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燕真
論文名稱: 國中生參與教室連結網路社群之行動研究 -以新北市三和國中學生為例
The Action Research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ng Connecting Classroom Online Community Course:Taking San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王冠雄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9
中文關鍵詞: 網路社群教室連結英語學習行動研究國中生
英文關鍵詞: Online Community, Connecting Classroom, English Learning, Action Research, Junior High Stud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的國中學生學習英語優劣情形常是以考試成績來判斷,除了英文課或美語補習班,幾乎沒有機會使用英語。研究者服務的學校參與了與英國文化協會合作的教室連結網路社群課程,剛好為此問題展開了契機。

    本研究甄選出九位14歲的八年級學生進行研究者自行設計的教室連結網路社群課程。本行動研究,方法以訪談記錄、網路留言紀錄、教學成果等資料進行分析的質性研究為主、問卷資料分析為輔,獲得下列結論:
    一、教室連結網路社群課程可發展出一套課外延伸英語學習的方式
    二、教室連結網路社群課程對於增進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自信心有幫助
    三、教室連結網路社群課程對於教師在教學專業上之成長有幫助
    四、教室連結網路社群課程對於未來英語學習結合網路社群的後續研究或運用有幫助

    For Taiwan'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ituation of learning English is often judged by test scores. They have little chance to use English except in English classes or English cram school. The researcher’s school joined Connecting Classroom Online Community course hold by British Council. And this started the research.

    In this research, nine 14-year-old and eighth-grade students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the CCOC course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herself. This action research adopted the data of interview transcripts, internet message records, teaching creations to be qualitative research analysis, supplemented by questionnaires, acces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CCOC course can be developed to be a kind of extensive English learning method.
    2. The CCOC course can enhance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bility, and self-confidence.
    3. The CCOC course can help the teachers in teaching specialty growth.
    4. The CCOC course can serve as th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ers to combine English learning and Online Community.

    目次 i 表次 iii 圖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英語教學法 13 第二節 數位學習 42 第三節 網路社群 47 第四節 鷹架理論 63 第五節 學習成效 6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教學設計 7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9 第三節 研究場域及工具 81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 87 第五節 實施程序與歷程 87 第六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9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95 第一節 問卷分析與討論 95 第二節 訪談記錄分析與討論 106 第三節 教學成果分析整理 130 第四節 研究者自我省思 1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7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73 第二節 結論 178 第三節 建議 179 參考文獻 183 附錄 193

    一、中文部分
    卜小蝶、張淇龍(2009)。社會性書籤網站之使用者與標籤特性初探。圖書資訊學研究,4(1),1-21。
    王千倖(2001)。Web科技應用之教學行動研究。新世紀的閱讀運動,新世紀的課程與教育科技發展,我國教改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國際研討會,彰化。
    王千倖(2003)。以「網路同儕教學」建構「網路學習社群」之行動 研究。師大學報,48,119-142。
    王宗斌(1999)。訓練方式、電腦自我效能及學習型態對學習績效的影響-網頁設計實地研究。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王家茗(2002)。網路書寫動機與意義探索-以明日報個人新聞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清泉 (2011 )。應用虛擬社群於組織IT知識分享之探討:以Facebook為例。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惠茹(2005)。e-Learning情境對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知識創造 SECI模式來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智玄(1989):新的學習策略---網路合作是學習知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78,42-49。
    朱彩馨(2001)。以科技中介架構探討線上學習成效之詮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江姿慧(2000)。使用者參與虛擬社群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美美(2004)。數位學習現況與未來發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期刊,30(2),92-106。
    李珀(2001)。合作思考教學。2010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fhjh.tp.edu.tw/mid00/workpieces004.htm
    杜紹萍(1999)。合作學習對成人學習成就、行為、及滿意度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谷瑞勉(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原作者:Berk, L. E.,&Winsler,A.)。臺北市:心理。
    周倩、孫春在(1997)。智慧型遠距合作學習環境之設計與建立:
    CORAL經驗。教學科技與媒體, 26,13-21。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瑞欽(1995)。社區意識凝聚之道。社會福利118期,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林蓬榮(2004)。網路行銷。台北:新文京。
    林麗惠(1997)。成人參與在職進修訓練的自評成效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以職訓局所屬職業訓練中心學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貴發(1992)。電腦輔助教學成效探討。視聽教育雙月刊,33(4),11-18。
    柯志昇(2008)。結合創意和科技化服務為台灣ICT開未來。中央社,2009年3月22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8/9/27/n2277646.ht
    夏林清 (2005 )。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基成(2003)。網路學習社群之經營與管理。T & D飛訊,8,1-11。
    張基成(2004)。網路學習社群成員線上討論分享行為表現的落差與對策-兩極化與集中化現象之探討。空中教育學會會員論文第十八集。2009年4月2日,取自:http://www.edu-on-air.org.tw/document/1803.doc
    張湘君(2000)。英語親子通。台北縣新店市:三之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雅苹(2008)。Web2.0社群資訊品質之評估-以PPT股票版為例。國立暨南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張瀚仁(2001)。個人化技術對虛擬社群發展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瓊兒(2003)。淺談數位學習。台中市國教輔導團點子報,No.9202。2010年7月13日,取自:http://140.128.55.25/user197/e_news/9202/infor_1.htm
    梁永昌(2004)。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交流因素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莊國佐 (2009)。以Wiki 概念為基礎的多人協同網站開發環境。佛光大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莊淇銘(1999)。神奇語言學習法。台北市: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許麗雯(2009)。數位平台輔助教學模式對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全民國防為例。大同大學資訊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恬如(1999)。虛擬社區顧客輪廓資料、關係行銷及其隱私權議題。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聰貴,杜麗娟,林麗娟,吳佳蕙(合譯)(2007)。學習導向的教學設計原理(原作者:Gagne,R.M., Wager,W.W.,Golas K.C.,&Keller,J.M.)。台北市: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股份公司台灣分公司。
    陳須姬(2003)。深耕英語教學。台北市:師德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陳錦珊(2003)。網站資料檢索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之應用。教育研究資料 雙月刊,2003,11(2)。
    曾月紅(2000)。兒童英語文教學—全語文觀點。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佑安(1992)。學習動機取向、自重感及個人變因與教育訓練自評成效之相關性研究-以企業顧問公司學員為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貝玲 (2000)。虛擬社群的發展現況與趨勢分析。電子化企業:經理人報告,12:15-22
    黃俊宇 (2007)。維基百科知識分享現象之研究。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楊玉麟(2006)。數位學習教學策略在學習成效上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經建會(2009)。全球前250大ICT公司台灣佔19家。經建會新聞稿。
    經濟部(2009)。2009年3月22日,取自: 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8912/q6-3-a1.htm
    葉佩瑛(2009)。人文學研究者對專業社群網路認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資策會FIND(2011) 。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數調查。2011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00
    鄒景平(2000)。知識管理的關鍵成功因素。軟體產業通訊,26,23—24。
    廖順權 (2008)。全民國防教育數位化教學模式之研究。大同大學資訊經營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曉青(2002)。英語教學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廖曉青(2007)。英語教育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翟永麗 (2004)。成人教育師資培訓方案成效評估-以家庭教育講師團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國雄(2010)。skype 導入英語會話線上學習之行動研究—以高雄縣某私立文理補習班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
    劉耀明(2007)。學習風格在數位學習環境中對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怡甫(2004)。應用限制理論分析企業線上學習機制之個案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用生(1999,5月)。行動研究與學校教育革新。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東。
    鄭明健(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英語教師網路資源融入英語教學創新接收度與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珍瑩(2007)。運用鷹架理論於國小二年級科學概念學習之研究— 以『聲音』教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曉佩(2007)。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國防通識教育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資訊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魏銀河(2003)。台南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二、西 文 部 分
    Armstrong,A.G.,&Hagel,J.(1996).The real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74(3),134-141.
    Asher,J.(1982).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 the complete teacher’s guide book. Los Gatos, CA: Sky Oaks Production.
    Blanchard,A.& Horan,T.(1998).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Social Capital.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16(2), 293-307.
    Chard,D.,& Tyler, B.(2000).A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effective classroom:The realities of online teaching.San Francisco,CA:Joossey-Bass.
    Corcoran, C. (2005).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readers’ theater on second and third grade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fluency growth. Reading Improvement , 42(2), 105-111.
    Fernback, J.(1999).There is a There There:Notes toward a definition of cybercommunity,In Steve Jones(Ed),Doing Internet Research:Critical Issues and Methods for Examining the Net.Thousand Oaks,Calif: Sage Publication.
    Gardner, H.(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oodman, K. (1986). 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Greenlaw, S.(1999).Using groupware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economic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30(1),pp.33.
    Hann, D., Glowacki-Dudka, M., & Conceicao-Runlee, S.(2000). Pratical tips for teaching online groups:Essentials of web-based education.Madison,WI:Atwood Publishing.
    Hiltz, S. R. (1986). The “Virtual Classroom”: Using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for university teach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36(6), pp.95-104.
    Jonassen, D., Peck, K., & Wilson, B.(1999).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Inc.
    Kearsley, G.(2000).Online education: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cyberspace.Belmont,CA: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Kirkpatrick, D. L.(1991).The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Berrett-Kaeher.San Francisco, CA..
    Komito, L.(1998).The net as a foraging society:Flexible communities.Ú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4, pp.97-106.
    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K: Pergamon.
    Krashen, S. D., & Terrell, T. D. (1983).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San Francisco, CA: The Alemany Press.
    Krashen, S. D. (1984). Writing: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 Oxford, UK: 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
    Lynch, T. (1996). Communication in language classroo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Groarty, M. (1989). The benefi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rrangements in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NABE Journal 13(2), pp. 127-143.
    Nunan, D. (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Omaggio, A. C. (1986). 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 . Boston, MA: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Palloff, R. M., & Pratt, k.(1999).Build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San Francisco,CA:Joossey-Bass Publishers.
    Piccoli, G., Ahmad, R., & Ives, B.(2001).Web-base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in basic It skills training.MIS Quarterly, 25(4),pp.401-426.
    Prabhu, N.(1987).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eece, J.(2000).Online communities:Designing usability,supporting sociability.UK:John Wiley & Sons.
    Rheingold,(1993).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MA:Addison-Wesley Inc.
    Richards, J. C., & Rodgers, T. S.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 (2nd ed).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 C., & Schmidt, R. W. (1983).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 Longman.
    Rosenberg, M. J.(2001).E-learning strateges for delivern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New York: McGraw-Hill.
    Rovai, A. & Barnum, T. (2003). On-line course effectiveness: An analysis of student interactions and perceptions of learning.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8(1), pp.57-73.
    Saville-Troike, M. (2006). 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onkyn, A. & Willianms, E. (eds). Grammar and the language teacher, pp. 175-199. New York: Prentice Hall.
    Tu, C., & Corry, M.(2001).A paradigm shift for online community research. Distance Education, 22(2), pp.245-263.
    Ward, J., & LaBranche, G.(2003).Blended leaming:The convergence of e-leaming and meetings.Franchising World, 35(4), pp.22-23.
    Wentling, T. L., & Park, J.(2002).Cost analysis of e-learning:a case study of a university program. Available at http://learning.ncsa.uiuc.edu/papers/AHRD2002_wentling-park.pdf
    Willis, 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 Harlow, Essex:Longman.
    Willis, J. &Willis,D. (1996).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 pp. 136-146. Oxford: Heinemann.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