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馮雯琳
Feng, Wen-Lin
論文名稱: 微物抒寫—馮雯琳彩墨創作論述
Emotional and Memorial Depiction of Tiny Objects—the Discourse of Feng Wen-Lin's Color Ink Paintings
指導教授: 孫翼華
Sun, Yi-Hua
口試委員: 莊連東
Chuang, Lien-Tung
吳宥鋅
Wu, Yeou-Xin
李貞慧
Li, Chen-Hui
吳恭瑞
Wu, Kung-Jui
孫翼華
Sun, Yi-Hua
口試日期: 2023/07/20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3
中文關鍵詞: 微物心象風景意識流潑墨融合工筆彩墨創作抒寫式繪畫
英文關鍵詞: Tiny Objects, Imaginary,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Splash Ink with Realistic, Color Ink Paintings, Lyrical Writing and Painting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內容分析法文獻分析圖像符號分析創作作品解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44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7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為馮雯琳彩墨作品論述及相關學理研究,透過創作回溯自身生命經驗,探討物件作為創作素材的緣由,從中推敲出背後的心理、哲學、美感等特殊審美經驗。以自然、微物作為心靈抒寫之意象創作,延續這些時間遺留物永恆的存在價值,從奔放地瞬息潑灑,到沉著良久的記憶、思緒梳理,在碎片式的殘影中追尋生命的完形訴說人、物、我的關係與連結。
    本文分六大部分,第一章為緒論,敘述筆者研究動機、目的、內容方法,與本文提及之重要名詞解釋。第二章從心理學與哲學角度探討物我之間的關係,以及微物造境的時空向度。第三章論述心靈符號的意象構成與重整,提及意識流及記述式繪畫表現手法,並列舉相關藝術作品甫以說明。第四章為個人創作理念與表現形式,探討「抒寫式繪畫創作、「潑墨融合工筆技法」、「幽微空間經營」、「水墨複合媒材創作及應用」。第五章進行個別作品分述。第六章結論。

    This thesis is a discussion of Feng, Wen-Lin's color ink paintings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Through creation, I look back at my own life experience, discusse the reasons why these objects are used as creative materials, from which I deduce the special aesthetic experience behind them such as psychological, philosophical, and aesthetics senses. The image creation with nature and tiny things as the soul expresses the eternal existence value of these relics of time, from the unrestrained and instantaneous splashing, to the long-lasting memories and thought combing, tracing the gestalt of life in the fragmented afterimages Tell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and connec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objects, and me.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describes the author's motivation, purpose, content, method, and the explanation of important terms mentioned in this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 and me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as well as the time-space extension of tiny-object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image formation and reformation, mentions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nd narrative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lists related works of art for illustr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personal creative concepts and forms of expression, discussing lyrical writing and painting, splash ink with realistic technique, subtle space manage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 ink paintings composite media.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individual works.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謝 辭 i 摘 要 iii Abstract iii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2 第二章 物我關係之微物造境 15 第一節 物我之間的心理連結 15 第二節 物與我的審美經驗 23 第三節 微縮世界的夢想天堂 28 第三章 心靈抒寫的意象構成 39 第一節 意識流筆下的光影植繪 40 第二節 混沌的意識顯影 51 第三節 心理的重整 57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表現形式 67 第一節 抒寫式繪畫 67 第二節 潑墨融合工筆之創作風格探索 83 第三節 幽微空間經營 91 第四節 水墨複合媒材及應用 94 第五章 作品解析 101 第一節 《霧光之息》系列 102 第二節 《Neverland》系列 130 第三節 《Home》系列 142 第四節 《歲月的微光》系列 162 第六章 結論 205 參考文獻 209

    一、 中文專書
    王明居,《模糊藝術論》,中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朱光潛,《談美》,新北市:新潮社文化,2019
    朱伯雄 ,《拉斐爾前派與象徵主義美術》,臺北市:藝術家,2003
    李佩玲,《觀美如霧:一種觀看的框架》,臺北市:田園城市,2004
    邢益玲,《藝術鑑賞:導覽與入門》,新北市:新文京,2002
    呂旭亞,《公主走進黑森林:榮格取向的童話分析》,新北市:心靈工坊,2017
    何懷碩,《繪畫獨白》,臺北市:圓神,1987
    吳國盛,《時間的觀念》,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季旭昇,《淮南子》,臺北市:商周,2010
    洪敏秀、陳正芳,《經典解碼〈文學作品讀法系列10〉意識流.魔幻寫實主義》,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
    洪如玉、陳惠青,黃之棟、黃瑞祺主編,《綠色思潮與環境政治—生態現象學初探:梅洛龐帝的自然觀》,新北市:碩亞數碼科技,2014
    馬美信譯註,《莊子》,臺中市:暢談,2003
    高宣揚,《傅科的生存美學》,臺北市:五南圖書,2004
    孫翼華,《轉識為美:孫翼華水墨創作中的詩學視域與意識指涉》,臺北市:麋研筆墨,2018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市:如果,2008
    張道一主編,《中國女紅—母親的藝術》,臺北市:漢聲雜誌,1998
    傅佩榮,《西方哲學心靈.第一卷》,新北市:立緒文化,2014
    傅佩榮,《西方哲學心靈.第二卷》,新北市:立緒文化,2014
    黃可萱,《藝術100關鍵詞》,新北市:華滋,2020
    梁翠梅,《藝術治療—身心靈合一之道》,臺北市:華都文化,2011
    新形象出版編輯部編著 ,《西洋美術史》,新北市:北興圖書,1992
    道濟,《石濤畫語錄》,中國:人民美術,2016
    歐陽中實、鄭曉華、駱江,《藝術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2007
    謝鴻鈞,《臺灣當代美術大系:陰性.酷語》,臺北市:藝術家,2003
    鐘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上:潛意識與永恆少年》,新北市:楓樹林,2021

    二、翻譯類書
    安東尼.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 Exupéry),墨丸譯,《小王子》,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20
    卡爾.榮格(Carl 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新北市:立緒文化,2013
    卡爾.榮格(Carl G. Jung),莊仲黎譯,《榮格論自我與無意識》,臺北市:商周,2019
    卡爾.榮格(Carl G. Jung),莊仲黎譯,《榮格論心理類型》,臺北市:商周
    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 Winnicott),朱恩伶譯,《遊戲與現實》,臺北市:心靈工坊,2017
    杜威.德拉伊斯瑪(Douwe Draaisma),張朝霞譯,《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臺北市:漫遊者文化,2013
    加斯東.巴謝拉(Gaston Bachelard),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新北市:張老師文化,2003
    詹姆斯.馬修.巴利(James Matthew Barrie),郭庭瑄譯,《彼得潘》,臺北市:愛米粒出版,2017
    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時報文化,1997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吳莉君譯,《我們在此相遇》,臺北市:麥田,2017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市:麥田,2010
    約翰.布睿格(John Briggs)、大衛.皮特(F. David Peat),姜靜繪譯,《亂中求序—混沌理論的永恆智慧》,臺北市:先覺,2000
    約翰.哈維(John Harvey),謝忍翾譯,《黑色的故事:徹底改變人類文明史的顏色》,臺北市:時報文化,2016
    梅洛龐帝(Maurice Merleau–Ponty),龔卓軍譯,《眼與心》,臺北市:典藏藝術,2007
    米蘭達.布魯斯.麥特福德(Miranda Bruce–Mitford)、菲利普.威爾金森(Philip Wilkinson),李時芬、林淑媚譯,《符號與象徵:圖解世界的祕密》,臺北市:時報文化,2009
    格雷戈里.漢默頓(N. Gregory Hamilton, M.D), 楊添圍、周仁宇譯,《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靈工坊,2013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張家綺譯,《拒絕誘惑的唯一方式,就是向它臣服:王爾德妙語錄》,新北市:八旗文化,2015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汪耀進、武佩榮譯,《戀人絮語》,臺北市:桂冠圖書,1998
    魯道夫.安海姆(Rudolf Arnheim),李長俊譯,《視覺藝術心理學》,臺北市:雄獅圖書,1985
    賽門.家菲爾(Simon Garfield),吳芠譯,《艾菲爾鐵塔到底能縮多小:一部知識豐富、熱情洋溢的人類微縮文化史×模型博物誌》,新北市:木馬文化,2020
    史帝芬.米契爾、瑪格麗特.布萊克(Stephen A. Mitchell & Margaret J. Black),白美正譯,《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臺北市:心靈工坊,2020
    史蒂芬妮・史塔爾(Stefanie Stahl),王榮輝譯,《童年的傷,情緒都知道》,臺北市:時報文化,2018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市:商鼎文化,1991
    泰莎雷達(Tessa Dalley)等著, 陳鳴譯,《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遠流,1995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陳惠華譯,《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臺北市:志文,2006
    沃夫岡.柯勒(Wolfgane Köhler),李姍姍譯,《完形心理學》,臺北市:桂冠,1998
    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isky),吳瑪俐譯,《藝術的精神性》,臺北市:藝術家,1985
    魯米(Rumi),梁永安譯,《在春天走進果園》,新北市:立緒文化,2001
    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張熾恆譯,《布雷克詩選》,臺北市:書林,2007
    大西克禮, 王向遠譯,《日本美學2:幽玄:薄明之森》,新北市:不二家,2018
    山中康裕 ,邱敏麗、陳美瑛譯,《沙遊療法與表現療法》,臺北市:心靈工坊,2004
    本居宣長,王向遠譯,《日本物哀》,臺北市:吉林,2010
    谷崎潤一郎,李尚霖譯,《陰翳禮讚》,臺北市:臉譜出版;城邦文化,2009
    李御寧,陳心慧譯,《日本人的「縮小」意識》,新北市:遠足文化,2019
    杉浦康平,莊伯和譯,《亞洲的圖像世界—萬物照應劇場》,臺北市:雄獅圖書,1998
    杉浦康平,李建華、楊晶譯,《造型的誕生—圖像宇宙論》,臺北市:雄獅圖書,2000
    岡田尊司,邱香凝譯,《依戀障礙—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臺北市:聯合文學,2016
    柳宗悅,侯詠馨譯,《和紙之美:柳宗悅給惜物者、巨匠的生活美學態度》,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2017
    清少納言,林文月譯,《枕草子》,臺北市:洪範書店,2012

    三、外文專書
    Carl Gustav Jung(1973). C.G. Jung Letters, Vol. 1: 1906–195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erleau–Ponty Mauric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Colin Smith.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2.
    日本美智子上皇后(みちこ, Michiko),《架橋》, SUEMORI BOOKS,1998。

    四、學術論文/期刊
    林洪錢,《拾光.機器:記憶空間的絕對之境》,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2017
    林淑女,《水光花影——花自芳菲水自流:林淑女水墨創作與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7
    陳建發,《當代水墨畫圖像創作表現的黑白語意結構探索》,紀念辛亥100週年兩岸百家大展—學術研討會論文,2011
    游雅蘭,《內在風景—另一種「自然」》,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4
    羅文欣,《隱隱積疊.未明的絮語》,臺中市: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6

    五、作品集
    孫翼華、張玉穎、曾冠樺、馮雯琳,《Andante—行板之詩》,臺北市:亞億藝術空間,201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