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雅惠 Chang Ya-Hui |
---|---|
論文名稱: |
賴明弘及其作品研究 A Study of Ming-Hong Lai and His Works |
指導教授: |
許俊雅
Hsu, Chun-Y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9 |
中文關鍵詞: | 賴明弘 、左翼 、文藝大眾化 、臺灣文藝聯盟 、寫實主義 、殖民地文學 |
英文關鍵詞: | Ming-Hong Lai, Left wing, Populariz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Realism, Colonial litera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8 下載:9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翻閱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研究,總是可見賴明弘乍隱乍現的光影,對於這位躲在帷幕後謎樣的左翼知識人,究竟可以串起怎樣的殖民地故事,目前所見對賴明弘著墨最多的是1930年代的語言論爭,筆者以為,成長於殖民地啟蒙運動到政治運動的1920年代,成熟於普羅文化運動抬頭的1930年代,以新聞人、評論家與作家身份活躍於文化界的賴明弘,作為一個社會世代的知識分子典型,堅定不改的左翼立場與對普羅大眾始終的關懷,值得作為一個研究對象。
1930年以「年輕的馬克思男孩、闘爭的理論家」參與鄉土文學‧話文論戰;政治運動全滅後,1933年投身自由主義者經營的週刊報,以新聞人角色對社會提出批判;在社會運動領導人紛紛宣告轉向的1934年,轉而關心進步作家(反法西斯的自由進步主義)的大團結;扮演幕後斡旋的角色,1934年5月6日召集全島作家,作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歷史指標,成功組織「臺灣文藝聯盟」,為確立新文學運動今後的方向,以文聯使者身份前進東京,尋求指導與統一陣線,帶領臺灣文藝向「跨域交流」邁進。歸台後身體轉弱,開始以筆代劍,立志作一輩子的臺灣作家,贊成增設文學新舞台,提倡殖民地文學,協力《臺灣新文學》。
文化推手到化筆為劍的作家路,時間所歷是臺灣新文學運動最重要的時刻,本身的「和、漢文」寫作能力,讓他在戰爭期與戰後初期沒有被政治剝奪發言權,留下台灣文化人對於當代的看法,克盡在亂世為台灣人發言的責無旁貸。從書齋裡的左翼到實踐派的左翼,從普羅文學到殖民地文學,賴明弘用堂吉軻德般的信念,將「殖民地的解放」視為終極目標,並以此貫穿他的中心思想。戰後初期賴明弘兩度強調「政治解放」的光復意義,正是作為一個關心殖民地命運的時代青年,經歷日本帝國與國民政府統治後,其所思所想的總結。本論文筆者將就有限的史料,嘗試提出一種看法,希望能夠還給如賴明弘這類多數躲在幕後的文化人,一個正確的歷史評價。
Ming-Hong Lai is a mysterious yet significant left-wing intellectual during the 1930s when the Taiwan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was under rapid development. Recent studies on Lai mainly focus on the Nativist Literature Debate and the Taiwanese Language Debate in the 1930’s, as well as Lai’s position as a journalist, commentator and a writer in the culture field. Grown up in an era when the colonial movement shifted to political reformation, Lai’s persistent leftist position and constant concern for the proletarian has made him and his works worthy of analysis.
Lai was active in the Nativist Literature Movement and the Modern Chinese Vernacular Movement. As soon as the social-political movement came to an end, in 1933, Lai joined the weekly newspaper agency run by freedom activist and began to address the social issues critically as a journalist. In 1934, while the attention of the leaders of social movement shifted toward the union of writers who believed in Progressivism. On May 6, 1934, a meeting was convened by Lai to unite the writers islandwide and they successfully funded the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 To ascertain directions for the Taiwanes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afterwards, Lai left for Tokyo as a representative for the association to look for guidance to take the Taiwanese culture to a cross-region level. After he returned to Taiwan, he became sick and started to voice his opinion as a writer. He was determined to write for Taiwan for his whole life and to assist in issues regarding the Taiwanese New Literature.
Shifted from an advocate of the cultural movement to a writer, Lai experienced the most important times during the Taiwanes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When the literature during the time of war turned its focus to politics, Lai gave up his role as a writer and went to China. Early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 Lai was able to voice his opinion as a Taiwanese writer on account that he could write the classical Chinese. As a left-wing intellectual, Lai’s concern for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his mother land,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politics in the colonized Taiwan inspired him to incorporate socialism into literature to enlighten the public. Though his life as a writer was short, as a “cross-language, cross boundaries, cross-era Taiwanese intellectual, Lai strived to advocate the Taiwanese New Literature Movement. The evaluation of his place in the history during the period of occupation is left to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s. Based on limited historical resources, the researcher made an effort to position Lai in history.
參考書目
壹、 報刊(按筆畫順序)
‧ 《台灣》臺北市:東方文化書局複刊,1973年。
‧ 《台灣民報》臺北市:東方文化書局複刊,1973年。
‧ 《台灣新民報》臺北市:東方文化書局複刊,1973年。
‧ 《台灣日日新報》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台大圖書館館藏。
‧ 《台灣新聞》,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台大圖書館部分館藏。(館藏年份:昭和15(1940)年1月至昭和19(1944)年3月)
‧ 《和平日報》,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藏。(館藏年份:民國35(1946)年5-12月,36(1947)年5-6月,37(1948)年1-12月,38(1949)年1-6月)
‧ 《南支日報》,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部分館藏。(館藏年份:昭和17(1942)年10月至12月)
‧ 《新高新報》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藏。(館藏年份:昭和4(1929)年5月至昭和13(1938)年2月)
‧ 《廣東迅報》,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台大圖書館部分館藏。(館藏年份:昭和17(1942)年10月12日~昭和18(1943)年12月31日)
貳、 雜誌(按年代順序)
‧ 《台灣文學》,主編別所孝二,台北:台灣文藝作家協會,1931年8月創刊。
‧ 《南音》,編輯兼發行人為台北黃春成,第七期起改由台中張星建負責,1932年1月創刊。
‧ 《フオルモサ》,蘇維熊主編,東京:台灣藝術研究會,1933年7月創刊。
‧ 《先發部隊》,主編廖漢臣,台北:台灣文藝協會創刊,1934年7月創刊。
‧ 《台灣文藝》,編輯張星建,台中:台灣文藝聯盟」發行,1934年11月。
‧ 《第一線》,主編廖漢臣,台北:台灣文藝協會創刊,《先發部隊》發行後因受日方干涉,自第二號起更名為《第一線》,1935年1月發行。
‧ 《台灣新文學》,臺中:臺灣新文學社,1935年12月創刊。
‧ 《新文學》上海市:權威出版社,1946年。
‧ 《台北文物》,台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3卷1期~3卷4期。
‧ 台灣舊雜誌覆刻系列:《台灣文化》《新新》《新知識》《政經報》《台灣評論》《前鋒》《文化交流》,臺北市:傳文文化出版,1994年。
參、 專書(按年代順序)
‧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1961年9月初版)
‧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1980年12月初版)
‧ 林芳年《失落的日記》(台中:晨星,1985年3月初版)
‧ 張炎憲﹑翁佳音《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台北市:弘文館,1986年11月初版)
‧ 盧卡奇著、陳文昌譯《現實主義論》(臺北市:雅典出版,1988年10初版)
‧ 王詩琅譯《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縣:稻鄉,1988年5月初版)
‧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市:遠流,1990年12月初版)
‧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著‧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編《台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 楊威理著盧、陳映真譯《雙鄉記--葉盛吉傳:一個臺灣知識份子之青春‧徬徨‧探索‧實踐與悲劇》(台北市:人間,1995年3月)
‧ 黃英哲編‧凃翠花譯《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市:前衛,1994年12月初版)
‧ 下村作次郎著《從文學讀台灣》(台北市:前衛,1997年2月)
‧ 呂興昌編訂《吳新榮選集》(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3月)
‧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1997年6月初版)
‧ 陳芳明主編《張深切全集二──里程碑(上)(下)》(台北:文經社,1998年1月)
‧ 垂水千惠著‧凃翠花譯《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市:前衛,1998年2月初版)
‧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8年初版)
‧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1920-1931》(台北市:麥田出版,1998年初版)
‧ 許俊雅‧楊恰人編《楊守愚日記》(彰化市:彰縣文化,1998年12月初版)
‧ 劉捷《我的懺悔錄》(台北市:九歌,1998年10月初版)
‧ 許俊雅《島嶼容顏》(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0年12月初版)
‧ 中島利郎、河原功、下村作次郎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 文藝評論集》(東京都:綠蔭書房,2001年)
‧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12月)
‧ 《嫁臺灣郎的日本女子》(台北市:九歌,2002年5月初版)
‧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3年3月初版)
‧ 河原功著‧莫素微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市:全華科技圖書,2004年3月)
‧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徐國章譯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 第一篇》(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5年)
‧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0月)
‧ 徐照華主編《臺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興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2006年初版)
‧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市:五南,2007年1月初版)
肆、 單篇論文(按年代順序)
‧ 下村作次郎(作)、葉石濤(譯)〈王詩琅的回憶錄〉(《文學台灣》第11期,1994.7,頁176-305)
‧ 郭淑雅〈沉沒之島──王詩琅的〈十字路〉〉(《聯合文學》15:12,1999.10,頁132-137)
‧ 陳淑容〈跨語﹑跨境﹑跨時代──賴明弘的漂泊與追尋〉(「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11月22日~24日)
‧ 垂水千惠〈臺灣新文學中的日本普羅文學理論受容:從藝術大眾化到社會主義Realism〉(發表於「正典的生成:臺灣文學國際研討會」,2004年7月15、16日)
‧ 張文薰〈1930年代臺灣文藝界發言權的爭奪──《福爾摩沙》再定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2006年2月, 頁105-125)
‧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2006年2月)
伍、 碩博士論文
‧ 葉瓊霞《王詩琅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 黃惠禎《楊逵及其作品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 黃琪樁《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主義思潮之關係初探(1927-1937)》(清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1994年7月)
‧ 宋宜靜《日治時期台灣鄉土文學論爭之研究》(日本崎阜聖德學園大學修士論文,2000年2月)
‧ 游勝冠《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台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6月)
‧ 柳書琴《荊棘的道路: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論文,2001年7月)
‧ 陳淑容《一九三○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論,2001年6月)
‧ 翁勝峰《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6月)
‧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統治下台灣の國語教育史再考》(東京都:三元社,2001)
‧ 賴松輝《日據時期台灣小說思想與書寫模式之研究(1920-1937)》(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6月)
‧ 沈孟穎《台北咖啡館:一個(文藝)公共領域之崛起、發展與轉化(1930s-1970s)》(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 陳恕《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 趙勳達《《台灣新文學》(1935~1937)的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 林純芬《張深切及其劇本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 崔末順《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 徐秀慧《戰後初期的台灣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的考察(1945~1949)》(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6月。)
‧ 李承機《台湾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博士論文,2004年5月)
‧ 黃惠禎《左翼批判精神的鍛接:四○年代楊逵文學與思想的歷史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
‧ 林封良《當你說「我們」的時候,你究竟是誰?──1945~1949思索主權的文化邏輯》(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 張文薰《植民地プロレタリア青年の文芸再生-張文環を中心とした『フオルモサ』世代の台湾文学》(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論文)
‧ 李昀陽《文學行動、左翼台灣──戰後初期(1945~1949)楊逵文學論述及其思想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月。)
‧ 蔡佩均《想像大眾讀者:《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說與大眾文化建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7月。)
‧ 許倍榕《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