂冠。

    郭禎祥、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頁325-366)。台北縣新店市:桂冠。

    葉美怡(2006)。電視卡通主角呈現價值之內容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博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5NTPTC096003。

    傅鳳琴(2003)。解構迪士尼形塑的童話世界——以1991-2002年台灣上映之迪士尼動畫電影為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1NTTTC638042。

    黃壬來(主編)(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台北縣新店市:桂冠。

    黃玉珊、余為政(主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台北市:遠流。

    黃珮苑(2008)。米飛兔卡通之品格概念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096NTTTC576004。

    戴行鉞(譯)(1993)。J. Berger著。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市:台灣商務。

    董學文、王葵(譯)(1992)。R. Barthes著。符號學美學。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

    齊隆壬(民81)。電影符號學。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鄭祥福(1999)。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台北市:揚智文化。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3)。J. Tomlinson著。文化全球化。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統整課程初探——從惠玲檳榔與荷莉的例子談起。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1-433)。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

    趙惠玲(2004)。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建台、林宗德(譯)(2003)。K. Clatterbaugh著。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台北市:女書文化。

    劉美玲(譯)(2003)。E. B. Feldman著。藝術教育的本質。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劉森堯(譯)(1996)。C. Metz著。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台北市:遠流。

    劉維公(2000)。全球文化與在地文化的「連結」(connection)關係:論日常生活取向的文化全球化研究。台大社會學刊,28,189-228。

    劉維公(2007)。小世界裡的大力量。載於四方田犬彥,可愛力量大(頁)。台北市:天下文化。

    鄭淑芬(譯)(2007)。S. Cottrell著。批判性思考:跳脫慣性的思考模式。台北市:寂天文化。

    錢永祥(2001)。自由主義為什麼關切平等:當代的一個看法。載於陳祖為、梁文韜(主編),政治理論在中國(頁169-187)。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錢俊(譯)(1995)。H. L. Dreyfus、P. Rabinow著。傅科: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市:桂冠。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市:女書文化。

    二、西文部分
    Adams, P. C. (1992). Television as a gathering place.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82(1), 117-135.

    Ardono, T. W. (1991). The cultural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Ballengee-Morris, C. & Stuhr, P. (2001). Multicultural art and visual culture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Art Education, 54 (4), 6-13.

    Baudrillard, J. (1984). The precession of simulacra. In B. Wallis (Ed.), Art after modernism: 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Beller, J. L. (1994). Cinema, capital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st Modern Culture, 4(3), May 1994.

    Bogatyrev, P. (1938). Semiotics in the Folk Theatre. In L. Matejka & I. Titunik (Eds.), Semiotics of Art: Prague School Contributio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Chow, R. (1993). Listening otherwise; music miniatured. In O. Aiwa (Ed.), 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P.

    Clifford, J. (1997). Routes: Travels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Harvard UP.

    Crane, D. (2002). Culture and globalization theoretical models and emerging trends. In D. Crane etc (Eds.), Global culture media , arts, policy, and globalization (pp. 1-25). New York: Routledge.

    Debord, Guy. (1977).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London: Black and Red.

    Duncum, P. (2000). Deconstructing media images of postmodern childhood. In D. E. Fehr & K. Keifer-boyd (Eds.), Real-world readings in art education (pp. 29-34). New York: NY: Falmer Press.

    Duncum, P. (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 (2), 101-123.

    Duncum, P. (2002a).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5 (3), 6-11.

    Duncum, P. (2002b).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Why, what and how.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21 (1), 14-23.

    Freedman, K. (2000). Social Perspectives on Art Education in U. S.: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in a Democrac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 (4), 314-329/.

    Freedman, K. (2003).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Curriculum, aesthetics, and the social life of art.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Hamon, P. (1972). Pour un statut semiologique du personnage. In Poetique du recit. Paris: Seuil.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Iwabuchi, K. (2002). 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 Popular culture and Japanese transnationalism.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Jameson, F. (1991). Postmoderni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Said, E. (1978). Orientalism. London: Penguin Books.

    Sreberny-M, A. (1997). The many cultural faces of imperialism. In P. Golding & P. Harris (Eds.), Beyond cultural imperialism Global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pp. 49-68). London: Sage Pulications.

    Wasko, J., Vincent, M., & Manjunath, P. (Eds.). (1993). Illuminating the Blindspots: essays hornoring. Dallas W. Smythe, NJ: Ablex.

    Wilson, B. (2000). 圖表和根莖:衍裂的藝術教育內容。2000年視覺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藝術教育與視覺文化」論文集。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Wilson, R., & Dissanayake, W. (Eds.). (1996). Global / local: 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transnational imaginary.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