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雅筠
Huang, Ya-Yun
論文名稱: 社會工作人員悲憫疲憊之初探-以大台北地區從事老人日間照顧與居家服務領域為例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ompassion fatigue of social workers in daycare and home helper services for elders in Taipei area
指導教授: 王永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悲憫疲憊情感反轉移替代性創傷專業耗竭老人日間照顧服務居家照顧服務社會工作人員
英文關鍵詞: compassion fatigue, counter-transference,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burnout, elderly day care services, home help services, social worker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SW.003.2018.F0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9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藉由社會工作實習經驗的反思,察覺到自己對於服務對象情緒上反應所表現的狀態,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引發我對悲憫疲憊的注意及認識,也觸動了研究者想研究此議題的旅程。
    在尋找文獻的過程中,發現國外已有一些研究指出悲憫疲憊對專業助人工作者的影響,而目前國內針對專業助人工作者在服務的過程中,產生的工作壓力或是產生的情緒反應之相關文獻,包含情感反轉移、專業耗竭、替代性創傷的文獻雖多,但是對於只針對社會工作人員產生悲憫疲憊之現象、概念和因應的文獻卻相當地有限。因著Smullens於2015年在美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NASW NEWS)出版的<社會工作中專業耗竭與自我照顧>一書中提到,造成專業耗竭的三個主要因素包括悲憫疲憊、情感反轉移及替代性創傷,而在這些因素中,悲憫疲憊是造成耗竭中發生範圍最廣泛的一種。因此採用Smullens對悲憫疲憊的界定,也就是悲憫疲憊是專業耗竭的伴隨症狀之一。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從事老人日間照顧與居家服務領域之社會工作人員為研究對象,以深度訪談法訪談6位,皆為女性社會工作者。研究發現不適當地使用同理容易造成悲憫疲憊,且悲憫疲憊的產生來自於與人互動關係的直接關聯,包括個人過去的工作經歷、工作本身的風險與工作環境外在的因素的間接關聯,且悲憫疲憊如果未適當地被覺察及處理,會影響到社工員其個人生理、心理、社會等層面及其工作和私人生活的狀態。在因應悲憫疲憊的方式,了解身為社工員的限制與責任,有適當地敏銳度和判斷力,拉起實際的專業界線並自我照顧,透過從內心探尋或向外尋求力量等,都能減少其悲憫的壓力。
    最後,根據前面描述的研究結果,提出針對組織層面、社工員本身,以及社會工作教育等三個方面的建議。

    Through my practical and research experiences in social work, I became aware of my inner emotional response to my clients. During my discussion with my professor, I was informed regarding the phenomenon of “ compassion fatigue”. I became intrigued about this condition and decided to conduct a study to explore it in greater depths.
    Through my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about this topic, I found that previous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ve already identified the impact of compassion fatigue on professional carers. As I analysed the local data, I realis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m focused on the areas of counter-transference, burnout and vicarious traumatisation. There were limited studies done on the phenomenon or concept of compassion fatigue or counter-measure in the social work field.
    As Smullens mentioned in his book, " Burnout and Self-Care in Social Work," published in 2015 in NASW NEWS, the United States. The three major root causes of burnout stemmed from: compassion fatigue, countertransference, and vicarious trauma. Among these causes, compassion fatigue is the most widespread and common one.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adopts Smullens’s definition of compassion fatigue as one of the attendant symptoms of burnout.
    This study enrolled the social workers in daycare and home helper severices for elders in Taipei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used in-depth interviews to 6 workers.The study found that inappropriate use of empathy will easily lead to compassion fatigue. This condition arises from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clients, previous work experiences,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 tasks and also external factors. If the symptoms of compassion fatigue are not detected and addressed, this condition will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ocial worker'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tatus as well as her job performance and personal life.
    One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carer stress by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compassion fatigue, knowing the limit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being a social worker and exercising proper sensitivity and judgment. Maintaining professional boundaries and good self-care, also knowing when to seek support will ease the pressure for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s.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forementioned research, this study offers suggestions on three major dimensions: organizational level, social workers themselves, and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of social work.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悲憫疲憊 7 第二節 悲憫疲憊與其相關定義與其差異 14 第三節 同理及高層次同理 28 第四節 探討避免悲憫疲憊 29 第五節 在台灣的日間照顧與居家照顧服務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 3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0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過程 41 第四章 研究分析(一) 45 第一節 日間照顧、居家照顧服務展現的特殊性 45 第二節 悲憫疲憊的形成條件 51 第三節 悲憫疲憊對社工員本身之影響 63  第五章 研究分析(二) 74 第一節 走過悲憫疲憊 74 第二節 離職者的心聲 8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6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96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104 參考文獻 109 中文文獻 109 英文文獻 112 附錄一 訪函 114 附錄二 訪談研究同意書 115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16

    一、中文文獻
    台北市士林老人服務中心(2017)。日間照顧服務內容。
    財團法人獎卿護理展望基金會(2017)。全日養護服務。
    (2007)。老人福利法。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6)。中華民國102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16年04月05日。
    網址:http://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
    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695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7)。長照政策專區。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01月05日。網址:http://www.mohw.gov.tw/CHT/LTC/
    行政院(2007)。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核定本)。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6)。臺北市老人日間照顧中心聯絡資訊及收託時間一覽表。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01月05日。
    網址:http://www.dosw.gov.taipei/
    ct.asp?xItem=86892604&ctNode=72373&mp=107001
    台灣失智症協會(2017)。認識失智症。
    汪淑媛(2006)。家暴婦女庇護中心工作者情緒張力與因應策略。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1),189-226。
    汪淑媛(2014)。替代性創傷是助人工作者不可避免之風險。社區發展季刊,147,136-154。
    傅家芸、陳幸眉(2011)。悲憫疲憊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8(2),98-103。
    許雅惠(2009)。醫院病房護理人員慈悲疲倦、慈悲滿足與靈性健康間的關係探討。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嫣紅(2003)。安寧病房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宏哲(1998)。老人案主的「轉移」與社工員的「反轉移」作用。社工實務,58-65。
    楊琳琪、林采蓉、余月里、楊禮謙、蔡素華、洪志秀(2012)。醫院護理人員的悲憫疲憊及其因應策略。護理雜誌,59(3),93-99。
    楊筱慧(2014)。居家服務工作的任職、留任與離職因素。臺灣社會福利學刊,12 (1),165-214。
    楊克平、杜友蘭、毛新春、鄭曉江、杜異珍、翁益強、秦燕、余幸澄、何麗齡(2000)。
    安寧與緩和療護學。台北:華杏。
    潘淑滿(2000)。社會個案工作。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廖榮利(2000)。反轉移作用。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
    廖鮫諳(2014)。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社會工作者專業熱情疲憊現象初探。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
    廖碧蓮(2008)。社工人員的工作壓力與睡眠狀況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21,234-251。
    謝秀芬(2010)。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
    邱琇琳(2005)。專業助人者之替代性受創與因應策略—以公部門家防社工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麗蓉、謝佳容、蔡欣玲(2007)。失智症病患主要照護者的壓力源、評價、和因應行為與健康之相關性探討。精神衛生護理雜誌,2(2),31-44。
    陳若璋、王沂釗、廖得安(2012)。校園危機個案處理對心理師衝擊之研究。臺灣諮商心理學報,1(1),57-87。
    陳淑玫(2004)。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情感反轉移現象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琴(2004)。921助人者之替代性創傷與照顧—談救災經驗整合。輔仁醫學期刊,2,89-99。
    陳欣怡、鄭淵全(2010)。全桃竹苗地區縣市政府社會工作人員角色壓力、工作倦怠及社會支持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129,333-353。
    陳俊任(2012)。大學校院諮商心理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工作耗竭之關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蘋(2014)。兒科護理人員的屬性、人格特質與悲憫滿足、悲憫疲憊之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臨床暨社區護理所碩士論文。
    陳威任(2011)。老人安養及長期照顧機構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相關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花、嚴嘉楓(2005)。長期照護機構中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台灣老人健學刊,1(1),41-49。
    洪素珍、楊大和、黃燕珠(譯)(2002)。創傷與治療師-亂倫生存者心理治療中的反移情與替代性受創。台北:五南。
    歐陽麗玉(2012)。屏東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簡春安、趙善如(2008)。社會工作哲學與理論。台北:巨流。
    管意璇(2009)。壓力對助人工作者專業枯竭的影響:以創造力、幽默風格為調節變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小菁(2003)。助人工作者自助手冊。台北:張老師。
    劉錦鐘(2005)。以單元照顧理念建構高齡者日間照顧環境-以台北市某老人服務中心附設日間照顧為例。中原大學建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枝(1997)。失智症與其他退化性神經系統疾病。台北:國立編譯館。
    劉秀枝(2001)。當父母變老:關心失智症 關心失智症、中風及其他神經疾病。台北:天下。
    蔡惠雅、張玉龍、詹火生(2015)。視角的轉變-從服務使用者觀點看我國老人日間照顧服務品質。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5(2),1-48。
    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
    蔡孟君(2015)。公部門兒少保社工的離職歷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傳永、謝昀謙(2016)。國中輔導人員慈悲疲倦之初探。慈佑機構,2(3),23-29。
    黃正平(2006)。失智症之行為精神症狀。臺灣精神醫學,20(1),3-18。
    李琪(2010)。日間照顧服務社會工作員工作適應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婷(2007)。小型老人養護機構社工員情感反轉移現象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所碩士論文。
    呂寶靜(2012)。老人福利服務。台北:五南。
    呂寶靜、李佳儒、趙曉芳(2012)。臺灣老人日間照顧服務之初探:兩種服務模式之比較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7,87-109。
    涂筱菁(2005)。老人安養護、長期照護機構社會工作者工作困擾影響因素。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敬程(2000)。失智老人家庭照顧者之負荷與支持性服務需求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禛(2011)。社會服務品質的建構與提昇-以老人日間照顧為例。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11,23-44。
    林易沁(2008)。小型養護機構社工員專業角色發展歷程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錦、白明奇(2006)。失智症病患主要照顧者的壓力-以家庭生態觀點論之。長期照護雜誌,10(4),412–425。
    林孟萱(2014)。高雄市國小教師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慧珊、謝清秀(2005)。百貨公司化妝品專櫃美容從業人員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院學報,19(1),161-184。
    徐震、林萬億合著(1983)。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錢玉芬(2012)。處理負面記憶化創傷為動力。線上檢索日期:2017年02月05日。網址:http://www.ct.org.tw/1236668
    何泌章、夏代雲(2007)。論同情。哲學與文化,36(7),145-153。
    趙若廷(2014)。居家服務督導員在職訓練與職務勝任感之研究—以大臺北地區為例。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群芳(2013)。由居家服務督導與照顧服務員角度探討居家服務督導的督導功能及滿意度─以大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紫伃、許竑彬(2011)。諮商中的同理心技術初探。台灣心理諮商季刊,3(2),01-14。

    二、英文文獻
    Abendroth,M.,&Flannery,J.(2006). Predicting the risk of compassion fatigue: A study of hospice nurses. Journal of Hospice & Palliative Nursing,8(6),346-356.
    Aycock,N.,&Boyle,D. (2009). Interventions to manage compassion fatigue in oncology nursing. Clinical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13(2),183-191.
    Bell, H., Kulkarni, S., & Dalton, L. (2003). Organizational prevention of vicarious
    trauma. Families in Society,84, 463-470.
    Bride,B.E.,Radey,M.,&Figley,C.R.(2007). Measuring Compassion Fatigue.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35,155-163.
    Bride,B.E.(2007).Prevalence of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mong social workers.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52(1)63-70.
    Brown,C.(2006).Promoting self-caring and healing in your work-place. American Nurse Today,1(12),54-55.
    Bergel,D.P.(2007).Compassion fatigue among adult protective services social workers.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nrad,D.,&Kellar-Guenther,Y.(2006). Compassion fatigue, burnout, and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among Colorado child protection workers. Child Abuse &Neglect,30(10),1071-1080.
    Figley,C.R.(1995).Compassion fatigue: Coping with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ose who treat the traumatized. New York: Brunnwe-Maze.
    Figley,C.R.(2002).Compassion fatigue: Psychotherapists’ chronic lake of self care.Psychotherapy in Practice,58(11),1433-1441.
    Figley,C.R.(2001).Compassion fatigue: An introduc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giftfromwithin.org/html/cmpfatig.html.
    Gilmore,Cathy(2012).Compassion Fatigue-what it is and how to avoid it.Nursing New Zealand ,18,32.
    Genevay,B.& Katz,R.(1990).Counter-transference and older clients.Sage Publications.
    Joinson,C.(1992).Coping with compassion
    Fatigue.Nursing,22(4),116-122.
    Kanter,J.(2007).Compassion fatigue and secondary traumatization : A second look.Clinical Social Work Jounral,35(4),289-293.
    Kraus, C. (2005). Compassion fatigue-what is it, and how can you avoid it? The Alabama Nurse, 32(4),18.
    Kottler,J.A.,&Schofield,M.J.(2001).Dealing with crisis and stress in one’s life.New York: Wiley Press.
    Meadors,P., & Lamson, A. (2008). Compassion fatigue and secondary traumatization:Provider self care on intensive care units for children. Journal of Pediatric Health
    Care, 22(1),24-34.
    McCann, I. L., & Pearlman, L. A. (1990).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working with victims.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3(1), 131-149.
    Maslach, C. (1993). Burnout: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Professional burnou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W. B:Schaufel.
    McHolm,F.(2006). Treat for compassion.Journal of Christian Nursing,23(4),12-19.
    Perry,B.D.(2003).The cost of caring: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nd the impact of working with high-risk children and families. The Child Trauma Academy.
    Pryce,J.G., Shackelford, K.K.& Price,D.H.(2007).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and the child welfare professional. Chicago: Lyceum Books.
    Radey, M. & Figley, C. R. (2007).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mpassion.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35,207-214.
    Stoesen, L(2007).Recognizing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NASW News,52(6),4.
    SaraKay Smullens(2015). Burnout and Self-Care in Social Work. A Guidebook for Students and Those in Mental Health and Related Professions.
    Yoder,E.A.(2010).Compassion fatigue in nurses. Applied Nursing Research ,23(4), 191-19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