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簡秀枝 Chien, Katy Shiu-chih |
---|---|
論文名稱: |
台灣前輩油畫家市場之研究—以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李石樵之油畫市場行情為例 |
指導教授: |
曾肅良
Tseng, Su-L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台灣本土藝術 、台灣前輩油畫家 、油畫市場 、陳澄波 、廖繼春 、李梅樹 、楊三郎 、李石樵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28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油畫市場從八0年代的萌芽、九0年代的狂飆,到二千年的高低兩極化表現,戲劇性十足。中國經濟崛起後,藝術市場水位跟著水漲船高,在「大中國熱」成形的影響下,整個市場也跟著版塊位移,台灣雖然有邊陲化的隱憂,但可喜的是,台灣油畫市場並未出現齊頭式的低迷,而是冷熱兩極—飆漲者恆飆漲,不漲者恆不漲。其中像是陳澄波的《淡水》,以新台幣1.4億元之姿堂堂登入「億元榜」,而廖繼春的拍賣行情,也在穩步中躍過新台幣8,000萬元的門檻,但反觀其他同儕,拍場行情落差極大,截至目前,他們只寫下千餘萬餘的最高拍賣紀錄,留給收藏界許多思考與玩味的空間。
本文便是以陳澄波、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李石樵等五位台灣前輩油畫家作為研究對象,企圖探討此一高低兩極化的市場現象。首先,筆者先耙梳台灣油畫市場的形成背景,釐清作為第一市場的商業畫廊與藝術博覽會、與第二市場的土洋拍賣公司所扮演的角色與運作模式。再來,則是針對這五位台灣前輩油畫家的個人生平與際遇發展,作同質性與異質性的比較分析:他們幾乎在同一時期留學日本與歸返台灣,皆以油畫創作為主,並且作育英才無數,推動台灣美術運動有功;但因每一位油畫家的角色扮演有別,個人天份資質不同,對於印象派的間接學理感受不一,受帝展美學的審美觀的禁錮程度更不等,造成他們在創作的形式內涵、創作的時間與數量上皆呈現出個別差異,而這些「同中有異」之處,也就成為導致後來在拍場反應兩極的重要參考因素。
除了藝術家個人創作的因素之外,影響台灣前輩油畫家市場價格的,還有收藏結構與偽作的問題。在收藏結構方面,公立美術館的典藏數量、私人美術館的成立與否、藏家的品味趨向等,皆與藝術市場的拍賣價格息息相關;此外,偽作的猖獗,也往往使得出處明確的作品價格飆高,而稍有疑慮者慘遭流標,甚至導致收藏家因擔心偽作而放棄或出清該等油畫家的所有作品。最後,筆者則分別就這五位前輩油畫家的市場個案,表列其實際的市場行情數據,並加以比較分析。
根據本文所收集的資料與數據顯示,西方價值主導下的拍場模式橫行、具學術定位的名家名作抬頭,台灣油畫家必須從過去封閉式的「台灣本土市場」,強迫升級到「華人西畫市場」,甚至「全球藝術市場」。最後勝出與否,端看藝術家才氣、天份、原創性與市場籌碼性而定。從陳澄波、廖繼春等拍賣成果顯示,台灣藝術價值不死,只是必須適應浩瀚穹蒼下各自展翅單飛的事實與現實。
一、書籍、期刊與報紙資料
太乃(1993),〈台北蘇富比春季拍賣實錄〉,《典藏藝術》,第8期,1993年5月,頁206-208
——(1997),〈傳家秋拍「改土歸洋」抽象畫躍為主角〉,《今週刊》,第56期,1997年12月14日。
文化建設委員會編(2004),《2002年視覺藝術產業年報》,台北:文建會,2004年。
王白淵(1955),〈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文物》,第3卷第4期,頁16-64。
王哲雄(2000),〈解析李梅樹藝術的特質〉,《李梅樹畫集》,台北:龐畢度、甄藏國際藝術,2000年,頁10-16。
王素峰(1993),〈廖繼春繪畫歷程概述〉,《廖繼春—西班牙特麗羅》,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年,頁5-10。
——(1996),〈台灣藝術大師廖繼春的光輝—後人的追思與評價〉,《廖繼春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6年,頁12-21。
——(1996),〈美術館典藏傑作賞析—廖繼春《西班牙古城》的衍化〉,《典藏藝術》,第42期,1996年3月,頁92-94。
王德育(1993),〈高彩度的追逐者—李石樵〉,《臺灣美術全集(第八卷)李石樵》,台北:藝術家,1993年,頁17-43。
王慶臺(1992),〈真情紀事—李梅樹的鄉土世界〉,《臺灣美術全集(第五卷)李梅樹》,台北:藝術家,1992年,頁17-29。
台北市立美術館編(1994),《陳澄波百年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年。
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編,《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典藏專輯》,板橋市: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0年。
白雪蘭(1989),《李石樵繪畫研究》,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年。
——(1996),〈抒情感性的藝術家—廖繼春〉,《典藏藝術》,第42期,1996年3月,頁82-87。
——(1998),〈李石樵專輯:用知性駕馭熱情的畫家〉,《雄獅美術》,第212期,1998年10月,頁114-123。
羊文漪(1993),〈學院、鄉土與時代的動脈—李梅樹早期作品(一九三五—四八)初探〉,《李梅樹逝世十週年紀念展:婦女之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年,頁26-35。
何詮之(1993),〈台灣藝術市場出了什麼問題?—專訪台灣蘇富比公司負責人衣淑凡〉,《典藏藝術》,第5期,1993年2月,頁106-109。
吳文良、徐慈憶、王長鼎(2005),〈政府不管,民眾不來,民營美術館苦撐〉,聯合報,2005年7月4日。
吳隆榮(1997),《楊三郎繪畫藝術之研究研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楊三郎的繪畫生涯及其在臺灣美術發展中的地位》,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7年。
旱田健文(1995),〈以繪畫連接台灣和日本—故楊三郎大師訪談記〉,《畫繪人生‧彩筆歲月:楊三郎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5年,頁228-234。
李既鳴(1989),〈「素樸‧自然‧禪」—楊三郎的憧憬〉,《楊三郎回顧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年11月,頁25-31。
——(1989),〈楊三郎的「自然觀照」〉,《現代美術》,第27期,1989年11月,頁6-8。
——(1994),〈殞落的星—陳澄波:世紀的追悼與台灣美術的某些反思〉,《雄獅美術》,第276期,1994年2月,頁46-51。
李淑珠(2003),〈陳澄波(1895-1947)年表的重編—以三份履歷表為主要依據〉,《典藏今藝術》,2003年3月,頁108-120。
李欽賢(1992),〈台灣畫家的本土風光入選「帝展」—1920年代末陳澄波、陳植祺與東京畫壇〉,《台灣美術歷程》,台北:自立晚報,1992年,頁125-131。
——(1993),〈台灣人物畫對談〉,《台灣畫》雙月刊,第5期,頁12-38。
——(1997),〈李梅樹繪畫裡土與洋的戰爭〉,《風土民情—李梅樹作品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年,頁9-10。
——(1997),《色彩‧和諧‧廖繼春》,台北:雄獅,1997年。
——(1998),《高彩‧智性‧李石樵》,台北:雄獅,1998年。
亞洲藝術中心編(1993),《李梅樹畫集—李梅樹紀念館籌備基金展》,台北:亞洲藝術中心,1993年。
尚海仁(1995),〈楊三郎為自己的藝術生涯劃下休止符〉,《典藏藝術》,第33期,1995年6月,頁180-185。
林文昌(1994),〈新生南路上的萬米長跑者—寫在李石樵師生畫展之前〉,《藝術家》,第226期,1994年3月,頁448-451。
林育淳(1998),《油彩‧熱情‧陳澄波》,台北:雄獅,1998年。
林保堯(1992),〈台灣美術的「澱積者」—李石樵〉,《臺灣美術全集(第七卷)楊三郎》,台北:藝術家,1992年,頁17-45。
林惺嶽(1988),〈熔舊鑄新—論李石樵的生平及其藝術〉,《李石樵的繪畫世界》,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8年,頁15-22。
——(1989),〈老而彌堅—透視楊三郎的繪畫生涯〉,《楊三郎回顧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89年11月,頁11-31。
——(1992),〈跨越時代鴻溝的彩虹—論廖繼春的生涯及藝術〉,《臺灣美術全集(第四卷)廖繼春》,台北:藝術家,1992年,頁17-34。
林銓居(1993),〈南國春深—楊三郎璀璨走過台灣美術史〉,《典藏藝術》,第14期,1993年11月,台北,頁120-127。
禹竹(1993),〈不斷挑戰自我‧勇於推陳出新—記台灣前輩畫家李石樵〉,《典藏藝術》,第14期,1993年11月,頁128-133。
胡永芬(2002),〈陳澄波—美術史與大歷史交會的座標人物〉,《典藏今藝術》,2002年6月,頁46-48。
——(2002),〈量大不太集中—楊三郎作品藏家難以計數〉,《典藏藝術》,第55期,1997年4月,頁192-195。
倪再沁(1996),《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台中:省美館,1996年。
——(1997),〈李梅樹和他的藝術〉,《風土民情—李梅樹作品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年,頁6-8。
秦雅君(1997),〈愈磨愈亮的鑽石—廖繼春與陳澄波是本土前輩藝術家的多頭指標〉,《典藏藝術》,第63期,1997年12月,頁157-161。
——(1997),〈魅力席捲全台—廖繼春畫作收藏群及市場現況〉,《典藏藝術》,第55期,1997年4月,頁166-172。
馬孟晶(2002),〈實景與心象—廖繼春筆下的彩色世界〉,《故宮文物月刊》,第19卷第11期,2002年2月,頁58-69。
高秀朱(2001),《色彩的魔術師—廖繼春教授百歲紀念畫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1年,頁4-8。
——(2002),〈色彩之美—廖繼春〉,《故宮文物月刊》,第19卷第10期,2002年1月,頁4-27。
高尚義(1992),〈「五大天王」「三大畫伯」行情竄升傳奇—第一代本土畫家行情暴起暴落的迷思〉,《典藏藝術》,第2期,1992年11月,頁161-163。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目錄‧藝術篇(一)》,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年。
國泰美術館編,《廖繼春畫集》,台北:國泰美術館,1981年。
莊玉明(2005),〈李梅樹繪畫與臺灣鄉土人文美術發展—兼引證有關李梅樹文章資料有誤疑處〉,《台灣情懷‧百年紀念專輯—李梅樹》,台北:財團法人台北縣文化基金會,2005年,頁160-173。
莊淑惠(1996),〈藝術品鑑定制度亟待建立—從何財明涉嫌偽作李石樵畫作談起〉,《典藏藝術》,第44期,1996年5月,頁147-152。
許瑜菁(1996),〈大畫總價貴,小畫單價高—廖繼春畫作在市場一畫難求〉,《典藏藝術》,第42期,1996年3月,頁110-113。
——(1996),〈菁英一族的藝術品味—廖繼春畫作藏家大追蹤〉,《典藏藝術》,第42期,1996年3月,頁106-113。
陳重光(1994),〈回首竟百年—「嘉義人—陳澄波百年祭」紀念展有感〉,《雄獅美術》,第276期,1994年2月,頁35-43。
陳啟正(1997),〈量少質精—李梅樹畫作流向與市場行情概況〉,《典藏藝術》,第55期,1997年4月,頁188-191。
陳惠黛(2006),〈廖繼春:拍賣逾百萬美元的台灣本土畫家〉,《羅芙奧:藝術與投資》,第15期,2006年春季號,頁14-16。
陳徵毅(2004),〈陳澄波—殞落於二二八事件中的藝壇慧星〉,《藝術家》,第346期,2004年3月,頁246-253。
黃秀慧(1993),〈屹立於永和的楊三郎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季刊》,第3卷第2期,1993年3月,頁90-95。
——(1997),〈大自然的禮讚—楊三郎〉,《臺灣美術》,第九卷第四期,1997年4月,頁67-70。
黃春秀(1992),〈李石樵的路〉,《藝術貴族》,第28期,1992年4月,頁49-55。
黃茜芳(1995),〈勇搏命運的舵手—李石樵的生平軼事〉,《典藏藝術》,第35期,1995年8月,頁176-180。
——(1997),〈《淡水》油畫大作迭創高價—陳澄畫作流向及市場現況〉,《典藏藝術》,第55期,1997年4月,頁173-176。
——(1997),〈五十件作品值九千萬—李石樵畫作收藏群及市場概況解析〉,《典藏藝術》,第55期,1997年4月,頁183-187。
黃寶萍(1996),〈畫廊協會譴責偽作行為,亟盼追究勿縱〉,民生報,1996年4月18日。
嘉義市立文化中心編,《典藏品圖錄》,嘉義: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肇瑩如(1992),〈老畫家紛設個人美術館,此舉可完整保存作品,賣出的畫作等於「品質保證」〉,經濟日報,1992年5月4日。
趙慧琳(2002),〈美術拍賣品,南畫廊質疑真偽〉,聯合報,2002年8月19日。
——(2002),〈說我賣假畫?新業要南畫廊、典藏雜誌道歉〉,聯合報,2002年9月6日。
劉文三(1996),〈廖繼春繪畫的色彩與造形—廖繼春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典藏藝術》,第42期,1996年3月,頁88-91。
劉芳如(1999),〈記一位自然寫生派畫伯—楊三郎的生平與畫藝〉,《故宮文物月刊》,第17卷第2期,1999年5月,頁108-129。
——(1999),〈楊三郎繪畫藝術特展〉,《故宮文物月刊》,第17卷第3期,1999年6月,頁94-105。
蔣藝(1992),〈傳家拍賣會後的省思〉,《典藏藝術》,第2期,1992年11月,頁48-50。
——(1993),〈蘇富比’93年春季拍賣預估價縮水20%?〉,《典藏藝術》,第6期,1993年3月,頁84-87。
蔡文怡(1976),〈廖繼春的學生和友人〉,《雄獅美術》,第63期,頁30。
鄭乃銘(1995),〈那美好的仗他打過—側寫楊三郎〉,《典藏藝術》,第33期,1995年6月,頁176-179。
鄭功賢(1993),〈藝術家何時才能專心創作—從藝術家成立私人美術館談起〉,《典藏藝術》,第5期,1993年2月,頁110-112。
——(1996),〈我父親是一位偉大的美術教育家—專訪廖述文談父親廖繼春的生平軼事〉,《典藏雜誌》,第42期,1996年3月,頁95-97。
黎蘭(1996),〈一代藝術大師—李石樵〉,《百年樹人‧百人大展‧1996李石樵師生美展》,台北:李石樵美術館,1996年,頁4-6。
蕭瓊瑞(1993),〈「自我的覺醒」與「自我的隱退」—對李梅樹晚期人物畫的一種解釋〉,《李梅樹逝世十週年紀念展:婦女之美》,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3年,頁12-25。
——(1993),〈建立在史料上的詮釋—詳讀顏娟英的「勇者的畫像—陳澄波」〉,《藝術家》,第223期,1993年12月,頁272-276。
——(1994),〈撰述欲其圓而神—從〈跨越時代鴻溝的彩虹〉談林惺嶽的學術風格〉,《藝術家》,第226期,1994年3 月,頁320-325。
——(1997),〈素人與否?—從陳澄波幾幅未公開的作品,重思其藝術本質〉,《島嶼色彩:台灣美術史論》,台北:東大,1997年,頁319-27。
——(1997),《島嶼色彩:台灣美術史論》,台北:東大,1997年。
——(2004),《島嶼測量:台灣美術定向》,台北:三民,2004年。
賴素鈴、曾一定(1996),〈李石樵作品驚暴偽冒風波〉,民生報,1996年4月7日
謝里法(1998),《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台北:藝術家,1998年。
謝恩(2006),〈億來億去!—華人油畫再創紀錄〉,《典藏今藝術》,第170期,頁297-299。
顏娟英(1992),〈勇者的畫像—陳澄波〉,《臺灣美術全集(第一卷)陳澄波》,台北:藝術家,1992年,頁27-48。
——(1994),〈陳澄波繪畫風格的形成〉,《陳澄波百年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年,頁10-14。
——(1998),《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台北:雄獅,1998年。
蘇瑞屏(1986),《現代美術館之管理與經營》,台北:祥漢,1986年。
二、論文資料
王振興(2001),〈楊三郎繪畫創作觀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李宜修(2002),〈90年代台灣畫廊文化生態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柏達(2006),〈由藝術品拍賣探討台灣藝術市場之現況—以1990年~2005年為例〉,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鴻濱(1997),〈陳澄波風景畫研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姚郁珊(1999),〈楊三郎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胡朝復(2006),〈李石樵人物畫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
涂榮華(2004),〈台灣商業畫廊經紀方式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長華(2002),〈畫家‧創作‧市場—以八0年代台灣畫廊為中心〉,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曾士全(2003),〈台灣藝術拍賣市場經營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曾若涵(2005),〈近現代中國書畫之投資報酬率及投資組合〉,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于玲(2007),〈台灣油畫市場贗品問題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藝術行政暨管理碩士論文,2007年。
廖佳玲(1995),〈美國藝術社會學制度觀點之探討與實證研究—以畫家陳澄波為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長富(2004),〈論陳澄波的繪畫理念與特色〉,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宜芸(1991),〈商業?藝術?—台北市畫廊活動的探索〉,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鄭宜欣(2003),〈寫實的形塑與割裂—論李石樵戰後作品之風格與意涵(1945-1949)〉,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所碩士論文,2003年。
三、網站資料
Artprice網站,網址為www.artprice.com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查詢,網址為http://www.tfam.gov.tw/download/outfrm.asp
國立歷史博物館數位典藏,網址為http://cbir.nmh.gov.tw/cgi-bin/nmhquery/query.cgi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書畫檢索,網址為http://140.137.11.178/hkm/System/public/01.htm
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品數位閱覽,網址為http://www1.tmoa.gov.tw/collections/index_c.asp
嘉義市立文化局典藏品圖鑑,網址為http://www.cabcy.gov.tw/main10_3.asp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品查詢,網址為http://www.kmfa.gov.tw/Desktop.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