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強
Chiang Cheng
論文名稱: 2008亞洲青年女子排球錦標賽不同時機攻擊分析與探討
Analysis and Study of Different Timings Attack in 2008 Asian Junior Women’s Volleyball Championship
指導教授: 劉錦璋
Liu, Gin-C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不同時機戰術型態進攻位置扣球型態
英文關鍵詞: different timings, tactical type, attacking positions, attack typ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2008亞洲青年女子排球錦標賽前四強優秀隊伍為研究對象,透過現場錄影方式進行數據統計分析,目的在瞭解本屆亞青女子前四強優秀隊伍不同時機攻擊運用及表現情況,經結果發現:(1)由各戰術型態在不同波次得分變異數分析得知各項戰術型態在不同時機得分表現有顯著差異。(2)由各進攻位置在不同波次得分變異數分析得知二號、三號、四號位置在不同時機得分表現有顯著差異。(3)由各扣球型態在不同波次得分變異數分析得知在二段、A式快、B式快、C式快、D式快、平拉開、修正及團隊時間差扣球於不同時機得分表現有顯著差異。
    綜合以上結果,本研究結論為前三波段進攻是爭取得分重要時機,另第一波與第二波防守反擊得分能力是影響競賽致勝關鍵,而防守接球品質,則會影響防守反擊組織進攻得分成效。

    This thesis is aim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s and different timings of attacks of the top four teams of 2008 Asian Junior Women’s Volleyball Championship, using live video clips as data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Scoring performances of various tactical patterns at different timing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of scores gained from different waves of various tactical patterns. (2) From the ANOVA of scores gained from different waves of various attacking positions, 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scoring performances of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third position, and the fourth position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different timings. (3) From the ANOVA of scores gained from different waves, 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scoring performances at the second stage, the A type quick attack, B type quick attack, C type quick attack, D type quick attack, horizontal open attack, correction, and teamwork delayed spike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mentioned abov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first three waves of attacks are the essential scoring opportunity. Besides, the capability to score due to the defending counterattack at the first and second wave is the key to succes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defending ability will influence whether the defending counterattack organization scores or not.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誌 III 目 次 IV 表 次 VIII 圖 次 X 第壹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目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7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8 第貳章 文 獻 探 討 17 第一節 扣球戰術發展文獻探討 17 第二節 扣球技術在得分技術結構影響文獻探討 20 第三節 得分位置與攻擊型態文獻探討 23 第四節 防守後反攻戰術文獻探討 27 第五節 總 結 32 第參章 研 究 方 法 與 步 驟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4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7 第四節 比賽拍攝時間及地點 37 第五節 研究工具 38 第六節 資料蒐集 39 第五節 信度暨效度考驗 42 第六節 資料處理 43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討論 44 第一節 比賽不同得分技術結構結果分析與討論 44 第二節 不同波次攻擊運用與得分差異分析與討論 47 第三節 不同波次戰術運用及得分差異結果與分析 54 第四節 不同波次攻擊位置運用與得分差異結果與分析 71 第五節 不同波次扣球運用與得分差異結果與分析 89 第六節 各隊攻擊組織型態運用得分結果與分析 11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5 參考文獻 126

    王宗騰、陳儷勻(1999)。1998年世界排球錦標賽男子組決賽排球技術表現分析。大專排球論文集,5,131-142 。
    曲正中、張西振(1993)。排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朱先敢(2002)。我國甲A男排進攻戰術結構特徵的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5(3),22。
    余清芳(2004)。2003 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女子排球賽得分技術與比賽成績關聯研究。台北市: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美玉(2006)。世界女子排球大獎賽比賽得分技術表現與比賽成績表現之關聯研究。2007 國際排球教練暨訓練科學研討會論文集,46-63。
    吳茂昌(2001)。亞洲男排四強基本技術與成績表現之分析。九十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392-401。
    吳茂昌(2002)。新世紀排球比賽扣球攻擊結構趨勢之研究。台北市: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吳憲訓(2002)。淺析防守反擊對現代排球比賽影響。大專排球研究論文集,8,89-98。
    吳福明、邱堃鐘、潘寶石(2002)。美國女子排球隊前排攻擊戰術探討。大專排球研究論文集,8,143-151。
    李安格、黃輔周(1995)。現代排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函潔(2001)。排球比賽得分結構的差異性探討。大專排球研究論文集,7,131-138。
    李建毅(2006)。我國優秀男子排球選手得分技術競技能力與比賽成績表現之關聯研究。排球教練科學,8,52-73。
    杜曉偉、楊勁蒼(1999)。得球得分制新規則對男排比賽得分規律影響的初步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6(2),45-47。
    沈 鐘(2005)。對我國男排進攻戰術的特點分析。遼寧體育科技,27(3),63。
    汪嘉偉(1999)。現代排球戰術變化之我見。中國排球,60,16-17。
    汪嘉偉(2000)。防反- 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中國排球,62,19-20。
    林竹茂(1994)。現代競技排球發展趨勢與展望。大專排球研究論文集,1,1-18。
    林竹茂(1995)。排球扣球技術運動生理學暨訓練策略研析。台灣師大體育研究,1,123-137。
    林杏麗、陳麗蘋(2004)。女子排球不同扣球位置、扣球戰術的應用分析。九十三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體育學術研討會之論文集(上集),117-128。
    林孟賢(2005)。競技排球運動致勝因素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383-394。
    林柏化(2000)。我國與日、韓男子排球隊實力分析。中華體育,13(4),22-28。
    林啟東(2000)。新規則下排球比賽得失分過程探析。大專排球研究論集,6,1- 9。
    林獻龍(2004)。2002年韓國釜山亞運會男子排球賽前六強攻擊型態探討。大專體育,70,38-43。
    林顯呈(2004)。2003年亞洲排球四強挑戰賽攻擊戰術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文雄、蔡崇濱(1997)。排球運動史話。臺南:供學出版社。
    俞繼英(2000)。奧林匹克排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施惠方(2006)。2006 年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中華台北之比賽得分技術與比賽成績關聯研究。2007 國際排球教練暨訓練科學研討會論文集,145-162。
    胡啟林(2001)。排球新規則帶來的新變化。湖北體育科技,3,37-38。
    胡林煥、吳忠政、吳柏叡(2004)排球扣球開網快攻運用初探。中華體育季刊,18(3)26-30
    秦文華(2001)。世界女子排球選手扣球攻擊成效與比賽勝負相關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未出版。
    張木山、紀忠呈(2002)。影響男子排球比賽成績表現之相關技術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3(1),255-274。
    張木山、陳銘鐘(1998)。中、泰女排戰術應用比較分析。大專排球研究論集,4,49-69。
    張 欣、李世榮、賈秀文、賈 雄(2003)。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中国男排一攻与防反特征研究。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8(4),24-26。
    張紅松(1994)。中國女排隊員“ 超霸盃"“ 冠軍盃"賽後話得失、希望、差距細評說。中國排球,37,11-13。
    張恩崇 (2006)。2005 年土耳其依士麥世界大學運動會女子排球比賽得分技術與比賽成績關聯研究。臺北:春天出版社。
    張恩崇(2000)。我國優秀三級男子排球選手四號位強攻扣球運動學分析。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桂青、鐘 霖、鐘秉樞(2001)。對排球一攻與防反概念體系的再認識。山東體育科技,23(3),14-16。
    張迺吉(1989)。排球競賽資料統計分析與選手培訓成效追蹤之電腦程式設計及其應用。國立臺北商專學報,31,1-88。
    張 歡(2000)。1999年世界杯中國男排進攻效果分析。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7(2),45。
    連道明(2003)。我國青年女排後備隊伍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7(5),43-45。
    陳盛松(2001)。日本國家女排隊前排進攻戰術分析。大專排球研究論集,6,139-151。
    陳昭元(2002)。亞洲青年男女排球賽前四強得分方式與比賽成績相關性之研究。德霖學報,16,163–204。
    陳昭元、余清芳、游能揚(2004)。2003世大運女子排球賽前八強得分方式評量分析探討。中華排球,112,108-116。
    陳銘鐘(2000)排球新規則實施後攻擊技術效果分析-以1 9 9 9 亞洲青少年排球錦標賽為例。大專排球研究論集,6,143-156。
    陳儷勻、楊志顯、吳福明(1999)攻防對抗波次對排球近攻與守備效果之影響。大專排球研究論文集,5,113-130。
    童文俊(1987)。六人制排球防守技術之理論與實際。臺北:三民書局。
    賀明津、張桂青(2001)。新規則下排球聯賽男女排得失分情況分析。濱州師專學報,17(2),74-77。
    黃志成(2001)。排球主動得分技術影響比賽之成績之研究。臺北市:富誠出版社。
    楊昌陸(2006)。 2005年世界青少女排球錦標賽參賽球隊得分結構之分析。淡江體育,9,135-143。
    劉曙亮 (2002)。第14 屆釜山亞運會女子排球比賽技戰術運用及得分效果分析。體育與科技,6,45-46。
    蔡崇濱(1999)。得球得分制對排球比賽的影響和對策。中華體育,3,29-36。
    蔡熙銘(1999)。1 9 9 8 年世界女排大獎賽鳳山站預賽表現優異選手之球技分析。大專排球論文集,5,59-72。
    黎玉東、廖政訓(2001)。清華大學排球隊參加八十九年度大專排球聯賽得分結構之分析。大專體育,57,113-117。
    盧衛中、王貴生、張友生(2006)。江蘇男排參加2006年全國三大賽事的技戰術情況探析。南京體育學院學,5(3),53-56。
    薛俊彬(2006)。排球運動技戰術發展動因的分析。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27(4),59-62。
    謝國臣(2007)。第15屆世錦賽中國女排一攻與防反戰術運用效果研究。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2(6),550-552。
    鐘秉樞、董天姝、張然、闕永伍、辛沂、李耀先、安琪(2000)。實行新規則後排球比賽規律初探。體育科學,2,34-38。
    蘇睦敦(2006)。2006 世界女排錦標賽亞洲區預賽-我國與參賽國實力之比較。中華排球,120,133-141。
    饒秋琴(2004)。2003年世界女排大獎賽基本技術表現與勝負相關之分析。大專體育,6(2),173-182。
    J.Neville,William(1990).Coaching volleyball successful. United States volleyball ASSN,55-65.
    Rezende Bernarob(2003).Special Topics–Learn From Top Coaches, Coaching & Playing Volleyball,vo1.24, 9-14.
    Sturm, F. (2002).Components of a successful offense, Coach and Athletic Director, 72,12-2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