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加琪
Li, Chia-Chi
論文名稱: 人生四味故事盒:給精神疾患者的藝術課程
The quartet box of the flavors of life: An art curriculum for people with psychotic disorders
指導教授: 吳岱融
Wu, Dai-Rong
口試委員: 蔡幸芝 蘇瑤華
Su, Yao-Hua
口試日期: 2021/06/2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8
中文關鍵詞: 精神疾患者藝術課程生命經驗故事藝術創作
英文關鍵詞: psychotic disorders, visual art curriculum, story of life experience, art creation
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法文件分析法敘事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60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作為一名藝術教育工作者,研究者認為藝術是探究生命本質的一種方法,藝術能否讓精神疾患者獲得正向的復元力量,透過藝術課程的實踐,將社群陪伴的力量化為提供彼此自信與心靈健康的養分是本研究的核心價值。
    研究者自身是精神疾患者家屬,後來也認識了幾位患精神疾病的朋友,意識到精神疾患者議題常受到忽視和錯誤理解,研究者於2019年開始在台北市心生活協會擔任藝術志工,投入精神疾患者關懷的服務,同時在隸屬於其下的心朋友工作坊帶領藝術手工藝課程,進而發展「人生四味故事盒」課程。
    創作能讓精神疾患者得以開展認知及抒發情感,在心境平穩丶環境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創作,使得參與者能夠在課程中省思自己的生命經驗,思考「精神疾患者」這個身分以外,自己有著什麼樣的故事,透過創作丶思考丶表達的歷程,多數的精神疾患者在創作過程中,並不受限於自己的病患身分,反而能從「四味」的探索中連結許多關於自己的故事,將自己所想抒發的事物表現出來,在身體功能性的進步以及自信心提升都有明顯的正向轉變。
    研究者認為在這個研究中,教學者和參與者之間的信任關係丶合適的媒材丶穩定的課程結構丶對於創作的開放態度,都是能夠順利完成課程最大的關鍵。有鑑於「信任感」為貫穿本藝術課程的重要因素,建議未來研究此類課程設計時,教學者應具備同理心和彈性,將參與者視為學習的主體,隨時面對不可抗的發病,並且不斷修正課程進行的方式以適合參與者的需求。藝術課程能提供人們透過創作認識自己,並且從多元與創意當中看見自身的獨特性是本研究最重要的價值。

    As an art educator, I believe that art functions as a medium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life. The core valu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whether art brings benefits of recovery for people with psychotic disorders. Through the art curriculum, I emphasize on the power of community companionship providing confidence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making of art.
    One of my family members and several friends of mine are people with psychotic disorder. I experience the issues and situations of people with psychotic disorders and find them overlooked and misunderstood in our society. Therefore, I expected myself to serving the psychotic patients, by volunteering at Taipei City Heart Life Association in 2019.At first I tried to lead curriculum of some handmade crafts. Gradually, I developed and taught a series of art activities "The quartet box of the flavors of life" was developed from my teaching and became the formal study of this research.
    Creation allows people with psychotic disorders to develop their cognition and express their own emotions, creating a more stable mood and a safer environment for them. Participants were empowered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during the art curriculum. Thinking about meanings of life and expressing their feeling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thinking, and expressing, most participants in this research stepped outside of their comfort zones and explored the four flavors, sweet, sorrow, bitter and painful experiences, of their life. The art works created by participants showed their personal creative expressions. Positive changes such as the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functions and self-confidenc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end.
    The researcher believes that in this research, with tr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participants, appropriate media, an adaptable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an open-minded attitude towards all kinds of possibilities are keys to complete the curriculum. In view of the facts, "tru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roughout this art curriculum. Empathy, flexibility, treating participants as learning subjects, and constantly modifying lesson plans to suit the needs of the participants are suggested. Art empowers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mselves through embodied experiences, and identify their own uniqueness and creativitie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x 圖組目錄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一) 認識:藝術帶我探索生命的本質 2 (二) 理解:填補和精障者間的縫隙 9 (三) 參與:透過藝術活動和精障者互動 1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8 (一) 研究目的 19 (二) 研究問題 2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0 (一) 研究對象 21 (二) 研究限制 22 第四節 名詞釋義 23 (一) 精神疾患者 23 (二) 復元 25 第貳章 文獻回顧 26 第一節 精神疾患者在社群中的處境 26 (一) 融合的姿態:特殊族群的選擇 28 (二) 去汙名化 30 (三) 藝術賦予的自我認同感 33 第二節 藝術教育扮演的角色 34 (一) 藝術應該教給他們什麼? 35 (二) 給特殊族群的藝術活動應該如何施行 43 (三) 未受學院藝術教育的原生藝術 48 第三節 給精神疾患者的藝術課程 50 (一) 藝術課程設計的方法 50 (二) 引導精神疾患者創作與發表 5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5 (一) 參與觀察法 55 (二) 文本分析法 57 (三) 敘事研究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8 (一) 參與者資料與編碼 59 (二) 文獻分析資料與編碼 61 第三節 研究期程 61 第肆章 人生四味故事盒課程設計 63 第一節 前置研究 64 (一) 藝術志工 65 (二) 藝術手工藝課程 78 (三) 前置研究發現 83 (四) 正式研究實踐初步構想 86 第二節 「人生四味故事盒」課程設計 88 (一) 課程概述 89 (二) 課程架構 90 (三) 課程內容及目標 93 第伍章 人生的甜酸苦辣 101 第一節 甜的味道 105 (一) 課程進行 105 (二) 甜的故事課程分析 115 第二節 酸的味道 121 (一) 課程進行 121 (二) 酸的故事課程分析 127 第三節 苦的味道 136 (一) 課程進行 136 (二) 苦的故事課程分析 142 第四節 辣的味道 152 (一) 課程進行 152 (二) 辣的故事課程分析 156 第五節 展出暨同樂分享會 168 第陸章 結論 17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4 (一) 藝術創作增進精神疾患者認識自我的機會 175 (二) 藝術課程對疾病復元的正向支持 178 (三) 藝術課程對於精神疾患者的意義 18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1 (一) 藝術教師與精神疾患者的信任關係 182 (二) 藝術課程與精神疾患者復元程度評估 183 (三) 個別化的課程設計 183 (四) 精神疾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的風險 184 第三節 研究後記 184 參考文獻 189 附錄 193

    丁凡(譯)(2006)。躁鬱症完全手冊(原作者:E. Fuller Torrey, M. D. & Michael B. Knable, D.O.)。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刁筱華(譯)(2000)。疾病的隱喻(原作者:Sontag, S.)。臺北:大田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89)
    劉美慧(譯)(2009)。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原作者:Bell hooks.)。臺北: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王志弘(譯)(2011)。好研究怎麼做(原作者:Robert R. Alford.)。臺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8)
    丹鼎(譯)(2008)。藝術家創意密碼:化疾病為創造力的故事(原作者:Tobi Zausner)。臺北:久周。(原著出版年:2006)
    伍豐珍(譯)(2010)。蘇菲的世界(原作者:Jostein Gaarder)。臺北:木馬文化。(原著出版年:1991)
    呂廷和(譯)(2007)。透過藝術的教育(原作者:Herbert Read)。臺北:藝術家。(原著出版年:1974)
    李文珊丶談玉儀丶洪麗珠丶劉美玲丶曾于珍丶桂雅文(譯)(2000)。藝術教育的本質(原作者:Edmund Burke Feldman.)。臺北:五觀藝術。(原著出版年:1996)
    吳月霞丶林佳玲丶林淑芬丶張秋蘭丶黃秀惠丶黃郁心丶黃淑清(譯)(2007)。談話治療(原作者:David Taylor.)。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吳岱融丶蘇瑤華(譯)(2018)。社會參與藝術的十個關鍵概念(原作者:Pablo Helguera)。臺北:臺北藝術大學。(原著出版年:2011)
    林宏濤(譯)(2015)。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原作者:Claire Bishop)。臺北:典藏。(原著出版年:2012)
    陳信宏(譯)(2014)。藝術的慰藉(原作者:Alain de Botton & John Armstrong)。臺北:聯經出版。(原著出版年:2013)
    陳鳴(譯)(1995)。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作者:Tessa Dalley)。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7)
    姚孟吟(譯)(2002)。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原作者:Catherine Grout.)。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1)
    吳瑪俐丶謝明學丶梁錦鋆(譯)(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原作者:Grant H. Kester)。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4)
    萬毓澤(譯)(2007)。再會吧!公共人(原作者:Richard Sennett)。臺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92)
    群學翻譯工作室(譯)(2012)。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原作者:Erving Goffman)。臺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61)
    林逢祺(2010)。教育規準論。臺北:五南。
    洪米貞(2000)。原生藝術的故事。臺北:藝術家。
    黃光雄丶蔡清田(2015)。課程發展與設計新論。臺北:五南。
    陳瓊花(2012)。藝術概論(增訂:三版)。臺北:三民。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臺北:藝術家。
    劉震鐘(2014)。不只是怪,可能是病了: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臺北:心靈工坊。
    蔡美娟(2012)。生命書寫:一段自我療癒之旅。臺北:心靈工坊。
    李佩璇(2014)。圖解美學。臺北:易博士文化。
    吳瑪俐(主編)(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臺北:遠流。
    吳明富(主編)(2016)。藝術治療工作坊:媒材應用與創作指引。臺北:洪葉文化。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張春興(主編)(2007)。教育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
    臺灣精神醫學會(譯)(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原作者: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香港:合記經銷。(原著出版年:2013)
    王翊涵、尚和華(2016)。協助精障者社區融合:康復之家推展精障者社區融合經驗初探。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6 ( 1 ),139-174。
    呂佩怡(2015)。轉向「藝術/社會」:社會參與的藝術實踐研究。國家文藝基金會。
    董維琇(2013)。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 國立臺南大學 「藝術研究學報」, 6 ( 2 ),頁27-38。
    唐宜楨丶吳慧菁(2008)。精神疾患污名化與去污名化之初探。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 6 ( 3 ),175-196。
    陳佳利(2014)。再現/去污名—精神疾病之展示研究。博物館學季刊,28( 3 ),67-86。
    陳繼勝(2005)。創作性藝術活動在精神科職能治療之應用。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雜誌,1,54-63。
    易君珊(2017)。台灣身心障礙者與長者藝術文化參與現況研究。社團法人台北市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英國文化協會委託研究。
    取自:https://www.britishcouncil.org.tw/sites/default/files/research_report_-_art_for_disability_aging_in_taiwan-_ch-final_reduced_size.pdf
    金林丶葉柔曏(2016)。不論你丶我丶他,都是關懷精神健康的心朋友。財團法人台北市心生活協會會訊,12,12-15。
    吳欣怡(2000)。藝術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患的介入--個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綸(2019)。李明維參與式作品計畫的美學意涵。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論文。
    林意庭(2018)。戲劇應用於社區精神復健機構之社會團體工作實務。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
    張明昆(2017)。思覺失調患者繪畫作為內在世界之管道。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蘇舜君(2014)。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復元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論文。
    蔡鎮戎(2008)。成人精神病友生命意義與生命態度轉變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Crespo, R. (2003). Art therapy as an approach for working with schizophrenic patients. Psychotherapy, 8, 183-193.
    Clift, S. (2012). Creative arts as a public health resource: moving from practice-based research to evidence-based practice. Perspectives in Public Health, 132(3), 120-127.
    Gordon, S. E., Ellis, P. M., Siegert, R. J., & Walkey, F. H. (2014). Core dimensions of recovery: A psychometric analysis.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in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41(4), 535–542.
    Hocoy, D. (2005). Art therapy and social action: A transpersonal framework. Art Therapy, 22(1), 7-16.
    Howells, V., & Zelnik, T. (2009). Making art: A qualitative study of personal and group transformation in a community arts studio.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32(3), 215-222.
    Moon, C. H. (2010). Materials & media in art therapy: Critical understandings of diverse artistic vocabularie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