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女玉
論文名稱: 高中生對無菸校園之意見及相關因素研究- 以大明高中為例
The study on the opinions of smoke-free schools and its correlative factors by the students in Ta Ming se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胡益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高中生無菸校園吸菸知識反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
英文關鍵詞: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moke-free Schools, smoking knowledge, anti-smoking attitudes, self-efficacy of anti-smok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5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學生對無菸校園意見及其相關因素。以台中縣大明高中全體學生為母全體。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方式,以立意取樣方式分層隨機抽樣,共獲得502份有效問卷,收集的資料經處理與統計分析後,得到以下重要發現:
    一、研究對象的菸害知識屬中上程度;反菸態度偏向正向,拒菸自我效能佳;對無菸校園的意見偏向正向。
    二、重要他人對無菸校園意見整體偏向支持程度,其中又以導師的支持度最高,其次是母親、兄弟姐妹、父親、好友。
    三、研究對象獲得無菸校園及菸害防制法相關資訊,獲得情形屬中等。未來希望獲得資訊的管道為雜誌相關文宣資料、融入正式課程、演講及網路。
    四、學生性別、成績排行、吸菸行為、吸菸知識、反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支持性環境、相關資訊的獲得及學校預防吸菸利用情形都與無菸校園意見有顯著正相關。重要他人吸菸行為與無菸校園意見呈現負相關。
    五、預測無菸校園意見之重要變項有:吸菸知識、反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相關訊息、支持性環境。這些主要的預測因素又以反菸態度影響最大。

    根據本研究發現提出數項結論和建議,以提供學校推動無菸校園計畫之參考,並提供未來研究方向之建議。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opinion of smoke-free school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sample is selected from the students of Ta Ming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 After performing a survey using determined sampling method, this study collects 502 available samples. From the compiled data of those samples, five significant findings can be presented as follows:
     (1)Most of the samples have correct knowledge of tobacco. Their anti-smoking attitudes are relatively positive. They also have higher degree of self- efficacy of anti-smoking. They are very supportive of smoke-free schools.
     (2)The important persons are very supportive of smoke-free schools, the most highest are from the teachers' supports, the next are the mothers, the siblings, the fathers and the good friends.
    (3)The people of this study obtain the information about smoke-free schools and the Tobacco Hazard Control Act just origin medium. And they hope they can get more information from some correlative articles, in magazine, formal courses, lectures, and the network.
    (4)The variables which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pinions of smoke-free schools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students’ sex, grades rank, smoking behavior, smoking knowledge, anti-smoking attitudes, self- efficacy of anti-smoking, supporting environment , the obtaining of the correlative inform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school smoking prevention. The smoking behavior of the important persons shows neg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opinions of smoke-free schools.
    (5)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 prediction of the opinions of smoke-free schools from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smoking knowledge, anti-smoking attitudes, self- efficacy of anti- smoking, the correlative news, the supporting environment . Among these factors, the anti-smoking attitudes are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s.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 can provide som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offer some references to the smoke-free school plans, as well a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directions of future research.

    目 次 書名頁 ……………………………………………………………Ι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ΙΙ 授權書 ……………………………………………………………ΙΙΙ 中文摘要 …………………………………………………………ΙV 英文摘要 …………………………………………………………V 致謝 ………………………………………………………………VΙ 目次 ………………………………………………………………VΙΙ 表目次 ……………………………………………………………ΙX 圖目次 ……………………………………………………………XΙΙ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假設…………………………………………6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6 第六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無菸校園…………………………………………9 第二節 菸害及吸菸行為…………………………………12 第三節 影響高中生無菸校園意見的相關因素…………21 第四節 無菸校園相關實徵研究…………………………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43 第四節 研究步驟…………………………………………5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素質因素、增強因素、促進因素 之現況 …………………………………………55 第二節 無菸校園意見之現況 …………………………87 第三節 素質因素、增強因素、促進因素與無菸校園 意見之關係………………………………………91 第四節 無菸校園意見的重要預測因素…………………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0 第二節 建議………………………………………………121 參考文獻 ……………………………………………………125 附錄一 專家效度名單………………………………………141 附錄二 正式問卷……………………………………………142 附錄三 問卷施測指導手冊…………………………………151 附錄四 各變項對無菸校園意見之共線性診斷……………152 表 目 次 表2-1 國內外青少年吸菸行為概況……………………………19 表3-1 各量表信度分析…………………………………………49 表3-2 知識量表鑑別度分析……………………………………50 表3-3 無菸校園意見 因素分析結果………………………… 53 表4-1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因素之分布情形……………………56 表4-2 研究對象在吸菸知識量表之回答情形…………………58 表4-3 研究對象在反菸態度量表之回答情形…………………62 表4-4 研究對象在吸菸自我效能量表之回答情形……………64 表4-5 研究對象在吸菸行為之回答情形………………………67 表4-6 性別與吸菸習慣之卡方檢定……………………………70 表4-7 成績與吸菸習慣之卡方檢定……………………………70 表4-8 父親教育程度與吸菸習慣之卡方檢定…………………71 表4-9 吸菸行為與吸菸知識、反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 之t檢定 …………………………………………………71 表4-10 研究對象在重要他人之吸菸情形 …………………72 表4-11 重要他人之支持度得分統計表 ………………………76 表4-12 取得相關資訊之來源充分度 …………………………79 表4-13 取得相關資訊之來源管道與需求統計表 ……………82 表4-14 取得相關資訊之來源者統計表 ………………………83 表4-15 研究對象在學校預防吸菸之利用情形之回答情形 …85 表4-16 無菸校園意見分佈情形…………………………………89 表4-17 人口學變項、吸菸行為與無菸校園意見總量表t檢 定及變異數分析 ………………………………………94 表4-18 人口學變項、吸菸行為與無菸校園意見因素一之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 ……………………………………95 表4-19 人口學變項、吸菸行為與無菸校園意見因素二之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 ……………………………………96 表4-20 人口學變項、吸菸行為與無菸校園意見因素三之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 ……………………………………97 表4-21 人口學變項、吸菸行為與無菸校園意見因素四之t 檢定及變異數分析 ……………………………………98 表4-22 吸菸知識、反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與無菸校園意 見之關係分析 …………………………………………100 表4-23 支持性環境、重要他人吸菸情形與無菸校園意見之 關係分析 ………………………………………………103 表4-24 資訊來源、預防吸菸利用情形與無菸校園意見之關 係分析 …………………………………………………105 表4-25虛擬變項轉換表 ……………………………………… 106 表4-26 預測變相與學校預防吸菸措施意見之多元迴歸統計 考驗 ……………………………………………………109 表4-27預測變相與無菸校園效益之多元迴歸統計考驗 …… 111 表4-28預測變相與學校、家庭、社區合作與聯繫之多元迴 歸統計考驗 ……………………………………………113 表4-29預測變項與無菸校園推動困難度意見之多元迴歸統 計考驗 ………………………………………………115 表4-30預測變項與無菸校園意見之多元迴歸統計考驗………117 表4-31顯著預測變相與無菸校園意見總表……………………119 圖 目 次 圖2-1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無菸校園計畫架構…………12 圖3-1 研究架構…………………………………………………4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6)。教育研究法(增訂新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文玲(2005)。九十三年度台南市無菸校園輔導計劃。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3-HP-92039-H2。
    王保進(200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王海龍(2004)。九十三年度新竹市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2-HP-92001-22。
    內政部(2003)。少年福利法。台北:內政部。
    台灣菸害防制資料庫中心(2005)。WHO菸害防制框架公約。2005年6月22日,取自ttp://www1.tcic.org.tw/show_issue.php?id=3_8
    台北市立忠孝醫院網站(2003)。香菸的危害。2003年12月22日,取自http://www.tmcsh.gov.tw/smoke.htm.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全民總動員-打造清純無菸新環境。台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3)。菸害防制參考資料。2003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
    行政院環保署(1993)。境菸(二手菸)危害知多少。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0)。菸害防制法。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0)。菸害防制法暨施行細則。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2003)。二手菸的危害。2003年12月17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NewVersion/List.asp.
    行政院衛生署(2003)。八十九年(健康促進年)衛生教育宣導主題—菸害防制。2003年12月18日,取自
    http://www.doh.gov.tw/NewVersion/List.asp.
    行政院衛生署(2004)。高級中學高級職校無菸校園工作指引。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國際大趨勢向菸說不。2004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反菸大作戰搶救下一代的健康。2004年12月24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4)。92年台灣地主要癌症死亡原因。2004年12月24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
    朱信、可予安、林幸榮、曾春典(2000)。吸菸與心臟血管疾病-生理與病理機轉。台北: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呂祝義(2005)。九十三年度澎湖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研究編號:DOH93-HP-92001-H2。
    何清松(2004)。九十二年度南投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2-HP-92001-4。
    何雪玲(2005)。九十三年度台中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3-HP-92001-H2。
    沈育娟(1995)。台北市公立國中學生控握信念、健康價值與吸菸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坤煌(1994)。價值澄清教學活動對國小學童吸菸知識、態度和吸菸決定影響研究。國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美芳(2003)。以PRECEDE模式探討青少年避免二手菸行為及其相關因素。高雄醫學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蘭、潘怜燕、晏涵文、李隆安(1994)。台灣地區成年人之吸菸現況:盛行率及危險因子。中華衛誌,13(5),371-380。
    李蘭、陳秀熙、潘怜燕(1999)。民國八十八年臺灣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之吸菸率及吸菸行為調查:菸害防制法實施一年後之初評。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李蘭、潘怜燕(2000)。台灣地區成年人之吸菸率與吸菸行為:八十八年度之全國性調查。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9(6),423-436。
    李景美(1980)。台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男生吸菸行為之情境及相 關家庭狀況因素之分析研究。學校衛生,17,38-47。
    李景美、林秀霞、劉雅馨(1995)。台灣地區國中高中及高職學生之藥物濫用認知態度及教育需求調查研究。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李景美、黃惠玲、黃迺芳(2000)。青少年物質使用之社會學習及社會連結因素研究-以在學生為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0,17-34。
    李景美(2003)。青少年菸害預防-策略層面探討。醫護科技學刊,5(4),293-307。
    李景美(2003)。營造無菸校園初探-理論層面之觀點。學校衛生,42,97-110。
    李景美(1998)。台北市中小學生對菸品廣告之反應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18,13-24。
    李景美(2005)。「閃亮的青春」─臺北市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3-HP-92001-H2。
    李源芳(2005)。九十三年度苗栗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3-HP-92001-H2。
    李淑卿 (2003)。戒菸教育計畫介入成效之研究-以台北縣技術學院學生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預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杰炫(2000)。青少年戒菸意向之研究:計劃行為理論之應用-以台中縣、市專科吸菸學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源芳(2004)。苗栗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研究編號:DOH93-HP-92001-H2。
    何雪玲(2004)。台中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研究編號:DOH93-HP-92001-H2。
    周碧瑟(1997)。台灣地區在校生青少年藥物濫用盛行率與危險因子的探討。學生輔導,50,34-41。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紡而(2001)。台北地區年輕女性吸菸行為之初探性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采虹(1999)。桃園市國中生健康認知知覺因素與菸害防制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季宜(1997)。某高職補校商科女生吸菸意向之研究~理性行動理論之應用。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品冠、樓美玲、劉波兒(2004)。醫護大學學生戒菸後在回復吸菸的經驗。護理雜誌,51(6),55-63。
    林吳銑(2004)。國內大專院校學生吸菸盛行率及吸菸行為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正(200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五南。
    明燁(1999)。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抽菸與飲酒行為之影響。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討推動委員會-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
    吳哲慰(2005)。2003家庭無菸年(含2003~2004年台東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研究編號: DOH92-HP-91052-c2。
    吳玨萱(2004)。戒菸與健康。國立東華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玫珍(2004)。職前教師拒絕二手菸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中師範學院學生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雪雲(2000)。中華民國、韓國、泰國菸害防制立法及其施行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洪錦珠(1988)。全國五專(工專)學生抽菸行為態度問題之研究。華夏工專學報,22,8489-8686。
    洪玉珠(2005)。 九十三年度高雄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3-HP-92001-H2。
    柯姍如(2002)。家人及好友對高中生吸菸行為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博文、蔡世滋(1994)。青少年與吸菸。臨床醫學,33,151-156。
    高薏亭(2002)。三種預防吸菸教學方案實驗效果比較研究--以台北縣某國中一年級學生為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雅珠、晏涵文(1997)。吸菸預防教育介入研究。中華衛誌,16(2),160-169。
    馬藹屏(1997)。字裡行間皆拒菸—簡介「菸害防制法」。健康教育,79,43-48。
    馬藹屏(2000)。台灣地區青少年對菸害防制法之認知、遵行意願及遵行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張富琴(2000)。台北市高中生危害健康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芬(2001)。探討青少年戒菸課程之成效。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澤民(1990)。模特兒與警語的使用對香菸廣告效果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松元、余玉眉、江永盛、陳政友、賴香如(1991)。台灣地區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5,45-66。
    黃松元(1988)。台北市公私立高中學生吸菸行為調查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
    黃松元(2000)。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2版)。台北:師大書苑。
    黃淑貞(1982)。國中男生開始抽菸之誘因及其仿效對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貞(1997)。大學生健康信念、自我效能、社會支持與吸菸行為研究。學校衛生,31,30-44。
    黃淑貞(1998)。他們為何吸菸?-大學生樣本質性研究。學校衛生,33,3-14。
    黃惠玲(1993)。臺北市高中及高職學生使用菸﹑酒及非法藥物狀況與社會學習及社會連結因素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崇濱(2004)。九十二年度雲林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2-HP-92001-3。
    黃純德(2005)。九十三年度 高雄市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3-HP-92001-H2。
    曾慶孝(1999)。綜論吸菸與戒菸對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血管疾病的影響。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8(4),241-246。
    游育苓(1998)。以健康信念模式探討某高職吸菸學生之戒菸意向。國立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啟邦、蔡孟娟、蔡美璞、詹惠婷(2002)。台灣式吸菸特性。台灣菸害防制研討會,台北圓山大飯店。行政院衛生署。
    陳娟瑜(1995)。臺灣地區青少年抽煙行為之社會心理危險因子研究:同儕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錫琦(1994)。青少年吸菸意向研究。學校衛生,25,27-36。
    陳曉悌、李汝禮(2003)。青少年吸菸之預防策略。基層醫學,18(7),173-176。
    陳靜芝(1987)。國中學生對二手菸之反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隆彬(2001)。台中縣太平國中學生拒絕吸菸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娟(2003)。桃園縣高中職學生吸菸行為之相關探討─跨理論模式之應用。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霈儒(2000)。國中學生對菸害防制法之遵行意願與遵行行為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富莉、李蘭(2004)。青少年菸品消費認同與吸菸行為之研究一以台北縣某兩所高職學生為例。台灣公共衛生雜誌,48(2),73-86。
    陳甦彰(2004)。九十二年度澎湖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2-HP-92001-15。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2000)。吸菸之流行病學研究。台北:國家衛生研究院。
    楊雪華、陳端容、李蘭、柯姍如(2002)。台北市某高中一年級學生的班級人際網路位置與吸菸行為的關係。台灣衛誌,21(3),164-172。
    楊雪華、陳端容、李蘭、柯姍如(2003)。雙親和同儕團體高中生吸菸行為的影響。醫學教育,7(2),36-46。
    楊鈞圭(2003)。高中生嚼檳榔、吸菸、飲酒之認知態度之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高雄醫藥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良(2005)。九十三年度台中市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劃,計畫編號:DOH93-HP-92001-H2。
    董氏基金會(2004)。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特區資料,取自http://www.jtf.org.tw/JTF06/06-02.htm
    劉潔心、蔡春美(2000)。青少年為什麼戒不了菸。健康教育,84, 2-52。
    劉珮吟(2004)。職場無菸政策對員工採行菸害防治行為及相關因素之影響研究-以雲林縣餐飲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預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宏文(2004)。九十二年度高雄市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2-HP-92001-20。
    葉欣誠(2005)。九十三年度屏東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3-HP-92001-H2。
    廖梨伶(2001)。運用網際網路於青少年戒菸行為之介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潘怜燕、李蘭(1999)。臺灣地區成年人吸菸盛行率及其與教育和職業之關係:菸害防制法實施前的狀況(1993〜1996)。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8(3),199-208。
    賴香如、吳德敏、李碧霞、祝年豐、劉姿鈺、鍾宜君、李欣憶、趙國欣(2004)。中小學教職員對無菸校園之看法與相關因素研究。學校衛生,44,33-53。
    賴香如(2004)。九十二年度宜蘭縣無菸校園輔導計畫。行政院衛生署研究計畫,計畫編號:DOH92-HP-92001-11。
    謝淑卿、尹祚芊(1996)。成人菸害認知、與行為衝突之探。護理研究,4(3),219-223。
    鍾兆惠(1997)。屏東縣國、高中(含五專)生吸菸、嚼檳榔之盛行率及對健康危害認知調查研究。大仁學報,15,205-226。
    鍾宜君(2004)。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及相關因素調查研究-以宜蘭縣市11所國中小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珮吟(2003)。職場無菸政策對員工採行菸害防制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影響研究─以雲林縣餐飲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美珠、林為森(1999)。青少年戒菸教育介入成效評估。嘉南學報,
    25,43-55。
    魏米秀、呂昌明(1999)。某工專夜間部吸菸男生之戒菸意圖、戒菸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刊,8,21-32。
    蕭郡南(2000)。檳榔、菸、酒對牙周齒槽骨喪失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志賢(1999)。抽菸與職業性疾病。中華職業醫學雜誌(復刊號),6(1),49-53。
    韓玉柑(2004)。吸菸與不吸菸高職進修學校女學生吸菸行為之探討-PRECEDE模式的應用。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道、馬藹屏、陳曉寧、惠風、陳曉梅、陳麗娟(1991)。少者懷之-台北市國中學生對少年福利法的了解及看法調查研究。台北:董氏基金會。
    嚴道、黃松元、馬藹屏、蕭惠文、周曉慧(1994)。台灣地區青少年對吸菸、飲酒、嚼檳榔之認知、態度、行為與其心理特質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英文部分
    Annie,S.(1997).Health effect of tobacco use for women .1 0 th world Conference on Tobacco or Health,8,24-28 ,Beijin,China.
    Canny,A.&Goorich,T.W.(2001).Smoking makes you ugly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smoking cessation.AORN Journal, 74(5),722,724-725.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997a). Facts about access to tobacco by minors. CDC Media Relation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997b).Smoking and pregnancy. CDC, Division of Media Relation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997c). Smoking prevalence and exposure to tobacco smoke among children. Office on Smoking and Health, Division of Media Relation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997d). Smoking among U.S. adults. CDC Media Relations, CDC, Division of Media Relation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1999a).State laws on tobacco control- United States, 1998. MMWR, 48(43), 21-6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1999b). Achievements in Public Health, 1900-1999, Tobacco Use – United States, 1900-1999. MMWR, 48(43), 986-993.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enter(2002).Youth tobacco use and exposure is a global problem. Retrieved November 6,2002,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cdc.gov/tobacco/global/GYTS/
      speeches&pr/Tobacco-YouthFS.htm
    Chassin, L., Presson, C.C.&Bensenberh,M.(1981).Predicting adolescents’ intentions to smoke cigarette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2, 445-455.
    Escamilla, G., Cradock, A. L.& Kawachi, I. (2000). Women and smoking in Hollywood movies :A content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Public Health .90(3),412-414.
    Esther, M.V.&Lee, A. R .(2002).Effectiveness of a school based intervention a changing preadolescent’s tobacco use 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72(6),221-225.
    Flay, B.R., DiTecco, D. & Schlegel, R. P.(1980). Mass Media in the Health Promotion: An Analysis Using an Extended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7(2), 127-147.
    Hiroyasu,I., Chigusa,D., Akio,Y.,Hideaki, T.,Yoshiyuki,W.&Shogo, K. et al.(2005).The JACC study group smoking cessation and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Japanese men and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61(2),170-179.
    Josendal,Q. M.(2003). Smoke-free class competition may delay the onset of smoking in adolescence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7(1),18-19.
    Kurtz, M.E., Johnson, S.M. & Ross-Lee, B.(1992). Passive smoking:directions for health education among Malaysian college stud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22(3), 555-565.
    Ling, T.&Sun, W. Y. (1997). Smoking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ce in city, suburbs,and rural areas of Shanghai.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1(5),331-336.
    Martinelli, A.M.(1999). Explanatory model of variables influencing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in smoking and nonsmoking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Health Nursing, 16, 263-269.
    Mc Lellan,L.,Rissel,C.,Donnelly,V.&Bauman,A.(1999).Health behavior and the school environment in New South Wales,Australia.Social Science &Medicine,49,611-619.
    Moore, L., Roberts, C.&Tudor-smith, C.(2001). School smoking policies and smoking prevalence among adolescents:multilevel analysis of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Wales,Tobacco Control ,10,117-123.
    Newman ,I.M., Waud ,J.M.(1989).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attitude and behavior on early adolescent cigarette smoking.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4), 150-152.
    Northrap,D.A.,Ashley,M.J&Ferrence,R.(1998).The Ontario ban on smoking on school property:Perceived lmpact on smoking.Candian Journal of Puplic Health,89(4),224-228.
    Polcyn, M. M., Preice, J. H., Jurs, S. G.&Roberts, S. M.(1991). Utility of the PRECEDE model in differentiating users and nonusers of smokeless tobacco.Journal of Health School,61(4),166-171.
    Radon, K., Busching, K., Heinrich, J., Wichmann, H.E., Jorres,R.A.,Magnussen, H. & Nowak, D.(2002). Passive Smoking Exposure:A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Bronchitis and Asthma in Adults?Chest, 122, 1086-1090.
    Ray O., Ksir C.(1996). Drugs, Society and Human Behavior(7th et.), Boston ,M.A.
    Mosby Rigotti N.A., DiFranza J.R.,Chang Y.C., Tisdale T., Kemp B., Singer D.E. (1997) . The effect of enforcing tobacco-sales laws on adolescents’ access to tobacco and smoking behavior.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337 , 1044-1051 .
    Seguire, M.& Chalmers, K. I. (2000). Late adolescent female smoking.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1(6), 1422-1429.
    Stevens, J. (1996). 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3rd ed.) .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tewart,B. W.,Coates,A. S.(2005).A global perspective:Tournal of Chincal Oncology,R Evizws.Cencer prevention ,23(2),392-403.
    Sunseri ,A.J.(1983).Reading, demographic,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related to preadolescent smoking and non-smoking behaviors 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3(4), 257-263.
    Wakefield,M.A.,Chaioapka,F.J.,Kaufman,N.J.(2000).Effect of restrictions on smoking at home ,at school,and in puplic places on teenage smoking cross sectional study.British Medicine Jouenal ,321,333-33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6).World no-tobacco day.from
    http://www.who.int/archives/ntday/ntday96/pk96e.pd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 ). Tobacco or Health: A Global
    StatusReport.(Geneva,1997), from
    http://www.cdc.gov/tobacco/who/whofirst.htm.16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1998). Guidelines for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the tobacco epidemic.Geneva: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9).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1999 (Geneva, 1999), p.6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9, January).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ETS) and Child Health. Symposium conducted atthe meeting of the Tobacco Free Initiative. Geneva, Switzerland,from http://whqlibdoc.who.int/hq/1999/WHO_NCD_TFI_99.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d No Tobacco Day 2004Moore L, Roberts C, Tudor-smith C. (2001). School smoking policiesand smoking prevalence among adolescents:multilevel analysis of cross-sectional data from Wales.Tobacco Control, 10,117-12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2).Smoking Statisti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wpro.who.int/public/press_release/press_List.asp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WHO Framework convention or Tobacco Control now signed by 100 countries ,from http://whqlibdoc.who.int/hq/2004/WHO_NCD_TFI_04.1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Why is tobacco a public health priority ?Tobacco Free Initiative(TFI), from http:www.who.int/tobacco/health-prioritylen/
    Wenistein,N.D. ,.Hercus,S.E. &Hosee,P.R.(2005).Smoker’s unrealistic unrealistic 0ptimism about their risk. Tobacco Control ,14(1):55-59.
    Griesbach, D., Inchley, J.O. & Currie, C. (2002).More than words? The status and impact of smoking policies in Scottish schools.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17(1):31-41, March 200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