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佳雯
Huang, Chia-wen
論文名稱: 大台北地區國中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School Life Adjustment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指導教授: 陳李綢
Chen, Li-Cho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6
中文關鍵詞: 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學校生活適應
英文關鍵詞: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learing attitudes, school life adjust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2下載:4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為了解國中生之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間的關係,以大台北地區之公立國中生674人為研究對象,以人際互動量表、青少年學習態度量表及國中生學校生活適應量表等研究工具獲得所需資料,再以描述性統計、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以及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國中生在因應人際衝突時,最常使用「協調策略」,其次為「逃避策略」、「忍讓策略」,最後為「競爭策略」。
    二、國中生在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學校生活適應各分層面上部分具有性別及年級差異。
    三、國中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各分層面與學校生活適應部份具有顯著相關。
    四、國中生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具有顯著相關。
    五、國中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各分層面對學校生活適應能具有典型預測力7.19%。
    六、國中生的學習態度各分層面對學校生活適應能具有典型預測力23.84%。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以作為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learing attitudes and school life adjustment. Methodologically, the study employ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articipants were 674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cale, Adolescence Learning Attitude Scale,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chool Life Adjustment Scale. Th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ANOVA,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following ar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1.In the orde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ost common cope their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they are coordinationstrategy, avoidance strategy, accommodative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me parts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learing attitudes and school life adjustment with differen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enders and grades.
    3.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some par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and school life adjustment.
    4.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ing attitudes and school life adjustment.
    5.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nflict coping strategies can significant predict 7.19% of the vari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life adjustment.
    6.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ing attitudes can significant predict 23.84% of the vari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life adjustment.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is study, we made recommendations to school administrant, teacher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ers.

    誌謝辭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研究 7 第二節 學習態度及其相關研究 12 第三節 學校生活適應及其相關研究 17 第四節 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及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7 第四節 研究程序 3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3 第一節 國中生在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現況 3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在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差異性 36 第三節 國中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性 42 第四節 國中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對學校生活適應之典型相關分析 45 第五章 討論 53 第一節 國中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性別與年級的差異 53 第二節 國中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 55 第三節 國中生人際衝突因應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預測力 5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61 參考文獻 63 附錄一 人際互動量表預試項目分析之結果 76 附錄二 人際互動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之結果 78 附錄三 學習態度量表預試項目分析之結果 79 附錄四 學習態度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之結果 81 附錄五 學校生活適應量表預試項目分析之結果 83 附錄六 學校生活適應量表信度與效度分析之結果 84 附錄七 國中生學校生活調查問卷(預試問卷) 85 附錄八 國中生學校生活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90 附錄九 人際互動量表修訂同意書 94 附錄十 國中生學校生活適應量表修訂同意書 95 附錄十一 青少年學習態度量表使用同意書 96

    一、 中文部分
    丁一顧(1996)。國民小學教師情境領導行為與學生學習態度、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昭琪(2005 )。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茹誼(2012)。國中學習障礙學生復原力對學校適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
    王健任(2004)。國中生網路遊戲成癮請傾向及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琳(2006)。學齡前幼童在人際衝突中目標訂定與解決策略之性別差異。兒童與教育研究,2,1~16頁。
    王慧豐(2009)。國小高年級不同背景學童抗逆能力、因應策略與其學習適應表現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齡慶(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懿欣 ( 2010 )。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包康寧 ( 2011 )。台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碩士論文。
    古松民(2000)。目標設定與學習時間及學習態度對網路學習成效的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詩穎(2005)。隔代教養的低年級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縣雙和區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江雪齡(2012)。頭腦與快樂的學習,師友月刊,544,47-51。
    江雅真(2009)。國中生知覺導師幽默感、管教方式對班級氣氛與學習動機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碩士論文。
    行政院內政部(1999)。台閩地區身心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
    行政院主計處(2009)。98年青少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台北。
    何宜娟(2010)。高中生特質焦慮、問題解決態度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11)。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新北市:易習圖書。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武典(1971)。從心理動力學的觀點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教育文摘,16(5), 5-11頁。
    吳武典(1982)。適應欠佳行為的分類與診斷。輔導月刊,16(1),67-74。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25-49。
    吳思諭(2012)。國中運動員完美主義、知覺動機氣候與競技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秋萍(2010)。國中生正向情緒、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
    吳嘉琪(2013)。國中生心理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性研究,以新北市溪崑國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
    呂俊甫(2001)。華人性格研究。台北:遠流。
    宋曉穎(1992)。五專轉學生情緖穩定、社會支持對學習倦怠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鳳(2000)。運用多元智慧理論改善學生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治、陳政友 (200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44,1-31。
    李金蓮(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情緒智力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
    李馨嫻(2007)。國中導師領導風格與學生學習態度、學業成就、生活適應之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杜品儀(2006)。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及正向情緒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沈淑鈴(2009)。臺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親子依附、同儕衝突因應策略對受霸凌行為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
    周文欽(1991)。臺北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周佳靜(2008)。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學習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縣國小高年級為例。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官淑如(1997)。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志哲(2007)。發現復原力—一個來自心理脈絡的觀點。輔導季刊,43(1),1-8。
    林志展(2005)。臺北市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學習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林季儀(2006)。青少年知覺之家庭系統分化、人際因應策略與學校人際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貞(1994)。國中生的教師期望、歸因型態、失敗容忍力與失敗反應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林亮岑 ( 2001 )。國中生保護與危險因子及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林浥雰(2010)。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林梅琪(2008)。臺北市國小學童同儕衝突及其處理策略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林梅蓉(2005)。國小單親家庭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惠、黃韞臻 ( 2012 )。大學生網路成癮與學習倦怠之相關研究。教育學刊,38,65-100。
    林清江(1983)。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臺北:五南。
    林清財(1986)。國中學生對學習態度之調查分析, 輔導月刊, 22(5),31-36。
    林瑞雯(2004)。國小學童家庭氣氛、內外控信念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
    林慧芬與涂妙如(2013)。國小低年級家長參與及學童學校生活適應之關聯研究, 輔仁民生學誌,19(1),頁63-86
    邱紹一與胡秀媛(2009)。大專學生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2(2),頁77-102。
    侯伃珊(2012)。高中職學生正向思考、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凃佩儀(2012)。家庭環境對國中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基隆市某國中英語科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信華(2001)。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教師效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慧萍(2009)。國民中學音樂資優班學生生活適應與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秋華(2010)。國小獨生子女社交技巧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冬桂(1986)。我國大學生適應問題、因應行為、求助偏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紀怡安 ( 2011 )。微型創業者的創業資源、工作壓力與堅毅人格、社會支持對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郎肇芳(2005)。國小學童人際智能、學習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學童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研究,15,172-229。
    秦穗玟與黃馨慧(2011)。青少年愛情關係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北縣市高中職學生為例。應用心理研究,49 ,P219 – 251。
    馬于雯(2009)。軍校生正向心理特質—復原力評量工具之精進。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98年度補助專題研究計畫。台北:政戰學校。
    康力文(2008)。高中生學習學習幸福感、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志銨(2002)。高職新課程實施後汽車科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學習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張秀蓮(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家長參與與學生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張治遙(1989)。大學生內外控信念、社會支持與學習倦怠感的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2004)。心理學概要。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出版。
    張春興(2007)。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秋香 ( 2009)。青少年家庭環境、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新仁(1981)。國中學生學習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楓明(2006)。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生初次暴力行為發生之影響。中等教育,58(5),74-91。
    張照明(2003)。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德銳(1986)。台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過行為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慧儀(2004)。臺灣地區高中生社會網絡、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碩士論文。
    張瓊文(2010)。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子關係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馨文(2007)。台北市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莊明貞(1985)。國中學生學校生活素質與學校適應行為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莊聯品(1985)。低成就學生學習態度之調查研究。輔導通訊,5,116-117。
    許崇憲(2010)。他們為什麼比較用功?-檢驗學業動機與復原力的解釋力。中華心理學刊,52(2),155-171。
    許瑜珊 ( 2011 )。臺南市國小教師人際關係、角色知覺差距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精華。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
    郭淑珍(2010)。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學習上的應用。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56-72。
    郭淑華(2012)。新北市高職學校商業經營科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學習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陳又華(2008)。高中生人際吸引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伯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陳志豪與王以仁(2006)。國小轉學生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6(1),46-74。
    陳李綢、蔡順良(2006)。中學生情緒智慧、同儕人際關係、個人特質、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測量指標研究成果報告。邁向卓越教育研討會-教育指標與學習評鑑師資培育政策。
    陳秀慧(1985)。高中學生英文學習態度與方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昌蘭(2001)。 陽光照不到的青春~憂鬱傾向青少年人際問題的歸因與因應之探索,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俐穎(2013)。手足競爭經驗者的人際衝突因應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玲(2005)。攻擊傾向兒童在讀書治療中之改變歷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雲芬 ( 2006 )。效益管理導向之活動計劃模式對國中生復原力與自我控制力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毓文(2006)。一般在學青少年自殘行為之相關環境因素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2),95 -124。
    陳銘峰 ( 2011 )。嘉義縣國民中學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璟賢(2013)。國中生知覺父職參與、正向情緒及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嬿如(2007)。網路成癮=網路猝死?。健康臺北季刊,89, 20-23。
    傅成仕、唐堯瑤(2008)。高職院校學生自我接納狀況的調查與分析,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8(3)。
    曾珮瑜(2013)。高中職餐旅群學生親職化、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高雄餐旅大學碩士論文。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焦彩娟(2008)。大學生自我接納心理探析,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5(4)。
    黃千毓(2008)。國民小學家長參與與學生學校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真(1994)。國中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學校生活壓力、因應行為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蘋(2004)。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碩士論文。
    黃志鵬(2003)。高職導師實施班級情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黃美雀(1999)。國小兒童家庭功能、學校生活適應與憂鬱情緒之關聯性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黃莉雅(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手足關係與同儕衝突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瑞芳(2007)。國小學童家長參與類型與學校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台北:桂冠出版社。
    楊宜璋(2013)。高中學生倦怠感、復原力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專班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茹 ( 2010 )。基層員警工作倦怠、工作滿足與調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花蓮縣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瑞珠(1996)。學生同儕衝突與師生衝突之解決策略。輔導通訊,47,5-10。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葉季森(2000)。聯考生與推甄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以某校醫務管理系五專部學生為例,醫護科技學刊,2(4),335-343。
    葉思欣(2005)。隔代教養家庭國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葉雅雯(2007)。國小學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動機與學習焦慮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
    葉璿雯(2010)。家庭社經地位、學校生活適應與行為偏差對國中生幸福感知覺之影響。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遇中興 ( 2010 )。臺北縣市公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技術與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雯(2012)。獨生子女依附關係、社會興趣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國中生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峻誠(2003)。青少年家庭依附、就學經驗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劉淑惠 ( 2006 )。國中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興郁與蔡瑞敏(2006),組織變革知覺、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朝陽商管評論,5,第63-88頁。
    劉福鎔(1996)。小學教師的A型人格特質、師生關係與學生生活適應。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歐陽麗玉 ( 2012 )。屏東縣國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滄和(1989)。高中學生校園人際壓力因應風格及有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貴美 ( 2007 )。國中生情緒智力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巧雀(2011)。國中學生家庭結構因素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南市北門區國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蔡玉芳(2010)。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背景對情緒穩定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孟君(2013) 。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視覺藝術自我效能、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蔡孟君(2013)。新北市國民中學學生視覺藝術自我效能、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蔡宛蓉(2012)。國中學生知覺導師領導風格、班級氣氛與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宜娟(2004)。高級職業學校資源班聽障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蔡明若(1995)。國小學童人際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富、吳武典 (2000)。國小資優學生與普通學生人事智能與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257-280頁。
    蔡金蓮(2009)。 高中職學生家庭系統分化、自我概念與人際衝突解決策略之關係研究。台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遠 (2006)。國小兒童於親子衝突情境中角色取替能力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的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慶興(2003)。屏東縣國中中輟復學生輟學原因、學校生活適應與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靜雯(2010)。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蔣乃辛(1989)。人際衝突處理風格之研究。大同工學院碩士論文,臺北市。
    鄭立瑋(2010)。花蓮縣國中小學學習障礙學生歸因型態之調查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12,127-154。
    盧美貴(1982)。國小學生學習動機、態度及困擾之調查分析。教與學,4(5),23-27。
    盧雪梅 ( 2001) 。學習向度模式 (DOL) 的應用--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知覺和態度。課程與教學通訊,6 , 5-9 。
    賴清燕(2007)。廣東省小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外語成績研究。考試週刊,2007(4):54-55。
    戴美倫 (2012)。臺南市國中教師成就動機、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戴健林與王樂偉(2008)。人際衝突︰理論模型與化解方式的研究。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 6),P110 – 116。
    戴淑梅(2004)。國中生的性別、同儕關係、人際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靜如(2005)。兒童情緒管理與人際問題解決態度、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
    韓楷檉(1996)。我國空中大學學生生涯輔導需求及其輔導方案建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1,1-24。
    顏美姿(2010)。國小中年級學童氣質與同儕互動及學業表現之關係~以台北市大安區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蘇郁雅 ( 2010 )。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職業倦怠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榮彬(2013)。國中生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研究 --以新北市立溪崑國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二、 西文部分
    Adams, R., & Laursen, B. (2001). The organization and dynamics of adolescent conflict with parents and friend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1), 97-110.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lake, R. R., & Mouton, J. S. (1964). The managerial grid. Houston. Texas: Gulf Publishing..
    Bukowski, W. M., Hoza, B., & Boivin, M. (1994). Measuring friendship quality during pre-and early adolescence: Th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Friendship Qualities Sca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1(3), 471-484.
    Chow, I. H. S., & Ding, D. Z. (2002). Moral judgement and conflict handling styles among Chinese in Hong Kong and PRC.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21(9), 666-679.
    Calhoun, J. F., & Acocella, J. R. (1978).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New York: Random House.
    Chaux, E. (2005). Role of third parties in conflicts among Colombian children and early adolescents. Aggressive behavior, 31(1), 40-55.
    Dubow, E. F., Tisak, J., Causey, D., Hryshko, A., & Reid, G. (1991). A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Contributions to children's behavior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2(3), 583-599.
    Dubow, E. F., Tisak, J., Causey, D., Hryshko, A., & Reid, G. (1991). A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Contributions to children's behavior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2(3), 583-599.
    Edwards, J. G. (1986). Burnout in College Seniors Preparing for the Human Services Professions.
    Fields, L., & Prinz, R. J. (1997). Coping and adjustment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7(8), 937-976.
    Lazarus, R. S. & Folkman. S.(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1.
    Friedman, R., Chi, S. C., & Liu, L. A. (2006). An expectancy model of Chinese-American differences in conflict-avoiding.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7(1), 76-91.
    Frydenberg, E., & Lewis, R. (1991). Adolescent coping: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boys and girls cop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4(2), 119-133.
    Barki, H., & Hartwick, J. (2001).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its management in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Mis Quarterly, 25(2).
    Hirschi, T. (1983). Causes of delinquency, 196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Hwang, K. K. (1998). Guanxi and mientze: Conflict resolution in Chinese societ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7, 17-42.
    Juvonen, J., & Graham, S. (Eds.). (2001). Peer harassment in school: The plight of the vulnerable and victimized. Guilford Press.
    Jew, C. L., Green, K. E., & Kroger, J. (1999).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resilienc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Lopez, C., & DuBois, D. L. (2005). Peer victimization and rejection: Investigation of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effects on emotional, behavior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in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4(1), 25-36.
    Losoya, S., Eisenberg, N., & Fabes, R. A. (1998). Development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cop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22(2), 287-313.
    Lu, L. T. (2006).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y between foreign and local partners in joint ventures in China.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8(1), 236-240.
    Martin, A. J., & Marsh, H. W. (2008). Academic buoyancy: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everyday academic resilience.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6(1),
    53-83.
    Marsella, A. J., Shizuru, L., Brennan, J., & Kameoka, V. (1981). Depression and body imag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2(3), 360-371.
    Meier, S. T., & Schmeck, R. R. (1985). The burned-out college student: A descriptive profil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Morrell, P. D., & Lederman, N. G. (1998).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School and
    Classroom Science: Are They Independent Phenomena?.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8(2), 76-83.
    Noakes, M. A., & Rinaldi, C. M. (2006).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er conflic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35(6), 881-891.
    Owens, L., Daly, A., & Slee, P. (2005). Sex and age differences in victimis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among adolescents in a South Australian school.Aggressive behavior, 31(1), 1-12.
    Pondy, L. R. (1967).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Concepts and model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2(2), 296-320.
    Rahim, M. A. (1983).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 109(2), 189-199.
    Raygor, A. L., & Wark, D. M. (1970). Systems for study. New York : McGraw-Hill.
    Robbins, S. J. (199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Scott, W. A. (1968). Attitude measurement.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2, 204-273.
    Telese, J. A. (1997). Hispanic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Mathematics and Their Classroom Experience.
    Thomas, K. W. (1976). 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Chicago: Rand McNaiiy.
    Thomas, K. W. (1992). 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Reflections and updat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3(3), 265-274.
    Ting-Toomey, S. (1988). A face negotiation theory. Theor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47-92.
    Vandell, D. L., & Hembree, S. E. (1994). Peer social status and friendship: Independent
    contributors to children's soci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1982-), 461-477.
    Weinstein, C. E. (1982). Training students to use elabor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 301–311.
    Youngman, M. B. (1979). Assessing behavioral adjustment to school.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 Psychology, 49, 258-26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