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宛真
論文名稱: 邱心如《筆生花》的女性刻畫與文化意涵
指導教授: 范宜如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9
中文關鍵詞: 邱心如筆生花彈詞小說女性女性刻畫女性意識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3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筆者以作家創作心理出發,探討《筆生花》女作家邱心如利用彈詞小說特有體製--即「自敘」與「正文」間雜的特色,一方面建構自我形象,一方面建構小說中的女性人物,如果將自敘與正文視為文本的整體,那麼女作家如何透過自身及正文女性形象的雙重形塑,以思索時代背景下的婦女問題,藉此角度來彰顯《筆生花》作為彈詞三大,如何達到「為女性張目」的特點。

    第一章 緒論 …………………………………………………………………1~24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彈詞小說溯源 ………………………………………………………4 一、彈詞小說與彈詞的關係 ………………………………………………4 二、彈詞小說的形式特徵 …………………………………………………5 (一)韻文為主的韻散間雜 ……………………………………………7 (二)「正文」與「自敘」間雜…………………………………………10 第三節 文獻探討 ……………………………………………………………13 一、彈詞小說的研究概況 …………………………………………………14 二、《筆生花》的研究概況 ……………………………………………… 21 第二章 邱心如及其《筆生花》 ……………………………………………25~41 第一節 邱心如的家世生平 …………………………………………………25 一、邱心如的家世背景 ……………………………………………………26 二、邱心如的生平事蹟 ……………………………………………………29 (一)閨中時期…………………………………………………………30 (二)婚姻時期…………………………………………………………31 (三)晚年回歸母族……………………………………………………33 第二節 《筆生花》及其內容…………………………………………………34 一、《筆生花》的版本………………………………………………………37 二、《筆生花》的內容………………………………………………………39 第三章 邱心如的自我呈現、創作期待及其效應 ………………………42~79 第一節 書寫活動的意義……………………………………………………42 一、消愁解悶的生活寄託 …………………………………………………42 二、滿足自我揭露的渴望 …………………………………………………44 三、書寫的療癒效果 ………………………………………………………48 第二節 自我建構及傳世慾望………………………………………………53 一、從事寫作的矛盾心情 …………………………………………………53 二、自我形象的建構 ………………………………………………………57 三、邱心如的傳世慾望 ……………………………………………………62 第三節 閱讀與創作的交織及其效應 ………………………………………64 一、從閱讀到創作的心理轉折 ……………………………………………64 二、對理想讀者的召喚與期待 …………………………………………69 三、閱讀與創作交織下「女扮男裝」彈詞題材的連鎖效應 …………74 第四章 《筆生花》的女性圖像 …………………………………………80~123 第一節 以婚姻為界的女性刻畫 ……………………………………………80 一、婚前的女性刻畫 ………………………………………………………80 二、婚後的女性處境 ………………………………………………………82 第二節 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95 一、穿梭於家庭空間中的女性 ……………………………………………95 二、在家情境的「女強男弱」模式…………………………………………98 (一)平起平坐的夫妻關係 ……………………………………………99 (二)破局決裂的夫妾關係……………………………………………102 第三節 性別越界的女性描寫 ……………………………………………105 一、性別的越界與想像……………………………………………………106 二、性別越界描寫的意涵 ……………………………………………… 110 第四節 作家視角下的女性關懷……………………………………………113 一、從守德女性照見自我…………………………………………………114 二、對悖道女性的同情……………………………………………………118 第五章 《筆生花》的女性觀照 …………………………………………124~163 第一節 家庭教育對性別意識的啟迪 ……………………………………124 一、母教的承襲與歧出 …………………………………………………124 二、庭訓的新造與回歸 …………………………………………………128 三、性別意識的體現………………………………………………………131 第二節 作者對傳統女性角色的思索………………………………………135 一、女性的孝道實踐 ……………………………………………………136 二、妻職的反思……………………………………………………………141 三、母職的思考……………………………………………………………146 第三節 從女性情誼透視女性心靈世界 …………………………………150 一、傳統家庭制度下女性關係的扭曲……………………………………151 二、《筆生花》中女性情誼的展現 ………………………………………155 三、女性情誼建構的理想家園……………………………………………161 第六章 結論 ………………………………………………………………164~168 參考書目…………………………………………………………………169~178 附錄一 ………………………………………………………………………179

    參考書目
    (依著者姓名筆劃排列)

    一、 古籍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清・邱心如著,黃明校注,亓婷婷校閱《筆生花》,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清・孫雲錦等修、吳昆田等纂《江蘇省淮安府志》,《中國方志叢書》,清光緒十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
    ・清・陳宏謀《五種遺規》,臺北:德志,1961年。
    ・清・斐大中等修、秦緗業等纂《無錫金匱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清光緒七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
    ・清・潘德輿《養一齋集》,《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衛哲治等纂修、陳琦等重刊《江蘇省淮安府志》,《中國方志叢書》,清乾隆十三年修,咸豐二年重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

    二、 今人專書
    ・(德)Hans Robert Jauss(姚斯)、(美) Rober C. Holub(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Michele L. Crossley(克勞斯里)著、朱儀羚等譯《敘事心理與研究 : 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市:濤石文化,2004年。
    ・(美)Susan Mann (曼素恩)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臺北縣:左岸文化,2005年。
    ・(美)Toril Moi(托莉•莫)著、王奕婷譯《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印行,2005年。
    ・(英)Virginia Woolf(維金尼亞・吳爾芙)著、章秀亞譯《自己的房間》,臺北:天培文化,2005年。
    ・川合康三《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中外文學主編《女性主義重閱古典文學專輯:父權文化下女性主義的自塑與他塑》,二十二卷第六期,1993年11月。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1年12月。
    ・王力堅《清代才媛與文化考察》,臺北:文津,2006年。
    ・王安祈等著〈中國文學新境界:反思與觀照〉,臺北:立緒文化,2005年。
    ・王逢振《女性主義》,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王溢嘉《精神分析與文學》,臺北:野鵝出版社,1985年。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2003年。
    ・王曉驪、劉靖淵《解語花:傳統男性文學中的女性形象》,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躍生《清代中期婚姻衝突透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伍寶珠《書寫女性與女性書寫》,臺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
    ・吳秀華《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吳燕娜編著《中國婦女與文學論集》第二、六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
    ・李祥林《戲曲文化中的性別研究與原型分析》,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李小江等編《性別與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李銀河《女性主義》,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甲孚《中國古代的婦女生活》,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3年。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中國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商務,1995年。
    ・金元浦《文學解釋學:文學的審美闡釋與意義生成》,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出版公司,1993年。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林幸謙《荒野中的女體—張愛玲女性主義批評I》,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阿英《小說閒談四種》,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阿英《彈詞小說考》,上海市:上海書店,1991年。
    ・季羨林主編《長江流域的女性文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周良《中國蘇州評彈》,上海市:百家出版社,2002年。
    ・周芬伶《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臺北:元尊文化出版;遠流總代理,1999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5年。
    ・周愚文、洪仁進主編《中國傳統婦女與家庭教育》,臺北:師大書苑,2005年。
    ・胡元翎《拂去塵埃:傳統女性角色的文化巡禮》,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市:上海古籍,1985年。
    ・胡萬川《真實虛假:小說的藝術與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洪淑苓主編《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柯慶明《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1987年。
    ・范煙橋《中國小說史》,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范銘如主編《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2003年。
    ・高玉海《明清小說續書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高世瑜《中國古代婦女生活》,臺北:臺灣商務,2000年。
    ・高彥頤《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高琳主編《論女性文學──中外女性文學國際研討會文選》,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5年。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市:中國社科,1992年。
    ・徐苔玲、王志弘合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臺北:群學,2006年。
    ・秦家驄著,舒遜、曼予譯《秦氏千年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1999年。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曹大為《中國古代女子教育》,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1996年。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江蘇:江蘇古籍,2002年。
    ・張明葉《中國古代婦女文學簡史》,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張健、謝綉華《中西小說理論要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出版,2000年。
    ・許麗芳《傳統書寫之特質與認知:以明清小說撰者自序為考察中心》,高雄市 :復文,2000年。
    ・梁乙真《清代婦女文學史》,臺北:臺灣中華,1968年。
    ・郭立誠《中國婦女生活史話》,臺北:漢光,1983年。
    ・郭松義《倫理與生活──清代的婚姻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紅螞蟻總經銷,1998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汝衡《陳汝衡曲藝文選》,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1985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1994年。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
    2002年。
    ・陳顧遠《中國古代婚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4年。
    ・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華瑋《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妻職與母職〉,徐志平主編《第二屆中國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黃嫣梨《妝臺與妝臺以外:中國婦女史研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1999年。
    ・黃嫣梨《清代四大女詞人:轉型中的清代知識女性》,上海市: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
    ・馮爾康、常建華《清人社會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1987年。
    ・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趙景深《彈詞考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趙景深《彈詞研究》,臺北:東方文化,1987年。
    ・熊秉真、余安邦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臺北:麥田出版;城邦發行,2004
    年。
    ・熊賢軍《中國女子教育史》,武漢市:武漢出版社,1993年。
    ・劉紀蕙《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臺北:三民,1994年。
    ・劉詠聰《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觀念新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1998年。
    ・鄧紅梅《閨中吟:傳統女性的精神自畫像》,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鄭振偉《女性與文學:女性主義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嶺南學院現代中文文學研究中心,1996年。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2000年。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鮑震培《清代女作家彈詞小說論稿》,天津市: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謝無量編《中國婦女文學史》,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92年。
    ・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臺北:聯合文學,1998年。
    ・簡瑛瑛主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臺北:女書文化,2003年。
    ・譚正璧《中國女性的文學生活》,臺北:華嚴,1996年。
    ・譚正璧《中國女性文學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譚正璧、譚尋《評彈通考》,北京:中國曲藝出版社,1985年。
    ・嚴明、樊琪合著《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臺北:洪葉文化,1999年。
    ・嚴明、孫愛玲《東亞視野中的明清小說》,臺北:聖環圖書,2006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1997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文化,2003年。
    ・龔鵬程《文化、文學與美學》,臺北:時報文化,1988年。
    ・龔鵬程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三、 期刊論文
    ・丁志安〈《筆生花》作者邱心如家世考〉,《中華文史論叢》,1982年第22輯。
    ・方紅〈《再生緣》與女性文學),《湖北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6期,2001年11月。
    ・文迎霞、陳東有〈彈詞中的女扮男裝故事與受眾欣賞期待〉,《江西社會科學》第3期,2004年3月。
    ・王力堅〈從《名媛詩話》看家庭對清代才媛的影響〉,《長江學術》第2期,2006年3月。
    ・王萌〈明清時期女性筆下的姐妹情誼〉,《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4卷第4期。
    ・王亞琴〈沒有圓滿結局的圓滿-彈詞《再生緣》結尾探析〉,《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第18 卷第1 期,2001 年2 月。
    ・王進東〈長篇彈詞《筆生花》的用韻特點研究〉,《東方人文學誌》第3卷第1期,2004年3月。
    ・王進東〈長篇彈詞《筆生花》陰聲韻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
    ・王學玲〈不可侵犯的懺語──明清之際自敘傳文的諧謔與悔愧〉,《淡江中文學報》,2005年12月。
    ・尤靜嫻〈找回聲音──談「彈詞」、「女彈」的敘事性〉,《中國文學研究》第18期,2004年6月。
    ・冉小平〈從書寫身體到身體書寫──二十世紀90年代新生代女作家創作漫論〉,《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總第15期,2003年6月。網址: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303055.htm,2008年8月26日查。
    ・石群山〈接受反應文論視域中的讀者閱讀活動〉,《江西社會科學》,《江西社會科學》第9期,2007年9月。
    ・田富軍〈中國古代文學中女強男弱現象的文化解讀〉,《寧夏社會科學》,2001年9月。
    ・朱我芯〈彈詞小詞《天雨花》的女性書寫特徵〉,《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7月。
    ・曲雯〈性別解讀中的女性的創見──讀《清代女作家彈詞小說論稿》〉,《婦女研究論叢》,2003年3月。
    ・李有成〈論自傳〉上、下,《當代》,1990年11月第55期、12月第56期。
    ・李秋菊〈《再生緣》為何神龍無尾〉,《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4 卷第3期,2005年6月。
    ・李貞德〈女人的中國中古史──性別與漢唐之間的禮律研究〉,網址:http://www.feminist.sinica.edu.tw/teach/teach2-14.pdf,2008年7月5日查。
    ・佟迅〈中國古代婦女社會地位及女扮男裝文學題材的演變〉,《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7月。
    ・佟迅〈《再生緣》與同時期同題材女性彈詞之比較〉,《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6期,2005年11月。
    ・宋致新〈中西女性文學中瘋女人形象之比較〉,《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9期。
    ・宋致新〈女性翻身的「狂想曲」-陳端生和她的《再生緣》〉,《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
    ・呂啟祥〈夢在紅樓之外──《再生緣》與《紅樓夢》〉,《紅樓夢學刊》,1996年第2期。
    ・芳草〈女彈詞考〉,《鐵道師院學報》第16卷第6期,1999年12月。
    ・林燕玲〈米鹽瑣屑與錦繡芸窗之間──彈詞《筆生花》自敘中呈現的創作動機與矛盾〉,《國立台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2003年12月。
    ・林麗月〈孝道與婦道: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8年8月第6期。
    ・林幸謙〈《半生緣》再解讀:姐妹情誼的反動與女性衝突主題〉,《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3卷第1期。
    ・孟蒙〈清代彈詞文學論略〉,《齊魯學刊》,2002年第1期。
    ・胡曉真〈最新西方漢學界婦女文學史研究之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994年6月。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清代婦女彈詞小說中的自我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集刊》,1995年8月。
    ・胡曉真〈由彈詞編訂家侯芝談清代中期彈詞小說的創作形式與意識型態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98年3月。
    ・胡曉真〈秩序追求與末世恐懼──由彈詞小說《四雲亭》看晚清上海婦女的時代意識〉,《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8期,2000年6月。
    ・胡曉真〈閨情、革命與市場:由民初彈詞小說家姜映清談起〉,《 無聲之聲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
    ・胡曉真〈藝文生命與身體政治──清代婦女文學史研究趨勢與展望之探析〉,「中國近代史的再思考」研討會論文,2005.6.29-7.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胡曉真〈酗酒、瘋癲與獨身──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極端女性人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6年3月。
    ・郝琳〈難以建築的『姐妹情誼』〉,《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晁瑞〈對《筆生花》助詞『個』的進一步探討〉,《語言科學》第7卷第1期,2008年。
    ・盛志梅〈試論清代彈詞的江南文化特色〉,《江淮論壇》,2003年第1期。
    ・盛志梅〈清代女性彈詞中女扮男裝現象論析〉,《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
    ・馮沅君〈讀《筆生花》雜記〉,《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們研究月刊》,1926年第1卷2期。
    ・張燕萍〈明清女性彈詞文學管見〉,《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10月。
    ・張芙蓉〈在中西比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說寫作的社會意蘊〉,《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6年3月。
    ・張筱梅〈麗娘如鏡──對明清時期《牡丹亭》女性閱讀的分析〉,《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4期,2007年7月。
    ・張嘉惠〈由《再生緣》論陳端生的女性觀〉,《雄工學報》第8輯,2007年5月。
    ・張艷艷〈淺析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扮男裝」形象〉,《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5期,2007年9月。
    ・張俊〈18 世紀的中國「意識流」──論《再生緣》的心理描寫〉,《宜賓學院院報》第8期,2005年8月。
    ・張樹亭〈彈詞文學興盛之原因〉,《濟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4卷第1期,2003年2月。
    ・許周鶼〈論明清彈詞文化與吳地婦女〉,《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2期。
    ・許周鶼〈吳地女子內剛品性溯源〉,《常熟高專學報》,2003年5月。
    ・許麗芳〈試論《再生緣》之書寫特徵與相關意涵〉,《中山人文學報》,1997年1月。
    ・許麗芳〈女性於書寫中之自我定位與詮釋—以陳端生之《再生緣》序文為例〉,《大陸雜誌》,2002年4月。
    ・許麗芳〈性別與書寫之錯置與超越──以《女才子書》與《再生緣》作者自序為中心之分析〉,《國文學誌》,2002年12月。
    ・許麗芳〈詩教典範之詮釋與維護──試析明清詩集序跋中對女性書寫合理化之論述〉,《國文學誌》,2002年12月。
    ・陳娟娟〈女性自我意識覺醒道路上的遠行者──《再生緣》中孟麗君形象解析〉,《藝術百家》,2006年第2期。
    ・陶祝婉〈論《聊齋誌異》中的悍婦與妒婦形象〉,《《聊齋誌異》研究》,2003年第4期。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妻職與母職〉,網址:http://www.printculture2.url.tw/wordpaper/n11-1.pdf,2008年7月5日查。
    ・黃曉晴〈試論《再生緣》孟麗君的自我實現──由女扮男裝談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第11卷,2006年6月。
    ・程郁〈近二十年中國大陸清代女性史研究綜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0期,2002年12月。
    ・趙會娟〈關於《再生緣》結局的一點看法〉,《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3 卷第6期,2004年11月。
    ・趙延花〈女性追求平等的先聲-論彈詞《再生緣》中主人公孟麗君的思想價值〉,《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4期,2004年7月。
    ・趙咏冰〈帶著腳鐐的生命之舞──從《再生緣》看傳統中國女性寫作的困境〉,《明清小說研究》,2005 年第2期。
    ・蔣悅飛〈超時代的女性意識與權力困惑──《再生緣》在現代視角下的人文價值〉,《婦女研究論叢》,2000 年第2期。
    ・劉天堂〈明清女性彈詞中的女性意識〉,《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1年9月。
    ・劉存南〈《再生緣》之再議〉,《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 期,2003 年7 月。
    ・劉紀蕙〈女性的複製:男性作家筆下二元化的象徵符號〉,《中外文學》,1989年6月。
    ・歐麗娟〈杜甫詩中的女兒形象與女性教育觀〉,《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
    ・鄭振偉〈為女性張目的《筆生花》〉,《九州學林》,2006年第12輯。
    ・鄭毓瑜〈身體表演與魏晉人倫品鑑〉,《漢學研究》,2006年12月。
    ・輪田直子〈上海圖書館所藏彈詞目錄〉,《東北大學中國語學文學論集》第4號,1999年11月30日。
    ・鮑震培〈中國女性文學敘事傳統的建立──清代女作家彈詞小說創作回眸〉,《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4期,2002年12月。
    ・鮑震培〈晚清以來的彈詞研究-兼論清代女作家彈詞的文體定位〉,《天津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鮑震培〈從彈詞小說看清代女作家的寫作心態〉,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網,網 址:http://www.chinagender.org/chinas/center/c5/c5008.htm,2008年8月10日查。
    ・鮑震培〈清代女中丈夫風尚與彈詞小說女豪傑形象〉,《山西師大學報》,2003年1月。
    ・鮑震培〈閨中無靜女──晚清女作家彈詞與『振興女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4期,2004年7月。
    ・盧振杰〈論中國文學中《女扮男裝》母題的嬗變〉,《重慶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5年1月。
    ・魏愛蓮(Ellen Widmer)劉裘蒂譯〈十七世紀中國才女的書信世界〉,《中外文學》,1993年11月。

    四、 學位論文
    ・方紅《《再生緣》與女性文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朱焱煒《論擬彈詞》,蘇州市: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李秋菊《彈詞《再生緣》結局新析》,湘潭市: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論文,2004年。
    ・吳玄妃《晚明傳奇中女扮男裝情節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博士論文,1985年。
    ・邱靖宜《邱心如及其《筆生花》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專班,2006年。
    ・孫慧雅《蘇州彈詞《珍珠塔》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陳文瑛《蘇州彈詞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文璇的《邱心如《筆生花》研究》,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張曉寧《《筆生花》中女性意識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盛志梅《清代彈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
    ・張俊《《再生緣》三論》,重慶:重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黃曉晴《《再生緣》之女性自我實現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葉懿慧《侯芝及其彈詞小說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趙海霞的《彈詞小說論》,山東: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楊貴玉《《再生緣》中女性意識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楊曉菁《《再生緣》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廖卓成《自傳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蔡祝青《明末清初小說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盧振杰《《再生緣》女性意識對「女扮男裝」母題的超越》(遼寧: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