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彥鈞 Chen, Yen-Chun |
---|---|
論文名稱: |
國小五年級國語教科書詩歌體課文之作文教學應用 Application of Poetic Texts in the Fifth Grade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for Elementary Schools in Composition Teaching |
指導教授: |
潘麗珠
Pan, Li-Chu |
口試委員: |
潘麗珠
Pan, Li-Chu 張春榮 Chang, Chun-Rong 葉鍵得 Ye, Jian-Dei |
口試日期: | 2024/12/16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5 |
畢業學年度: | 11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00 |
中文關鍵詞: | 詩歌體課文 、國語教科書 、作文教學 、修辭技巧 、讀寫結合 |
英文關鍵詞: | Poetry texts,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 Composition teaching, Rhetoric, Integr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
研究方法: | 內容分析法 、 文獻探討法 、 實踐操作法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112學年度國小高年級國語教科書中詩歌體課文,連結至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筆者身為國小高年級導師,觀察到國小學生苦於寫作、下筆感到困頓的窘境,與課堂能踴躍以口語表達想法的情況大相逕庭,思索如何將讀寫更緊密貼合的方法。詩歌的歷史悠久、淵遠流長,乃為文學之起源,千年來乘載著人們的情志與生活並非偶然,以其精煉的文字、鮮明的形象及富節奏的韻律美,提供寫作之方法。然則國小學生接觸最頻繁、取得最容易之文本即為國語文教科書,因此,筆者深入剖析康軒、翰林、南一三版本教材中詩歌體之課文,分析其詩歌內容、特性及寫作手法,抽繹出得以讀寫結合的作文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領略並應用其中的寫作技巧,逐步建立寫作之信心。112學年度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施行以來,首年實行至國小高年級的年份,其國語教科書之內容,具有指標性的意義。為避免落入「為寫作而寫作」的窠臼,筆者利用「國語文乃各學科學習基礎」的特性,依照詩歌的內容與屬性,設計跨領域、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所提及的十九項議題,不但能使讀寫結合,更讓學生的寫作過程趣味橫生,領悟到寫作是反映生命經驗、貼近生活的事。筆者採用文獻分析、內容分析及實踐操作法,剖析詩歌體課文的篇章結構、寫作技巧及修辭應用,並透過課程設計將詩歌的形象性、音樂性及藝術性融入。研究發現,詩歌體課文具備獨特的修辭及節奏美,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與創作興趣。本研究依照康軒、翰林及南一三版本各提出一套作文教學設計,並附上與之配合的寫作引導單,提供教師在國語文教學中的實務參考,詳細分析同儕教師的評鑑意見進行反思,並作為課程未來展望的方向,期望通過多方努力之結晶,達成詩歌教學與作文教學相輔相成之效,替學生的寫作與教師之作文教學實踐注入活水。
Given that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are the most frequently accessed and easily available texts for elementary students, the author conducted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oetry lessons in the Kang Hsuan, Han Lin, and Nan I textbooks. This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writing techniques of the included poems. Based on this, the study derives composi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integrate reading and writing, guiding students to appreciate and apply the writing techniques found in poetry. Through this approach, students gradually build confidence in their writing abilities.The author employs literature analysis, content analy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to examine the structural composition, writing techniques, and rhetorical applications of poetry lessons. Through curriculum design, the imagery, musicality, and artistry of poetry are integrated into teaching. The study finds that poetry lessons possess unique rhetorical features and rhythmic beauty, which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creative interest.This study proposes a set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designs for each of the three major textbook versions—Kang Hsuan, Han Lin, and Nan I—and includes corresponding writing guidance sheets as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teachers in Chinese language instruction. Peer teachers’ evaluation feedback is thoroughly analyzed and reflected upon, serving a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study aspires to achieve a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poetry teaching and composition instruction through collective efforts, revitalizing students' writing and enriching teachers’ composition teaching practices.
一、古籍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二、專書
王基倫《國語文教學現場的省思》,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王基倫、王榮生、白雲開、孫紹振等《國語文教學理論與實務的多元探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王珩、周碧香、洪月女、 施秝湘, 馬行誼, 彭雅玲, 楊淑華, 楊裕貿, 劉君[王告], 魏聰祺等《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第三版)》,臺北:洪葉文化,2022年。
古遠清《詩歌分類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白靈《一首詩的誘惑》,臺北:九歌出版社,2006年。
杜淑貞《國小作文教學探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杜淑貞《兒童詩探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李崇建《作文,就是寫故事:故事核心創意作文術》,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張春榮《修辭新思維》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張春榮《作文新饗宴》,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張春榮《創思教學童詩》,新北市:螢火蟲出版社,2003年。
陳正治《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莊進興《啟發式的作文教學(七版)》,新北市:前程出版社,2005年。
陳滿銘《新編作文教學指導》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陳弘昌《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二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陳正治《國語文教材教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張水金《少年詩詞欣賞:進入詩歌殿堂的第一本書》,臺北:國語日報出版社,2010年。
張麗玉《學生喜歡我這樣教作文》,新北市:螢火蟲出版社,2012年。
許育健《國語文教科書設計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許育健《聽,鯨在唱歌: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張春榮《作文教學風向球》,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
陳正治《詩詞素養課》,臺北: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2022年。
黃政傑《課程設計》,臺北:東華書局,1997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1999年。
葉嘉瑩《葉嘉瑩說初盛唐詩》,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管家琪《作文教學有高招》,臺北:幼獅文化,2010年。
趙鏡中《提昇閱讀力的教與學:趙鏡中先生語文教學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歐用生《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1997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11年。
蕭蕭《現代詩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6年。
Rebecca Olness(葉嘉青譯):《兒童文學與寫作教學:五到十二歲孩子的寫作指南》,新北市:心理出版社,2011年。
三、學位論文
何方宜:《國小高年級情境作文教學之研究-以凡目法、賓主法、因果法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李甯均:《國小高年級詩歌教學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3年。
林士欽:《傳統與限制式命題作文教學之研究傳統與限制式命題作文教學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陳秋瑤:《作文新題型之教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4年。
張崇仁:《國小國語教科書兒童詩歌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粘佩雯:《創造性童詩寫作教學融入國小五年級國語教學之研究》,臺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陳慧君:《104學年度國小教科書詩歌體課文及其教學之研究》,新北市,淡江大學中文碩士在職專班,2019年。
馮心怡:《國小國語教科書修辭內容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葉又菁《問答教學法在國小國語教學之運用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1999年。
廖秋蓮:《國小五年級國語文提問教學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碩士論文,2008年。
劉寶珠:《作文運材教學設計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2年。
四、期刊論文
林佩儀、劉雅玲:〈閱讀與寫作並行,走出中小學作文教學新出路〉,《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年,頁218-220。
馬行誼:〈「創意寫作」教學的特色與啟示〉,《語教新視野》第8卷,2018年9月,頁1-15。
許建崑:〈空間、物質和心靈的交響──試論蕭蕭「新詩學三重奏」〉,《文訊》第392期,2018年,頁146-149。
張純:〈從學習的角度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的設計〉,《教育論叢》第6期,2018年12月,頁155-158。
馮永敏:〈體驗交流、參與互動的作文教學走向-從命題與批改談作文教學的更新與轉型〉,《北市大語文學報》第5期,2010年12月,頁147-168。
彭柏緯、劉怡君:〈淺談國小國語文寫作教學之困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9卷第7期,2020年,頁123-128。
趙金婷:〈國小國語文素養導向教學設計之探究〉,《國民教育學報》15期,2018年12月,頁101-128。
潘麗珠:〈詩文聲情教學(一)-詩文吟誦與閱讀理解〉《國文天地》第30卷第8期,2015年1月,頁72-75。
五、網路資訊
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www.naer.edu.tw/PageSyllabus?fid=52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國語文》。(瀏覽日期:2024年9月10日)
翰林五年級國語教科書電子書https://h5.hle.com.tw/toolbar/release/index.html?key=a08d5866-28d8-4937-88e9-fd1b44647193。(瀏覽日期:2024年9月13日)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E5%8D%81%E4%BA%8C%E5%B9%B4%E5%9C%8B%E6%95%99%E8%AA%B2%E7%A8%8B%E7%B6%B1%E8%A6%81%E7%B8%BD%E7%B6%B1.pdf。 (瀏覽日期:2024年9月29日)
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評分規準:https://cap.rcpet.edu.tw/exam3-1.html。(瀏覽日期:2025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