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坪鍵
Li,Ping-Chien
論文名稱: 社區大學學員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態度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Attitude about the Accreditation of Non-formal Learning Achievements in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指導教授: 林美和
Lin, Mei-H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非正規學習學習成就認證社區大學態度
英文關鍵詞: non-formal learning, accreditation of learning achievements, community university, attitud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6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社區大學學員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態度之現況,包括認知、情感及意向三大部分,分析影響上述三者的學員背景因素,並進一步探究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分析學員背景變項與學習成就認證認知、情感對其認證意向之預測力。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以國內申請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最積極的永和社區大學及宜蘭社區大學學員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為「社區大學學員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態度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樣本數共504份,回收率達84%,使用之統計方法包括描述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F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等,將之數據分析與討論,得到研究結論如下:
    (一)整體而言,社區大學學員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持正向態度,若能提升國內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的價值與功能,更能引發社大學員對課程證明需求及參與認證課程意願。
    (二)社區大學學員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普遍認知不足,但會因「累積學分」及「課程類別」變項不同而有所差異。
    (三)多數社區大學學員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持贊同態度,但會因「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及「社大區域」變項不同而有所差異。
    (四)多數社區大學學員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有所需求及參與意願,但會因「教育程度」與「職業背景」變項不同而有所差異。
    (五)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的認知、情感及意向之間具有其相關性。
    (六)學員的認證制度看法對於認證需求及參與意願最具有預測力。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作為社區大學、教育行政單位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state , and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gnition , affection as well as intention and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learner background from the accreditation of non-formal learning achievements in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namely “Survey of the Attitude about the Accreditation of Non-formal Learning Achievements in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The samples were selected by the stratified random from the Yonghe and Yilan community university , the most active applying for non-formal education programs accreditation in Taiwan; 504 were considered valid, the effective sample response rate is 84%. It analyzed the data by using the statistic descriptive, T-test, F-test, Pearson’s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udy,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Generally,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have th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accreditation of non-formal learning achievements ; if its value and function could be raised , the need of the curriculum proof and the will of the participation certification curriculum would be high.
    2.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are not cognizant enough of the fact of the accreditation of non-formal learning achievements , but it reveal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ccording to their accumulation course credits and the curriculum category.
    3. Most of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have the approval attitude toward the accreditation of non-formal learning achievements, but it reveal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ccording to their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the region of community university.
    4. Most of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have the need and participation will toward the accreditation of non-formal learning achievements , but it reveal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ccording to their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 background.
    5. The attitude of cognition , affection and intention of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learners toward the accreditation of non-formal learning achievements are relative.
    6. The accreditation system has high predictive to the need of the curriculum proof and the will of the participation certifi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researcher rai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community university,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future studies.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與假設 6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回顧 第一節 成人學習成就認證的概念 13 第二節 我國學習成就認證的發展現況 28 第三節 態度與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之相關研究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1 第五節 實施程序與資料處理 7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受試者之基本資料分析 73 第二節 受試者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態度探討 77 第三節 背景變項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之認知差異分析 84 第四節 背景變項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之看法差異分析 91 第五節 背景變項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之意向差異分析 98 第六節 社大學員對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態度相關分析 106 第七節 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意向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 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3 第二節 研究結論 116 第三節 建議 120 參考文獻 123 附錄一 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試辦作業要點 129 附錄二 內容效度專家名單 133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34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37

    壹、中文部分
    丁祖蔭、強贛生譯(1988)。J.L.Freedman,D.O.Sears, J.M.Carlsmith,原著。社會心理學。台北:五洲。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王文瑛(2000)。我國高等教育機構推動校外學習成就認可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世哲(2005)。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的本土思維。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99-122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如哲(2006)。緒論。載於臺灣評鑑學會主編,國際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全新觀點與跨國分析(1-6頁)。台北市:台灣評鑑學會。
    王保進(2006)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台北:心理。
    王政彥(2005)。成人非正規隔空學習與成就認證。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45-71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美惠(2006)。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學術性課程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立報社論(2006.4.25)。社大的下一步。2007.8.15,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CertCU&article_id=5410292
    吳宗雄(2005)。歐盟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的實施。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73-98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五南。
    周聖心(2006.2.17)。我對「非正規教育認證」的看法。2007.8.15,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CertCU&article_id=5411569
    林仁和(2002)。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林美和(2005)。法國的終身教育。載於黃富順主編,比較終身教育(246-257頁)。台北市:五南。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5)。社區大學認證作業。2008年4月6日,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CertCU&category_id=2890287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8a)。全國社區大學總數。2008年7月6日,取自
    http://www.napcu.org.tw/napcuwebsite/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8b)。全國社區大學資料統計分析。2008年7月6日,取自 http://www.napcu.org.tw/napcuwebsite/
    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中心(2003.10.20)。非正規教育學習成就認證辦法。
    2007.5.15,取自:http://140.122.96.1/doc/20060206180419.doc
    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中心(2007)。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試辦作業要點。2007.5.15,取自:http://140.122.96.1/p5.htm
    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中心(2008)。申請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結果。2008.5.15,取自:http://140.122.96.1/p8.htm
    施玉娟(2002)。成人參與社區大學學習動機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紀筱儀(2006)。社區大學作為終身學習與高等教育整合的法建構。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紀紋薇(2006)。雲林縣社區大學學員參與程度、學習滿意度對其繼續學習意願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市。
    徐一仁、廖英帆(2003.8.14)。『社大與學位』問卷調查與分析。永和社區大學-大學報。2008.3.23,取自http://60.248.72.82/bboard/html/07/17.htm
    徐千雯(2006)。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及繼續進修意願之研究— 以林口社區大學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招玉(2004)社區大學社團學員參與動機學習取向與其心理社會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春興(1994)。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華葆(1994)。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張德永(2001)。社區大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2008.5.11,取自: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tsy-all_abs.html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2008.5.11,取自:
    http://study.ks.edu.tw/learn/low/low1.asp
    教育部(2002.6.26)。終身學習法。2007.5.15,取自:
    http://140.122.96.1/doc/20060214143935.doc
    教育部(2008.02.11)。終身學習路更廣--非正規教育學習成就認證。2008.2.15,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news.aspx?news_sn=1410
    教育部社教司(2007.7.10)。終身學習路更廣。社大手握手電子報。2008.2.1,取自:http://220.130.195.75/epaper/Expressepaper.php?NP=82
    許民盛(2007)南投縣社區大學生活藝能課程學員學習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麗玲(2000a)。學習成就認證與終身學習。社教雙月刊,99,4-5。
    郭麗玲(2000b)。先前學習的評鑑與認證。現代化研究,23,83-94。
    陳明川(2003)。社區居民對生態旅遊衝擊認知與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山美村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陳順成(2003)北高兩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需求、學習現況及繼續進修意願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章新瑞(2003)涉足聲色場所青少年對愛滋病防治知識,態度及意向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傅郁芳(2005)。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單文經(1998)。評介二種多元評量:真實評量與實作評量。北縣教育,25,46-52。
    彭名琍(2008)。宜蘭社區大學參與非正規課程認證課程檢討。未出版,宜蘭縣。
    彭致翎(2006)。我國推動學習成就認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欣儀(2004)。台北市社區大學學員公民意識、公民參與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以敬(2005.3.2)。非正規課程 將授予大學學分。自由時報。2007.8.15,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5/3/2/n832297.htm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明月(2006)。非正規教育課程認可機構委辦計畫期中報告,未出版,臺北市。
    黃武雄(2002a)。社區大學為什麼要發文憑?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2008.3.23,取自http://220.130.195.75/napcu/Faith/napcu_faith_
    Listcontent.php?id=2
    黃武雄(2002b)。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草案。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2008.4.6,取自
    http://220.130.195.75/napcu/Faith/napcu_faith_Listcontent.php?id=1
    黃富順(1989)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5)。對我國實施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之省思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主編,非正規學習(1-35頁)。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國德(2001)。成人學習成就的認證。成人教育雙月刊,57,20-25。
    楊國德(2004)。論學習成就認證原理與應用。載於何英奇主編,心理與特殊教育新論。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淑婉(2003)。學習評量方式與成人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
    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第二版。台北:心理。
    廖福現(2000)。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實施學分累計與轉移制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金山(2008)。歐盟職業教育與培訓:體化政策發展架構之探究。研習資訊, 25,67-73。
    蔡秀美(1995)。成人學習評量。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381-407頁)。台北:師大書苑。
    蕭佳純(1999)。台南市社區大學需求評估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賴淑芬(2005)。桃園縣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顧忠華(2007)。非正規學習成就認證制度對社大的可能影響。社大手握手電子報。2008.3.23,取自
    http://220.130.195.75/epaper/Expressepaper.php?NP=22

    貳、外文部分
    原岡一馬(1988)。態度変容の社会心理学。東京都 : 金子書房。
    Butterworth, C. (1992). More than one bite at the APEL-Contrasting models of accrediting prior learning.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16(3), 39-51.
    Colardyn, D. (1996). Recogni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skills. In A.C. Tuijnman(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adul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aris: OECD.
    Cross,K.P.(1981).Adults as Learners:Increasing articipation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San Francisco,CA:Jossey Bass. p.118.
    Diamond, J.(1999). Practical evaluation guide: tools for museums & other informal educational settings. London: AltaMira.
    European Communities(EC). (2008).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for lifelong learning (EQF). Retrieved April 24, 2009, from http://www.ond.vlaanderen.be/hogeronderwijs/bologna/news/EQF_EN.pdf
    Kee, Y. (2002). The credit bank system: A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to open to adult learners in Korea. In Essay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Knowledge Socie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pp.101-113). Host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Adult Education in R. O. C. Taipei, Taiwan.
    Kee,Y. (2007).Credit Bank System: What Has Been Saved for Ten Years of Educational Quality? Retrieved April 02, 2009, from http://www.wanhuaco.org.tw/download/downloadList.aspx .
    Konrad,J.(2008) The Future of Learning:Is Europe meeting the challenge?Non-formal Learning:Cross-Cultural and Cross-Organizational Dialogue(pp.21-39). Hos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 NTNU. in R. O. C. Taipei, Taiwan.
    Korea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KEDI). (2005). Research Analysis of CBS Learners’ Character . Retrieved April 24, 2009, from http://eng.kedi.re.kr/
    Rosenberg, M. & Turner, R. H. (1981). Gob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Toward a way to thinking and acting. 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18(1):13-18.
    Rose,C.& Nicholl,M.J.(1997).Accelerated lear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six-step plan to unlock your master-mind. N.Y.: Dell Publishing.
    Rosenberg, M. J. and Hovland, C. I. (1960),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attitude. In M. J. Rosenberg et al.(eds), 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New Haven, CT : Yale University Press.
    Simosko, S. (1991). APL: A practical guide for professionals. London: Kogan Page Limited.
    Weber, A. L. (1991).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