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國誠 |
---|---|
論文名稱: |
波長尺度小孔徑純量繞射模擬 |
指導教授: | 劉威志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1 |
中文關鍵詞: | 純量繞射理論 、波長尺度 、最佳同相繞射 、繞射極限 、Fresnel zones奇數區域聚焦 、單模態光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28 下載:6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篇研究特點
在遠場光學的範圍下(距離遠大於一個波長)觀察物體時,無法避免光的波動性質所造成的干涉與繞射效應,僅能獲得大約一個波長的空間解析度,此種現象稱為「繞射極限」(diffraction limit);而在近場光學中(距離遠小於一個波長)作光學偵測,可以避免掉光波動性質的呈現與干擾,其空間的解析度可以達到十分之一波長以下。本篇研究嘗試在波長尺度範圍,以純量繞射理論作小孔徑的繞射模擬,試圖找出其空間的解析度是否可以超越繞射極限。因此,本篇研究具有以下幾點重要特性:
(1)本篇研究是波長尺度範圍的繞射模擬,介於遠場光學和近場光學領域之間,是以往研究較少涉及的部分。
(2)本篇研究提供了三種不同提高解析度的方法,即最佳同相(optimal equal phase)繞射、Fresnel zones奇數區域聚焦概念,以及這兩種方式的綜合運用等。
(3)本篇研究將上述提高解析度的方法,應用在光纖的傳輸上,並在光纖的出口位置放置一聚焦的透鏡(fiber-lens),以及比較光纖的單模態(single-mode)和平面波的繞射。
本篇研究大綱
本研究共分為五章:
第1章將對整個純量繞射理論作一概括性的描述,在本章可以見到三種純量繞射理論,即Fraunhofer diffraction、Fresnel diffraction以及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的區別,其中以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作為後面四章的計算依據。
第2章是由實驗中的雷射照射到細線的繞射,而觀察到中央亮紋的範圍內出現兩條暗紋現象,我們由Fresnel-Kirchhoff diffraction formula模擬雷射對細線與雷射對狹縫繞射的比較,並可藉此檢驗本篇研究計算所使用的程式是否正確。
第3章是本研究主題的開端,模擬平面波對半徑1 的小孔繞射,得到其繞射的中央強度與繞射圖的半高全寬,並由聚焦原理計算出最佳同相繞射的中央強度和半高全寬有何改變,且由此設計出最佳同相繞射透鏡的外觀。
第4章是描述Fresnel zones奇數區域聚焦概念,並利用此一概念與第3章的最佳同相繞射概念結合,以減少因透鏡厚度問題所帶來的影響。
第5章是有關單模態光纖的高斯光束的繞射問題,與平面波繞射作normalize之後的比較,以及第3、4兩章所述的聚焦方法應用到光纖上所產生的變化。
[1] M. Born and E. Wolf, Principles of Optics : Electromagnetic Theory of Propagation, Interference and Diffraction of Light, 7th(expande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99.
[2] E. Hecht, Optics, 3rd ed., Addison Wesley Longman, U.S.A, 1998.
[3] F. E. Lytle, An Introduction to Diffraction PartⅠ:The Near Field, Applied Spectroscopy, 53, 212-226, 1999.
[4] F. E. Lytle, An Introduction to Diffraction PartⅡ:The Far Field, Applied Spectroscopy, 53, 262-276, 1999.
[5] A. Dubra and J. A. Ferrari, Diffracted Field by An Arbitrary Aperture, Am. J. Phys, 67, 87-92, 1999.
[6] J. Ferré-Borrull and S. Bos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Highly Oscillatory Functions: Algorithms Based on Critical Points and Semi-periodic Zones in Scalar Diffraction, 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 134, 11-22, 2001.
[7] D. Halliday, R. Resnick and J.Walker,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Extended, 5th ed., John Wiley & Sons, U.S.A, 1997.
[8] P. W. Milonni and J. H. Eberly, Lasers, Wiley, New York, 1991.
[9] H. P. Herzig, Micro-Optics : Elements,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Taylor & Francis, London, 1997.
[10]日本光產業技術振興協會(黃胤年翻譯),簡易光電技術,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光電小組,台北市,民88。
[11] G. P. Agrawal, Fiber-Optics Communication System, 2nd ed., Wiley, New York, 1997.
[12] D. Marcuse, J. Opt. Soc. Am., 68, 103,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