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潘郁欣 Pan, Yu-Hsin |
---|---|
論文名稱: |
從沖繩久米崇聖會活動看族群建構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of Okinawa Kume People Under Ethnic Construction |
指導教授: |
楊聰榮
Yang, Tsung-Ro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4 |
中文關鍵詞: | 閩人三十六姓 、久米人 、沖繩 、祭孔 、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36 Fujian clans, Kume, Okinawa, Celebration of Confucius, Identit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53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2 下載:1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琉球久米村人係自明朝時起陸續於福建移居至琉球,搭起琉球王國與中國朝貢貿易的橋樑,對琉球王國的文治、經濟有重大貢獻,如今物換星移,朝貢早已終止,琉球也已成為日本所屬的沖繩縣。
琉球被廢藩置縣後,久米人逐漸融入沖繩當地,說起日語,然而這個族群並未消失,各姓氏的門中會依然持續經營,整合性的法人組織「久米崇聖會」更維持著一年一度的祭孔儀式、媽祖祭祀等文化表徵,並進行各種活動來凝聚該族群的認同與推廣族群能見度。
本文透過質性研究方法,與久米崇聖會做近距離的觀察、訪談,加上文獻資料的蒐集和分析,從出版品文本、地理空間、宗教文化及政治經營等四個面向探討久米崇聖會如何在失去語言這項重要工具的情形下,建構久米族群,維繫其存續並發揮影響力,希望能為其留下一個特殊的態樣,提供族群研究者做為參考。
The people from Okinawa’s Kume Village are originally from Fujian and has continuously migrated to Ryukyu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y have built a connection between Ryukyu and China's tribute trade. It has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culture and economy of the Ryukyu Kingdom. Nowadays, the tribute has long since terminated, and Ryukyu has become Japan's Okinawa Prefecture.
After the Ryukyu was deposed to the county, the Kume peopl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Japa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in Okinawa. However, this group has not vanished, and the Kume lineage organizations in Okinawa continue to operate. The integrated legal organization " Kume Souseikai " maintains the annual memorial ceremonies such as “Celebration of Confucius”,” Mazu rituals” and other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various activities to solidify the identity of the ethnic group and to promote their own ethnic visibility.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s Kume Souseikai from four aspects: published text, geospatial, religious culture and political management in terms of how to build a long-term ethnic culture’s group while maintaining its survival and exert its influence but with the loss of their language. It hopes to leave a special aspect example and provide demographic group researchers a positive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類
Barker Chris(2000) 。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Sage。轉引自 David Walton(2010)。文化研究入門:生活體驗與實踐(駱盈伶譯)。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Benedict Anderson(2010)。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市:時報文化。
Canrad Phillip Kottak(2014)。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台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David Walton(2010)。駱盈伶譯。文化研究入門:生活體驗與實踐。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Durkheim, E.(2007)。瑞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Earl Babbie(2013)。林秀雲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Jonathan H. Turner(1985)。丁庭宇譯。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Max Weber(1991)。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Max Weber(1997)。劉援、王予文譯。宗教社會學。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Niklas Luhman(2004)。周瑜君等譯。社會的宗教。台北:商周出版社。
Philip Smith (2008)。林宗德譯。文化理論面貌導論。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Ranjit Kumar(2010)。潘中道、胡龍騰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市: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Robert Bocock(1991)。田心喻譯。文化霸權。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Tim Creaawell (2006)。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明珂(2013)。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斯福(2008)趙旭東譯。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
何小蓮(2002)。宗教與文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杜贊奇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1-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西谷啟智(2011) ,陳一標、吳翠華譯。宗教是什麼。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西里喜行(2010),胡連成等譯。清末中琉日關係史研究上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朱德蘭(2016),臺灣沖繩交流史論集。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亦園(2010)。說文化,談宗教–人類學的觀點。新北市:Airiti Press Inc.。
林泉忠(2017)。21世紀視野下的琉球研究。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林修澈(2001)。原住民的民族認定。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松田良孝(2012)。八重山的台灣人。台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周煌(2014)。琉球國志略(上)。新北市: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徐玉虎(1982)。明代琉球王國對外關係之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孫清玲(2015)。明清時期中琉友好關係歷史遺存考。北京:海洋出版社。
高洪雷(2015)。另一種文明。台北市:龍圖騰文化有限公司。
郭廷以(1996)。台灣史事概說。台北市:正中書局。
梁嘉彬(1965)。琉球及東南諸海島與中國 。台中市:東海大學。
唐曉峰(2010)摘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宗教。北京:人民出版社。
納日碧力戈(2000)。現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構。昆明市:雲南教育出版社。
張禹東(2005)宗教與文化的關係。載於黃海德、張禹東主編。宗教與文化。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仲敬(2018)。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新北市:八旗文化。
蔡東杰(2004)。中國外交史。台北:風雲論壇。
陳武強、郭海東(2017),明代中國日本琉球三國關係與東亞國際秩序研究。成都市:四川大學出版社。
陳龍貴主編(2016)。清代琉球史料彙編—軍機處檔案奏摺錄副(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陳龍騰(2012)。戰後台灣與琉球關係研究。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曹永和(2016)。中國海洋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謝國斌(2013)。族群關係與多元文化政治。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王振寰、瞿海源編(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二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振寰、瞿海源編(200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三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汪民安主編(2013)。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麥田出版事業部。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王甫昌(1998)。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載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業強出版社。
王甫昌(2002)。台灣的族群關係研究。載於王振寰主編。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平敷令治(2000)。琉球王國與閩人三十六姓,林文彬譯。載於林文彬(2015)。來自沖繩的報告。嘉義:林文彬。
賴正維(2008)。程順則與儒家文化在琉球的傳播。載於陳尚勝主編。中國傳統對外關係研究叢書-儒家文明與中國傳統對外關係。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
錢明(2008)。近世日本的孔廟文化—兼論朱舜水的祭孔理論與實踐。載於吳光、錢明主編。繼往開來論儒學-浙江省儒學學會成立大會紀念特集。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
琉球歷代寶案,第一集卷三六。載於笪林華、江金輝、甘于黎、王聰文、余麗珍、陳輝、許財甦編輯(2012)。傳世漢文琉球文獻編輯稿。廈門:鷺江出版社。
(二)期刊與雜誌類
朱金濤(1992、1993)。吉隆坡華人寺廟之研究。南洋學報,卷47、48,2-136。
呂青華(2006)。琉球久米村人的姓名。東方學報,第27期,81-95。
吳靄華(1991)。十四至十九世紀琉球久米村人與琉球對外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9期,1-196。
吳靄華(1985)。琉球歷史上的久米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3期,107-136。
阿部泰記(2012)。中日宣講聖諭的話語流動。興大中文學報,第32期,93-130。
孫清玲(2006)。論「閩人三十六姓」在中國海外移民史上的特殊性。福建教育學院學報,第10期,90-93。
黃宣衛(2010)。從認知角度探討族群:評介五位學者的相關研究。台灣人類學刊。第8期第2卷,113-136。
劉達人(1962)。琉球概況,實踐叢刊之三八。台北:國防研究院,1-22。
謝必震(1993)。明清冊封琉球論略。漢學研究。第11卷第1期,319-338。
謝必震、陳碩炫(2005)。琉球天妃信仰狀況及其嬗變。莆田學院學報。vol.12-3,79-84。
謝崇耀(2007)。《崇聖道德報》及其時代意義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5期,141-185。
翟本瑞主編(2018)。琉球久米崇聖會國吉理事長一行訪台。逢甲通識通訊,第26期,55。
翟本瑞主編(2018)。校友訪團尊師重道赴琉即參拜孔子廟。逢甲通識通訊,第28期,41。
劉寧顏(1976)。參加琉球孔子聖廟落成聖像揭幕大典見聞。台北文獻,第35期,163-178。
潘朝陽(2010)。開漳聖王的文化地理詮釋。海洋文化學刊,第9期,1-12。
(三)其他研究報告或論文
呂青華(2011,11月)。「御三味」與「大牢」:沖繩久米村人的祭品與民族邊界。第十二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沖繩。
董金裕(2014,11月)。釋奠.教師節.傳承中華文化。2014年國際儒學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孔孟學會。台南。
呂青華(2008)。琉球久米村人的民族學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瑞玲(2010)。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的可能關係:以中壢市新新國小之家長為例的經驗研究。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瑜庭(2016)。八重山重層歷史中的台灣人。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竹雯(2013)。為和平而奮鬪:沖繩反軍事基地社會運動及其國族意涵。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四)報紙
中央社訊(1961)。懇請祖邦激勵支持,促進琉球自治獨立。聯合報,第2版,1961.6.29。
朱建陵,琉球人:向非武裝國邁進。中國時報,A18版,(2013.7.27)。
(五)網路
黃敏峰(2011.6)。族群四理論的反思-原生論、建構論、情境論與族群邊界論。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第134期。2016年11月5日。取自http://hakka.ncu.edu.tw/hakka/modules/tinycontent/content/paper/paper134/05_07.html
日本批評琉球官方支持儒教活動,害怕政教合一回歸中華。湖南中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大同思想網2015.7.23報導。2015年8月19日。取自http://www.dtsxw.org/2015/0723/4757.shtml
司法院網站大法官釋字第573號解釋。2015年11月7日。取自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573
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2018年11月14日。取自http://www.fao.gov.cn/guojijiaoliuchengshi.asp?csid=1817&pid=136
福州園。2018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okinawainfo.net/fukusyu.html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網站。2015年6月8日。取自http://www.boca.gov.tw/ct.asp?xItem=819&ctNode=753&mp=1
二、日文部分
(一)書籍類
Georage. H. Kerr(1956)。琉球の歴史。東京: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久米崇聖會100週年紀念史編輯委員會(2014)。久米崇聖會100週年紀念史。那霸市:久米崇聖會。
古塚達朗(2014)編修。久米村マップ。那霸市:久米崇聖會。
和田久德(2006)。琉球王國の形成-三山統一とその前後。沖繩:榕樹書林。
具志堅以德編(2010)。久米至聖廟沿革概要。那霸市:社團法人久米崇聖會。
周煌(2003)。琉球国志略。沖繩:榕樹書林。
具志堅以德、國吉有慶(2010)。久米村の民俗(第五版)。那霸:社團法人久米崇聖會。
真境名安興、島倉龍治(1966)。沖繩一千年史,那霸:琉球史料研究會。
國勇美智子、松田ヒロ子、松田良孝、水田憲志、野入直美(2012),石垣島で台湾を歩く,沖繩:沖縄タイムス社。
陳侃(1534)使琉球錄。載於原田 禹雄(1995)。訳注「陳侃 使琉球錄」。沖繩:緑林堂書店。
(二)期刊與雜誌類
上里賢一(2006)。琉球對儒學的受容(陳瑋芬譯)。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1期,3-25。台北市。
內間貴士(2007)。現代沖縄の孔子廟をめぐる多角的な視線。沖縄県立芸術大学紀要,15期。沖繩縣:沖縄県立芸術大学。
李鳳娟 (2013)。現代沖繩における「久米系末裔」の人々のアイデンテイテイに関するー考察:久米崇聖会を中心として。慶応義塾大学大学院社会学研究科紀要 : 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 : 人間と社会の探究,第76號。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大学院社会学研究科。
林泉忠(2009)。沖縄住民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調査(2005年~2007年)。政策科学.国際關係論集,第11號。琉球大學。
伊藤陽寿(2010)。久米村孔子廟創建の歴史的意義-十七世紀後半の政治史的視点から。沖繩文化研究,第36卷,101-135。東京:法政大學沖繩文化研究所。
秦兆雄(2013)。東京的湯島聖堂與釋奠禮。神戶市外国語大學リポジトリ,第63卷第4期。神戶市。
久米崇聖会(2013)。久米崇聖会レポート,第15期平成25年夏号,3。
久米崇聖会(2013)。久米崇聖会レポート,第16期平成25年釋奠特集号,3。
久米崇聖会(2014)。久米崇聖会レポート,第17期平成26年春號,3。
久米崇聖会(2014)。久米崇聖会レポート,第18期平成26年100周年特集号,4。
孔子生誕祝う釋奠祭禮(2015.9.24)。は~むぷらざ週刊,第1471号,14-15。
加地伸行(2015)。沖縄の孔子廟と政教分離。產經新聞,2015年7月19日,1。
日本批評琉球官方支持儒教活動,害怕政教合一回歸中華。湖南中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大同思想網2015.7.23報導。2015年8月19日。取自http://www.dtsxw.org/2015/0723/4757.shtml
(三)其他研究報告或論文
重松伸司代表。《在日華人系知識人の生活意識調查-沖繩.久米崇聖会孔子祭の儀礼.慣行調查および沖繩.久米崇聖会生活慣行の聞き取り調查》,追手門學院大學2003年度學內共同研究報告書。
加地伸行(2015)。沖縄の孔子廟と政教分離。產經新聞平成27年7月19日,1。
國勇美智子(2011)。戰後八重山的鳳梨產業與臺灣「女工」。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久米至聖廟簡介摺頁(2015)。久米崇聖會。
三、西文部分
(一)書籍類
David Crystal(2000). Language Death.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y Baker Colin(2001).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s and Bilingualism,3rd edn.. UK: Biddles Ltd.
David.Herbert (2013). Creating Community Cohesion: religion,media and multiculturalism. UK:Palgrave Macmillan.
Fredrik Barth(1998).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USA:Waveland Press,Inc.
John L.Comaroff,Jean Comaroff(2009). Ethnic,Inc.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ippard L.(1997). The Lure of the Local: Senses of Place in a Multicentered Society. New York: New Press.
John S.Harding,Hillary P.Rodrigues(2014). The study of religion:a reader. Oxon: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