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迎曦 LIN YING HSI |
---|---|
論文名稱: |
女性身體意象於數位藝術創作研究 A Study of Female Body Image in Digital Art |
指導教授: |
陳瓊花
Chen, Chiung-Hu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中文關鍵詞: | 女性身體 、林珮淳 、數位藝術 、創作符號 、藝術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female body, Lin Pey Chwen, digital art, symbols of creation, Arts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探討女性身體意象於數位藝術作品中的發展性,經由研究女性藝術家林珮淳於數位藝術作品中創作圖像與意識的關聯,來了解女性身體的多元表現方式與文化意涵,學習優秀藝術家的成功經驗,進而延伸不同風貌的女性身體意象創作。其中林珮淳的作品《夏娃克隆系列》以「女性身體意象」與多種圖像與符號做結合,利用數位藝術的新式聲光效果來闡述科技文明美麗背後的危機,作品中以女性身體象徵「 美麗」的面相,以各種符號來表達夏娃克隆獨有特質,成功連結創作意識與圖像之間的關連。研究者經由探討《夏娃克隆系列》產生創作共鳴,並經由A/r/tography的研究延伸數位藝術創作《母慕系列》與《頑石系列》,透過對真實案例的了解,創作出女性身體意象作品,並探討其中圖像所建構的教育意義。
本研究結果肯定數位藝術的重要性,作品是在透過對女性身體精神層面的瞭解下, 經過對數位藝術與圖象符號的研究,進行實驗性的創作行為,在堅定的創作思維下,反覆的省視與修正完成系列作品。經由觀賞藝術作品能夠引人發省,進一步的反思藝術圖像所傳達的意義,並能利用女性身體意象從事更多元的創作發展。本研究建議當代藝術創作的作品,宜運用數位平臺,以期更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但創作與展示時必須注意當事者心境與研究倫理,將女性身體的美做適宜的轉化,留下最珍貴的意義。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art in female body imag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by Dr. Lin Pey Chwen, there is a link between image and conscious in digital art. As a result, we know that there are multi-representations of both the woman body and culture. In addition, I’ve learnt that the experience of a successful artist comes from improving the creativity of the woman’s body image.
This report also shows the researcher‘s digital artistic creation namely;“Mother Love” & “Stone”.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real-life case study, he was able to create the work of art of a woman’s body image, and also discuss in educational terms the images of the woman’s body.
In the nutshell, the importance of digital art is of a paramount extent. Audiences will be enlightened when observing these artistic works. The article also suggests that are works are put on digital platforms such as the mass multimedia to achieve distributive educational purposes. However audiences’ feelings and thoughts should be considered before a work art is been shown to them. A fitted illustration here is by using the woman’s body to create an artistic artwork that could draw a deep memory in its viewers.
一、 中文部份
王雅各(1999)。臺灣婦女解放運動史。臺北:巨流。
王麗雁(2008)。視覺藝術教育篇-臺灣學校視覺藝術教育發展概述。載於鄭明憲 (主編),臺灣藝術教育史(105-162頁)。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王麗姿(1991)。我國小學美勞課程標準內涵演變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向元淑(2003)。幻化.蛻變─孕婦身體心像與圖像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清夫(1984)。鏡花水月的解剖— 錄影藝術之父白南準。雄獅美術,63,75。
何 釩(2008)。談紋身、刺青,TATTOO古代與現代紋身工具。刺青極限,3,15。
何清吟(1977)。美勞科課程修訂重點及新舊內容的比較。國教月刊,24 (6), 43– 50。
吳文星(1983)。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雅琪(2008),臺灣婦女團體的長青樹──臺灣省婦女會(1946-200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文昌(1990)。美感人格形成的前奏:談高中(職)的美術教育。文訊,19,15–18。
林怡萱(2004)。女性主義教育學與媒體識讀教育:一個行動研究的成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珮淳(主編)(1998)。女/藝/論-臺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臺北:女書。
林珮淳(2011)。2010林珮淳-夏娃克隆系列。臺北:新苑藝術。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周月英(1991)。解讀媒體中的女性意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周碧娥、姜蘭虹(1989),現階段臺灣婦女運動的經驗。徐正光與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103-125頁)。臺北:巨流。
周碧娥(1999)。臺灣婦女與政治:1985-1994。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335-370頁)。臺北:心理出版社。
高名凱(譯)( 2002)。索緒爾著。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
范碧玲(1990)。解析臺灣婦女體制:現階段婦女運動的性格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姚瑞中(2003)。臺灣錄影藝術的發展與反思。藝術家,336 ,229-231。
許玉雲、陳彰惠(1999)。身體心像概念分析。護理雜誌,46(6),103-109。
許舜斌(2008)。意識的演化解釋能提供意識研究怎樣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陳宜琴(2009)。性別意識,女權意識與臺灣社會女性政黨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陳明珠(2006)。身體傳播:一個女性身體論述的研究實踐。臺北市:五南。
陳明福,劉君祖(譯)(1993)。Morris, D.著。人體秘語。臺北:牛頓。
陳信宏(譯)(2005)。Morris, D.著。裸女─女體的美麗與哀愁。臺北:麥田。
陳香君(譯)(2000)。Pollock, Griselda著。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臺北市:遠流。
黃冬富(1994)。學校美術教育與臺灣美術發展。美育,52,38–45。
張輝潭(1995)。台灣當代婦女運動與女性主義實踐初探─一個歷史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張儷瓔(2006),臺灣當代女性藝術中的女性身體意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聖 嚴(2000)。現代藝術的災區感恩。法鼓雜誌,122,2-4。
覃 東 (2004)。木乃伊 : 法老時代的生與死。臺北:理得。
劉執中(2005)。孟子思想體系 : <<孟子>>精義選粹。臺北:秀威資訊。
劉耀明(2006)。學習風格在數位學習環境中對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心理。臺北:心理。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臺北:藝術家。
游鑑明(1999)。明明月照來時路:臺灣婦運的歷史觀察。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197-226頁)。臺北:心理。
鄭瑞隆(199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賴明珠(2009)。流轉的符號女性:戰前臺灣女性圖像藝術。藝術家:臺北。
廖玉芳(2003)。凝視身體─女性身體的變貌與潛藏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燕翎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出版社。
黎士鳴(譯) (2001)。Sarah Grogan著。身體意象。臺北:弘智文化。
蘇健華(2003)。科技未來與人類社會-從Cyborg概念出發(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二、西文部份
Carruthers, P. (2000). The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Evolution and the Human
Mi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Denzin, N. K.(1989).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London:Sage.
Irwin, R. L.& Cross, A. D. (2004). A/r/tography-rendering self through arts-based livinginquiry. Vancouver, Canada: 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Klein, E. (1984). Gender politics - From conscious to mass politic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 Sage.
Malhotra, N. K. (1993). Marketing research-An applied orientation.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agel, T. (1974).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Philosophical review , 83, 435-450.
Rosenthal, D. M. (1986). Two concepts of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Studies, 49(3), 329‐ 359.
Sternberg, R. J. (1997). Thinking styl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三、 參考網站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
中國人權協會(2005)。2005年婦女人權調查報告。2012年1月10日,取自 http://www.cahr.org.tw/eweb/uploadfile/20100906103750886.pdf
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 http://ma.ntua.edu.tw/labs/dalab/
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劉兆漢、黃興燦(2005)。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2009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etaiwanexpo.nat.gov.tw/upload/國家型計畫總體規劃書.pdf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http://www.dac.tw/event/stream/index.html
臺灣藝術教育網 http://ed.arte.gov.tw/ch/Index/index.aspx
臺灣數位藝術活動平台http://www.digiarts.org.tw/ShowLin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