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冠妙
Kuan-Miao Lin
論文名稱: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後社會運動團體之轉型-以台灣環境保護聯盟(TEPU)為例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after ther Transi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of Taiwan in 2000-the case of Taiw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nion(TEPU)
指導教授: 陳延輝
Chen, Yen-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6
中文關鍵詞: 政黨輪替社會運動團體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政治過程論政治機會結構
英文關鍵詞: transi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Taiw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nion, political process model,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1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政治過程論」為主要的研究途徑,輔以「利益團體」的角度,透過「個案研究」、「文獻分析」與「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以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為例,探討台灣的政黨輪替對社會運動團體所造成的衝擊與其轉型等問題。

    由於相同的環保理念、統獨立場的接近,在政黨輪替之前,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和民進黨存在著友好的政治結盟關係,其共同的抗爭對象是國民黨政府所建立的威權體制,「社會運動政治化」可說是時勢所趨,必然的發展結果。

    2000年總統選舉,政治機會結構發生變化,民進黨贏得大選成為執政黨,台灣完成了首次的政黨輪替,經由人民同意所產生的政府取得了正當性與合理性。民進黨的執政也開啟了社運人士進入決策體制的管道,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不再挑戰政治體制的正當性,抗爭的對象回歸環保議題本身,而採取議題式的抗爭策略,由「社會運動政治化」走向「社會運動議題化」。

    本研究發現,社會運動團體在政黨輪替後的轉型特質為:
    一、運動路線的轉變:從體制外抗爭走向體制內參與施壓
    二、抗爭對象的轉變:從對抗黨國體制走向反對國家政策
    三、政治結盟的轉變:從與在野黨合作走向與執政黨合作
    四、群眾運動的弱化:從街頭運動形式走向日常行動策略

    “Political Process Theory” is a main research approach in this study, meanwhile, along with the opinion of “interest group” via methods of “case study”,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 and so on to analyze the impact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after ruling party changed in 2000 in Taiwan.

    By the same idea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imilar stand on the point of pro Taiwan independence, Taiw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nion(TEPU) and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DPP) keep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in political alliance before 2000. They have the same enemy, the KMT administration, so the “Social Movement Politicization” is the final product in the era and it wa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in political developing.

    The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changed due to DPP won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2000. The ruling party substituted at the first time in Taiwan peacefully. The new government took the legitimacy and rationality through the general election. The DPP took power also gave social movement activist the channel for entering the decision-maker system. TEPU did not challenge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al system, in returning to the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nature. And take the strategy of issue for fighting, the “Social Movement Politicization” developed as “Social Movement Issue”.

    This studying showed the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 had some characteristics changed after DPP gained the power in 2000.
    1.Route changed: from fighting outside of system transformed to participating in governmental system and reforming in system.
    2.Fighting target changed: from objecting to ruling machine transformed to object to policy.
    3.Political alliance changed: from cooperating with opposition party transformed to cooperated with ruling party.
    4.The weakening of mass movement: from fighting on the street transformed to daily action strategy.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壹、 研究動機.........................................1 貳、 研究目的.........................................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5 壹、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5 貳、 研究架構........................................1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12 壹、 研究範圍........................................12 貳、 研究限制........................................14 第四節 文獻探討與名詞釋義..............................15 壹、 文獻探討.........................................15 貳、 名詞釋義.........................................35 第二章 台灣環保運動與環保聯盟的發展......................37 第一節 台灣環保運動的興起與發展..........................37 壹、 台灣環境保護運動的興起.............................37 貳、 台灣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45 第二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法律地位........................53 壹、 環保聯盟的法律依據.................................53 貳、 環保聯盟的立案過程.................................60 第三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社運訴求.........................66 壹、 宗旨與基本主張.....................................66 貳、 環盟的組織章程.....................................67 參、 環盟的組織定位.....................................70 第四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政治功能.........................79 壹、 利益團體的定義.....................................79 貳、 利益團體的政治定位..................................80 參、 環保聯盟的政治功能..................................83 第三章 政黨輪替前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之政治脈胳............... 87 第一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社運抗爭.........................87 壹、 體制外的群眾路線...................................90 貳、 體制內的議會路線...................................97 參、 抗爭對象:黨國體制................................102 第二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政治結盟.......................107 壹、 環保聯盟的草創與民進黨的淵源.......................107 貳、 與民進黨的合作關係................................109 參、 與國民黨的對抗關係................................120 第三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選舉參與........................122 壹、 直接參選..........................................124 貳、 輔選與反輔選......................................127 參、 環保共同政見及政策白皮書............................133 第四節 小結:社會運動政治化..............................136 第四章 政黨輪替後台灣環境保護聯盟之社運角色...............139 第一節 政黨輪替後所面臨的政治生態........................139 壹、 政黨輪替的政治機會.................................139 貳、 分立政府的政治困境.................................143 參、 在野聯盟的聯手反制.................................148 第二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政治網絡........................152 壹、 既監督又合作的執政關係.............................152 貳、 無法結盟的在野關係.................................161 參、 社運自主性與民進黨情結.............................168 第三節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運動路線........................173 壹、 體制外的直接行動..................................173 貳、 體制內的參與管道..................................178 參、 抗爭對象:國家政策.................................182 第四節 小結:社會運動議題化..............................185 第五章 結論...........................................189 第一節 研究發現........................................189 壹、 運動路線的轉變:從體制外抗爭走向體制內參與施壓........189 貳、 抗爭對象的轉變:從對抗黨國體制走向反對國家政策........191 參、 政治結盟的轉變:從與在野黨合作走向與執政黨合作........193 肆、 群眾運動的弱化:從街頭運動形式走向日常行動策略........194 第二節 研究建議........................................195 壹、 影響轉型之變項研究.................................195 貳、 個案研究對象之建議.................................196 參考文獻..............................................197 一、中文文獻..........................................197 二、英文文獻..........................................214 附錄 訪談記錄整理......................................215 表目次 表 1-1 受訪者基本資料 10 表 1-2 台灣社會運動與自力救濟的分類表 17 表 2-1 台灣環境運動不同階段表 48 表 2-2 台灣環境保護運動件數年代分佈表(1980-2000年) 50 表 2-3 台灣環境保護運動件數區域分佈表(1980-2000年) 51 表 2-4 管制人民政治公民權之相關法令一覽表 57 表 2-5 「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 與「人民團體法」部份修正條文對照表 63 表 2-6 環保聯盟章程主要爭議條文對照表 64 表 2-7 2000年政黨輪替後環保聯盟組織章程修訂條文對照表 68 表 3-1 環保聯盟歷年反核大遊行時間一覽表 93 表 3-2 環保聯盟歷年靜坐抗議活動一覽表 95 表 3-3 1994年環保聯盟罷免擁核立委活動時間表 100 表 3-4 環保聯盟會員及顧問參與1989年選舉名單 125 表 3-5 環保聯盟總會歷任幹部參選公職一覽表 126 表 3-6 環保聯盟1989年縣市長候選人推薦名單表 128 表 3-7 「環保聯盟新憲助選團」環島助選一覽表 129 表 3-8 環保聯盟參與撰寫2000年陳水扁競選總統政策白皮書之學委名單 134 表 3-9 2000年環保團體對新任總統環境施政之共同要求 135 表 4-1 第十任(2000年)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得票統計表 139 圖目次 圖 1-1 本文研究架構圖 11 圖 1-2 政治過程論對社會運動崛起的模型 21 圖 2-1 環保聯盟系統組織圖 74

    一、中文文獻
    公投廢核四行動聯盟(2003),〈呼籲立委順應民意、共同支持2003年通過 公投立法〉,收於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台灣環境》,第131期,頁3-5。
    反核行動聯盟(1996),〈抗議中選會違法暨罷免擁核立委第二階段聲明〉,收於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台灣環境》,第75期,頁7。
    反核行動聯盟(1996),〈不為公投背書 但為反核盡力〉,收於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台灣環境》,第88期,頁48-49。
    王力行(1994),《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台北:天下。
    王志鈞(2000),〈連宋合,阿扁幫了連戰一個大忙〉,《商業周刊》第676期,頁44-46。
    王甫昌(2002),〈社會運動〉,收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頁341-369。
    王俊秀(1999),《全球變遷與變遷全球》,台北:巨流。
    王振寰(1993),《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王逸舟譯(1995),Alan Isaak原著,《政治學概論》(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s)(1987),台北:五南。
    王雲怡、童清峰(2000),〈政治核爆,阿扁險下台〉,《亞洲週刊》,第14卷第45期,頁14-16。
    王塗發(1999),〈從震災看能源政策〉,,《台灣環境》,第116期,頁4-5。
    王鐵生譯(1993),Graham k. Wilson原著,《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s),台北:五南。
    丘昌泰(1995),《剖析我國公害糾紛》,台北:淑馨出版。
    冉伯恭(2000),《政治學概論》,台北:五南。
    台大學生杜邦事件調查團(1989),《台大學生杜邦事件調查團綜合報告書》,台北:牛頓出版。
    台北縣政府(1992),〈台北縣政府要求核四公開辯論之聲明〉,收於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台灣環境》,第47期,頁15。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網站,www.tepu.org.tw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88a),《台灣環境》,第1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88b),《台灣環境》,第3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88c),《台灣環境》,第6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89a),《台灣環境》,第8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89b),《台灣環境》,第12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89c),《台灣環境》,第13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89d),《台灣環境》,第17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89e),《台灣環境》,第18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89f),《台灣環境》,第19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89g),《台灣環境》,第20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0a),《台灣環境》,第29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0b),《台灣環境》,第30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1),《台灣環境》,第42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2a),《台灣環境》,第53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2b),《台灣環境》,第54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3a),《台灣環境》,第65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3b),《台灣環境》,第66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3c),《台灣環境》,第67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4a),《台灣環境》,第74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4b),《台灣環境》,第76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5a),《台灣環境》,第79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5b),《台灣環境》,第80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6a),《台灣環境》,第88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6b),《台灣環境》,第89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8a),《台灣環境》,第114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1998b),《台灣環境》,第115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0a),《台灣環境》,第120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0b),《台灣環境》,第121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0c),《台灣環境》,第122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0d),《台灣環境》,第123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0e),《台灣環境》,第124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0f),《台灣環境》,第125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4),《台灣環境》,第133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5a),《台灣環境》,第134.135期合刊,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5b),《台灣環境》,第136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5c),《台灣環境》,第137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5d),《台灣環境》,第139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2008),《台灣環境》,第145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石計生(2000),《馬克思理論與當代社會制度》,台北:揚智文化。
    任德厚(1992),《政治學》,台北:自刊。
    朱浤源(2006),《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
    朱增宏(2001),《「威權」與社會運動:社會運動參與者的反省,以核四再評估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自由時報(2000),〈國民黨中央黨部前 群眾抗議一晝夜〉,《自由時報》,2000年3月20日,第4版。
    行政院,(2000),《行政院公報》第6卷,第45期。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2000),《89年版環境白皮書》,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何明修(2000),《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北:群學。
    何明修(2007),〈環境運動在台灣:過去的軌跡與未來的展望〉,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台灣環保運動」研討會,台北:2007/11/4。
    余世章(2003),《環境保護運動對政治變遷的影響----以1980∼2002年中華民國為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介民(2002),〈解除克勞塞維茲的魔咒:分析台灣當前社會改革運動的困境〉,收於《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159-198。
    吳 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吳明季(1992),〈為未來的社運做準備-從環保聯盟學生會重新改組談起〉,《台灣環境》,第48期,頁3。
    吳重禮、林長志(2002),〈我國2000年總統選舉前後中央府會關係的政治影響:核四議題與府會互動的評析〉,《理論與政策》,第16卷第1期,頁73-98。
    吳雅雯(2005),《麥寮鄉民參與公害糾紛環境運動之行為意向探討-以六輕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燕玲(2000),〈昔日盟友躍上執政舞台,反核團體要和要戰,很難!〉,《新新聞》,第684期,頁38-42。
    吳燕玲、楊舒媚(2000),〈扁唐破局始末全紀錄-15分鐘內扁唐就決定分道揚鑣〉,《新新聞》,第709期,頁32-37。
    吳燕玲、李濠仲、陳德愉、楊舒媚(2000),〈核爆日記-朝野攻防記〉,《新新聞》,第713期,頁35-45。
    呂亞力(2004),《政治學》,台北:三民。
    呂季蓉(2006),《地方派系、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以八輕在雲、嘉設廠決策分析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宗芬,2003,《台灣的反核四運動與政治轉型 : 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理德(2000),〈224反核大遊行,情緒加溫〉,《中國時報》,2001年2月14日,第3版。
    李明賢(2006),〈上次罷免案…..被民意封殺〉,《大紀元》,http://news.epochtimes.com/b5/6/5/31/n1334915.htm,檢索日期:2008年4月30日。
    李欣芳(2001),〈朝野協商,張揆:公投法列第一〉,《自由時報》,2001年2月15日,第2頁。
    李長貴(1991),《社會運動學》,台北:水牛。
    李清如(2000a),〈立法院勢力結盟剖析:政治競技場 結黨求勝祕笈大公開〉,《新新聞》,第681期,頁36-40。
    李清如(2000b),〈棄保連續劇之國會傳奇-王金平守得住藍色精靈的最後領地嗎〉,《新新聞》,第683期,頁22-27。
    李慶鋒(1992),〈1003事件對反核運動的影響〉,《台灣環境》,第51期,頁2-4。
    孟 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易君博(1990),《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
    林世華、陳柏熹、黃寶園、傅瓊儀、趙如錦譯(2005),Punch,Keith F.原著,《社會科學研究法-量化與質化取向》(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1998)台北:心理。
    林秀姿、劉聖鴻(2001),〈核四公投大遊行,不讓反核變反扁〉,《新台灣新聞周刊》,第210 期,頁24-25。
    林俊義(1987),《反核是為了反獨裁》,台北:自立晚報。
    林俊義(1989a),〈何謂環境保護運動-美國環境保護運動的啟示〉,收於林俊義編,《綠色種種籽在台灣-一九八八綠色和平報告》,台北:前衛,頁31-44。
    林俊義(1989b),〈建立環境價值倫理與生態理念-預祝民眾環保自力救濟運動的成功〉,收於林俊義編,《綠色種種籽在台灣-一九八八綠色和平報告》,台北:前衛,頁244-248。
    林洲富(2005),《民法實例解析》,台北:五南。
    林美玲、彭威晶(2000),〈唐飛辭職張俊雄接任閣揆〉,《聯合報》,2000年10月4日,第1版。
    林美挪(1989),《台灣的綠色災難》,台北:前衛。
    林庭瑤譯(2001),Kate Nash原著,《當代政治社會學:全球化、政治與權力》(Contemporary Political Sociology: Globalization, Politics , and Power)(1999)台北:韋伯。
    林淑玲(2000),〈廢核爭議政院決主動聲請釋憲〉,《中國時報》2000年11月9日,第6版。
    林義男譯(1995),Donald Light & Jr. Suzanne Keller原者,《社會學下》(Sociology)(1985)台北:巨流。
    林嘉誠(1987),〈台灣的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中國論壇》,第282期,頁28-31。
    林嘉誠(1992),《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台北:黎明文化。

    林碧堯(1991),〈核四舐血,警民同禍-鹽寮悲劇的教訓〉,《台灣環境》,第41期,頁9-10。
    林碧堯(1994),〈核四公投-反核的新方向〉,《台灣環境》,第74期,頁7-9。
    林福岳(2001),《族群認同下的社區傳播──以美濃反水庫運動論述為研究脈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錫耀(1990),〈擋不住的環保浪潮-世界環境日感言〉,《台灣環境》,第25期,頁2-4。
    黃惠珠譯(2003),松田康博原著,〈台灣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與聯合政府的展望-分期付款式的政黨輪替選舉〉,台灣智庫網站,檢索日期:2007年9月26日。
    非核家園行動聯盟(2000),〈給新黨的信-共創非核家園〉,收於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台灣環境》,第124期,頁42。
    非核家園行動聯盟(2001),〈核四公投,人民作主—224大遊行宣言〉,收於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編,《台灣環境》,第125期,頁38-39。
    施正鋒(1998),〈社運團體與政黨〉,《當代政治分析》,台北:前衛。
    施正鋒(2000),〈總統的執政聯盟與憲政體制(上)〉,《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網站》,http://www.wufi.org.tw/republic/rep11-20/no16_11.htm,檢索日期:2008年5月10日。
    施信民(1989),〈台灣環保運動的現況與未來〉,《台灣環境》,第20期,頁7-10。
    施信民(1991),〈反對烕權宰制、維護美麗家園-505反核行動的意義〉,《台灣環境》,第35期,頁20。
    施信民(1992),〈反核四、飢餓24的意義-向台灣人民請大願〉,《台灣環境》,第47期,頁2。
    施信民(1993),〈草根的、知識的、行動的環保聯盟〉,《台灣環境》,第66期,頁6-7。
    施信民(1995),〈台灣環境保護運動回顧〉,《台灣環境》第81期,頁8-13。
    施信民(1998),〈台灣實施公民投票的實例與分析〉,《台灣環境》,第107期,頁23-27。
    施信民(2000),〈誰當總統最有助於環保〉,《台灣環境》,第119期,頁17-18。
    施信民(2001),〈實踐對人民和土地的許諾〉,收於施信民編,《台灣環保運動史料彚編2》,台北:國史館,頁1047-1049。
    施信民(2003a),〈以核四公投打造非核家園〉,《台灣環境》,第128期,頁16-17。
    施信民(2003b),〈舉辦核四公投,化解核四爭議〉,《台灣環境》,第129期,頁5-6。
    施信民(2004a),〈公投法與核四公投〉,《台灣環境》,第132期,頁10。
    施信民(2004b),〈環保團體要求兩陣營陳述環保主張,環境政策比一比,陳水扁較友善〉,《台灣環境》,第133期,頁12。
    施信民(2007a),《台灣環保運動史料彚編1》,台北:國史館。
    施信民(2007b),《台灣環保運動史料彚編2》,台北:國史館。
    施信民(2007c),〈環保團體和選舉參與〉,《看守台灣季刊》,第9卷,第3期,台北:看守台灣協會,頁5-9。
    施啟揚(1987),《民法總則》,台北:三民。
    施曉光(2000),〈聲請釋憲,政院找到理由〉,《自由時報》,2000年11月8日,第3頁。
    范 雲(2004),〈社會運動與民進黨的關係轉化〉,《勞動者電子報》,http://labor.ngo.org.tw/weekly/C241019.htm,檢索日期:2008年4月18日。
    苗延威譯(2002),Donatella della Porta & Mario Diani原著,《社會運動概論》(Social Movements:An Introduction)(1997)台北:巨流。
    徐光蓉(2008),〈只會規避問題的人不適合當總統-從環境政策「承諾書」的回覆區分兩黨候選人〉,《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網站》,http://www.tepu.org.tw/?p=681&cat=26,檢索日期:2008年4月20日。
    徐新福(1993),〈立委選前車隊遊行實記〉,《台灣環境》第55期,頁37。
    徐新福(1994),〈五二二核四公民投票側記〉,《台灣環境》第72期,頁13-15。
    高成炎(1994a),〈公投反核四、罷免救台灣〉,《台灣環境》第75期,頁4-5。
    高成炎(1994b),〈罷免擁核立委大事記(一)〉,《台灣環境》第77期,頁4-5。
    高成炎(1994c),〈罷免擁核立委大事記(二)〉,《台灣環境》第78期,頁4-5。
    高成炎(1995a),〈環保聯盟回顧與前瞻〉,《台灣環境》,第80期,頁4-5。
    高成炎(1995b),〈反核運動之歷史與展望〉,《台灣環境》,第80期,頁8-13。
    高成炎(1996),〈對環盟的期許〉,《台灣環境》,第93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高成炎(1998),〈公民投票與社會運動之關係-上、下〉,《台灣環境》,第107、108期,頁88-31、30-32。
    高成炎(2003),〈推動核四公投不是歷史罪人〉,《台灣環境》,第130期,台北: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高成炎(2007a),〈開啟台灣綠色運動的光榮扉頁-台灣反核運動〉,財團法人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台灣環保運動」研討會,台北:2007/11/4。
    高成炎、葉慈容(2007b),〈從環保到選舉〉,《看守台灣季刊》,第9卷,第3期,台北:看守台灣協會,頁10-11。
    高承恕(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收於徐正光、宋文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頁9-19。
    高清波(1989),〈在一條看不到終點的路上-水源里對抗公害的經驗和意義〉,收於林俊義編,《綠色種籽在台灣-一九八八綠色和平報告》,台北:前衛,頁220-221。
    崔愫欣(2001),《貢寮生與死:貢寮的反核運動紀錄》,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 橋(1989),〈生態學家的實踐之路-訪林俊義教授〉,《台灣環境》,第15期,頁2-3。
    張世欣(2000),〈立院無限期擱置總預算案〉,《自由時報》,2000年11月1日,第2頁。
    張世欣(2001),〈在野黨團反對核四公投〉,《自由時報》,2001年2月15日,第2頁。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張茂桂(1993),〈在創造新台灣的台灣環保聯盟〉,《台灣環境》,第66期,頁8-9。
    張茂桂(1994),〈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收於《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4期:33-66。
    張國龍(1995),〈台灣核電政策與反核運動〉,《台灣環境》,第84期,頁6-7。
    張國龍(2000),〈檢視總統候選人的環保觀〉,《台灣環境》,第119期,頁13-14。
    張琦凰、許瓊丹、林鼎鈞採訪整理(1992a),〈我們曾經流過的血汗-運動回顧紀事〉,《台灣環境》,第52期,頁3-8。
    張琦凰、范曉玲、許瓊丹、吳明季、黃育德、周亮君採訪整理(1992b),〈寫歷史的手-五週年回顧專輯〉,《台灣環境》,第52期,頁9-23。
    張毓芬、張茂桂(2003),〈從公娼事件看台灣反對運動與國族問題〉收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張曉春(1986),〈知識分子與社會運動〉,《中國論壇》,第265期,頁93-99。
    張麗英(2000),〈三黨高峰會宣佈成立在野聯盟〉,《新月刊》第98 期,頁7-9。
    許志雄(2000),〈政黨輪替在我國憲政發展上的意義-從統治機構論的角度分析〉,《月旦法學雜誌》,第61期,頁26-28。

    許振華(2000),《核四爭議與核電政策》,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瓊丹採訪整理(1992),〈衣帶漸寬終不悔-訪環盟大家長施信民老師〉,《台灣環境》,第52期,頁24-26。
    許瓊丹、范曉玲、周亮君、楊友仁、黃佩華、吳明季採訪整理(1992),〈深沈的關懷 積極的行動-訪張國龍老師〉,《台灣環境》,第52期,頁27-29。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
    郭正亮(2000),《變天與挑戰》,台北:天下。
    陳水扁總統競選指揮中心(2000),《新世紀 新出路-陳水扁國家藍圖》
    第4冊,台北:陳水扁總統競選指揮中心國家藍圖委員會。
    陳水扁(2001),《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沈思》,台北:圓神。
    陳武雄(2003),《人民團體經營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陳建志(2006),《政治轉型中的社會運動策略與自主性:以貢寮反核四運動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生(2001),〈再造憲政運作的理想環境〉,《新智庫世紀論壇》,第16期,頁40-48。
    陳浩譯(1990),J.-A. Basso原著,《壓力團體》(Les Groupes de pression),台北:遠流。
    陳婉瑜(2005),《挑戰民粹:從國道五號高速公路蘇澳花蓮段興建政策觀察環保團體與綠色政黨的關係》,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弼仁(2001),〈核四議題將朝向全民公投發展?〉,《環境資訊中心網站》,
    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1/news-etf01020101.htm,檢索日期:2008年4月20日。
    陳椒華(2005),〈近二年的台灣反核運動〉,《台灣環境》,第137期,頁50-51。
    陳 誠(2003),〈淺評大法官任命案之憲政爭議〉,《Formosa法律網》 ,http://www.lawformosa.com/tforum/viewtopic.php?TopicID=181,檢索日期:2008年4月30日。
    陳維新(2000),〈國民黨幫廢核補上臨門一腳〉,《自立晚報》,2000年10月28日第2版。
    陳潁峰(2000),《台灣環保政治的結構與策略分析─核四案與拜耳案的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潁峰譯(2001),Timothy Doyleand & Doug McEachern原著,《環境與政治》(Environment and Politics)(1998)台北:韋伯。
    粘錫麟(1989),〈從我愛鹿港到我愛台灣-一個綠色運動工作者的沈思〉,收於林俊義編,《綠色種籽在台灣-一九八八綠色和平報告》,台北:前衛,頁225-233。
    彭威晶、林美玲、鍾年晃、單厚之(2001),〈核四復建出現轉圜空間〉,《聯合報》,2001年2月1日,第1版。
    彭懷恩(2002),《政治傳播與溝通》,台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2004),《政治學》,台北:空中大學。
    曾文哲(2000),〈打贏反核聖戰、環保團體好樂〉,《自立晚報》,2000年10月28日,第2版。
    曾華璧(2001),《人與環境:臺灣現代環境史論》,台北:正中。
    曾碧月(2004),《美濃反水庫運動的再思考》,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詩郁(2001),《論環境運動的自主性─以台灣反核四運動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項程鎮(2001),〈大法官會議釋憲,核四案政院應補正程序〉,《自由時報》,2001年1月16日,第1頁。
    黃白雪(2000),〈停建核四決策急轉變-林信義成為逼退唐飛的最後一根稻草〉,《新新聞》,第709期,頁38-40。
    黃秀端(2004),〈政黨輪替前後的立法院內投票結盟〉,《選舉研究》,第11卷第1期,頁1-32。
    黃珮華(1992),〈一種獨裁-惡質的決策模式〉,《台灣環境》,第47期,頁12。
    黃彩惠(1989),《蘭嶼反核廢場運動的動員過程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博郎(2000),〈立院不善罷甘休,決議函請糾彈張揆〉,《自由時報》,2000年11月8日,第3頁。
    黃博郎(2001),〈公投核四,不排除年底舉行〉,《自由時報》,2001年2月15日,第1頁。
    黃維憲(1998),〈環境保護運動〉,收於范珍輝等編《社會運動》,台北:空中大學。
    新 黨(1995),《新黨政策白皮書》,台北:新黨。
    楊仁生譯(1984),Robert H. Salisbury原著,〈利益團體〉,收於Fred I. Greenstein等主編,幼獅文化編譯,《非政府的政治學》(Nongovernmental Politics),台北:幼獅,頁235-310。
    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2002),Andrew Heywood原著,《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
    楊國樞(1990),〈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研討會總結報告〉,收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頁311-325。
    楊敏華(2003),《民法總則大意》,台北:五南。
    經濟部能源局網站,〈核能四廠相關資訊〉,
    http://web2.moeaboe.gov.tw/ECW/PublicService/NuclearPowerStat4/1.htm,檢索日期:2008年4月11日。
    鄒景雯、李欣芳(2000),〈唐飛請辭獲准,張俊雄接閣揆〉,《自由時報》,2000年10月4日。

    詹蕙真(2002),《從社會運動到社區運動-美濃十年運動之路》,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彬良(1991a),〈一○○三鹽寮事件的省思-談事件的過程與癥結〉,《台灣環境》,第41期,頁6。
    廖彬良(1991b),〈環保聯盟新憲助選團環島記〉,《台灣環境》,第42期,頁8-11。
    廖彬良(1993),《台灣反核實錄》,台北:前衛。
    廖彬良(1994),〈「核四建廠公投」記事〉,《台灣環境》,第72期,頁12。
    廖億美(1996),〈共同打造核四公投〉,《台灣環境》,第86期,頁6-7。
    劉雲德譯(1991),David Popenoe原著,《社會學》(Sociology),台北:五南。
    潘惠伶(2006),《台灣反核四運動歷程之政治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罷免擁核立委推動委員會(1994),〈阻撓罷免行動不斷 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台灣環境》,第78期,頁17。
    蔡政文(1988),《政治學-下冊》,台北:空大。
    鄭玉瑞(1985),〈推動十四項基本建設計畫〉,《今日財經》,第279期,頁4-6。
    蔡慧蓉(2003),《政黨輪替與全民政府:民主鞏固或反挫:》,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先祐(1991a),〈社會運動的八個階段與策略〉,《台灣環境》,第34期,頁2-8。
    鄭先祐(1991b),〈歷史悲劇,可否不再有!〉,《台灣環境》,第41期,頁4-5。
    鄭先祐(2003),〈公民社會的建立,核四公投是個里程碑〉,《台灣環境》,第128期,頁15-16。

    鄭坤從(1996),《台灣反核運動的「構框」—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的個案分析(1988-1995)》,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麗(1995),《社會運動與地方社區變遷:以貢寮鄉反核四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麗(1995),〈貢寮鄉民的反核運動〉,《台灣環境》,第81期,頁4-7。
    璞 真(1992),〈如何落實環境保護運動〉,《台灣環境》,第50期,頁15-17。
    盧素梅(2000),〈立院怒浪濤天 捲向政院〉,《自立晚報》,2000年10月29日,第2版。
    蕭新煌(1988),《七○年代反污染自力救濟的結構與過程分析》,台北:臺北市環境保護署。
    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收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頁21-46。
    蕭新煌(1990),《我們只有一個台灣-反污染、生態保育與環境運動》,台北:圓神。
    蕭新煌(1995),〈百年來台灣社會力的浮沈與轉型〉,收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百年來的台灣》,台北:前衛。
    蕭新煌(1997),《台灣地方環保抗爭運動:1991-1996》,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蕭新煌(2002a),《新世紀的沈思-政黨輪替前後的觀察與建言》,台北:新自然主義。
    蕭新煌(2002b),〈台灣的地方環保運動(1980-2000):歷史與空間的比較分析〉,《永續台灣簡訊》,第4卷,第2期:34-68。
    蕭新煌(2005),《蕭新煌的台灣觀察筆記》,台北:新自然主義。
    龍冠海主編(1971)。《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冊):社會學》。台北:臺灣商務。
    聯合報(2008),〈先建後環評,環盟告贏台東縣府〉,《聯合報》,2008年1月24日A13版。
    謝明俊(2000),〈宋張支持者赴國民黨中央黨部抗議〉,《中國時報》2000年3月19日,第13版。
    謝明俊、蕭承訓、張企群、楊肅民、楊天佑、張啟楷、尹乃菁(2000),〈要求李登輝下台示威抗議一晝夜〉,《中國時報》2000年3月20日,第3版。
    謝啟大兩岸通服務網,〈新黨反核四白皮書〉,《謝啟大兩岸通服務網》http://cttong.com/hbt.html,檢索日期:2008年4月20日。
    謝瑞智(2000),《民法總則》,台北:正中。
    鍾 喬(1989),〈鹿港之秋-反公害運動的省思〉,收於林俊義編,《綠色種籽在台灣》,台北:前衛,頁234-243。
    羅敏儀(2003),《貢寮學:反核運動、社區運動與環境教育》,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曉荷(2000),〈是否建核四 民進黨要評估〉,《聯合報》2000年3月24日第6版。
    蘇彥斌(2006),《墨西哥的社會運動與民主化》,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二、英文文獻
    Gamson, William, and David Meyer.(1996),“The Framing of Political Opportunity, ”in Doug McAdam,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 e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enkins, J.Craig and Charles Perrow(1977)“Insurgency of the Powerless:Farm
    Worker Movement(1946-1972)”,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2:249-268。
    McAdam, Doug(1982)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Carthy, John D. and Mayer N. Zald.(1977),“Resources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A Partial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2(6):1212-1241.
    Tilly, Charles.(1978)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Tarrow , Sidney.(1998)Power in Movement:social movement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second ed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