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萬怡
論文名稱: 臺灣氣候分類與山地氣候之研究
指導教授: 丘逸民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1
中文關鍵詞: 氣候分類山地氣候柯本分類法桑士偉分類法氣溫直減率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2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更新前人對於台灣氣候區劃及山地氣候之研究結果,以現有較多且觀測年代較完整的氣候資料,透過世界氣候分類法-柯本與桑士偉法,劃分出台灣的氣候類型,並經由山地氣候帶與垂直植被帶的比對、北中南東四區四季的山坡氣溫直減率趨勢,提供環境與生物間關係之研究基礎,以及山區土地利用評估規劃之參考。
    研究發現,台灣以柯本法可分出十三類,其中以溫帶濕潤(C)氣候的分佈最廣,而無乾燥(B)及寒帶(D)兩類氣候。各氣候帶的南北分界大致落在同一海拔高度上。台灣高山應有高山苔原氣候(GET),並由3300公尺以上的部分地區,最暖月月均溫低於10℃,最冷月月均溫大於0℃之實際狀況,得知極地苔原與亞熱帶高山苔原的氣候情形並不盡相同,說明了緯度與高度兩者並不能完全類比。
    以桑士偉法的有效溫度指數可分出六種溫度帶,苔原(D′)與冰漠(E′)氣候不見於台灣,溫度帶界線愈往南愈往高海拔移動。根據全台缺水量、缺水月個數、各月缺水量以及全台剩水量分布圖可以推估全台的乾濕分布。以年水份收支來看,可分出四種乾濕氣候類型,其中彰化、雲林沿海一帶,是唯一的淨缺水區域。結合溫度帶與乾濕氣候帶的分布,可劃分出十二種氣候類型。以桑士偉法台灣的氣候分類與實際的氣候情形相較,除熱帶外,其餘溫度帶與乾濕氣候帶的分布大致符合台灣的氣候狀況。
    山地氣候部份,對照垂直植被與氣候帶兩者的海拔高度發現桑士偉法較柯本法的符合度高。另由四季氣溫與海拔高度關係在四區的趨勢線得知,全台山區氣溫直減率大致每上升100公尺,氣溫降低0.428~0.614℃。其最大值出現在東區的夏季,最小值出現在中區的冬季。四區的直減率均以夏季為最大,北區及東區以春季的直減率最小,而中、南區則以冬季的直減率最小。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1 第三節 文獻回顧............................................2 一、台灣的氣候區劃研究..............................2 (一)柯本氣候分類法............................2 (二)桑士偉氣候分類法..........................8 (三)其他方法.................................10 二、台灣的山地氣候研究.............................11 第四節 研究流程...........................................14 第二章 方法論 第一節 氣候分類法之選擇...................................15 一、柯本氣候分類法.................................15 (一)簡介.....................................15 (二)評價.....................................18 二、桑士偉氣候分類法...............................19 (一)簡介 ....................................19 (二)評價.....................................23 第二節 台灣山地氣候的探討.................................24 第三節 氣候資料的收集及處理過程...........................25 一、資料收集.......................................25 二、資料處理與結果展示.............................28 第三章 台灣的柯本法氣候區劃 第一節 台灣的柯本法氣候分類結果...........................29 第二節 與前人研究成果之比較...............................35 第三節 柯本氣候分類法應用在台灣的適用性...................36 第四章 台灣的桑士偉法氣候區劃 第一節 台灣的桑士偉法氣候分類結果.......................38 一、溫度帶的分布 .............................38 二、乾濕氣候帶的分布..........................40 (一)年缺水分布..........................40 (二)年剩水分布..........................44 (三)年水份收支..........................46 三、台灣的桑士偉法氣候區劃.....................48 第二節 與前人研究成果之比較...........................53 第三節 桑士偉氣候分類法應用在台灣的適用性..............54 第五章 台灣山地氣候的特色 第一節 與台灣垂直植群帶之比較..........................57 一、柯本法台灣氣候帶與垂直植群帶之比較..........57 二、桑士偉法台灣溫度帶與垂直植群帶之比較.........58 第二節 山區氣溫直減率................................61 一、北區的山坡氣溫直減率.......................61 二、中區的山坡氣溫直減率.......................62 三、南區的山坡氣溫直減率.......................63 四、東區的山坡氣溫直減率.......................64 五、小結.....................................65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成果......................................66 一、氣候分類部份..............................66 (一)柯本氣候分類.........................66 (二)桑士偉氣候分類.......................67 二、山地氣候特色部份..........................69 (一)垂直植被分布與氣候帶的對照.............69 (二)山區氣溫直減率.......................69 第二節 討論與建議....................................70 一、討論.....................................70 二、建議.....................................71 參考文獻...................................................72 附錄......................................................75 附錄1 本研究氣溫測站基本資料表........................75 附錄2 台灣10-5月缺水量分布圖.........................81 圖目錄 圖1-1 王益崖的台灣氣候分區圖.................................3 圖1-2 蔣丙然的台灣柯本法氣候分類圖...........................4 圖1-3 劉衍淮的台灣柯本法氣候分類圖...........................5 圖1-4 萬寶康的台灣柯本法氣候分類圖...........................6 圖1-5 陳國彥的台灣柯本氣候機率分類圖..........................7 圖1-6 蔣丙然的台灣桑士偉法氣候類型分布圖......................9 圖1-7 陳正祥的台灣桑士偉法氣候類型分布圖.....................10 圖1-8 戚啟勳的台灣山地氣候分區圖............................12 圖1-9 研究流程............................................14 圖2-1 氣溫與雨量測站分布與山地氣候特色分區圖.................27 圖3-1 台灣的垂直高度與柯本法氣候類型分布圖...................29 圖3-2 台灣柯本法熱帶濕潤(A)氣候分布圖......................30 圖3-3 台灣柯本法溫帶濕潤(C)氣候分布圖......................31 圖3-4 台灣柯本法山地(G)氣候整體分布圖......................32 圖3-5 台灣柯本法山地(G)氣候細部分布圖......................34 圖4-1 台灣的桑士偉法有效溫度指數氣候型分布圖.................39 圖4-2 桑士偉法有效溫度指數氣候型由北而南的高度分布圖...........40 圖4-3 台灣的年缺水量分布圖.................................41 圖4-4 台灣的缺水月個數分布圖................................43 圖4-5 台灣的年剩水量分布圖.................................45 圖4-6 台灣的桑士偉法乾溼氣候類型分布圖......................47 圖4-7 台灣的垂直高度與桑士偉法氣候類型分布圖.................48 圖4-8 台灣桑士偉法熱帶氣候分布圖............................49 圖4-9 台灣桑士偉法亞熱及暖溫帶氣候分布圖.....................51 圖4-10 台灣桑士偉法涼溫、冷溫及亞寒帶氣候分布圖...............52 圖5-1 台灣北區四季月均溫的山坡氣溫直減趨勢線圖................61 圖5-2 台灣中區四季月均溫的山坡氣溫直減趨勢線圖................62 圖5-3 台灣南區四季月均溫的山坡氣溫直減趨勢線圖................63 圖5-4 台灣東區四季月均溫的山坡氣溫直減趨勢線圖................64 附錄2 台灣各月缺水量分布圖..................................81 表目錄 表1-1 學者們以柯本氣候分類法對台灣之分類一覽表.................8 表2-1 柯本最早劃分的世界氣候帶..............................16 表2-2 柯本(1928)的氣候分類系統............................16 表2-3 台北氣候資料表.......................................18 表2-4 桑士偉的有效溫度指數氣候型分類.........................19 表2-5 桑士偉的有效溫度指數夏季集中率的副型...................20 表2-6 桑士偉氣候分類法的乾濕氣候界線.........................20 表2-7 桑士偉氏按有效水分的季節分配劃分的氣候副型..............21 表2-8 台北測站氣候水平衡表.................................22 表4-1 台灣缺水月個數及起迄月份一覽表.........................44 表4-2 桑士偉法台灣各溫度帶界線所對應的上、下限月均溫表(℃)...55 表4-3 桑士偉法台灣各氣候類型的平均月雨量表...................56 表5-1 台灣柯本法與桑士偉法溫度帶的海拔高度分布與歷年有關垂直植群帶的分布比較表...........................................59 表5-2 台灣四區四季月均溫的山坡氣溫直減率一覽表................65 表6-1 全台海拔高於3000公尺測站的氣候資料一覽表...............70 附錄1 本研究氣溫測站基本資料表..............................75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益崖(1952),台灣之氣候區,台銀季刊5(3):1-25。
    丘逸民(2002),台灣山地氣候的初步探討,第六屆台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98-407。
    丘逸民(2003),從世界氣候分類系統看中國大陸與蒙古的氣候區劃(1):柯本分類法,台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8:31-53。
    丘逸民(2003),從世界氣候分類系統看中國大陸與蒙古的氣候區劃(2):桑士偉分類法,台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9:67-93。
    宋永昌(1999),中國東部森林植被帶劃分之我見,植物學報41(5):541-552。
    吳明進、陳幼麟(1993),台灣的氣候分區,大氣科學21(1):55-66。
    邱祈榮、梁玉琦、賴彥任、黃名媛(2004),臺灣地區氣候分區與應用之研究,臺灣地理資訊學刊1:41-62。
    邱清安(2006),應用氣候生態指標預測台灣潛在自然植群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周淑貞、張如一、張超(1996),氣象學與氣候學,台北:明文書局,399頁。
    柳榗(1968),台灣植物群落分類之研究Ⅰ-台灣植物群系之分類,台灣省林業試驗所報告第166號,1-23。
    柳榗(1970),台灣植物群落分類之研究Ⅲ-台灣闊葉樹林諸群系及熱帶疏林群系之研究,國科會年報4(2),1-36。
    柳榗(1971),台灣植物群落之分類Ⅱ-台灣高山寒原及針葉樹林群系,台灣省林業試驗所報告第203號,1-24。
    柳榗(1972),The Forest Vegetation of Taiwan,中華林學季刊5(4):55-86。
    洪媖琳、蘇明道、葉一隆(1998),以作物需水量為基礎之氣象分區研究,台灣水利,46(3):35-49。
    氣候資料年報-地面資料(1979~2005),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出版。
    徐森雄(1983),從情報理論看台灣各地氣候的類似性,科學發展月刊,11(2):85-95。
    孫正春(1986),台灣之高山氣象,現代育林,1(2):92-96。
    專用氣象觀測站基本資料(1987、2000),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出版。
    郭文鑠、楊之遠(1981),台灣地區農業氣候區域之劃分,氣象學報,27(1):16-28。
    郭城孟等(2005),台灣森林的故事:10-1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出版,187頁。
    戚啟勳(1969),台灣之山地氣候,台灣銀行季刊,20(4):155-207。
    戚啟勳(1970),台灣山地氣溫之特徵,氣象學報,16(3):13-23。
    戚啟勳、陳孟青(1995),台灣之氣候,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出版,498-531。
    陳正改(1995),天氣與氣候學:216-232,台北:明文,260頁。
    陳正祥(1955a),山區之氣候與農業,科學農業,3(3):30-40,3(4)21-34。
    陳正祥(1955b),台灣山區之氣候,台灣森林,1(3):1-10。
    陳正祥(1957),氣候之分類與分區,農學季刊第七號,台大農學院實驗林。
    陳正祥(1961),台灣山地之氣候,台銀季刊,12(4):96-108。
    陳國彥(1984a),柯本氣候分類的方法與教學,中等教育,35(2):4-9。
    陳國彥(1984b),溫濕圖與柯本氣候分類,師大學報,29:517-536。
    陳國彥(1986),台灣的柯本氣候機率分類,師大地理研究報告,12:45-56。
    楊萬全(1993),水文學(第二版):,地理研究叢書第二號,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出版,495頁。
    萬寶康(1973),台灣分區氣候與天氣之研究(一),氣象學報19(4):1-19。
    萬寶康(1974),台灣分區氣候與天氣之研究(續),氣象學報20(1):15-32。
    蔣丙然(1954),台灣氣候誌,台灣研究叢刊第26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220頁。
    蔣丙然(1961),氣候學:70-166,台北:正中,214頁。
    劉衍淮(1963),台灣區域氣候之研究,師大學報第8期, 291-295。
    劉棠瑞、廖日京(1980),樹木學上冊:77-85,台灣商務印書館,586頁。
    劉業經、歐辰雄、呂福原(1994)台灣樹木誌(增補修訂版):31-33。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叢書第7號,台中市,925頁。
    劉鴻喜(1975),世界氣候:28-37,台北:正中,238頁。
    劉鴻喜(2004),自然地理學(修訂三版):136-153,台北:三民,396頁。
    謝怡翎(2004),由海拔高度觀點建立台灣國土管制之研究:55-62,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鴻傑(1992),台灣之植群:山地植群帶與地理氣候區,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專刊第11號,39-53。

    《西文部份》
    Andrews,J. and Maze,W. H.(1946):Climatic Regions, a review of Köppen`s and Thornthwaite`s systems as applied to Australia.
    Essenwanger OM (2001):World Survey of Climatology .General Climatology 1C:Classification of Climates.Elsevier,Amsterdam.113p.
    Köppen W.(1918):Klassifikation der Klimate nanch Temperatur, Niederschlag und Jahreslauf, Pet. Mitt. 64:193-203, 243-248.
    Köppen W.(1928):Die Schwankungen der jährlichen Regenmenge,Met.Zs.45:281-291.
    Köppen W.(1936):Das geographische System der Klimate (Handbuch der Klimatologie,edited by W. Köppen and Geiger,Vol.Ⅰ,part C),Berlin.
    Mather, J. R.(1962):Average Climatic Water Balance Data of the Continents, Pt.1, Africa. Publ. Clim. 15: 287p.
    Mather, J. R.(1966):Elements of the Classification, (In:Carter, D.B.,Mather, J. R.:Climatic class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Biology. Publ Clim. 19, 309-395):341-371.
    Russell, R. J. (1931):Dry Climates of the United Stated, Univ. Cal. Publ. Geogr. 5:1-41.
    Strahler,A.N.,Strahler,A.H.(1978):Modern physical geography.New York:502.
    Su, H.J.(1984a):Studies on the climate and vegetation types of the natural forests in Taiwan (1):Analysis of the variations in climatic factors. Quart.Journ.China.For.17(3):1-14.
    Su, H.J.(1984b):Studies on the climate and vegetation types of the natural forests in Taiwan (2):Altitudinal vegetation zones in relation to temperature gradient, Quart.Journ.China.For.17(4):57-73.
    Su, H.J. (1985):Studies on the climate and vegetation types of the natural forests in Taiwan (3)- -A scheme of geographical climatic regions.Quart.Journ.China.For.18(3):33-44.
    Thornthwaite,C.W.(1948):An approach toward a r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limates,Geogr.Rev.,38:55-94.
    Thornthwaite,C.W.& Mather, J. R.(1955):The water balance,Publ.Clim.8(3),Lab.Clim.,Drexel Inst.Tech.,Centerton.86p.
    Van Royan, W. (1927):The Climatic Regions of North America, Monthly Weather Review, 55:315-319.
    Wang CK (1962):So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responses of vegetation on Taiwan.東海學報,4(2):33-5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