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揚 Tsai, Yang |
---|---|
論文名稱: |
青少年運動代表隊參與經驗對女性成年早期運動習慣之影響 The experience in school sports team influences exercise habits in early stage of woman adulthood |
指導教授: |
李晶
Li, 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9 |
中文關鍵詞: | 青少年 、運動代表隊 、運動習慣 、成年人早期 |
英文關鍵詞: | teenager, exercise habits, school sport teams, early stage of adulthood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58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3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運動對青少年的生涯發展影響重大,根據過去研究,運動代表隊的參與經驗不僅對青少年的生涯發展有正向發展,也會對其未來的運動行為造成影響。本文旨在探討青少年時期運動代表隊的參與經驗如何對其生長到成年人早期時的運動習慣造成影響,透過文獻、檔案分析瞭解青少年參與運動代表隊的情形與成年人早期發展與運動習慣的情形,再藉由深度訪談現在年齡屬於成年人早期 (24-35歲)、青少年時期曾經參與學校運動代表隊且為體育資優生者,來瞭解過去的運動代表隊經驗與現在運動習慣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結論如下:
一、青少年參與運動代表隊主要為對運動本身感到興趣;參與經驗包含日常訓練、隊員相處經驗與競賽經驗;運動代表隊參與經驗對青少年正面影響為身體健康與體能良好、自信心的提升以及促進社會適應能力;負面影響為訓練造成生理上壓力與運動傷害,競爭關係造成心理壓力與人際關係問題。
二、成年人早期生涯角色的扮演會影響運動習慣的改變,由學生到工作者是六位研究參與者成年人早期運動習慣改變的轉捩點。
三、青少年運動代表隊參與經驗對成年人早期生涯角色中的休閒者與工作者有影響;對於運動習慣的影響在於運動的參與動機、運動項目與強度。
本研究結果建議在推廣運動代表隊、發展競技運動的同時,也應兼顧青少年的身心與社會面的均衡發展、由工作環境提供或製造更多運動機會提高工作者運動頻率與加強專業運動教練的教育訓練。
Adolescence is the important transition period in lifetime; teenagers are facing rapid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participation of teenager sport teams would cause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ion in their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sport teams, early adult development career, role-playing would also affect their exercise habit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how the experiences of school sport teams influence on the exercise habits in early stage of adulthood. This research conducted literature review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participation of teenager sport teams.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retrospective interview were applied to discuss the situation of early stage adult’s development and their exercise habits.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focus on early stage of adults (24-35 years old), who used to participate in school sports teams but also was elite athle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1) The participation of sport teams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among 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teenagers.
(2) Early adult development career and role-playing would affect the alternative of exercise habits. The turning point of exercise habits of six subjects is from student to worker. (3) The participation of teenager sport teams influence leisurite and worker in early stage of adults, especially the participation and motivation of exercise, and exercise intensity in exercise habits. The three suggestions of this study are that: (1) As developing of sport teams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th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adaptation of teenagers should put into concern simultaneously. (2) Providing of increasing the opportunities of exercise through work environment. (3)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sport coach.
一、中文文獻
王宗吉 (2001)。從社會學觀點論運動與休閒教育。回饋,58,6-10。
中國社會科研究院 (2012)。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方進隆 (1991)。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漢文書局。
世界衛生組織 (2002)。世界衛生日。取自http://www.who.int/world-health-day/previous/2002/en/#
世界衛生組織 (2015)。青少年衛生。取自http://www.who.int/topics/adolescent_health/zh/
包德明 (1989)。學校體育與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江宗麟、朱真儀、林貴福 (2011)。運動經驗對運動強度自覺能力的影響。文化體育學刊,(13),21-27.
行政院青少年輔導委員會 (1995)。青少年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
周美珍 (2002)。國小學童運動選手與非運動選手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呂小麗 (2008)。體育運動對大學生人際關係的影響。湖北體育科技,27 (5),523-524。
林幸臺 (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五南。
林志坤 (2008)。臺北市國民中學學生騎乘自行車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佩芬 (2007)。企業的競爭力來自員工健康管理。工業技術與資訊,24-25。
法務部 (2015)。中華民國民法。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B0000001
吳芝儀 (2006)。生涯探索與規劃。臺北市:濤石。
吳佳珍 (2013)。拯救枯竭靈感的出走技巧。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149)。
吳萬福 (2003)。新運動心理。臺北市:師苑。
李惠加 (1997)。青少年發展。臺北市:心理。
李松宜、李松遠、蔡承宏 (2009)。 高中職羽球代表隊選手課業壓力與學校適應之關係,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8,165-176。
李淑玲 (2003)。大學運動代表隊學生挫折經驗之研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8),157-167。
波士特線上市調網 (2009) 。您目前生活最大的壓力來源為何?。取自http://www.pollster.com.tw/Aboutlook/lookview_item.aspx?ms_sn=116
邱淑提 (2014)。長期不運動罹癌風險增。 (2014,8月18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mag/life/printpage.jsp?f_ART_ID=530412
柯永河 (1994)。習慣心理學 (理論篇) 。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柯永河 (1997)。習慣心理學 (歷史篇) 。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柯永河 (2001)。習慣心理學 (辨識篇上、下) 。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柯永河 (2005)。習慣心理學之應用於測驗與評量。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 (3),1-26。
洪詩婷 (2011)。公立高中教師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教師會會員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煌佳 (2001)。休閒運動體驗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初探。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9,249-258。
洪鳳儀 (2002)。生涯規劃。臺北市:揚智文化。
胡巧欣、林正常、吳一德 (2003)。職場員工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花蓮縣林 務局為例。大專體育學刊,5 (1) ,39-48。
胡幼慧、姚美華 (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 (主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臺北市:巨流。
夏欣 (2006)。好習慣決定好命運。臺北市:知青頻道。
高毓秀 (2002)。職場員工運動行為改變計劃之實驗研究-跨理論模式之應用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袁倫欽 (2012)。成年早期子女經歷父母罹癌對親子間親密關係與生活品質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莊翠玉 (1996)。運動績優生就讀大專院校一般科系之學校適應情況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康世平、康正男、余育蘋、胡林煥 (2009)。國立臺灣大學運動場館使用現況調查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14,9-20。
康思平 (2001)。國民中學行政兼職教師角色衝突與工作士氣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文心 (1992)。布魯納的「學習興趣」教育觀點述評。現代教育,7 (28),157-162。
陳文長 (1998)。休閒運動與體育教學。國民體育季刊,27 (3),43-51。
陳怡帆 (2009)。游泳運動績優生就讀體育/非體育科系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南琦 (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未 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陳俊忠 (2010)。上班族的健康管理—健康與體適促進。研習論壇,110,12-23。
陳凱婷 (2014)。好習慣養成要多久?。取自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17456/?act=
陳麗蘋 (2004)。大專校院女性參與運動校隊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大昌 (2003)。學校代表隊組訓。學校體育,13 (2),39-44。
張添洲 (1993)。生涯發展與規劃。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體育署 (2004)。學校體育發展中程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署 (2013)。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署 (2014) 。各族群的運動健身秘笈。取自http://www.sa.gov.tw/wSite/ct?xItem=12158&ctNode=1308&mp=11/
教育部 (2014)。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聘任管理辦法。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H0120036
教育部體育署 (2015)。運動城市調查。臺北市:教育部。
許小平 (2009)。有氧運動與減肥。長治學院學報,26 (2),46-48。
許志祥 (2004)。新竹地區大專院校對排球代表隊支持度之探討。排球教練科學,(4),38-48。
黃迺毓 (1999)。家庭教育。臺北市:五南。
黃金福、蔡佩如、詹淑芬 (2005) 。成年早期與生涯發展之意義〔電子版〕。網路社會研究期刊,(49)。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9/49-53.htm
黃惠如 (2012)。改變孩子一生的5個習慣。康健雜誌,161,142-152。
黃朝貴 (2015)。論習慣對犯罪構成要件之影響。法令月刊,66 (3),75-90。
黃富順 (2002)。成人學習。臺北市:五南。
黃瑞琴 (2003)。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黃銘順 (2005)。苗栗縣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黃德祥 (譯) (2006)。青少年心理學:青少年的發展、多樣性、脈絡與應用。臺北市:心理。(Lerner, R. M. ,2006)
黃曉箴 (2012)。大專學生運動團隊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運動行為之影響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耀宗、張永朋 (2008)。習慣與行為對過去意圖的影響。大專體育學術專刊,403-409。
黃耀宗 (2009)。探討意圖與行為的關係及影響兩者之間關係的因素。中華體育季刊,23 (1) ,80-88。
溫啟邦 (2014) 。長期不運動罹癌風險增。 (2014,8月18日)。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mag/life/printpage.jsp?f_ART_ID=530412
楊亮梅、陳俊民 (2014) 。大學階段體育課程與道德發展促進。成大體育,46 (2),1-16。
運動城市調查-運動意識提升103年規律運動人口再成長。(2014,12月11日)。麗臺運 動報,綜合。取自http://www.ltsports.com.tw/other/complex/108200-103
葉憲清 (2005)。學校體育行政。臺北:師大書苑。
葉憲清 (1997)。建立學校運動教練制度之芻議。國民體育季刊,26 (4) ,36-44。
賈凡、步國財 (2009)。探討現今學校運動教練基本專業能力與發展。休閒保健期刊,(1),
77-84。
臺灣綜合大學系統 (2015)。104 學年度學士班運動績優學生聯合招生簡章。取自 https://elitesports.tcus.edu.tw/upload/104announcement.pdf
劉玉玲 (2002)。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劉耘孜 (2014)。運動習慣對工作產生的正向效果:工作中旺盛活力模式的延伸。中原大 學,桃園市。
蔡昆霖、吳萬福 (1999)。競技運動教練的重要性。大專體育,41,131-134。
蔡添元 (2006)。國小學童休閒運動滿意度對親子關係與幸福感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惠君 (2003)。成年人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研究─以高雄縣鳳山市五甲地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鄭玉波、黃宗樂 (2008)。民法總則。臺北市:三民。
鄭玉波、黃宗樂 (2011)。民法總則。臺北市:三民。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4)。102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取自http://health99.hpa.gov.tw/ Hot_News/h_NewsDetailN.aspx?TopIcNo=700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4) 。推廣全民運動,健康是財富之本。取自http://www.hpa. gov.tw/Bhpnet/Web/News/News.aspx?No=201408180001
衛生福利部 (2015)。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
LawAll.aspx?PCode=D005000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5) 。103年臺灣運動地圖 7成6的15歲以上國人未達身體活動建議量。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PDA/Detail.aspx?f_list_no=7&fod_list
_no=5311&doc_no=49051
聯合國 (2003)。國際運動年。取自https://www.un.org/sport2005/
謝佳男 (2001)。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明君 (2003)。以習慣的觀點探討因應、情緒與拖延行為的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謝煜廷 (2003)。自評下個人與組織良好工作習慣與績效競爭力相關之探討 (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榮豐 (1999)。田徑選手參與動機與生活型態之研究:以參加大專運動會選手為例。臺北市:華泰。
戴怡君、謝秉廷 (2015)。多運動或改變生活型態有助心理健康。取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http://www2.jtf.org.tw/psyche/sportrelief/more-19.php
顏君彰、黃振興 (2004)。探討二十一世紀運動教練員工作內涵之重要性。屏師運動科學學刊,創刊號,125-135。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陳淑美 (1998) 。發展心理學。臺北市:桂冠。
蘇俊賢 (2002)。運動與健康。臺北市:品度。
龍炳峰 (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29, 81-91。
鍾月圓 (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瑋 (2010) 。淺議習慣養成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取http://down.hi138.com/
jiaoyuxue/jiaoyulilun/201006/234793.asp
聯合國 (2003)。國際運動年。取自https://www.un.org/sport2005/
顏瑋儀 (2007)。大學社團領導經驗對成年人早期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怡君、謝秉廷 (2015)。多運動或改變生活型態有助心理健康。取自http://www2.jtf.org.tw/psyche/sportrelief/more-19.php
關鴻羽 (2003)。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北京市:新世界。
羅美惠 (1999)。附錄。載於陳如山、黃慈 (主編),成長與學習 (115-117)。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研究處。
續志紅 (2004)。淺談體育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延安教育學院學報,18 (4), 77-78。
二、英文文獻
Buffett, W. & Gates, B. (1999). The Road to Success. 取自http://www.inc.com/justin-bariso/ the-road-to-success-an-interview-with-bill-gates-and-warren-buffet.html
Bucher, A. C. (1971).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 including athletic. Saint Louis, MI:The C. V.Mosby Company.
Caspersen, 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 (2) , 126.
Cardinal, B. J. (1997). Construct validity of stages of change for exercis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2 (1) , 68-74.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Farmer, R. B., & Sundberg, N. D. (1986) . Boredom proneness: The development and correlates of a new sca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0, 4-17.
Frey, J. H., & Eitzen, D. S. (1991). Sport and socie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7, 503-522.
Geiwitz, P. J. (1966). Structure of boredo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 (5) , 592.
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L. D., & Biddle, S. J. H. (2002).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in physical activity: Predictive valid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dditional variabl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4, 3-32.
McKeachie, W. J. (1976). Psychology in America's bicentennial year. American Psychologist, 31(12), 819.
Ouellette, J. A., & Wood, W. (1998). Habit and intention in everyday life: the multiple processes by which past behavior predicts future behavior.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4 (1) ,54.
Shaffer, L.F. & Shoben, E.J. (1956). The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A dynamic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and mental hygiene. Boston, MA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Super, D. E. (198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 (3) , 282-298.
Super, D. E. (1984). 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 In D.Brown, L. brooks, & Associate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Watson, J.B (1919). Psychology: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behavioris. Philadelphia, PA : Lippincott.
Wolpe, J. (1973). The practice of behavior therapy. New York :Pergamon Press,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