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建勳
論文名稱: 台灣地區地動加速度峰值之推算
指導教授: 陳光榮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3
中文關鍵詞: 地動加速度峰值衰減構造強地動觀測計畫
英文關鍵詞: PGA, Q, TSMI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1下載: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使用中央氣象局強地動觀測計畫(Taiwan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al Program, TSMIP),西元1993年至2008年台灣地區強地動觀測紀錄,採用已知全台灣速度構造及三維衰減構造,計算S波1Hz理論地動加速度峰值之分布及大小,以強地動觀測紀錄三分量均方根計算觀測值。
    本研究採用140個地震事件,計算出台灣地區163個測站1Hz之地動加速度峰值(PGA)之觀測值與理論值,及觀測值與理論值之平均偏差值,並求得穩定的平均偏差值。此穩定平均偏差值,由前述理論值經此平均偏差後,即可更準確之推估值。
    經由地動加速度峰值之推估,便可以預估地震震度分佈圖,可預估災害地震的範圍與大小,提供防災及工程規畫上的幫助。

    摘要 I 致謝 II 目錄 III 表目 V 圖目 V 第一章 前言 1 1.1研究動機 1 1.2研究目的 2 1.3強地動觀測計劃 3 1.4研究內容 4 第二章 資料處理 5 2.1 地震資料選取 5 2.2地動加速度峰值之推算 5 2.3程式測試 7 2.4水平地動加速度峰值之計算 7 2.5各測站偏差量之統計 8 2.6系統誤差之推算 8 2.7繪製等值圖 9 第三章 結果與討論 10 3.1各測站偏差量之統計 10 3.2全台灣地動加速度峰值之平均偏差值 11 3.3理論值之修正 11 3.4台灣地動加速度峰值之平均偏差值修正 13 3.5造成推估值與觀測值誤差可能原因 14 第四章 結論 16 參考文獻 18 附錄一、台灣地動加速度峰值各測站之平均偏差值 49 附錄二、本研究所使用之地震事件 52

    Hough, S.E., J.G. Anderson, J. Brune, and F. Vernon (1988). Attenuation near Anza, California, Bull. Seism. Soc. Am. 78, 672-691 .

    Kanamori, H. (1967). Spectrum of short-period core phases in relation to the attenuation in the mantle, J. Geophys. Res. 72, 2181-2186 .

    Roecker, S.W., Y.H. Yeh, and Y.B.Tsai (1987). Three-dimensional P and S 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beneath Taiwan: deep structure beneath an arc-continent collision, J. Geophys.
    Res. 92, 10547-10570.

    辛在勤(1998). 台灣地區三維速度構造, 氣象學報第42卷第02期, 135地震百問,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編印.

    余聰明(2004). 斷層錯動、地殼變位及強地動與地震災害相關性之研究:以1935年及1999年台灣中部兩次地震為例,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正耀(1995). 台灣地區強地動特性及地震危害參數之評估,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榮(1993). 台灣地區Qp值之空間分佈及其特性,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光榮(2003). 三維衰減構造在地動峰值之推算, 氣象局. (MOTC-CWB-92-E-09).

    劉坤松(1999). 台灣地區強震地動衰減模式之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