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博鈞 |
---|---|
論文名稱: |
晚明浙江地區小品賦研究 |
指導教授: | 高秋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8 |
中文關鍵詞: | 小品賦 、明賦 、地域文學 、小品文學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5 下載:5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題目
晚明浙江地區小品賦研究
論文摘要
本論文乃是以「晚明浙江地區小品賦」作為主要的考察對象。「明賦」是賦學研究中頗為弱化的一環,「小品」則是晚明相關研究中的顯學,觀察「明賦」在晚明「小品」風習影響下的創作情況,以及其中所顯示出的特殊意義,乃是本論文所欲處理的問題。由於在《御定歷代賦彙》所收明代賦作中,以浙江地區作品為數最多,浙江地區又是晚明時期小品風習最盛的區域之一,因此,選擇浙江地區作品進行考述,對於理解「明賦」所展現之「小品」面貌而言,無疑具有相當的指標性。
本論文論述的展開,首先由時代環境切入,第二章〈小品風習的產生〉透過對浙江地區經濟、文化以及時人心理三個層面的探索,逐步揭示影響浙江地區小品風習發生的可能原因,以及這三個層面與小品風習的聯繫為何?其次,第三章經由耙梳文本,藉以了解晚明小品賦作的整體面貌。再次,第四章〈浙江地區小品賦的時代意義〉植基於第三章的論述基礎,分別由「文體特徵與賦體取向之轉換」、「題材選擇與小品情韻的表現」及「思想主題與晚明思潮的內在聯繫」三個方面,探究浙江地區小品賦所表現出的時代意義。第五章〈結論〉則歸結本論文研究成果,並對小品賦之發展侷限,提供可能的思考路向。
作為一個時代文學的產物,必然會受到時代環境的強烈影響,小品賦在小品風習盛行的時代背景下出現,其創作內涵不論在文體特徵、題材選擇、思想主題各方面,均無可避免地顯露出時代織就的細密痕跡。其發展雖不及小品文之盛,但在提供評估明賦的價值,與了解晚明小品創作之另一面向的研究價值上,確實有其特定意義存在。
參考及徵引書目
體例說明
1. 古籍文獻排列以時代為序,同一時代內之著作復以作者姓名為序。
2. 當代論著均以姓名筆劃排序。
一、古籍文獻(包含今人校箋之著作)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1997.8,初版)
〔漢〕毛公傳,鄭元箋《詩經》,〔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1997.8,初版)
〔漢〕司馬遷《史記》(台北:藝文印書館,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1997.8,初版)
〔漢〕揚雄撰,王榮寶疏《法言義疏》(台北:世界,1962)
〔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1997.8,初版)
〔魏〕何晏注,〔宋〕形昺疏《論語》,〔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1997.8,初版)
〔晉〕王嘉撰,〔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台北:木鐸,1982.2,初版)
〔晉〕張華撰,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台北:明文,1981.9,初版)
〔南朝‧宋〕范曄撰,楊家駱主編《後漢書》(台北:鼎文,1977.9,初版)
〔梁〕沈約撰,楊家駱主編《宋書》(台北:鼎文,1975.6,初版)
〔梁〕劉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台北:台灣開明,1993.5,十七版)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台北:華正,1995.10)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南史》(台北:鼎文,1976.11,初版)
〔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晉書》(台北:鼎文,1966.10,初版)
〔唐〕姚思廉撰,楊家駱主編《梁書》(台北:鼎文1975.1)
〔唐〕柳宗元《河東先生龍城錄》,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之二‧百川學海》(台北:藝文印書館)
〔唐〕徐堅撰《初學記》(台北:新興,1972.2)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1997.11)
〔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1998)
〔宋〕陶岳《五代史補》,四川大學圖書館編《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
〔宋〕歐陽修、宋祁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台北:鼎文,1976.10,初版)
〔宋〕蘇軾,〔明〕陳夢槐編《東坡集選》(台北:國家圖書館藏)
〔南宋〕吳自牧撰,傅林祥注《夢梁錄》(濟南:山東友誼,2000)
〔元〕祝堯《古賦辯體》(台北:台灣商務影印四庫全書本)
〔明〕王士性撰,呂景琳點校《廣志繹》(北京:中華,1981.12,初版)
〔明〕王世貞《藝苑巵言》,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8,初版)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1953.10,初版)
〔明〕王聖俞編選《蘇長公小品》(台北:國家圖書館館藏)
〔明〕何三畏編著《雲間志略》(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本,綜錄類第四十一,台北:明文,1991.1,初版)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1959.4.1,初版)
〔明〕宋濂《宋學士文集》(台北:商務,1965)
〔明〕宋濂撰,楊家駱主編《元史》(台北:鼎文,1977.10,初版)
〔明〕李夢陽《空同先生集》(台北:偉文,1976)
〔明〕李夢陽《空同先生集》(台北:偉文,1976)
〔明〕沈守正《雪堂集》(明崇禎三年武林沈氏家刊;台北:國家圖書館藏)
〔明〕林時對《荷牐叢談》(台北:文海,1974.8,初版)
〔明〕洪自誠《菜根譚》(台北:福智之聲,1995.6)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書局,1963.4,初版)
〔明〕胡應麟《詩藪》(台北:廣文,1973.9,初版)
〔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2001.8)
〔明〕徐官《古今印史》,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據明萬曆沈氏尚白齋刻寶顏堂秘笈本影印)
〔明〕徐渭《徐渭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4,初版)
〔明〕袁中道著,錢伯城點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1989.1,初版)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台北:偉文,1976)
〔明〕屠隆《由拳集》(台北:偉文,1977.9)
〔明〕屠隆《白榆集》(台北:偉文,1977.9)
〔明〕張岱《瑯嬛文集》(台北:淡江書局,1956.5)
〔明〕張瀚撰,盛冬鈴點校《松窗夢語》(北京:中華,1985.5)
〔明〕陸雲龍編選《翠娱閣評選十六名家小品》(明崇禎間錢塘陸氏原刊,台北:國家圖書館)
〔明〕陳留、謝肇淛《五雜組》(台北:偉文圖書,1977.4)
〔明〕湯顯祖撰,徐朔方、楊笑梅校注《牡丹亭》(台北:里仁,1995,初版)
〔明〕馮夢龍《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1993.6)
〔明〕馮夢龍編,顧學頡校注《醒世恆言》(台北:里仁,1991.5)
〔明〕黃汝亨《寓林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2002.3)冊一三六九。
〔明〕黃宗羲《明夷待訪錄》《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2005.1)
〔明〕黃宗羲《南雷文定碑傳》(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本,綜錄類第五十七,台北:明文,1991.1,初版)
〔明〕黃宗羲《南雷詩文集上》,《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2005.1)
〔明〕黃宗羲編《明文海》(台北:台灣商務,1977)
〔明〕楊慎《升菴詩話》,〔清〕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1983.8)
〔明〕萬廷謙等纂修萬曆《龍游縣志》(台北:成文,1983.3)
〔明〕談遷《國榷》(台北:鼎文,1978.7,初版)
〔明〕錢文薦《麗矚樓集》(明刊本,據內閣文庫影印,國家圖書館藏)
〔明〕顧公燮《丹午筆記》(江蘇地方文獻叢書《丹午筆記‧吳城日記‧五石脂》南京:江蘇古籍,1985.5)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1987.4)
〔明〕顧起元撰《嬾真草堂集》(明人文集叢刊本,沈雲龍選輯,台北:文海,1970.3,初版)
〔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台北:藝文,2000.5,初版)
〔清〕王芑孫《讀賦巵言》,何沛雄編著《賦話六種》(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
〔清〕王國維《王觀堂先生全集》(台北:文華,1968.3)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台北:商務,1983.10,初版)
〔清〕朱竹垞著,姚柳依編《靜志居詩話》(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本‧學林類第九,台北:明文,1991.1,初版)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台北:世界,2004)
〔清〕李調元撰,詹杭倫、沈時蓉校證《雨村賦話校證》(台北:新文豐,1992)
〔清〕沈翼機等同撰《浙江通志》(台北:華文,1967.8)
〔清〕宗源瀚等修,周學等纂同治《湖州府志》(台北:成文,1970.11)
〔清〕洪亮吉撰,陳邇冬校點《北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1998.5)
〔清〕浦銑《復小齋賦話》,何沛雄編著《賦話六種》(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
〔清〕張吉安修,朱文藻等纂嘉慶《餘杭縣志》(台北:成文,1970.10)
〔清〕張廷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台北:鼎文,1978.10)
〔清〕張履祥補撰《農書》,《續修四庫全書.子部.農家類》(上海:上海古籍,2002.3)冊九七五。
〔清〕陳元龍等奉敕編《御定歷代賦彙》(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4.3,初版,據清康熙四十五年刊本影印)
〔清〕陳田撰《明詩紀事》(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本,學林類第十一,台北:明文,1991.1,初版)
〔清〕馮可鏞修,楊泰亨纂《慈谿縣志》(據清光緒二十五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1975)
〔清〕鄒漪纂《啟禎野乘》(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本,綜錄類第三十二,台北:明文,1991.1,初版)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台北:洪氏,1974.10,再版)
〔清〕劉熙載《藝概‧賦概》,何沛雄編著《賦話六種》(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
〔清〕錢謙益撰,錢陸粲編《列朝詩集小傳》(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本‧學林類第十一,台北:明文,1991.1,初版)
〔清〕嚴可均輯校《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北京:中華,1995.11)
〔清〕陳去病《五石脂》(江蘇地方文獻叢書《丹午筆記.吳城日記.五石脂》)
二、當代論著
《中國書院史話》(台北:學海,1985.6,初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黃彰健校勘《明實錄》(京都:中文出版社,1984)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台北:學生,2000.4,初版)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台北:文津,1997)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瀋陽:遼寧教育,1990.8)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袁震宇、劉明今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明代卷》(上海:上海古籍,1996.12,初版)
左東嶺《王學與中睌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2000.4,初版)
多洛肯《明代浙江進士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04.7,初版)
朱光潛《談美》(台北:萬卷樓,1990,初版)
朱劍心《晩明小品選注》(台北:商務,1979.3)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學生,1979.8,初版)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2003.1)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2003.1)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1989)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1994)
吳承學、李光摩編《晚明文學思潮研究》(武漢:湖北教育,2001)
李曰剛《中國辭賦流變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
李翠瑛《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台北:萬卷樓,2001)
周作人編《明人小品集》(台北:金楓)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1997.8)
林天祥《北宋詠物賦研究》(台北:萬卷樓,2004)
范金民《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南京:南京大學,1998.8,初版)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2001.11,十三版)
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譜》(杭州:浙江古籍,1993)
馬美信《晚明文學新探》(中壢:聖環,1994.6)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1987.7,初版)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2001.4,初版)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
張正體、張婷婷《賦學》(台北:學生,1982)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1998)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台北:文津,1988.7,初版)
曹淑娟《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台北:文津,1987.8)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江蘇:江蘇教育,2001.7)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1996.8,初版)
陳少棠《晚明小品論析》(台北:源流,1982.5,初版)
陳去病《辭賦學綱要》(台北:文海,1971)
陳書良、鄭憲春《中國小品文史》(台北:桂冠,2001,初版)
陳書彔《明代詩文的演變》(南京:江蘇教育,1996.11,初版)
陳鼓應注譯《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2003)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1988.5,初版)
陳學文《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台北:稻禾,1991.12)
陳學文《明清時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經濟與市場網絡》(杭州:浙江人民,2000.11)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2001)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2001.6)
費振鐘《墮落時代》(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2002,初版)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1976.6,初版)
黃建國、高躍新主編《中國古代藏書樓研究》(北京:中華,1999.7)
黃燕生《天祿琳琅-古代藏書和藏書樓》(台北:萬卷樓,2000.6)
葉幼明《辭賦通論》(湖南:湖南教育,1991.5)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7)
葉樹聲、余敏輝《明清江南私人刻書史略》(合肥:安徽大學,2000.5)
鈴木虎雄《賦史大要》(台北:正中,1967)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台北:文津,2000)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台北:文史哲,1990.10,三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1999.8)
劉石吉《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7.6,初版)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台北:文津,1995.9,初版)
樊樹志《明清江南市鎮探微》(上海:復旦大學,1990.9,初版)
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
錢杭、承載《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杭州:浙江人民,1996.3)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台灣商務,1995.7,三版)
韓高年《詩賦文體源流新探》(成都:巴蜀書社,2004.5)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論叢》(台北:正中,1993)
譚正璧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上海:上海書店,1987.3)
龔鵬程《中國文人階層史論》(宜蘭縣 礁溪鄉: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縣礁溪鄉: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三、期刊論文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三十九期,2001.12。
王正華〈生活、知識與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類書」與其書畫門〉一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一期,2003.9。
朱倓〈明季杭州讀書社考〉,吳智和主編《明史研究論叢》台北:大立,1982.6,初版,第一輯。
何宗美〈明代文人結社綜論〉,《中國文學研究》,第二期,2002。
何宗美〈明代怡老詩社綜論〉,《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期,2002。
冷衛國、踪凡〈陳山毓《賦略》及其賦學觀〉《貴州社會科學》,第三期,2005.5。
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飾的流行風尚與士大夫的反應〉,《新史學》,第十卷,第三期,1999.9。
巫仁恕〈晚明的旅遊活動與消費文化--以江南為討論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一期,2003.9。
李忠明〈明末通俗小說刊刻中心的遷移與小說風格的轉變〉,《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四期,2004.7。
周志文〈真情與享樂--論晚明小品的兩個主題〉,《中華學苑》第四十八期,1996.7
周志文〈屠隆的文學理論〉,《幼獅學誌》,第十七卷,第四期,1983.10。
林宜蓉〈晩明「尊藝」觀之探究〉,《古典文學》台北:學生,2000,第十五集。
林麗月〈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師大歷史學報》,卷十九,1991.6。
邵曼珣〈明代中期蘇州文人尚趣之研究〉,《古典文學》台北:學生,2000,第十二集。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
徐茂明〈江南的歷史內涵與區域變遷〉,《史林》,第三期,2002。
馬孟晶〈十竹齋書畫譜和箋譜的刊印與胡正言的出版事業〉,《新史學》,第十卷,第三期,1999.9。
高桂惠〈美麗與哀愁--談辭賦中婦女群像的創作意蘊〉,《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政治大學中文系,1996。
商傳〈晩明社會轉型的畸型因子〉,《歷史月刊》卷一百零五,1996.10。
張璉〈偕我同志--論晚明知識份子自覺意識中的群己觀〉,《中國文化》,第十九、二十期。
曹松葉〈宋元明清書院概況〉,《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周刊(六)》,第十集,第一百一十一期到一百一十五期。
曹淑娟〈晚明清言對人與宇宙關係之省思〉,《中華學苑》,第四十八期,1996.7
許敏〈明清飲食店舖與大眾社會生活--著重對明中葉至清中葉的考察〉,《慶祝楊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石家庄市:河北教育,1998,初版。
許麗芳〈重組與對話:晚明小品文之自我書寫〉,《國文學誌》,第四期,2000.012。
郭紹虞〈明代的文人集團〉,《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台北:丹青圖書,1985.10。
陳學文〈從「蘇湖熟,天下足」到「湖廣熟,天下足」的演化及其意義〉,《慶祝楊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石家庄市:河北教育,1998,初版。
陳學文〈略論明中葉的生產觀與消費觀〉,《浙江社會科學》,第六期,1994。
葉幼明〈元明清辭賦的歷史地位〉,《中國文學研究》,第二期,1993。
董楚平〈吳越文化的三次發展機遇〉,《浙江社會科學》,第五期,2001.9。
廖玉蕙〈論晚明小品文之興起〉,《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第二期,1983.6。
廖玉蕙〈論晚明小品的名稱與特色〉,《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第三期,1984.6。
劉志琴〈晚明城市風尚初探〉,《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輯,復旦大學,1984.3。
稻畑耕一郎撰,陳植鍔譯〈賦的小品化初探(上)(下)〉,《杭州大學學報》,第二期,1980.6、第三期,1980.9。
龔喜平〈明清辭賦述論〉,《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一期,1999。
龔鵬程〈區域特性與文學傳統〉,《古典文學》台北:學生,2000,第十二集。
四、學位論文
李濟雨《晚明小品之文藝理論及其藝術表現》(台灣師大國研所博論,1992.12)
林宜蓉《中晚明文藝場域「狂士」身分之研究》(台灣師大國研所博論,2003.6)
林宜蓉《晚明文藝社會「山人崇拜」之研究》(台灣師大國文所碩論,1994.6)
范宜如《明代中期吳中文壇--一個地域文學的考察》(台灣師大國研所博論,2001.5)
陳江《明代中後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3.3.1)
陳萬益《晚明性靈文學思想研究》(台大史研所博論,1977)
游適宏《由拒唐到學唐--元明清賦論趨向之考察》(政治大學中研所博論:2000.6)
黃明理《「晚明文人」形態之研究》(台灣師大國文所碩論,1989.5)
黃雅雯《袁中道溪遊生活研究-以《遊居柿錄》為例》(淡江中研所碩論,2004.6。)
譚概《晚明越中曲家群體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論,20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