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嵇國鳳 |
---|---|
論文名稱: |
文化保守主義者在政治夾縫中的思考:以吳宓為例(1927-1949) |
指導教授: | 呂芳上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4 |
中文關鍵詞: | 吳宓 、文化保守主義者 、北伐 、抗戰 、一九四九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1 下載: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中國邁向現代化國家形塑的學習路程上,「政治決定一切」的思想曾一度統馭了中國的廣土眾民,成為人人爭相誦背的教條真理。當這份過激的政治信仰逐步地受到反省之際,知識份子與政治的關係,除了超越、抵抗的二分法外,也應該發展出更多元的樣貌,或許是分裂的、也或許是搖擺不定的。知識份子對政治的態度與選擇,絕不僅僅只有全盤的擁護、全然的棄絕,政治的意識型態與文化觀之間的影響與曖昧性,就像保守與創新一般並存,在不斷的融受過程中,既有相容也有矛盾。在此一文化保守主義的脈絡下,筆者欲探討的兩個主軸分別是:其一,筆者想嘗試借由吳宓,去觀察在新與舊的過渡時代裡,一個懂得欣賞傳統的知識份子,其文化保守觀念的產生,如何與現實政治之間,進行互動。其二,從吳宓個人的角度出發,去觀察與其同樣具有文化保守傾向的學術群體內部,其學人間彼此同質性、特別是異質性的表現。在以往概括於單一的「文化保守主義」名詞底下,事實上可能牽涉更複雜的從個人學術傾向、對中國文化認同、乃至於對政治與國家認同的歧異,都須要更仔細的爬梳。當傳統與反傳統主義,從單純學術領域內的思想交鋒,逐漸地被捲入政治鬥爭間殺戮的同時,文化與政治究竟是「誰凌駕於誰」的定奪,似乎尚未塵埃落定。
徵引書目
(一) 主題人物之史料
吳宓著,王岷源譯,《文學與人生》,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吳宓著,吳學昭編,《吳宓書信集》,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11。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北京:三聯書店,1995。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冊一 1910-1915》,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冊二 1917-1924》,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冊三 1925-1927》,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冊四 1928-1929》,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冊六 1936-1938》,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冊七 1939-1940》,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冊八 1941-1942》,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冊九 1943-1945》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冊十 1946-1948》,北京:三聯書店,1998。
(二)專著
(西) 奧德嘉(Jose Ortega y Gasset)著;蔡英文譯,《群眾的反叛》,台北:遠流出版社,1898。
(法) 勒龐(Le Bon)著;佟德志譯,《革命心理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美) 伊羅生(Harold Isaacs)著;劉海生譯,《中國革命的悲劇》,香港:新苗出版社,2001。
(美)艾愷(Alitto, Guy S.),《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論文化守成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
(美) 艾愷(Alitto, Guy S.),《西方史學論著中的蔣介石》,台北:谷風,出版年不詳。
(美) 艾愷(Alitto, Guy S.)著;王宗昱,冀建中譯,《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美) 易社強著(Israel, John);饒佳榮譯,《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2010。
(美) 格爾茨(Geertz,C.)著;韓莉譯,《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
(美)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編,章建剛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美)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台北:正中書局上海,1994。
(英) 伯林(Berlin, I.)著;彭淮棟譯,《俄國思想家》,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英) 詹姆斯.約爾(James Joll)著;石智青校閱,《葛蘭西》,台北:桂冠,1992。
(意) 德拉沃爾佩 (Della Volpe, Galvano, 1895-1968) 著;趙培杰譯《盧梭和馬克思》,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德) 曼海姆(Karl Manheim)著;李朝暉,牟建君譯,《保守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丁玲著;武在平編,《丁玲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著,《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中共雲南省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中共雲南師範大學委員會編,《一二一運動》,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8。
中國社會經濟研究會編輯,陳正茂編,《新路》,台北:秀威資訊,2010。
王世儒編,《蔡元培日記》(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2003。
王汎森著;王曉冰譯,《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王康,《聞一多傳》,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出版,2004。
任建樹、張統模、吳忠信編,《陳獨秀著作選》卷(一)(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朱自清著,朱喬森編,《朱自清全集 日記編》第十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
江沛,《戰國策派思潮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2001。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台北:學生書局,1991。
牟宗三等著,《唐君毅懷念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8。
何方昱,《科學時代的人文主義:《思想與時代》月刊(1941-1948)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
余英時,〈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1995。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1995。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台北:三民書局,1991。
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1999。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1987。
吳定宇,《學人魂-陳寅恪傳》,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
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李大釗,《李大釗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李鳳鳴、姚介厚著,《十八世紀法國啟蒙運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
沈松橋,《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台大文史叢刊,1984。
沈衛威,《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台北:立緒文化,2000。
沈衛威,《吳宓傳》,台北:立緒文化,2000。
沈衛威,《吳宓與〈學衡〉》,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
周雲,《學衡派思想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台北:聯經出版,2009。
林桶法,《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1945-1949年)》,台北:台灣商務,2003。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時報文化,1988。
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下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
洪長泰,《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台北:一方出版,2003。
胡宗剛著,《胡先驌先生年譜長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
胡逢祥、張文建,《中國近代史學思潮與流派》,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胡適,《丁文江的傳記》,台北:遠流,1986。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 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
浦江清,《清華園日記 西行日記》,北京:三聯書店,1987。
高恒文,《東南大學與「學衡派」》,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高郁雅,《北方報紙與輿論對北伐之反應-以天津大公報、北京晨報為代表的探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
高瑞泉主編,《民族主義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張君勱,《中西印哲學文集》(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1。
張其昀著,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張其昀先生文集》第十二冊政論類(二),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9。
張灝,《時代的探索》,台北:學生書局,中央研究院‧聯經,2004。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第十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梁漱溟口述;艾愷採訪,《這個世界會好嗎?》,台北:博雅書屋,2009。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著,《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二卷(上)(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
許小青,《政局與學府:從東南大學到中央大學(1919-193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0。
許倬雲,丘宏達主編,《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四十週年學術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1986。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台北:秀威資訊出版,2007)。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
陳正茂,《世紀交錯雜感錄》,台北:秀威資訊,2011。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
陳建守,《燕京大學與現代中國史學發展(1919-1952)》,台北:師大歷史系,2009。
陳美延、陳琉求編,《陳寅恪詩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陳寅恪,《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陳儀深,《獨立評論的民主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陳獨秀,《陳獨秀的最後見解》,香港:自由中國社,1949。
傅國湧,《抉擇:1949,中國知識份子的私人記錄》,台北:八旗文化,2010。
傅樂詩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文化,1980。
賀麟著,《當代中國哲學》,台北:宗青圖書出版,1978。
逯耀東,《胡適與當代史學家》,台北:東大,1998。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馮啟宏,《戰國策派之研究》,高雄:復文出版,2000。
楊絳,《洗澡》,香港:三聯書店,1988。
楊靜遠,《讓廬日記》,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廖風德,《學潮與戰後中國政治(1945-1949)》,台北:東大發行,1994。
翟志成,《當代新儒學史論》,台北:允晨文化出版,1993。
翟志成,《馮友蘭學思生命前傳1895-1949》,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7。
翟志成,《當代中國哲學第一人:五論馮友蘭》,台北:台灣商務,2008。
聞黎明,《抗日戰爭與中國知識份子:西南聯合大學的抗戰軌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齊邦媛,《巨流河》,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9。
劉維開編著,《羅家倫先生年譜》,台北:國民黨黨史會出版:近代中國發行,1998。
劉黎紅,《五四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2006。
樊仲雲主編,《中國本位文化建設討論集》,上海:文化建設月刊,1936。
蔣永敬、劉維開著,《蔣介石與國共和戰(1945-1949)》,台北:台灣商務,2011。
蔣夢麟,《西潮》,台北:大孚書局,1992。
鄭大華,鄒小站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激進與保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黎東方,《平凡的我》第二集,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8。
蕭公權,《問學諫往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2。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台北:東大圖書,1986。
謝泳,《西南聯大與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魏承思,《中國知識份子的浮沉》,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
廬隱著;錢虹編,《廬隱散文選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
羅久芳、羅久蓉編輯校註,《羅家倫先生文存補遺》,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09。
羅志田,《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蘇雪林,《閒話戰爭》,台北:傳記文學社,1970。
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 1911-1929: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硏究》,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6。
顧頡剛著,《顧頡剛日記 第五卷1943-1946》,台北:聯經,2007。
顧頡剛著,《顧頡剛日記 第六卷1947-1950》,台北:聯經,2007。
(三)期刊論文
王晴佳,〈白璧德與「學衡派」-一個學術文化史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37,2002.6。
王晴佳,〈學潮與教授:抗戰前後政治與學術互動的一個考察〉,《歷史研究》,期4,2005。
王震邦,〈1949年前後知識份子的抉擇:以陳寅恪、吳宓為例〉,收錄於盧建榮主編《社會/文化史集刊(2):學風鼓盪、旅遊文化與文化政治》,台北:時英,2009。
呂芳上,〈民國十四年的東南大學學潮〉,收錄於國父建黨革命一百週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國父建黨革命一百週年學術討論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5。
呂芳上,〈《學記》:蔣中正的讀書生活〉,《國史研究通訊》,期2,2012。
宋金民,〈《蕩寇志》主題「救世」說〉,《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期1,2011。
李春雷,〈試析吳宓學術性格的兩歧性-對《學衡》雜誌到《吳宓日記》的解讀〉,收入胡春惠、薛化元主編,《中國知識份子與近代社會變遷》,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5。
周絢隆,〈中國文化的殉道者:吳宓與顧亭林〉,收錄自(明)顧炎武著;吳宓評注,《吳宓評注顧亭林詩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林志宏,〈戰時中國學界的「文化保守」思潮(1941-1948)-以《思想與時代》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7。
林麗月,〈「學衡」與新文化運動〉,收入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 第六輯》,台北:聯經,1980。
洪喜美,〈北伐前後私塾黨化教育探討〉,《近代中國》,期126,1998.8。
范佩芝,〈抗戰時期的救亡思想:戰國策派的文化改造主張〉,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2011。
孫智燊,〈述小事,懷大哲-東美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紀念〉,《傳記文學》第九十卷,期6,2007。
桑兵,〈近代中國學術的地緣與流派〉,《歷史研究》,期3,1999。
區志堅,〈書評-《東南大學與「學衡派」》〉,《人文中國學報》,期10,2004。
張旭東,〈民族主義與當代中國〉,《讀書》,期6,1997。
張頌之,〈民國諸文化保守派眼中的孔教運動〉,《齊魯學刊》,期5,2008。
張灝,〈五四與中共革命: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激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77,2012。
盛禹久,〈人與流年共向冬──憶吳宓〉,《書屋》,期4,2008。
陳以愛,〈從疑古到重建的現代中國史學-以王國維對傅斯年的影響為中心〉,收錄於近代國家的型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際學術討論會,2012.9。
陳廷湘,〈政局動盪時期中國學人的生存樣態-從李思純《金陵日記》《吳宓日記》《胡適日記》中窺見〉,《社會科學研究》,期4,2008。
陳俊啟,〈吳宓與新文化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56,2007.6。
陳建守,〈評Edmund SK Fung, Th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odernity: Cultur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Republican Era〉,《國史館館刊》,期27,台北:國史館,2011.3。
陳華,〈「行憲」與「戡亂」-陶希聖日記(1947-1953)的觀察與討論〉,《國史館學術集刊》,期8,2006。
陳嘯,〈沙特論暴力〉,《當代》,期151,2000。
彭明輝,〈現代中國南方學術網絡的初始(1911-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29,2008.5。
曾世豪,〈虛實與褒貶:《三國演義》變異書寫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11。
黃克武,〈蔣介石與賀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67,2010年3月。
楊佳嫻,〈情場如戰場:張愛玲《小團圓》裡的戰爭記憶〉,轉引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戰爭、記憶與性別」工作坊,2012.12.6。
廖肇亨,〈希望.絕望.虛妄-試論臺靜農《亡明講史》與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人物圖像與文化詮釋〉,《明代研究》,期11,2008年12月。
翟志成,〈集體記憶與歷史真實:「平型關大捷」的建構與解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51,2006年3月。
翟志成,〈毛澤東對明代歷史文化的吸取和應用〉,《中央研究院進代史研究所集刊》,期76,2012。
劉季倫,〈敢教日月換新天:儒教傳統與毛澤東的共產革命〉,《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21,2004。
潘光哲,〈郭沫若與甲申三百年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30,1998年12月。
蔣進國,〈吳宓研究的歷史、現狀及反思〉,《重慶三峽學院學報》,期2,2011。
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編,1939年4月22日〈認識時代-「何謂科學的群眾時代」〉,收錄於《蔣總統思想言論集》,台北: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出版,1966。
鄭大華,〈抗戰時期錢穆的文化復興思想及評介〉,《齊魯學刊》,期2,2006年。
蕭旭均,〈學衡派的歷史觀〉,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7。
蕭欣義,〈編序:一位創新主義者的傳統觀〉,《徐復觀文錄選粹》,台北:學生書局,1980。
錢穆,〈中西接觸與文化更新〉,《中國文化史導論》收錄自錢穆著,《錢賓四先生全集》,第二十九集,台北:聯經,1995。
儲安平,〈中國的政局〉,《觀察》,卷二期2,1947年3月。
羅久蓉,〈歷史情境與抗戰時期「漢奸」的形成-以一九四一年鄭州維持會為主要案例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24下,1995年6月。
羅志田,〈轉折:1924-1926年間北洋體系的崩潰與南方新勢力的興起〉,《近代史研究》,期4,2011。
羅義俊編撰,〈錢穆學案〉,收錄於方克利,李錦全主編,《現代新儒家學案》中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四)報刊資料
《大公報.戰國副刊》(重慶),1941年12月10日。1942年1月28日。
《申報》,1938年12月22日。1939年3月12日。
《青年雜誌》(南京)期2,1948年。
《思想與時代》41期,1947年1月。
《晨報》,1920年8月1日。
(五)外文專著
Alitto, Guy S. The last Confucian : Liang Shu-ming and the Chinese dilemma of modernit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Edmund S.K. Fung. Th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odernity : cultur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Republican era.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Edited by Charlotte Furth ; Contributions by Guy Alitto[et al.]. The Limits of change :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Goldman Merle. China’s intellectuals:advise and dissent.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Israel, John. Lianda :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John King Fairbank and Merle Goldman. China : a new history.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Wang, Fan-shen. Fu Ssu-nien :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