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敏芳
Chiu, min fang
論文名稱: 王秀雄美術教育思想與實踐
Art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Implementation of Wang, Hsiu-Hsiung
指導教授: 陳瓊花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23
中文關鍵詞: 王秀雄美術教育美術史美術鑑賞教育典範
英文關鍵詞: Wang Hsiu-Hsiung, art education, art history, ar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ment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7下載:7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王秀雄(1931- )是臺灣第一位留日學習美術理論的學者,終身奉獻教育志業作育英才無數,對於提升臺灣的美術教育研究學術地位貢獻卓著,於1997年獲頒「中華民國當代美術創作成就獎-美術理論」,2004年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聘任為終身名譽教授,為學界所景仰,喻為是「臺灣藝術教育界的經師人師典範」、「管理者/藝教者/學者三位一體的典範」、「臺灣美術教育的建構者」及「臺灣美術教育界的教父」。
    本研究旨在探討王秀雄對於臺灣美術教育發展的貢獻與影響,聚焦於王秀雄的美術教育思想與實踐為核心,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統合研究法、敘事研究法、訪談研究及教學觀察,探釋王秀雄在立言-學術研究史、立功-工作史、立德-生命史之人生三不朽層面,綜觀其在學術典範的知識建構,與教育家典範的具體實踐,樹立重要的標竿範式。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王秀雄對於臺灣美術教育理論建構的貢獻:
    (一)、美術教育的開拓:臺灣傳播西方美育思想第一人,重視美術教育哲理確立美術教育前瞻發展方向,推動鄉土美術教育啟發多元文化美育觀點,透過美術館教育以落實提升美術鑑賞教育;
    (二)、美術史的建構:臺灣美術研究方法論與系譜形構,強調美術史學方法論要因研究取向慎選研究方法,藝術家個案評論要重視內外在因素的統合研究,臺灣美術史建構要強調內外考證之科學與理性,日本美術史專著是教學與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
    (三)、美術鑑賞的教育:從心理學開展美術批評的實踐,主張美術心理學拓展藝術創作內在成因的觀察視角,美術鑑賞提供作品描述、分析、解釋、評價的具體策略,美術批評提昇美術鑑賞教學實務的判斷視野;
    確立其達到人生三不朽之立言。
    二、王秀雄對於臺灣美術教育推展實踐的影響:
    (一)、美術教學與行政工作:追求卓越永續發展;
    (二)、主持專案研究計畫工作:學用兼具產學合作;
    (三)、參與美術課程標準工作:關鍵決策銳意興革;
    確立其達到人生三不朽之立功。
    三、王秀雄對於臺灣美術教育家卓越典範的樹立:
    (一)、人格特質追求卓越自我實現;
    (二)、經師人師樹立終身學習範式;
    確立其達到人生三不朽之立德。
    依據王秀雄在臺灣美術教育領域的立言、立功及立德的典範,本研究確立王秀雄為臺灣美術教育史上的良師典範標竿建構者。

    Wang Hsiu-Hsiung (1931- ) is the first Taiwanese scholar that had been studying art theory in Japan. Through Wang’s life, he has been dedicated to education and has cultivated numerous outstanding juniors. Owing to hi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improving the academic status of Taiwan’s art education research, Wang was awarded the “Republic of China’s Contemporary Fine Arts Creative Achievement Award for Art Theory” in 1997, and he has been designated as a Lifetime Honorary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at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in 2004. Being respected and admir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Wang is honored as “the model for teachers in the art education community”, “the model for managers/arts teachers/scholars” and “the godfather of Taiwan’s art education commun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Wang Hsiu-Hsiung’s contribution to a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the core of this study has been focused on his thought and practice on art education. Several research methods have been adopted, including: literature analysis, integration research, narrative research, interview research and teaching observ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three immortal levels of Wang’s life have been explored—(a) the level of establishing ideas: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research; (b) the level of establishing contributions: work history; (c) the level of establishing morals: life history—in order to understand his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s an academic model, his concrete practice as an educational model, and his progress of setting an important benchmark for Taiwan’s art education community.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Wang Hsiu-Hsiung’s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s art education theories: (1) The Pioneering of Art Education: Wang is the first person that promotes the Western aesthetic thought in Taiwan. He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set up the forward-looking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promoted local art education to inspire multicultural aesthetic point of views, and enhanced ar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through museum education. (2) The Construction of Art History: Wang has established the art methodology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ealogy in Taiwan. He has stressed that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art historian’s methodolog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rientations, the case write-ups of artis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research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s art history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the science and reason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xtual criticism, and his writings of Japanese art history have been served a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3) Ar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Wang suggests that the practice of art criticism should be based on psychology. He has advocated that art psychology can expand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artistic creation, art appreciation can provide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the description,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rt works, and art criticism can enhance the vision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art appreciation. From the above, it is clear that Wang Hsiu-Hsiung has reached the immortal level of establishing ideas in his life.
    2. Wang Hsiu-Hsiung’s influence on the practice of the promotion of Taiwan’s art education: (1) Art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ve Work: Wang has always pursued excell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 The Execution of Research Projects: Wang has combined his study and practice to enhance the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3) The Establishment of Arts Curriculum Standards: Wang has insisted on the reformation of art education. From the above, it is clear that Wang Hsiu-Hsiung has reached the immortal level of establishing contributions in his life.
    3. The excellent model that Wang Hsiu-Hsiung has established for Taiwan’s art educators: (1) Wang’s personality is committed to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self-realization. (2) He has established a model of integrity and diligence for the teachers in Taiwan. Therefore, it can be said that Wang Hsiu-Hsiung has reached the immortal level of establishing morals in his life.
    To sum up, this study has confirmed that Wang Hsiu-Hsiung has established an ideal model of a good teacher in Taiwan’s art education history.

    謝誌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附錄 IX 表次 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9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優勢 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13 第五節 名詞解釋 17 第六節 文獻回顧 22 第七節 論文架構 37 第八節 小結 40 第二章 美育人生:王秀雄生平與學術發展 42 第一節 生平主要事蹟 42 第二節 學術生涯發展歷程 67 第三節 小結 81 第三章 從學校到美術館:美術教育的開拓 85 第一節 美術與教育的理念 85 第二節 鄉土美術教育推動 106 第三節 美術館教育的策略 113 第四節 小結 127 第四章 內外統合研究:美術史的建構 132 第一節 美術史學方法論 132 第二節 藝術家個案評論 144 第三節 臺灣美術史建構 163 第四節 日本美術史專著 191 第五節 小結 194 第五章 批評的視野:美術鑑賞的教育 199 第一節 美術心理學理論及其應用 199 第二節 美術鑑賞理論與教學實務 223 第三節 美術批評視野與教學實務 247 第四節 小結 268 第六章 理念實踐之立功:美術教育實務推展 274 第一節 美術教學與教育行政 274 第二節 主持專案研究計畫工作 286 第三節 參與美術課程標準工作 295 第四節 小結 306 第七章 經師人師之立德:美術教育良師典範 311 第一節 人格特質與生命價值觀 311 第二節 師道典範的影響與評價 316 第三節 小結 334 第八章 三不朽:王秀雄美術教育思想與實踐的啟示 338 第一節 詮釋王秀雄的教育典範意義 338 第二節 續釋王秀雄的教育精神傳承 360 參考文獻 365

    中文文獻
    「九年一貫」及《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參見國民教育社群網,瀏覽自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about.php
    中時電子報(2010,2,8)。臺灣美術院正式成立新聞報導。中時電子報,第209期。瀏覽自http://mag.chinatimes.com/mag-cnt.aspx?artid=3055
    中華民國70年06月14日教育部(70)國字第20144號函《國民中小學美術教育實驗班實施計畫》,參見全國特殊教育資訊網,瀏覽自http://www.spc.ntnu.edu.tw/index.php?page_id=20&iid=1&id=201
    中華民國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2011年6月26日,瀏覽自http://www.deoa.org.tw/
    天下雜誌(2001)。2001年天下教育特刊-美的學習。臺北市:編者。
    王大智(2010)。藝術與反藝術-先秦藝術思想的類型學研究。臺北市:國立歷
    史博物館。
    王秀雄、王建柱(1987)。臺灣省立美術館目標與功能之研究。臺中市:臺灣省
    立美術館。
    王秀雄、張柏舟(1988)。花蓮石藝館研究規劃報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
    委員會。
    王德育(1998)。重建臺灣藝術史觀:一些名稱與觀念的釐清。美育,100,11-20。
    王麗雁(2008)。視覺藝術教育篇—臺灣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發展概述。載於鄭明憲(主編):臺灣藝術教育史。臺北市: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06-161。
    王麗雁(2011)。以教師觀點看臺灣戰後視覺藝術教育發展。載於國立臺灣彰化師範大學(主編):臺灣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140-
    166)。彰化市:國立臺灣彰化師範大學。
    民生報(1987,7,21)。師大美術系主任王秀雄辭職獲准。民生報,第9版。
    何清吟(1977)。美勞科課程修訂重點及新舊內容比較。新頒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研習資料,臺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33-145。
    吳國淳(1996)。戰後五十年來臺灣地區中小學美術教育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廷和(譯)(1975)。Herbert Read著。透過藝術的教育。臺北市:雄獅圖書。
    李文珊等(譯)(2000)。Edmund Burke Feldman著。藝術教育的本質。臺北市 : 五觀藝術管理出版。
    李振明主編(2010)。典範與風華:王秀雄教授藝術教學與研究成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梅齡(1990,8,31)。三萬字宏論臺灣前輩畫家,不意引起美術界風波-王秀雄:旨在提供反省的觀點,非爭伐的溫床。中國時報,第21版。
    李錫奇(1990,9,2)。失意分子,絕地大反攻?論文針對時弊而發,回應切忌比擬不倫。聯合報,第8版。
    周美惠(2009,12,28)。臺灣美術院大老攜後進。聯合報,第A6版。
    明廷雄、彭漢良(譯)(2007)。Ken Bain著。如何成為卓越的大學教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明治40年(1907)。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臺南新報社。
    林子忻(2000)。藝術心理學在我國的發展脈絡。萬能學報,22,169-182。
    林仁傑(1997)。美術人才之培育與文化傳承-我國美術資優教育問題探討與因應策略。美育,84,頁1-16。
    林仁傑(2004)。標準化美術測驗在臺灣美術教育的角色扮演與相關問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部美術研究所「美術資優教育理論與實務」課程教材,作者提供。
    林天佑主編(2012)。百年教育發展。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信榕編著(2010)。大學教學傑出教師教學樣貌探究-敘說探究取向。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市:雄獅。
    林磐聳 (2011)。典藏歷史再現風華。2011國立臺灣師大美術系館典藏品維護與保存計畫專輯,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頁9-10。
    邱琳婷(2013)。藝與術:林保堯教授的臺灣美術圖譜,傳統、藝術、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0-33)。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柯恩、伊彬(1984)。新主任訪問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72學年度系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9-12。
    洪若烈(1995)。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科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臺北市: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234-243。
    洪根深、朱能榮(2004)。臺灣美述地方發展史全集-高雄地區。臺北市:日創社文化。
    洪靜慧(1995)。羅芠菲爾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
    倪再沁(1995)。論述:王秀雄「臺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守與權威主義暨其對戰後臺灣西畫的影響」風波。藝術家-臺灣美術:細說從頭二十年,臺北市:藝術家,168-170。
    倪再沁(1999)。序。臺灣美術評論全集。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6-7。
    倪再沁(2001)。臺灣美術史的展現與斷代。大趨勢,1,74-78。
    凌(1984,1,11)。吉光片羽-王秀雄訪美客座春節泡湯。民生報,第9版。
    凌(1984,6,22)。吉光片羽-王秀雄訪美有意外收穫。民生報,第9版。
    徐開慶(1984,7,1)。我國版畫確曾輝煌過,可惜發展停頓沒落了-王秀雄苦
    心找出了許多正據,民生報,第9版。
    馬素梅(2004)。藝術、文化與價值觀。文化與藝術教育:當代的觀點。香港:
    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系,127-152。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Maxwell著。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國立臺灣美術館網站,瀏覽自http://www.ntmofa.gov.tw/chinese/CP.aspx?s=18&n=1009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五十週年年表大事記。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2010)。典範與風華:王秀雄教授藝術教學與研究
    成就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畫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編(197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慶祝三十週年校慶美
    術學系專輯,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8-55。
    國立編譯館主編(1978)。美勞教學指引。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屠炳春主編(2003)。傳習與轉運-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紀念專書。
    臺北縣: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張伯順(1996,11,5)。黃土水藝術研究邁步-王秀雄長期進行研究,揭開四大謎團,長久以來的謬誤真相大白。聯合報,第35版。
    張晴文(2002)。王秀雄,主體建立之後,飛行島嶼之外。大趨勢,4,14-15。
    教育部(1990)。美術組第一次分組討論-藝術教育的功能與理想之會議記錄。
    教育部79年藝術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9-14),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專
    科學校。
    教育部(1999)。教育改革的理想與實踐。臺北市:教育部,51-64。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網站,瀏覽自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403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編(1983)。高級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編輯審查小組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台捷國際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編輯審查小組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台捷國際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72)。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76)。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83)。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198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修訂版)。臺北市:正中書局。
    陳昭慧(1998)。良師典範對國中資優生的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6(5),
    65-85。
    陳昭慧(2002)。傑出科學家及藝術家之人格特質、創造歷程及專業生涯歷程之
    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許坤成(1990,8,31)。前衛尺度衡量後期印象主義,對嗎?聯合報,第8版。
    郭禎祥(2001)。新世紀藝術教育變動。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頁33-48)。彰化市:國立臺灣師範師範大學。
    陳小凌(1984,7,31)。王秀雄接掌師大美術系,要幫藝術教育充電革新。民
    生報,第9版。
    陳木子(1998)。臺灣藝術教育發展史。臺北市:環宇。
    陳木金(2006)。從教師效能來塑造良師典範的師道精神。師友月刊,463,8-16。
    陳長華(1990,8,28)。王秀雄定今在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批判矛頭指向畫壇元老,指陳臺灣第一代西畫家,壟斷作風帶來負面影響。聯合報,第8版。
    陳長華(1990,8,29)。王秀雄論文,成畫壇焦點。就學術論現象無褒貶之意,研討會上吸引不少人旁聽。聯合報,第8版。
    陳長華(1991,11,15)。美術思潮研討會之官展畫、思辨深-最後一場論文發表,氣氛帶到超潮。聯合報,第31版。
    陳長華(1991,12,20)。認識大師-課堂搬到現場。聯合報,第36版。
    陳昭慧(1998)。良師典範對國中資優生的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6(5),65-85。
    陳昭慧(2002)。傑出科學家及藝術家之人格特質、創造歷程及專業生涯歷程之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淑芬(2008)。臺灣現代繪畫先驅-李仲生藝術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陳朝平(2000)。臺灣美術教育思想的演變與跨世紀的思維。2000年臺灣美術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89-214)。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葆真(2002),藝術史研究三十年感言,瀏覽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244650/
    陳嘉翎主編(2010)。王秀雄:美育人生。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箐繡(2002)。社區本位藝術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金三欲印刷。
    陳瓊花(2001)。從美術教育的觀點探討課程統整設計之模式與案例。視覺藝術教育,5,4-22。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臺北市:三民書局。
    陳瓊花、丘永福(2011)。承繼與開來-百年視覺藝術課程標準演變之歷史圖像。
    臺灣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102-139)。載於國立臺灣彰
    化師範大學(主編):臺灣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研討會。
    博物館巡禮-臺閩地區博物館專輯之臺灣省立美術館介紹,瀏覽自http://park.org/Taiwan/Culture/museum/twnmsu/sec049.htm。
    曾培堯(1977)。關於王秀雄的美術心理學。中華文藝,13(5),84-90。
    童慶炳(1997)。譯本前言。收錄於陶東風等譯(1997)。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
    學。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1-9。
    雄獅美術(1989)。藝評環境觀察座談會。雄獅美術,228,144-153。
    黃(1985,4,22),吉光片羽-王秀雄逛畫廊不離鄭善禧,民生報,第9版。
    黃冬富(1994)。學校美術教育與臺灣美術發展。美育雙月刊,52,38-45。
    黃冬富(2006),從臺灣省立師院勞圖科到臺灣省立師大藝術系(1947-1967年)-戰後初期臺灣中等學校的美術師資養成教育,美育,151,68-77。
    黃冬富(2011)。戰後臺灣小學視覺藝術師資養成教育之發展-師範、師專時期
    1946~1991年)。臺灣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43-101)。
    載於國立臺灣彰化師範大學(主編):臺灣百年來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研討會。
    黃冬富(2011)。戰後臺灣中等學校美術師資培育的主軸-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的歷史發展。臺灣美術,83,40-71。
    黃國彥、王秀雄、鍾思嘉(1984)。國民小學美術教育實驗班教學之追蹤研究。臺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黃政傑、王秀雄(1993)。大陸初中教育政策與教育內容之研究(美術組)。臺北
    市:教育部。
    黃葳威(1986,10,2)。王秀雄作磁畫消遣,用的是蘭嶼土著補罐防漏技法。民生報,第九版。
    黃寶萍(1990,10,1)。美術史論題,藝術界焦點,反應已脫軌,王秀雄頭大。論文餘波,醞釀火花。民生報,第14版。
    黃寶萍(1994,5,22)。王秀雄專文,查資料遇難題!黃土水遺族在那裡?民生報,第14版。
    黃寶萍(1995,12,12)。史博四十周年發表會,王秀雄談中小學美育,美術鑑賞教育、文化相對論、教材多元觀、正視鄉土作品。民生報,第14版。
    黃寶萍(1996,8,28)。看穿訛傳發現黃土水,撰寫臺灣美術全集專卷,王秀雄廓清傳聞的疑點。民生報,第14版。
    黃寶萍(1998,12,27)。王秀雄撰寫日本美術史資料豐富完整。民生報,第19版。
    新竹教育大學數位藝術教育學習網,瀏覽自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html/ac-10.htm#p01
    楊智富(1990)。王秀雄談論文事件餘波。雄獅美術,237,58-59。
    楚戈(1990,9,1)。我們需要精神健康食品-畫壇畸形現象,不能全怪印象派。聯合報,第8版。
    塵(1983,12,26)。吉光片羽-王秀雄將赴美研究奮鬥。民生報,第9版。
    廖敦如(2004)。臺灣藝術教育的典範移轉:後典範時代的來臨。臺灣人文,9,133-145。
    廖新田(2008)。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臺北市:典藏藝術家,157-174。
    漢寶德(2006)。漢寶德談藝術教育。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三十年會慶專刊編輯委員會編(1986)。臺灣省國民
    學校教師研習會三十年紀念專刊。臺北縣: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臺灣藝術行政暨管理學會網站,瀏覽自http://www.taiwan-aams.com/。
    趙惠玲(1990)。美術史與美術批評統合教學法簡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刊,臺北市:78學年度美術學會,21-34。
    趙惠玲(2001)。視覺文化統整課程初探。新世紀藝術教育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市:國立臺灣師範師範大學,411-433。
    趙惠玲(2003)。典範與妥協:我國中學階段視覺藝術師資之培育。藝術教育研
    究,5,49-81。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坤富(1999)。臺灣美術評論全集。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劉國松(1990,8,30)。純學術立場,值得支持。聯合報,第8版。
    劉雅琪(2009)。E.W. Eisner藝術教育思想中創造心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劉傳德(2006)。外國教育家評傳精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學穎(2011)。日治時代臺灣美術史系統源流。臺北市:南天。
    劉豐榮(1991)。艾斯納藝術教育思想研究。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歐秋媛(2007)。Kerry Freedman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理論與應用。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賈馥茗(1997)。人格心理學概要。臺北市:三民,47-59。
    黎玲等編著(2002)。藝術心理學。臺北縣:新文京開發。
    賴素鈴(1990,8,29)。第一代畫家太保守了-談前輩畫風,王秀雄語出驚人!
    民生報,第14版。
    薛燕玲編(2004)。日治時期臺灣新美術的誕生。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地域色
    彩」。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160-167。
    謝攸青(1995)。藝術鑑賞教學內容應有的範疇與方向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2-5。
    謝里法(1991)。莫把期盼當成偏見!!談王秀雄所論臺灣第一代西畫家的「保
    守」與「權威」。藝術家,194期,308-314。
    謝東山(1995)。密勒藝術批評原理與方法。當代藝術批評的疆界,臺北市:帝
    門藝術教育基金會,67-81。
    謝東山(2005)。臺灣美術批評史。臺北市:洪葉文化。
    簡茂發(2009)。教育信念與專業成長-賈師的啟迪和提示。載於黃昆輝、楊深
    坑主編,賈馥茗教育學體系研究(頁446-460),臺北市:五南。
    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上)、(下)。臺北市:桂
    冠。

    英文文獻
    Carroll, K. L. (1987). Towards a fuller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Art in gifted
    education and the gifted in art educa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807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8721089).
    Carroll, K. L. (1993). Taking responsibility: Higher education’s opportunity to affect
    the future of the arts in the schools.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95(1), 17-22.
    Clark, G., Day, M., & Greer, D.(1989). Becoming students of art. In R. Smith(Ed.),
    Disciplined-based art education, (pp.129-193).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onis.
    Clignet, R. (1985). The structure of artistic revolution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Dorn, C. M. (1994). Thinking in art: A Philosophical approach to art education.
    Reston,VA: The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Dobbs, S. M.(2004).DBAE. In E. W. Eisner& M. D.D.(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n art education(701-724).
    Efland, A. (1992). Art education and postmodernism: Curriculum problems at
    century’s end. In L. Piironen (Ed.), Power of images (pp.114-120) Finland:
    INSEA Finland and the Association of Art Teachers in Finland.
    Gombrich, E. (1972) Art as illus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Hans Belting (1987). 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Art.(C. S. Wood, Trad.).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erlavage, M. (1992). Art works and young children: An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paradigm governing the use of art appreci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Disserta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306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9229580)
    Kuhn, M. (1984). Restructuring the future of art education curricula. Studis in Art
    Education, 25(4),271-275.
    Kuhn, T. S.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 Pierre, S.D. & Zimmerman, E. (1997). Research methods and methodology for
    art education.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Pearse, H. (1992). Beyond paradigms: Art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
    postparadigmatic world. Studis in Art Education, 33(4),244-252.
    Popp, J. (1975). Paradigms in educational inguiry. Educational Philosophy, 25,
    28-39.
    Soltis, J. (1971). Analysis and anomalies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ociety: Proceedings, 27, 28-46.
    Somolicz, J. (1974). Kuhn revisited: Science, education and values. Organon,45-59.
    Wilson, B. (1997). The second search: metaphor, dimensions of meaning, and
    research topics in art education. In La Pierre, S. D. & Zimmerman, E. (Eds.).
    Research methods and Methodologies for art education. (pp.1-32).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La Pierre, S. D. & Zimmerman, E. (1997). Research methods and Methodologies for art education.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W. E. Kleinbauer(1971). Modern Perspectives in Western Art History: an anthology
    of 20th-century writings on the visual arts. New York and Lond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elting, H. (1987). 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art. (C. S. Wood, Tra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