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芛華 Liu, Wei-Hua |
---|---|
論文名稱: |
琵琶指法運用與音樂關係之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Pipa Fingering Techniques and Music |
指導教授: |
錢善華
Chien, Shan-Hua 張海欣 Cheung, Joys H. Y. |
口試委員: |
林谷芳
Lin, Ku-Fang 施德玉 Shih, De-Yu 黃均人 Huang, Jun-Ren 張儷瓊 Chang, Li-Chiung 錢善華 Chien, Shan-Hua 張海欣 Cheung, Joys H. Y. |
口試日期: | 2023/12/20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28 |
中文關鍵詞: | 琵琶 、指法 、聲用 、韻用 、琵琶指法分析法 |
英文關鍵詞: | pipa, fingering technique, sound producing application, sliding resonance application, fingering technique analysis method of pipa |
研究方法: | 行動研究法 、 主題分析 、 歷史研究法 、 觀察研究 、 敘事分析 、 內容分析法 、 中國音樂指法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10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4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琵琶音樂最大的特色為指法於音樂中的運用,指法運用受樂曲類型、題材影響。琵琶今日所用的指法,在明清以漢字減字符號記寫,至民初改用簡化符號演變而來。本論文即梳理從明清至今琵琶指法符號的演變、續用情況與改變後之影響。探究傳統樂曲中,文、武曲在不同派別各家指法運用的代表性與獨特性。從現代創作樂曲中指法使用情況,觀察出作曲者的師承影響與個人風格、體現出音樂環境的變遷與審美思維的改變。
琵琶指法自身帶有不同的聲響特性,筆者以此為依據,建構出「琵琶指法運用分析方式」,依照分析步驟分別為:指法、聲用、韻用、曲況、風格。「指法」為曲中各種指法使用情況,「聲用」與「韻用」為樂曲中指法分析角度,分別以「點」、「線」、「虛」、「實」、「輕」、「重」、「韻」七種現象歸納,得出該曲之指法運用特色:「曲況」,最後歸納出各家之整體風格。此分析方式能有效掌握關鍵指法運用,具體提出傳統中各家之風範,也能檢驗出現代樂曲指法運用之深度。分析對象以早期工尺譜至今非工尺譜中詳盡的指法符號,樂曲指法分析以民初後受西方音樂影響,將實際指法運用情況詳記於譜中的「演奏譜」為採用分析對象。
第一章提出指法於中國音樂器樂表現之重要性,將「指法」明確定義,回顧當代琵琶研究現況,其中關於琵琶指法研究文獻分成從當代學者及琵琶家兩種觀點進行探討。第二章探討1762年至今琵琶工尺譜和非工尺譜中指法的記載與演變,並對指法提出新的分類方式輔以之後的分析。第三章建構琵琶指法運用分析法,對傳統文、武曲分別各挑一首樂曲,各以三種版本進行分析,論述指法運用方式不同而產生不同風格之關鍵原因。第四章與第五章是以筆者建構的分析方式,對1950年前、後琵琶家創作的樂曲進行指法運用分析。第六章則是探討近現代作曲家創作之琵琶樂曲指法運用,再將傳統、現代樂曲類型與指法運用關係進行統整歸納,並分析1950年後大陸與臺灣琵琶作品指法運用受音樂環境變化之影響而有不同的發展。第七章結論為反思琵琶指法符號的改變所帶來的影響,及近代琵琶創作樂曲中指法運用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
The most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pipa music is its utilization of fingering techniqu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is influenced by the music’s compositional type and its themes. The pipa fingering techniques currently in use were recorded using Jianzi notation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reduced strok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is format shifted to simplified notation short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evolution of pipa fingering notation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until the present, its continued use, and impacts following the changes. It investigates the unique and representative aspects of various schools’ fingering techniques as applied to traditional civil and marital style compositions, then observes the fingering techniques used in modern musical composition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classical teachers on contemporary composers and how the composers’ personal styles reflect changes in the musical environment and aesthetic philosophies.
The pipa fingering techniques themselves engender different sound properties, which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used as a basis for developing a “method for analyzing fingering techniques of pipa”. This step-by-step analysis distinguishes fingering technique, sound producing application, sliding resonance application, fingering sonic-stylistic of effects, and style. “Fingering” refers to the various fingering techniques used within a composition. “Use of tone” and “use of inflection” are angles for analyzing the aforementioned fingering techniques and summarizing seven separate sound phenomenon: point, line, emptiness, fullness, light, heavy, and inflection, thereby determining the composition’s style or “compositional scenario”. This analytical method effectively grasps the key fingering techniques to firmly identify the mannerisms of each traditional school and test the depth of technique application in modern compositions. The Gongche notation from the early days of pipa composition only recorded the basic melody of the music,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music gradually led to the inclusion of actual performance details in the notation. Therefore, each fingering notation is adopted to analyze this subject.
Chapter 1 explains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fingering plays in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performances. It presents a clear definition of “fingering” and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contemporary pipa research. The literature on pipa fingering is split into two perspectives—that of contemporary scholars and that of pipa masters—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Chapter 2 investigates the recorded and evolution of pipa fingering techniques methods in Pipa Gongche notation and non-Gongche notation from 1762 to the present, then proposes a new categorization method for pipa fingering techniques to conduct subsequent analysis. Chapter 3 designs a method for analyzing pipa fingering techniques and applies it to three different versions of one civil style and one martial style composition, respectively, to determine the key stylistic differences attributable to the use of fingering techniques. Chapters 4 and 5 utilize the author’s new analysis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fingering techniques by pipa masters in music produced before and after 1950. Conversely, Chapter 6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fingering techniques in pipa music created b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omposers, then draws overall conclus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mpositional styles and fingering techniques. It observes that after 1950, fingering techniques for pipa composition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were impacted by changes in the musical environment and underwent different developments. Chapter 7 concludes by reassessing the benefits and flaws arising from changes in pipa fingering notation,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for fingering technique application in modern pipa compositions.
一、專書
《東京音樂學校一覽:從明治四十三年至明治四十四年》。東京:東京音樂學校,1910。
《東京音樂學校一覽:從明治四十四年至明治四十五年》。東京:東京音樂學校,1911。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 編。《華樂大典.琵琶卷 文論篇》。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6。
中國藝術研究院。《曹安和先生音樂生涯》。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音樂辭典》編輯部 編。《中國音樂辭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編。《楊蔭瀏全集》第7卷。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
______。《楊蔭瀏全集》第11卷。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
王守倫。《律呂正聲校注》卷四十〈絲音之制三〉。臺北:中華書局,2012。
王鳳桐 張林。《中國音樂節拍法》。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2。
本局編輯部 編。《清史列傳.七冊(卷50)》。臺北:中華書局,1983。
司冰琳。《一本書讀懂中國音樂史》。北京:中華書局,2013。
李民雄。《民族器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7。
李光華、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等 主編。《劉德海琵琶藝術國際研討會文集》。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
李芳園。《南北派琵琶新譜》(今譯本)。北京:華樂出版社,1997。
李景俠。《中國琵琶演奏藝術》。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吳釗、劉東升 編著。《中國音樂史略》。北京,人民音出版社,1983。
吳慧娟。《二十世紀中國琵琶音樂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5。
沈肇州。《瀛洲古調》。江蘇:江蘇省教育廳出版,1916。
林石城。《嘈切雜談:林石城教授琵琶文錄》。臺北:學藝出版社,1996。
林谷芳。《諦觀有情》。台北:望月文化出版,1997。
姚炳炎。《唐代陳拙論古琴指法》。香港:恕之齋文化有限公司,2005。
姚燮。《今樂考證》。《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十)》。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
郝貽凡 編。《李光組紀念文集》。北京:中國和平音像電子出版社,2023。
袁靜芳。《民族器樂》。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張子盛。《古琴指法譜字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6。
張先玲 編。《養和集》。香港:偉確華粹出版社,2003。
張靜蔚。《搜索歷史》(中國近現代音樂文論選編)。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莊永平。《琵琶手冊》。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1。
阮弘。《周氏兄弟與江南絲竹》。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8。
_______ 。《國樂與都市》。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陳澤民。《工尺譜入門》。北京:華樂出版社,2004。
_______。《陳澤民琵琶文論集》。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
章紅艷 主編。《追憶集—紀念林石城先生誕辰90週年》。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16。
喬珊 編著。《管平湖古琴曲譜集》第一冊、第二冊。北京:中國書店,2017。
管平湖。《管平湖古指法考》。北京:中國書店,2020。
楊元錚。《陳拙彈琴論說輯注》。香港: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09。
_______。〈唐代陳拙琴籍殘帙的釐次〉。饒宗頤,《華學》第九、十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1770-1787。
馮長春。《中國近代音樂思潮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葉棟。《民族器樂的體裁與形式》。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________。《唐樂古譜譯讀》。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1。
葛詠。《劉德海琵琶創作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21。
劉天華。〈我對本社的計畫〉(《國樂改進社成立刊》)。張靜蔚。《搜索歷史》。中國近現代音樂文論選編。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149-151。
劉德海。《劉德海藝術文集》。香港:龍音製作有限公司,2001。
________。《琴海游思》。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21。
龍音編輯委員會 編。《劉天華作品全集》。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繆天瑞 主編。《音樂百科辭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
薛宗明。《中國音樂史—樂譜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韓國鐄。〈從音樂研究會到音樂藝文社(新論)〉。《韓國鐄音樂文集》第一冊。臺北:樂韻出版社,1990。
韓淑德、張之年。《中國琵琶史稿》修訂本。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
饒宗頤。《敦煌琵琶譜》。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
________。《華學》第九、十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Bruno Nettl, 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we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3.
Cook, Nicholas. A Guide to Musical Analysis. New York: Norton Company, 1992.
Davies, Stephen. Musical Works and Performance: A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Stock, Jonathan P. J.. Musical Creativit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Abing, His Music, and Its Changing Meanings. New York: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 1997.
Tenzer, Michael ed.. Analytical Studies in World Mus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Yung, Bell and Lam, Joseph S.C eds.. Themes and Variation: Writings on Music in Honor of Rulan Chao Pian. Cambridge: Department of Music, Harvard University &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CUHK, 1994.
二、期刊論文
李吉提。〈琵琶套曲《海青拿天鵝》結構特點〉。《中央音樂學院學報》No.4(1987):12-16。
李廷松。〈傳統琵琶的音律和音階〉。收錄於音樂論叢編輯部。《音樂論叢—第五輯》。北京:音樂出版社,1964,147-159。
李榮聲。〈失而复聲的北派琵琶曲〉。《中國音樂學》No.4(2015):106-111。
呂鈺秀。〈聲譜圖:一種新的記譜法--以琵琶文曲思春為例〉。《中央音樂學院學報》No.4(1996):36-40。
林石城。〈琵琶流派例析〉。《中央音樂學院學報》No.3(1992):7-11。
林谷芳。〈從《塞上曲》看琵琶流派在左手指法應用上的基本分野—一個演奏法與風格間的初步探討〉。許常惠。《第五屆國際民族音樂學會議論文集》。臺北:師大音樂研究所,1993,154-197。
吳犇。〈對玉鶴軒琵琶譜的初步研究〉。《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No.3(1986):17-24。
________。〈傳統琵琶小曲研究〉。《音樂研究》No. 3(1987):60-73。
徐元勇。〈華秋蘋《借雲館曲譜》研究〉。《中國音樂》No.4(2005):72-76。
袁静芳。〈民間器樂曲中常用的變奏手法。《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No.3(1983):33-46。
張伯瑜。〈骨幹譜—琵琶流派形成的基礎〉。《中央音樂學院學報》No.1(2013):25-28。
陳澤民。〈浦東琵琶譜年代考〉。《中國音樂學》No.2(1989):116-123。
莊永平。〈傳統琵琶曲的結構分類〉。《星海音樂學院學報》No.2(2015):24-28。
________。〈沈浩初養正軒琵琶譜研究〉。《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No.3(2020):5-13。
華蔚芳,〈楊蔭瀏年表(初稿)〉。《中央音樂學院學報》No.3(1984):38-42。
楊元錚。〈晚唐陳拙琴籍的整理方法與結構內涵〉。《東方文化》No.2(2016):1-16。
楊芬。〈唐代陳拙古琴指法結構研究〉。《中國音樂》No.5(2022):95-107。
萬莉。〈琵琶歷史淵源與流派問題研究綜述〉。《天津音樂學院學報》 No.2 (2004):87-93。
________。〈琵琶曲月兒高諸版本源流關系辨析〉。《中國音樂學》No.3(2011):87-93。
劉芛華。〈從民國初年兩位琵琶樂人看琵琶音樂的繼承與變遷〉。《音樂研究》No.36(2022):95-143。
________。〈傳統琵琶樂曲分類之探討〉。《音樂研究》No.34(2021):63-93。
劉德海。〈流派篇〉。《中央音樂學院學報》No.1(1995):58-61。
________。〈鑿河篇〉。《中央音樂學院學報》No.1(1989):16-22。
蒲亨建。〈琵琶十二平均律推證〉。《中國音樂學》No.4(1991):94-97。
蔡佩洳。〈一個新的琵琶指法分類法與其教學運用〉。《關渡音樂學刊》No.7(2000): 189-213。
蔡佩洳 珊卓拉卡拉。〈表演學研究:聲響分析傳統派別—以文曲《月兒高》為例〉。《關渡音樂學刊》No.12(2010):57-85。
鄭祖襄。〈從聲樂到器樂—琵琶傳統曲歷史成因窺探〉。《音樂藝術》No.1(1991):8-13。
錢仁康。〈《老八板》源流考〉。《民族音樂》No.2(1990):9-23。
三、期刊雜誌文章
〈公告:北大音樂學會通告(一):本會導師劉天華先生於今晨逝世,本會應停止音樂三天以示哀悼〉。《北京大學日刊》No.2855(1932):1。
〈本校布告一:本校致全校公函〉。《北京大學日刊》No.140(1918):1。
〈本校賑災音樂會(十一月廿七晚上八時半假座青年會新會堂舉行)〉。《音》No.18(1931):6-8。
〈本校教員音樂會節目單(民國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在新亞酒店大禮堂)〉。《音》No.47(1934):8-10。
〈本校五週年紀念音樂會〉。《音》No.23-28(1932):17-19。
〈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舉行音樂演奏大會節目〉。《北京大學日刊》No.349(1919):1-2。
〈音樂研究會絲竹組通告:本組新聘導師劉天華先生〉。《北京大學日刊》No.1005(1922):4。
〈音樂歌舞國操大會新訊〉。《申報》No.17(1923):5。
〈紀國立音專之第一屆音樂會(見五月二十九日,時事新報)〉。《音》No.5(1930): 28。
〈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升級及學期考試節目單(二十二年度上學期,廿三年一月十一日至十七日)〉。《音》No.38、39(1933):11-34。
〈國立音樂專科學校畢業、學期考試節目單(二十三年度上學期,廿四年一月十日至十七日))。《音》No.49-50(1934):7-32。
〈國立音樂院教職員一覽〉。《音樂院院刊》No.1(1928):1。
王佳。〈南音琵琶初探〉。《吉林藝術學院學報》No.3(2011):11-14。
王霖。〈「瀛洲古調派」探源〉。《中國音樂學》No.3(1990):77-81。
王露。〈《玉鶴軒琵琶譜》自序緣起〉。《音樂雜誌》No.1(1920,第1卷):1-7。
________。〈《玉鶴軒琵琶譜》卷一右手指法〉。《音樂雜誌》No.4(1920,第1卷):1-4。
_________。〈中西音樂歸一說〉。《音樂雜誌》No.7(1920,第1卷):1-4。
______。〈玉鶴軒琵琶谱(續)--左手指法〉。《音樂雜誌》No.3(1920,第1卷):1-4。
________。〈音樂泛論〉。《音樂雜誌》No.1(第1卷,1920):1-2。
________。〈琵琶審音發微〉。《音樂雜誌》No.4(1920,第1卷):1-2。
王鑫 續樂逸。〈基於實測分析的當代琵琶三律共存形態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No.3(2020):97-107、6。
王正明。〈琵琶覆手的製作〉。《樂器》No. 6(2005):6-7。
王超慧。〈淺析日本盲僧琵琶的沿革和變遷〉。《人民音樂》No.9(2011):76-79。
王範地。〈琵琶右手動作形態和音質的關係〉。《中國音樂》No. 1(1986):67。
朱平生。〈朱英與平湖派琵琶〉。《音樂探索》No.3(2012):60-62。
朱英。〈長恨曲說明〉。《樂藝》No.6(1931,第1卷):47。
______。〈秋宮怨說明〉。《樂藝》No.4(1931):53。
________。〈海上之夜說明〉。《樂藝》No.3(1930):90。
_______。〈祝音樂院成立歌〉。《音樂院院刊》No.1(1928):1。
_______。〈國樂的理論作曲法〉。《雜誌》No.5(1943,第11卷):154-157。
________。〈琵琶左右手全部指法記號說明〉。《音樂院院刊》No.1(1928):1-4。
_______。〈琵琶野語(上)〉。《千秋》No.1(1944):23-27。
_______。〈樂曲:秋宮怨(琵琶譜)正調〉。《樂藝》No.4(1931):9-14。
_______。〈整理國樂須從改良曲譜著手〉。《樂藝》No.2(1930):37-39。
任宏。〈專業音樂院校附屬中專琵琶教學初探〉。《中國音樂》No.4(2015):127-129。
任鴻翔。〈平湖派琵琶藝術美學思想初探〉。《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No.1 (1994):47-49。
吳伯超。〈楓橋夜泊(合奏小工調)〉。《樂藝》No.1(1930,第1卷):14-17。
吳承灝。〈琵琶譜〉。《世界畫報》No.35(1922):59-62。
宋澤。〈本會消息:四月之演奏大會〉。《音樂雜誌》No.3(1920,第1卷):1-2。
_______。〈“2001中國琵琶大賽”拾遺〉。《人民音樂》No. 8(2003):16-19。
林石城 高占春。〈琵琶製作〉。《樂器》No. 3(1981):11-13、4。
________。〈琵琶製作〉。《樂器》No. 4(1981):8-10。
________。〈琵琶製作〉。《樂器》No. 5(1981):14-17。
________。〈琵琶製作〉。《樂器》No. 6(1981):12-14。
________。〈琵琶製作〉。《樂器》No. 1(1982):11-13。
________。〈琵琶製作〉。《樂器》No. 2(1982):12-13。
________。〈琵琶製作〉。《樂器》No. 3(1982):7-9。
林嘉慶。〈我的琵琶歷程(上)--林石城回憶錄〉。《樂器》No.6(2011):76-79。
孟建軍。〈持之以恆 終成大器—訪琵琶製作名家曹衛東〉。《樂器》No. 8(2015):24-27。
周菁葆。〈日本琵琶的流派〉。《器樂》No.12(2010):60-63。
________。〈日本琵琶的製作與考釋(上)〉。《樂器》No.1(2011):26-28。
________。〈日本琵琶的製作與考釋(中)〉。《樂器》No. 2(2011):27-29。
________。〈日本琵琶的製作與考釋(中)〉。《樂器》No. 3(2011):28-30。
修海林。〈承傳統之美 立腔韻之學—當代琵琶藝術大師王範地先生〉。《人民音樂》No.12(2018):10-17。
殷慧麟 楊毓蓀。〈淺談平湖李芳園傳派琵琶藝術特點〉。《廣州音樂學院學報》No.4(1982):26-30。
孫红杰。〈試論協奏曲在中國經歷的“本土化”轉型—以琵琶作品為例管窺民樂協奏曲的六個創作傾向〉。《音樂研究》No.5(2015):76-87、97。
馬晶萍。〈琵琶各派表現方式在教學中的運用〉。《大眾文藝》No.7(2023):214-216。
夏溥齋。〈王露傳〉。《音樂雜誌》No.2(1921,第9, 10卷):1-2。
章紅艷。〈塞上曲源流〉。《音樂研究》No.4(2002):67-72。
________。〈我彈《訴》〉。《樂器》No.23(2004):60-62。
張帆。〈中國語境下的和聲風格探索——以《雲想·花想》為例〉。《文化產業》No.17(2020):55-57。
莊永平。〈芻議琵琶手、指法符號〉。《音樂探索》No.1(1998):46-48。
________。〈琵琶“輪子”技巧的應用〉。《中國音樂》No.2(1987):72-74。
程朱溪。〈發刊詞〉。《音樂雜誌》No.1(1928):1-2。
楊和平。〈王露與北京大學音樂教育〉。《中國音樂學》No.2(2004):52-56。
楊蔭瀏。〈工尺改制談〉。《音樂雜誌》No.10(1932):1-8。
________。〈阿炳其人其曲〉。《人民音樂》No.3(1980):31-34。
詹智濬。〈琅琊王心葵先生略傳〉。《今虞琴刊》No.1(1937):10-13。
臺北市立國樂團。〈培育新生代的搖籃—2022臺北市民族器樂大賽評審團同台彈心〉。《新絲路》No.82(2022):1-46。
劉天華 等。〈國樂改進社緣起〉。《新樂潮》No.1(1927):14-15。
劉天華。〈改進操(附歌譜)〉。《音樂雜誌(北京1928)》No.1(1928):1。
劉吉典。〈最先用六相十八品琵琶作曲的琵琶作曲家王君僅〉。《中國音樂》No.3(1987):23-24。
鄭祖襄。〈宋元明琵琶圖像考:琵琶樂器漢化過程的圖像分析〉。《中國音樂學》No.4(2008):45-48、55。
鄭體思,〈琵琶錚錚六十春-懷念民族音樂家揚大鈞老師〉。《音樂探索》No.3(2004):54-57。
黎松壽。〈我所認識的民間藝人阿炳〉。《南京藝術學院學報》No. 2(1982):64-69
________。〈我親歷了《二泉映月》的最初錄音〉。《北方人》No.11(2020):12-13。
韓淑德、張之年。〈中國琵琶近現代史資料(之五)當代琵琶藝術家、教育家王範地)。《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No.1(1995):115-125。
________。〈中國琵琶近現代史資料之六〉。《音樂探索》No.2(1995):13-17。
________。〈中國琵琶近現代史資料之八〉。《音樂探索》No.1(1996):47-51。
________。〈琵琶發展史略〉。《音樂探索》No.2(1984):41-50。
魏薇。〈以情為伴 珠滿玉盤—訪琵琶演奏家王惠然〉。《中國文藝評論》No.7(2020):114-126。
龔瑛。〈蘇州彈詞中的琵琶伴奏指法設計〉。《藝術家》No.10(2020):69。
Jesse D. Ruskin and Timothy Rice. "The Individual in Musical Ethnography," Ethnomusicology , Vol. 56/No. 2 (2012):299-327.
Joseph S. C. Lam. “Analyse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Seven-String Zither Music:Case of Lament of Empress Chen”. Ethnomusicology , No.3 (1993):353-385.
四、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吳浩瓊。〈南音音律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8。
吳夢雅。〈魏晉至隋唐琵琶文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博士論文,2021。
許牧慈。〈傳統琵琶曲目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博士論文,2011。
陳哲。〈論劉德海琵琶教學的思想與方法〉。中國音樂學院博士論文,2023。
陳岸汀。〈“華化”與分型:漢唐琵琶的類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人文存在研究〉。中國音樂學院博士論文,2015。
陳鄭港。〈傳統.民族.音樂文化--臺灣國樂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3。
蘇筠涵。〈明清琵琶樂曲:樂譜與詮釋之間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博士論文,2019。
(二)碩士論文
王可。〈隋代琵琶音樂探賾〉。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6。
王蕾。〈傳統是琵琶藝術的根基與精髓--由兩屆金鐘獎琵琶比賽規定曲目引發的思考〉。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13。
王嚴。〈琵琶輪指教學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10。
王露樺。〈民族樂器製作師滿瑞興及其製作工藝〉。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2014。
方暄懿。〈羅永暉四首琵琶作品《蠶》、《寒雲路》、《一指禪》、《千章掃》分析與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史辰蘭。〈上古梨形琵琶再分類與中國梨形琵琶之探源--以歷史圖像為主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任雙。〈隋唐琵琶形制演變及其藝術繁盛〉。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7。
任媛媛。〈瀛洲古调研究〉。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0。
任夢華。〈對琵琶曲序部呼吸動作的研究〉。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6。
李亦舒。〈琵琶在新編京劇音樂中的角色探討〉。私立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李奇奇。〈“海派”樂人朱英琵琶藝術研究〉。安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21。
李昆麗。〈林石城琵琶教學理論的發展軌跡〉。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8。
李鴻鈞。〈琵琶曲《陽春古曲》之探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5。
呂懿霈。〈南管琵琶音色特徵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沈敬。〈元白琵琶詩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
杜化麗。〈《全唐詩》中琵琶史料的研究〉河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
阮清河。〈越南琵琶的歷史起源與中國南音琵琶的比較研究〉。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 文,2009。
谷莉明。〈琵琶文曲音樂文化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2009。
吳蓉。〈琵琶江南五大流派研究〉。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
吳浩瓊。〈琵琶音律的研究〉。溫州大學碩士論文,2011。
吳慧娟。〈浦東派、汪派琵琶藝術比較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周俣含。〈侗族琵琶演奏及伴奏藝術探析--以廣西三江縣侗琵琶為例〉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6。
周婷婷。〈現代琵琶演奏符號的變革及其反思〉。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11。
周瑜亮。〈鶴田流薩摩琵琶的音樂形態〉。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22。
林靖婷。〈羅永暉《人淡如菊》音樂分析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
胡婭冰。〈明代“北派”琵琶藝術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
洪敏薰。〈六首臺灣琵琶創作作品分析與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施禹彤。〈琵琶譜《青蓮樂府》演奏分析及研究-以王範地演奏譜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文,2000。
梁幸琪。〈琵琶曲《月兒高》之研究〉。私立佛光大藝術研究所學碩士論文,2013。
徐偉珊。〈曲文軍“戲韻琵琶”理念與藝術實踐價值談〉。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碩士論文,2010。
徐婷婷。〈論蘇州彈詞的伴奏樂器—琵琶〉。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07。
翁曉萍。〈第一商標樂團的成立、發展與影響〉。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
孫佳茵。〈試論學院派琵琶在文化市場中的身份定位〉,中國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9。
孫麗偉。〈琵琶文化論〉。福建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2。
高雪。〈琵琶在崑曲樂隊中的運用〉。中國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2。
張卓立。〈《塞上曲》研究-聚焦於指法的比較分析〉。私立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2012。
張雅麗。〈唐宋詞與琵琶關係研究〉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12。
張曉東。〈漢唐時期彈撥類樂器歷史與流變述論〉。上海音樂學院博士論文,2018。
張鳳玲。〈唐代琵琶詩研究〉。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
許克巍。〈華秋蘋之譜之譯訂與研究〉。私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許牧慈。〈「摧藏千里態,掩抑幾重悲」--指法在琵琶音樂語境中地位之探討〉。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2002。
黃瑤慧。〈南管琵琶之製作工藝及其音樂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文玲。〈五十年間(1949~1999)臺灣的國樂發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
文,2000。
彭一奇。〈琵琶面背板振動之模態分析〉。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碩士論文,2010。
賀玉嬌。〈平湖派琵琶在陝西的傳承研究〉。西安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20。
曾紫晴。〈19世紀末以來的越南琵琶演奏藝術與技法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4。
戴慧冕。〈琵琶武曲霸王卸甲之研究—五種流派曲譜風格之特色〉。私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趙怡然。〈傳統絲絃琵琶與現代鋼絲絃琵琶演奏之比較與探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萬莉。〈月兒高版本比較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論文,2005。
劉月珠。〈唐人音樂詩研究-以箜篌琵琶笛笳為主〉。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劉怡伶。〈戲曲素材運用於琵琶樂曲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劉俊頤。〈吳厚元《紅梅隨想曲》與江姐形象的再現〉。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鄭溪和。〈傳統琵琶譜中符號系統的比較研究〉。國立傳統藝術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賴秀綢。〈《瀛洲古調》之研究〉。私立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蔡受勳。〈唐宋琵琶詩詞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9。
魏世雄。〈古琴譜字分類及節奏性指法研究──以“鎖”系中兩種指法為例〉。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魏仲濱。〈琵琶音樑改革研究及振動模態量測〉。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龔瑛。〈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琵琶教學研究〉。上海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0。
Lu, Yu-Hsiu. Die Interpretations auf der Pi-pa, Diplomarbeit Wien: 1992.
Tasi Pei-ju. Die Geschichte, Spieltechik und Muskinterpretation der Pipa, Diplomarbeit Wien: 2006.
五、樂譜
一素子。《一素子琵琶譜》抄本影印(未出版),1762。
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 編著。《中國民歌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上海音樂出版社 編。《中國琵琶名曲薈萃》。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王君僅。《醉紅》手抄本(未出版)。
王範地。《王範地琵琶演奏譜 修訂版》。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
王露編著、李榮聲執筆。《玉鶴軒琵琶譜選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1。
王蓂。《逸趣》手稿(未出版),2022。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 編。《琵琶曲譜》三。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第5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164。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 編。《華樂大典.琵琶卷 樂譜篇(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6。
甘濤。《江南絲竹音樂》。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
朱荇菁、楊少彝 傳譜,任鴻翔 整理。《平湖派琵琶曲十三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
社,1990。
任鴻翔。《琵琶曲論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沈浩初 編。《養正軒琵琶譜》。上海:南匯商益印務局,1929。
沈浩初 編著、林石城 整理,《養正軒琵琶譜》。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沈寄人。《中國音樂指南》抄本影印。上海:上海世界書局,1925。
沈肇州。《瀛洲古調》抄本影印。南京:江蘇省教育會,1916。
吳景略、吳文光。《虞山吳氏琴譜》。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吳夢飛。《怡怡室琶譜》抄本影印(未出版),1927。
李芳園 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1895年抄本影印。北京:音樂出版社,1955。
李芳園 編、何明威 王天健 譯譜。《南北派琵琶新譜》今譯本。北京:華樂出版社,1997。
李光祖、郝貽凡 整理。《汪派琵琶—李廷松演奏譜》。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李祥霆、龔一主編。《古琴曲集》第1冊。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李健正 譯著、章紅豔 主編。《古譜今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21。
林石城 譯譜。《鞠士林琵琶譜》。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_______。《林石城琵琶曲選》。香港:上海書局有限公司出版,1986。
_______。《琵琶名曲選淺說》。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青龍居士 編。《國樂新譜》抄本影印。上海:上海形象藝術社,1925。
徐卓。《梅菴琵琶譜》。南通:梅菴琴社,1936。
祝湘石。《中國絲竹指南》(抄本影印)。上海:大東書局,1924。
張先玲 編。《養和集》。香港:偉確華粹出版社,2003。
曹安和。《時薰室指徑》抄本影印。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1957。
許常惠《錦瑟》。臺北市立國樂團。《琵琶、阮弦作品精選》電子檔。臺北:臺北市立國樂團,2019,No.13。
郭少華演奏譜。《鬱輪袍》、《塞上曲》手稿(未出版),2019。
陳裕剛。《將進酒》。臺北市立國樂團。《琵琶、阮弦作品精選》電子檔。臺北:臺北市立國樂團,2019,No.16。
陳澤民 主編。《汪派琵琶演奏譜》。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喬珊編著。《管平湖古琴曲譜集》第二冊。北京:中國書店,2017。
湖藝琵琶專業教研組編。《編創琵琶曲選》抄本影印。湖南:湖藝琵琶專業教研組,1976。
華秋蘋。《琵琶譜》抄本影印。無錫:觀文社印行,1819。
楊少彝。《楊少彝琵琶譜》抄本影印(未出版),1963。
楊蔭瀏、曹安和 編。《文板十二曲》。北京:教育部音樂教育委員會,1942。
楊蔭瀏。《十番鑼鼓》。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
_______。《雅音集》第二集。無錫:樂群出版社,1929。
榮齋 等編。《絃索備考》抄本影印(未出版),1814。
榮齋 等編、曹安和 簡其華 譯譜。《弦索十三套》。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55。
臺北市立國樂團。《汪派琵琶—李廷松先生演奏譜》。臺北:臺北市立國樂團,2004。
劉天華。〈改進操(五線譜)〉(為國樂改進社成立而作,琵琶獨奏譜)。劉復《劉天華先生紀念冊》。北平: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3。
劉德海 編著。《劉德海傳統琵琶曲集》。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鄭思森。《玉露珠》手稿(未出版),1985。
________。《荷塘》。臺北市立國樂團。《琵琶、阮弦作品精選》電子檔。臺北:臺北市立國樂團,2019,No.26。
________。《荷塘》手稿(未出版),1983。
錢善華。《原》(未出版),2018。
龍音編輯委員會 編。《劉天華作品全集》。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六、節目單
項陽。〈關於琵琶演奏風格與流派的認識〉。《平湖派琵琶藝術演奏人才培養》2023.4.10/5.8-21。(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23):8。
臺北市立國樂團。《松竹梅—鄭思森作品音樂會》2017.10.24。臺北:臺北市立國樂團,20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國樂學會。《樂讀雅集III--《劉芛華琵琶獨奏會》》30 June 202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國樂學會,20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友國樂學會。《鄭思森老師八十名冥誕紀念音樂會--尋找遺落的日月星辰》14 August 202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校友學國樂學會,2023。
七、影音資料
中國唱片總公司。《李光祖琵琶獨奏專輯》。北京:中國唱片總公司,2002。CD。
中國唱片總公司。《霸王卸甲—劉德海琵琶獨奏》。北京:中國唱片總公司,1994。CD。
曲文軍上課錄音。24 September 2015。
任詩傑實業有限公司。《浦東派琵琶大師—林石城 名曲珍藏版》。臺北:任詩傑實業有限公司,1992。CD。
林石城。《霸王卸甲》(1982年3月31日武漢劇場錄製)。全國民族器樂獨奏觀摩演出特邀民族器樂演奏家獨奏音樂會,未出版。
福茂唱片音樂股份有限公司。《養正軒琵琶譜》(一)。臺北:福茂唱片音樂股份有限公 司,1900。CD。
楊少彝。《鬱輪袍》(未出版)。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
________。《塞上曲》(未出版)。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
龍音有限公司。《王范地琵琶藝術》。香港:龍音有限公司,2003。CD。
八、網路資料
〈中華經典古籍庫.《舊唐書.音樂志》《風俗通》批把〉。
https://0-publish-ancientbooks- cn.opac.lib.ntnu.edu.tw;摘錄於22 September 2023。
〈文化部成立沿革〉。https://www.moc.gov.tw/cp.aspx?n=102;摘錄於14 September
2023。
〈沈肇州〉。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2%88%E8%82%87%E5%B7%9E;
摘錄於27 February 2023。
〈吳夢飛〉。 https://www.newton.com.tw/wiki/%E5%90%B3%E5%A4%A2%E9%A3%9B#google_vignette;摘錄於 23 February 2023。
〈《音樂雜誌(北京1920)》〉創刊No.1(1920):1。http://140.122.127.137/literature/literature/4e037a7c4e9e5e9a947d2e8a232eb69d. 2023;摘錄於13 July 2023。
〈Pipa(琵琶)〉。https://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503651;摘錄於22 September 2023。
王蓂。〈Biographie〉。https://mingwang2015.jimdo.com/biographie/%E4%B8%AD%E6%96%87/;摘錄於4 September 2023。
王勁梅。〈《塞上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z4y1b7cr/?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摘錄於 27 May 2023.
杜佑。〈中華經典古籍庫.《通典》〉。https://0-publish-ancientbooks-cn.opac.lib.ntnu.edu.tw/docShuju/platformViewArticle.jspx?id=1170503&tag=2&title=%E9%80%9A%E5%85%B8%20%E8%88%8A%E5%BD%88%E7%90%B5%E7%90%B6&libId=6#highlight;摘錄於 22 September 2023。
李廷松。《塞上曲》。〈世界的記憶—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
https://www.ctmsa-cnaa.com/;摘錄於29 January 2023.
________。《霸王卸甲》。〈世界的記憶—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
https://www.ctmsa-cnaa.com/;摘錄於 23 February 2023。
林石城。《武林逸韻》(完整版)(絲絃琵琶)。〈世界的記憶—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https://www.ctmsa-cnaa.com/;摘錄於25 January 2023.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968;摘錄於14 September 2023。
武石みどり。〈明治・大正期の東洋音楽学校:演奏に関連する記録・資料〉。《研究紀要》No.29(2005):29。https://core.ac.uk/download/pdf/230043973.pdf;摘錄於5 July 2023。
郭少華。〈《鬱輪袍》〉。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24y1K7Zy/?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摘錄於 27 May 2023。
漢.應劭。〈《風俗通義》卷六(四庫全書本)〉中國哲學電子計畫。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282992;摘錄於8 May 2023。
趙嘏(唐)。〈《長安秋望》〉https://www.arteducation.com.tw/mingju/juv_9f51a9b16d19.html;摘錄於 1 May 2023。
劉熙。〈《釋名.釋樂器》〉中國哲學電子計畫
https://ctext.org/shi-ming/shi-yue-qi/zh;摘錄於8 May 2023。
羅永暉。〈香港作曲家聯會Hong Kong Composer’s Guild〉。https://www.hkcg.org/zh/members/law-wing-fai.;摘錄於30 August 2023。
嚴可均。〈《全晉文.卷四十五》〉中國哲學電子計畫。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306213;摘錄於10 Ma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