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雅惠 |
---|---|
論文名稱: |
臺灣女性散文中的原鄉書寫(1985-2013)--- 以簡媜、鍾怡雯和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考察 |
指導教授: |
李清筠
Li, Ching-Y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0 |
中文關鍵詞: | 女性散文 、原鄉書寫 、簡媜 、鍾怡雯 、利格拉樂‧阿女烏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47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我們離家越遙遠,就越容易產生牽掛;當我們離童年越久遠,就越容易產生眷戀。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內心總是有一股無法言說的原動力,驅策我們去追尋某種美好的存在,我們始終堅信過去曾經存在這樣的美好,或者在未來可能存在,原鄉書寫讓這樣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然而,對於位居邊緣位置的女性、原住民或其他少數民族而言,「原鄉」不見得全然美好素樸零污染?那麼她們如何安頓自身?筆者發現女性作家對於原鄉的描述,透過「散文」這樣「紀實性強」的文體,在變遷的時代背景和族群對立的文化氛圍中具有更複雜的意義。
是以筆者對女性散文原鄉書寫進行全面性檢閱,再揀選出簡媜、利格拉樂‧阿以及鍾怡雯三位具有指標性的女性作家,並以人文主義地理學作為研究的理論基礎,佐以文本分析法以及心理研究法的運用,梳理出超越族裔性的女性創作脈絡:她們的原鄉意識都從離家開始萌芽,因為離家的距離催生了滿足內在某種依附的需要,當她們轉身回望自己的來時處時,又因時移事往而找不到回家的路而感到焦慮,這種無依的焦慮感強化了對原鄉的眷戀,她們便開始用書寫建構記憶中的原鄉,並且隨著大環境的變遷因循著「抽象價值的追尋→具體空間的描繪→抽象文化精神的認同」以及「私領域→公領域」逐步擴展,從童年生活、山水自然、血緣文化與宗教信仰等不同面向呈現出來,並透過書寫這樣的象徵儀式,讓她們找回心有所屬的依附感,達到自我身分的完整認同(性別、土地、國族等等),並提供一條不同族群間互相了解的管道。
再者,原鄉素材的揀選、認同歸趨與藝術表現,又因個人生命情調、族裔與離散經驗的差異而有所不同,而女性散文中的原鄉書寫就在創作環境以及個人生命經驗的交互作用下,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展現出層次分明而豐富多元的面貌。
一、文本(以下均依作者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一)簡媜著作
簡媜:《水問》,臺北:洪範書店,1985年2月。
簡媜:《只緣身在此山中》,臺北:洪範書店,1986年2月。
簡媜:《月娘照眠床》,臺北:洪範書店,1987年2月。
簡媜:《七個季節》,臺北:時報文化,1987年12月。
簡媜:《私房書》,臺北:洪範書店,1988年3月。
簡媜:《浮在空中的魚群》,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1988年7月。
簡媜:《下午茶》,臺北:大雁,1989年4月(1994洪範重出)。
簡媜:《夢遊書》,臺北:大雁,1991年2月(1994洪範重出)。
簡媜:《空靈》,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1991年5月。
簡媜:《胭脂盆地》,臺北:洪範書店,1994年10月。
簡媜:《女兒紅》,臺北:洪範書店,1996年9月。
簡媜:《頑童小番茄 一個單親小女孩的成長錄》,臺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6月。
簡媜:《紅嬰仔:一個女人與她的育嬰史》,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5月。
簡媜:《天涯海角 福爾摩沙抒情誌》,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2月。
簡媜:《跟阿嬷去賣掃帚》,臺北:遠流,2003年6月。
簡媜:《好一座浮島》,臺北:洪範書店,2004年9月。
簡媜:《舊情復燃》,臺北:洪範書店,2004年9月。
簡媜:《密密語》,臺北:洪範書店,2006年8月。
簡媜:《微暈的樹林》,臺北:洪範書店,2006年8月。
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個小男孩的美國遊學誌》,臺北:印刻,2007
年6月。
簡媜編:《吃朋友》,臺北:印刻,2009年1月。
簡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老年書寫與凋零幻想》,臺北:印刻,2013年3月。
(二)鍾怡雯著作
鍾怡雯:《河宴》,臺北:三民,1995年4月。
鍾怡雯:《垂釣睡眠》,臺北:九歌,1998年3月初版(2006年增訂初版)。
鍾怡雯:《聽說》,臺北:九歌,2000年8月(2005年增訂初版)。
鍾怡雯:《我和我豢養的宇宙》,臺北市:聯合文學,2002年6月。
鍾怡雯:《飄浮書房》,臺北:九歌,2005年1月。
鍾怡雯:《野半島》,臺北:聯合文學,2007年7月。
鍾怡雯:《陽光如此明媚》,臺北:九歌,2008年1月。
(三)利格拉樂‧阿女烏
利格拉樂‧阿女烏:《誰來穿我織的美麗衣裳》,臺中:晨星,1996年6月。
利格拉樂‧阿女烏:《紅嘴巴的VuVu》),臺中:晨星,1997年3月。
利格拉樂‧阿女烏:《穆莉淡—部落手札》1998),臺北:女書文化,1998年
12月。
二、專書
Alfred Adler著,蔡美玲譯:《了解人性》,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三刷。
Alfred Adler著,葉頌姿譯:《自卑與生活》,臺北:志文出版社,1989年3月再版。
Allen Csott等著:《空間的文化型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王志弘編譯,臺北:明文書局,2002年。
Garol Gilligan著、王雅各譯:《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2002年9月 。
Carol S. Pearson著,張蘭馨譯:《影響你生命的12原型 : 認識自己與重建生活的新法則》,臺北:生命潛能文化出版,2009年,6月。
Clare Cooper Marcus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臺北:張老師文化,2000年。
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龔卓軍譯,臺北:張老師文化,2003年。
Georg Simmel著,顧仁明譯:《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初版。
Jill Freedman、 Gene Combs:《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易之新
譯,臺北:張老師出版,2000年。
Linda Mcdoell:《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王志弘、徐苔玲譯,臺北:群學,2006年。
Manuel Castells:《認同的力量》,夏鑄九、黃麗玲譯,臺北:唐山,2002年。
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臺北:巨流,2003
年。
Roland Barthes著,《戀人絮語:一本解構主義的文本》汪耀進、武佩榮譯,臺北:桂冠,1994年。
Richard Peet著,王志弘等譯:《現代地理思想》,臺北:群學出版社,2005年。
Sandy Bierig:《從依賴到獨立:了解及超越女性的依賴》,璞玉譯,臺北:自立
晚報文化出版部,1994年。
Tim Cresswell:《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臺北:群學,
2006年。
Yi-fu Tuan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編館,
1998年。
孔文吉發行:《山海子民的心靈謳歌──臺灣原住民族女性的奮鬥歷程》, 臺北:
臺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002年11月初版。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2003年12月5日。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1993年。
王德威合編的《原鄉人:族群的故事》,臺北:麥田文學,2004年。
何春蕤:《不同國女人: 性/別、資本與文化》,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94年。
向陽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文學金典˙散文卷(第三部)》,臺北:聯合文學,2006
年5月。
向陽、須文蔚合編:《報導文學讀本》,臺北:二魚文化,2012年5月8日增訂
版。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訪談當代臺灣女作家》,臺北:元尊文化,1998年3月。
林芳玫等著,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1996年。
孫大川:《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上)》,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
司,2003年4月初版。
孫大川主編:《臺灣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評論卷下》,臺北:印刻出版,2003
年4月初版。
陳大為:《思考的圓周率:馬華文學的板塊與空間書寫》,馬來西亞:大將,2006年12月。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臺北市: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陳玉玲:《臺灣文學的國度:女性‧本土‧反殖民論述》,臺北:博楊文化,
2000年。
陳伯軒:《文本多維:臺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臺北:秀威資訊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畢恆達:《找尋空間的女人》,臺北:張老師文化,1996年1月。
黃玲華總編:《21世紀臺灣原住民文學》,臺北:財團法人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臺灣文學五十年》(臺北:九歌,1998年),頁214。
郭楓等著:《遠方的詩歌:十二場臺灣當代詩、散文與兒童文學的心靈饗宴》,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年09月。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2月15日。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臺北: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1999年12月初版。
鍾怡雯:《內斂的抒情─華文文學論評》,臺北:聯合文學,2008年。
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年代臺灣女性散文論文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
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臺北:立緒文化,1997年。
簡瑛瑛:《女兒的儀典:臺灣女性心靈與文學/藝術表現》,臺北:女書文化,2000年8月初版。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鄭明娳:《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5〉散文批評卷》,臺北:正中,1993年。
三、學位論文
(一)簡媜研究
李妤芳:《斯土斯民──簡媜散文鄉土意識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吳明玓:《天涯海角一福爾摩沙抒情誌》,花蓮: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
年。
余宛蒨:《簡媜的散文創作觀及其實踐》,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林玉薇:《建構一座壯麗的星球──簡媜散文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
論文,2000年。
許瑞秋:《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2003年。
(二)鍾怡雯研究
沈品真:《拼貼的島嶼、生命的凝視──論鍾怡雯的散文創作》,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吳柳蓓:《論在臺馬華女性作家──以商晚筠、方娥真、鍾怡雯為觀察核心》,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吳道順:《鍾怡雯散文的神祕敘事》,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年。
李婉寧:《女性散文中的空間、時間與關係書寫:以柯裕棻、張惠菁、鍾怡雯為討論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陳芳莉:《在臺馬華文學中的原鄉再現——以黃錦樹、鍾怡雯、陳大為為例》,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陳淑鈴:《南洋風情與臺灣經驗的交融-鍾怡雯散文研究》,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張馨函:《馬華旅臺作家的原鄉書寫研究(1976-2010)》,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7月。
曾怡菁:《穿越時空的長廊——鍾怡雯散文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三)利格拉樂‧阿女烏
林曉萍:《利格拉樂.阿女烏的散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2009年。
趙慶華:《認同與書寫──以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考察對象》,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原鄉書寫研究
余友良:《空間、文化、情感──臺灣當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鄉書寫》,臺北: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邱珮萱:《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03年6月。
葉美吟:《席慕蓉的原鄉書寫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五)其他
陳香英:《泰雅族婚姻制度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陳惠齡:《臺灣當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班論文,2005年。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鄭恒惠:《家庭‧城市‧旅行——臺灣新世代女性散文主題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四、期刊與報紙
(一)簡媜
林素芬:〈母親,就是一種住址——作家專訪簡媜〉,《幼獅文藝》523期,1997年7月。
陳伯軒:〈鄉音無改——論簡媜散文城鄉連結的時空思維〉,《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14期,2007年12月。
黃雅莉:〈戀父與傷悼的雙重固執:從簡媜〈漁父〉論散文複雜內心世界的充分展示〉,《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第二卷第一期,2006年1月。
楊錦郁記錄整理:〈從寂地出發,終歸於幻滅 李瑞騰專訪簡媜〉,《文訊》57卷96期,1993年10月。
蔡素芬紀錄:〈鄭明娳、簡媜對談散文創作〉,《國文天地》4卷2期,1988年7月。
鍾怡雯:〈擺盪於孤獨與幻滅之間——論簡媜散文對美的無盡追尋〉,《臺灣人文》第3號,1999年6月。(原收於《明道文藝》275期,1999年2月)
(二)鍾怡雯研究
辛金順:〈烏托邦的祭典——解讀鍾怡雯《河宴》中的童年書寫〉,《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第3期,2000年。
李奭學:〈散文哪吒〉,《中央日報》,第18版〈中央副刊〉,2001年7月12日。
徐國能:〈安樂之書〉,《聯合報》23版,2002年7月14日。
徐國能:〈野語英華——評鍾怡雯《野半島》〉,《聯合文學》,2007年9月,第275期,頁128-131。
陳伯軒:〈別有天地——論鍾怡雯散文原鄉風景的構成與演出〉,《中國現代文學》第九期,2006年6月。
陳慧樺:〈她的靈氣點亮了她的文字意境—鍾怡雯散文的敘述策略〉,《文訊》第114期,1995年4月。
張瑞芬:〈我和我的小女生──論鍾怡雯散文〉,《聯合文學》254期,2005年1
月號。
黃恩慈:〈油棕園傳來的獨語──訪評鍾怡雯〉,《幼獅文藝》第613期,2005年1月。
(三)利格拉樂‧阿女烏
魚住悅子著,陳瑞紅譯:〈原住民女作家的誕生〉,《文學臺灣》第52期,2004
年10月15日。
楊翠:〈認同與記憶:以阿女烏的創作試探原住民女性書寫〉,《中外文學》第27卷第11期,1999年。
(四)其他
吳鈞堯:〈崛起九○企畫緣起〉,《幼獅文藝》,2004年1月,第601期,頁81。
徐國能:〈孤獨自語或浪跡天涯:新世代散文觀察〉,《文訊》230期,2004年12月。
張錦忠:〈離散雙鄉:作為亞洲跨國華文書寫的在臺馬華文學〉,《中國現代文
學》,第9期,2006年6月。
楊宗翰:〈馬華文學與臺灣文學史──旅臺詩人的例子〉,《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2000年9月。
趙牧:〈試論馬華新生代創作中的族群意識〉,《世界華文文學論壇—東南亞華文文學探討》,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