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宜錚
Chuang, Yi-Cheng
論文名稱: 國民中學音樂教師雙語教學之研究-以臺北市兩位個案教師為例
A Study of Two Music Teachers' Bilingual Music Teaching at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潘宇文
Pan, Yu-Wen
口試委員: 紀雅真
Chi, Ya-Chen
莊惠君
Chuang, Wuei-Chun
潘宇文
Pan, Yu-Wen
口試日期: 2024/06/0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8
中文關鍵詞: 音樂雙語教學國民中學音樂教師國中音樂雙語教學
英文關鍵詞: bilingual music teaching,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ers, junior high school bilingual music teaching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96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4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兩位音樂個案教師的音樂雙語教學實踐,採用多重個案嵌入設計的描述型個案研究,以兩位臺北市國民中學音樂教師為研究對像,透過訪談法、觀察法及文件分析法作為本研究資料蒐集之方式。依據研究研究發現與結果,將研究結論呈現如下:
    一、個案教師A認為音樂雙語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生活經驗相互呼應,使學生能將課堂所學帶回日常生活。她在音樂雙語教學規劃時,會先決定音樂學習內容,而後思考設計雙語如何安排於課堂中。
    二、個案教師A在音樂雙語教學中,會安排學生透過多模態的方式參與學習,並善用提問法以簡報圖片、學習單等,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發言與討論,學生同時以中英兩種語言將筆記寫於學習單上。
    三、個案教師B認為音樂雙語教學要與日常生活相互連結,她在課堂中會先使用課室英語進行課堂問候,接著依照學生年級逐步增加調整雙語內容於音樂雙語課堂中。音樂雙語教學內容要有學習脈絡,因此她會依教科書中的音樂學習內容,進行雙語使用時機與內容的規劃。
    四、個案教師B會在音樂雙語教學中,安排多樣的教學活動,包含音樂鑑賞、感知、中音笛吹奏與歌曲習唱等,同時透過語言鷹架的搭建,引導學生表達對音樂感受及自主學習能力,以營造友善的雙語學習環境。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分別向國民中學音樂教師以及未來欲從事音樂雙語教學相關研究者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bilingual music teaching practices of two music case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 descriptive case study with an embedded multiple-case design was adopted, focusing on two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and docum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result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were presented as follows:
    1.Case Teacher A believed that the content of bilingual music teaching should resonate with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s, enabling them to apply what they learned in class to their daily lives. When planning bilingual music lessons, she first identified the core of the curriculum and then designed how to integrate bilingual elements into the classroom.
    2.In bilingual music teaching, Case Teacher A arranged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learning through multimodal approaches, utilizing questioning techniques with presentation images, worksheets, etc., to guide students in class discussions and presentations. Students took notes on the worksheet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Case Teacher B believed that bilingual music teaching should be connected to daily life. In class, she began with classroom English greetings and then gradually adjusted the bilingual content in the music bilingual classroom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grade levels. Bilingual music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have a learning context, so she planned the timing and content of bilingual usage based on the music learning content in the textbooks.
    3.In bilingual music teaching, Case Teacher B arranged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music appreciation, perception, alto recorder playing, and song singing. She also built linguistic scaffolding to guide students in expressing their feelings about music and develop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thereby creating a friendly biling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for junior high school music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who wish to engage in bilingual music teaching-related research for their reference.

    謝 誌 i 摘 要 ii 目 次 iv 表 次 vi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雙語教學的發展背景與實施模式 9 第二節 音樂雙語教學之探究 19 第三節 雙語教學之相關研究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1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3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1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5 第一節 A教師音樂雙語教學規劃內涵與實施歷程 45 第二節 B教師音樂雙語教學規劃內涵與實施歷程 57 第三節 兩位個案教師音樂雙語教學綜合討論 7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1 參考文獻 83 一、中文文獻 83 二、外文文獻 88 附錄 91 附錄一《訪談大綱》91 附錄二《研究工具之專家效度意見彙整》92 附錄三《修訂之訪談大綱》96 附錄四《國民中學音樂雙語教學觀察日誌》97 附錄五《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98

    一、中文文獻
    王力億(2020)。雙語教育的師資先決與師培改革。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0),31-36。
    王俞蓓(2021)。學校雙語教學可能實施策略─以臺北市一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俞蓓、林子斌(2021)。雙語教育的推行模式:從新加坡、加拿大的經驗反思臺灣雙語政策。中等教育,72(1),18-31。
    王恭志(2000)。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2),84-96。
    田小琳(2020)。香港「兩文三語」政策的制定與實踐。香港:香港城市大學。
    田耐青(2020a)。論國中階段英語教師轉型雙語教師之在職培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0)37-41。
    田耐青(2020b)。論國小雙語師資應有之教學知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5),51-56。
    江潔(2022)。CLIL童軍雙語教學對國中生童軍學習表現、學習動機及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1)。「我國外語政策之探討與展望」政策建議書。臺北市:作者。
    吳和堂(2020)。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第六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李台元(2021)。各國語言教育的新趨勢。國家教育研究院,171,取自:https://www.naer.edu.tw/PageDoc/Detail?id=3160&fid=125。
    李光耀(2015)。李光耀回憶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時報文化。
    李松濤(2022)。國小自然領域雙語教學之鷹架設計。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8),16-21。
    李政賢(2014)(譯)。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 Marshall, G. B. Rossman)。臺北市,五南。
    李茂琪(2021)。國小英語教師實施雙語教育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李振清(2021)。雙語教育政策之務實規劃思維與持續落實之配套。教育研究月刊,321,4-16。
    李睿瑋(2021)。第五場 實務工作坊:Just do it~~音樂課雙語教學たいしょうぶ。2021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音樂雙語教育的跨域協作,臺北市。
    沈連魁、劉從國(2007)。教師教學信念意涵之探討。中正體育學刊,1(1),1-11。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2009)(譯)。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第三版)(原作者:R. K. Yin)。臺北市,五南。
    林子斌(2020)。臺灣雙語教育的未來:本土模式之建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0)8-13。
    林子斌(2021a)。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臺北市:親子天下。
    林子斌(2021b)。建構臺灣 「沃土」雙語模式:中等教育階段的現狀與未來發展。中等教育,72(1),6-17。
    林宜箴、孫同文(2021)。亞洲國家雙語政策與公務人員進用制度比較:兼論「配合2030。
    林掌華(2009)。師範大學中等學程音樂師培生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進財(1999)。教學理論與方法。臺北市,五南。
    林經桓(2018)。澳大利亞語文教育政策之發展。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頁135-150)。新北市,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
    洪月女、陳怡安(主編)(2021)。雙語教學師資培育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5)。「香港居民語言應用、語言能力及語言態度」研究結果。取自:https://www.hku.hk/press/press-releases/detail/c_13154.html。
    徐雅鐘、莊國彰(2021)。臺北市雙語實驗課程學校推動歷程之分享-以三民國中為例。中等教育,72(1),103-109。
    桃園市教育局(2022)。桃園市111學年度國民中學雙語課程亮點學校申請計畫。取自:https://tycenglish.spps.tyc.edu.tw/。
    高鈺婷(2018)。跨領域語言實踐營造課室互動。載於鄒文莉、高實玫(主編)CLIL教學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Exploring CLIL: A Resource Book(頁9-20)。臺北市:書林。取自https://flc.ncku.edu.tw/p/404-1144-187792.php?Lang=zh-tw。
    國家發展委員會、教育部(2018)。2030雙語國家政策(110至113年)。臺北市:作者。
    國家發展委員會、教育部、人室行政總處、考選部、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2021)。2030雙語政策整體推動方案。臺北市:作者
    國發展委員會(2018)。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臺北市:作者。
    張承安(2022)。國民小學教師實施雙語教學模式研究-以桃園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201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臺北市。
    張家嘉(2022)。音型融入國小雙語直笛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麗玉(2021)。當代雙語教育的核心精神。藝術雙月刊,1-6。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22a)。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部分領域課程雙語教學實施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22b)。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2學年度補助高級中等學校部分領域課程雙語教學實施計畫。臺北市:作者
    梁珠鳳(2012)。教師教學信念之影響因素分析。教育研究論壇,3(2),157-172。
    莊謦鳳(2023)。宜蘭市國小六年級音樂雙語協同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家齊、李宜錚、陳奕安(2021)。22縣市實施雙語課程公立國中小清單。親子天下,119,99-102。
    陳玟樺(2022)。芬蘭2016課綱雙語教育政策評析。臺灣教育研究期刊,3(1),293-312。
    黃沛如(2022)。臺北市國小藝術領域雙語教學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蕙心(2022)。臺中市公立國民小學實施雙語教學之初探:以CLIL課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新北市教育局(2018)。新北市107-109學年度國民小學雙語實驗課程實施計畫。取自:https://englishcenter.ntpc.edu.tw/uploads/1579577939327JQO4Tz6p.pdf。
    楊孟麗、謝水南(2019)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第二版)。臺北:心理。
    葉珍玲(2021)。法國阿爾薩斯雙語教育之發展與借鑑。教育研究月刊,321,98-111。
    葉重新(201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鄒文莉(2018)。CLIL教案撰寫和跨領域教師協作。載於鄒文莉、高實玫(主編)CLIL教學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Exploring CLIL: A Resource Book(頁9-20)。臺北市:書林。
    鄒文莉(2020)。臺灣雙語教育師資培訓。師友雙月刊,622,30-40。
    鄒文莉、高寶玫、陳慧琴(2018)。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的核心精神。載於鄒文莉、高實玫(主編)CLIL教學資源書探索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Exploring CLIL: A Resource Book(2018)(頁9-20)。臺北市:書林。
    鄒文莉、黃怡萍(2022)。臺灣雙語教學資源書:全球在地化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臺北市:書林。
    廖偉民(2020)。2020年臺灣公立國小推展雙語教育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9),90-96。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21)。臺北市雙語教育中長程實施計畫。取自https://www.do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9FD270235C89E007&sms=78D644F2755ACCAA&s=60677784EAEEB3CC。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22)。臺北市雙語教育白皮書。取自:https://www.do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9FD270235C89E007&sms=78D644F2755ACCAA&s=E7B3BC61C3838C07。
    臺南市教育局(2021)。臺南市政府教育局雙語教育中程計畫110學年度至113學年度。取自:https://tbeerc.tn.edu.tw/modules/tadnews/index.php。
    劉述懿、吳國誠(2021)。臺北市雙語教學概念與實踐。師友雙月刊,626,43-49。
    劉珮婕(2022)。新北市國民中學雙語生活科技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堯馨(2022)。雙語教育推行之探討:以臺北市一所雙語實驗課程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瀞今(2023)。國小音樂教師發展雙語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潘乃欣(2022)。雙語教育政策發布五年!台師大教授林子斌揭教學現場五大亂象。翻轉教育,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4116。
    蔡佩臻(2021)。國中家政雙語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蕭佳純(2018)。教師創意教學信念量表之發展。科學教育學刊,26(1),29-50。
    二、外文文獻
    Alison Yang (2018).Multimodal Teaching. https://alisonyang.com/multimodal-teaching/.
    Angell, A. V. (1998). Learning to teach social studies: A case study of belief restructuring. Theory &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6(4), 509-529.
    Austin, J. R., & Reinhardt, D. (1999). Philosophy and advocacy: An examination of preservice music teachers' belief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47(1), 18-30.
    Baker, C. (2011).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5th Edition. Multilingual Matters.
    Baker, C., & Wright, W. E. (2021). 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ProQuest Ebook Central.
    Bianco, J. L., & Slaughter, Y. (2017). Bilingu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3, 347-360.
    Breeze, R., & Laborda, J. G. (2016). Issues in teacher education for bilingual schools. Estudios
    Brown, R. (2008). The road not yet taken: A transactional strategies approach to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The Reading Teacher, 61(7), 538-547.
    Dalton-Puffer, C. (2011). Content-and-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From practice to principles?.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31, 182-204.
    Echevarria, J., Vogt, M., & Short, D. (2008). Making Content Comprehensible for English Learners: The SIOP Model,117-124.
    García, O. (2009).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 global perspective.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Pub.
    García, O., & Ortega, A. (2020). Making music, making language: Minoritized bilingual children and communities.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Theories and Practices 1(1), 44-65.
    García, O., Lin, M. Y., & May, S. (2017).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10, 978-3.
    Graham, K. M., Pan, W. Y., & Eslami, Z. R. (2021). A Critique of Taiwan’s Bilingual education policy through a ROAD-MAPPING of teacher experiences. 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 1-19.
    Hunter, R. (2004). Madeline Hunter′ s Mastery Teaching: Increasing Instructional Effectiveness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orwin Press.
    Hurajova, A. (2015). An overview of model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Mediterran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6(6), 186-190.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 OECD Learning Compass 2030.
    Otheguy, R., &Stern, N. (2010). On So-Called Spanglis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15(1), 85-100.
    Pokrivčáková, S. (2013). Bilingual education in Slovakia: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Arts and Humanities, 2(5), 10-19.Sobre Educacion, 31(9), 9-12.
    Tai, K. W., & Wong, C. Y. (2023). Empowering Student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a Translanguaging Space in An English As A First Language Classroom. Applied Linguistics, 44(6), 1100-1151.
    Torras Vila, B. (2021). Music as a tool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Primary Education Proposing innovative CLIL Music teaching approaches. CLI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 Plurilingual and Pluricultural Education, 4(1), 0035-47.
    Volk, T. M. (1998).Music, education, and multiculturalism:Foundations and principl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ng, C. Y. C., & Tai, K. W. (2023). “I Made Many Discoveries for Myself”: The Development of A Teacher Candidate's Pedagogical Knowledge of Translanguaging. System, 116, 103058.
    Wright, W. E., Boun, S., & García, O. (2015). Introduction: Key concepts and issues in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The handbook of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1-1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