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芸三
論文名稱: 台灣地區大學院校藝文中心之研究-以大葉大學藝文中心規劃為例
指導教授: 王鍊登
Wang, Lien-Deng
林磐聳
Lin, Pang-So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藝文展演空間大學藝文中心藝術管理經營管理策略非營利組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1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學藝文中心是近幾年來台灣成長最快速的藝文展演空間,這些設置在全國各縣市大學校園內,積極扮演著公立藝文機構之外的第二展演平台的單位,除提供學校師生與社區居民欣賞藝文展演的場所外,也進行校內和社區藝文活動推廣及學術研究與實踐理論的發表場域。只是,面對這樣量大且設施新穎的校園展演空間,社會大眾對大學藝文中心的角色功能與營運方式仍感覺陌生和有距離,為打破此一藩籬及協助大葉大學籌劃具發展特色之藝文中心,本研究的重點即在於:一、瞭解大學藝文中心的角色定位與功能及探討其營運特色與經營策略之規劃。二、探求大學藝文中心發展趨勢與永續經營之道。三、協助大葉籌備中的藝文中心提出穩定發展的經營策略與發展藍圖。有鑑於研究目的及有效檢視與分析現今大學藝文中心實務操作景況。另外,藉由與大葉大學條件相近之大學校院藝文中心運作經驗,調整和啟發大葉藝文中心的經營規劃與特色營造,以確立其發展方向和內容。
    經相關資料之整理分析,研究發現,大學藝文中心在發展歷程中組織運作與經營管理均有顯著的轉變,功能發揮由單純的提供校內教學、研究、典藏和展演基本功能趨向重視延伸至社區、社會的功能發揮。展演空間規劃以往受限於因地制宜,現今新興的展場多配合發展特色靈活調整。業務推展方面由單打獨鬥狀態進入群策群力的時期。經營特色可說是各展所長,未來發展更是多元化,而永續經營是大學藝文中心經營與生存實力的考驗。對於大學藝文中心之研究建議則有:大學藝文中心應建置設立規範和評鑑機制,以利發展。應以企業化經營理念來推動大學藝文中心的業務,展現多元的風貌,以爭取與吸引更多人的參與及支持,為學校賺取收益和形象雙贏。有鑑於此各大學藝文中心應強化組織的經營力包括;專業人才培訓、義工制度的建立與實施、充實典藏品的質與量、靈活運用行銷策略、增添休閒、娛樂及創新功能、加強與社區民眾及企業團體交流,以帶動社區、社會藝文風氣,達成藝術普及化的實踐。至於大葉大學藝文中心之規劃朝向藝術知識、觀念創新及流通與藝文附加價值等功能發揮,提供藝術創作新人,展示創作之機會與場地,來營造大葉藝文中心的樣貌和特色,成為一種style,一種孕育大葉風格的藝術品牌。本論文期盼透過對台灣大學藝文中心組織運作與經營管理規劃的探討,喚起學校、社會及一般大眾對大學藝文中心的認識與重視,進而親近它和使用它,達到大學藝文中心廣設之意義。

    謝 辭 摘 要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0 第五節 研究相關名詞解釋-----------------------------------13 第二章 台灣地區大學藝文中心發展現況 第一節 台灣大學院校藝文中心角色定位------------------------18 第二節 台灣大學院校藝文中心之功能--------------------------37 第三節 台灣大學院校藝文中心之經營策略----------------------39 第三章 台灣地區大學藝文中心營運管理之探討 第一節 大學院校藝文中心營運分析---------------------------55 第二節 大學院校藝文中心經營管理策略-----------------------58 第三節 大學院校藝文中心永續發展之挑戰---------------------68 第四節 大學院校藝文中心未來發展探討-----------------------71 第四章 大葉大學藝文中心之規劃探討 第一節 大葉大學藝文中心成立緣起---------------------------76 第二節 大葉大學藝文中心之規劃特色-------------------------77 第三節 大葉大學藝文中心經營策略---------------------------88 第四節 大葉大學藝文中心未來發展規劃------------------------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1 第二節 研究建議-----------------------------------------107 附錄----------------------------------------------------110 參考書目-------------------------------------------------114

    參考文獻、書目
    《壹》 、中文部分:
    王秀雄,《台灣省立美術館目標與功能之研究》,台中市:台灣省立美術館,(民76)。
    王秋土,《如何籌建博物館》,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9)。
    王楨媛,(美國與台灣地區藝文中心的經營管理之研究-兼論中山大學藝文中心之設立與發展),《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集-藝術管理研究所/93》,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民94)。
    文建會(cca031@www.cca.gov.tw),2001年6月26日,有關大學博物館或藝文中心申請補助之說明。
    古特,姚孟吟譯,《藝術介入空間》,台北市:遠流出版社,﹝民91﹞。
    包遵彭,《博物館學》,台北市:正中書局,(民76)。
    司徒達賢,《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社,(民88)。
    _______等著,《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台北市: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民86﹞。
    辛治寧,《美術館教育功能之研究》,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民77)。
    呂理政,《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市:南天書局,(民78)。
    李俊明,《我不在家,就去博物館的路上》,台北市:城市文化事業,(民94)。
    李建興、楊國賜主持,(社會大眾藝文興趣取向之研究).《教育計畫叢書之九十三》,台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民77)。
    林政弘,張沛華,《我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探討》,台北市:教育部,(民79)。
    吳春秀,《博物館觀眾研究-以故宮博物院玉器陳列室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
    吳思華主編,《知識資本在台灣》,台北市:遠流出版社,﹝90﹞。
    居延安譯,《豪澤爾著藝術社會學》,台北市:雅爾出版社,(民77)。
    美工圖書社編,《博物館展示設計》,台北市:邯鄲出版社,(民82)。
    洪惠瑛,《藝術管理》,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民91)。
    侯一方,林舒,吳立萍,榮麗珍,吳鴻玉,葉加非,施雅棠等著,《台灣美術館與藝文空間》,台北市:遠足文化,(民93)。
    高德明譯,《經營策略的基礎知識-以88項策略用語攻城掠地》,三家英治著,台北市:中衛發展中心,﹝民92﹞。
    桂雅文譯,《社區藝術管理》,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社,﹝民91﹞。
    ______,閻惠群譯,《藝術管理這一行》,威廉‧畢尼斯原著,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社,﹝民91﹞。
    凌公山,《博物館展覽的研究》,台北市:聯邦書局,(民76)。
    教育部(alni0817@mail.moe.gov.tw),2001年5月22日,有關大學附設博物館及藝文中心設置一案。
    黃友玫,(大學藝文中心定位與展望--座談會),《典藏今藝術》,(民89),第91期:頁120-126。
    黃光男,《美術館行政》,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民80)。
    ______,《美術館輔助學校美術教育之研討》,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民81)。
    ______,《博物館行銷策略》,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民86)。
    黃巧慧,(邊緣地帶的藝文展演空間-大學藝文中心蓄勢待發),《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會訊》,(民88a),13:2-3。
    黃貞燕等編譯,《日本現代美術館學:來自日本美術館現場的聲音》,並木誠士等原編,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社,﹝民92﹞。
    黃銘淳 譯,《社會科學研究法-社會觀關係研究取向(上)、(下)》,賈德 Charles M .Judd、史密斯 Eliot R. Smith、金德Louise H. Kidder著,台北市:桂冠,﹝民89﹞。
    許明功,(博物館教育人員定位之探討-從專業談起),《博物館季刊》,(民90),15(2),49-62。
    連俐俐,(西方美術館的第三波-美術館經營方式的轉向),藝術家,(民89)303(八月號),216-223。
    曾旭正,《打造美樂地-社區公共藝術》,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94﹞。
    張振明,《美術館展覽及其功能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
    張譽騰,「大學博物館的使命與功能」,<<博物館學季刊>>,(民85),3(3),17-22。
    ______,等譯者,《博物館這一行》,艾里斯‧博寇著,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出版社,﹝民92﹞。
    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台北市:東華書局,(民78)。
    漢寶德,(教育人員是博物館的靈魂),《博物館季刊》,(民89),4(3),1。
    榮麗珍,《博物館這一行》。台北市:五觀出版社,(民89)。
    豪澤,居延安編譯,《藝術社會學》,台北市,雅典出版社,﹝民77﹞。
    劉天課,(台北市立美術館八十年度觀眾調查),《博物館季刊》,(民81)6(2):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劉文潭,《藝術品味》,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民81)。
    劉婉珍,《美術館成人教育活動規劃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1)。
    陳國寧,《台灣地區公私立博物館專輯-博物館巡禮》,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0)。
    ______,《博物館的營運與管理-縣立文化中心博物館工作參考手冊》,台灣省: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民81)。
    ______,《台灣地區中小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民86)。
    ______,(博物館專業與博物館訓練),《博物館學季刊》,(民81),6(4),3-8。
    陳媛,《博物館三論》,台北市:國家出版社(民84)。
    羅美蘭,《美術館觀眾特性與美術鑑賞能力關係之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民81)。

    《貳》、英文部分:
    Ambrose, T. &Paine, C. (1993), Managing new museums, Scottish Museums Council.Alexander , E., ed., (1979), Museum in motion, AASLH。
    Brennan, D., (1984), Designers and the small museum, Brennan and Whalley。
    Boylan, P. J, (2000),Universities and Museum: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gamon18(1): 43-56。
    Hooper - Greenhill, E., (1995), Museum, media, message, London, Routledge。
    Lord, B&Lord ,G.D.(1997),Who: the structure of museum organization in《the Manual of Museum Management》.UK:The stationery offic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