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秀容
Wang, Hsiu-jung
論文名稱: 國小台語教學與課程設計
Taiwanes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Curriculum Designs in Elementary Schools
指導教授: 李勤岸
Li, Khin-Huan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2
中文關鍵詞: 台語課程美學美感經驗國小及幼兒園台語教學語言教育閩南語教學
英文關鍵詞: Taiwanese aesthetic curriculum, aesthetic experience, elementary and kindergarten Taiwanese pedagogic, language education, Taiwanese teach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06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9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小台語教學與課程設計
    摘要
    本論文第一章是緒論,第二章是文獻探討,第三章為研究設計與實施,第四章為台語課程的規畫與實踐美感分析,第五章為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探討國小台語教學與課程設計,先進行92所國小台語教學現況、教學人員不願擔任台語課之原因探討,並整理台語教學所面臨的疑難與困境是「拼音、台語專業知識不足、不習慣台語漢字」。先以「熱汽球比喻」探討美感經驗與語言政策、學校活動、社區支持、學生興趣、教師成就及家長需求的關係,進而採用課程美學探究取向之教育批評方法,分析偏鄉小型學校低年級狄米(化名)老師、都會大型學校中年級鍾珊(化名)老師、郊區中型學校高年級高晴(化名)老師和國小附設幼兒園游詩(化名)老師等四位經教育主管單位評鑑公告之台語績優教師的台語課教學歷程之美感經驗與實踐,以了解台語教學如何在有限的授課時數和不被重視的社會氛圍下,進行具藝術美感的有效教學,並教出台語的美。也分析四位績優教師如何透過台語課之動態生成的師生互動和教學技巧,陪伴學生調和理性與感性,以達覺察、和諧與統一。最後以量化兼質化的學生問卷,了解課程實效及學生感知。
    本研究彙整長達半年的課程觀察及訪談,包含不同區域規模、各學習階段、銜接幼兒園台語教學之美感分析與策略,可提供實務教學參考。也獲致結論,在無法增加台語授課時數的情況下,台語教學應以師資為主導,重視師生互動的美感體驗,課程計畫應以教出台語的美為目標,以學生為中心設計結合生活之轉化融入的課程。專業而有美感的師生互動才是台語教學成敗的關鍵。本研究依結論提出對全面課程教學、教育主管部局處單位、學校社區家長、現職教師與支援工作人員、學生、教材出版社、台文系所及未來台語教學與課程設計研究的建議。

    關鍵字:
    台語課程美學、美感經驗、國小及幼兒園台語教學、語言教育、閩南語教學

    Taiwanes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Curriculum Designs in Elementary Schools
    Abstract
    This research on Taiwanes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Curriculum Designs in Elementary Schools firstly has a broad investigation on the reasons why teachers have been afraid of teaching Taiwanese or why they are anxious while working on Taiwanese curriculum. Then the research has a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difficulties, problems, and misunderstandings from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and schools. This research thus accordingly also provides a ’hot balloon’ explanation that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language policies, school activities, community supporting, interests or motivation aroused from students, achievement developed in teachers, and parents’ practical consideration. Students would like to be more involved in Taiwanese classes on the reasons of being touched with their teachers who are enthusiastic and thoughtful about what they need. But the research also has an announcement that teaching what Taiwanese is and how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it is will be the core-value to make Taiwanese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more successful and aesthetic.
    Field investigation in four schools, including 3-to-12-year-old students for a semester, is on the purpose to find out how teachers develop a happy, effective, and aesthetic Taiwanese learning under the limitation of one-hour period.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eachers with willingness, confidence, and enthusiasm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aiwanese could conquer the lacks in skills because that kids are attracted at the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aiwanese in class more and they will finally learn Taiwanese up through aesthetic experiences associated with their lives. In short, teachers as the pivots are basically willing to teach Taiwanese, but they eagerly need more teaching training, a justice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y, and a long-term teaching support to help them teach happily, confidently, and aesthetically.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as well in this dissertation.

    Keywords:
    Taiwanese aesthetic curriculum, aesthetic experience, elementary and kindergarten Taiwanese pedagogic, language education, Taiwanese teaching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動機 6 壹、研究背景 6 一、從訪視輔導的經驗說起 6 二、教師裹足不前的原因探討 11 三、學校台語教學困境原因探討 12 (一)小型學校 12 (二)中型學校 14 (三)大型學校 16 四、提昇台語課程教學的熱汽球比喻 21 (一)熱汽球可飛的因素 22 1.要有想飛的心意 22 2.要有持續的動力 23 3.要有多彩的球體 23 4.要有優良的技術 23 5.要有穩定的風速 24 6.要有廣大的空間 24 7.要有經費的支援 24 8.要有專業的維修 25 (二)熱汽球不可飛的因素 25 1.缺乏夢想美無法快樂啟航 25 2.缺乏動力美無法永續遠航 26 3.缺乏技術美無法安全定航 26 4.缺乏檢測美無法提昇續航 26 貳、研究動機 27 一、來自基層學校的聲音 27 二、來自上層政策的努力 28 三、來自中層輔導的省思 3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釋義 34 壹、研究範圍 34 一、以課程美學探究取向理論基礎探討台語課程教學的困境 34 二、以教育批評探究優良教師的台語教學 34 貳、名詞釋義 35 一、國小 35 二、台語教學 35 三、課程 35 四、課程設計 35 第四節 研究架構、歷程與研究限制 36 壹、研究架構 36 貳、研究歷程 36 一、計畫 36 二、進入現場 39 三、持續蒐集理論與經驗資料 40 (一)理論資料收集 40 (二)經驗資料收集 41 1.博多稿編號 42 (1) 偏鄉小型小學低年級 42 (2) 都會大型小學中年級 43 (3) 郊區中型小學高年級 43 (4) 小學附設幼兒園 44 2.博多稿份數與訪談次數 45 3.上課影音檔案數 45 4.學生晤談次數 46 5.研究對象晤談次數 46 (三)其他資料的收集 48 四、終止資料蒐集 50 五、撰寫論文 50 參、研究限制 50 一、參考文獻需持續延伸及深化閱讀 51 二、入班參與觀察之諸多變化需排除 51 三、研究對象之課務與職務具變數 52 四、偏鄉學校恐有少子化威脅 52 五、研究者交通、體力及時間管理具考驗 52 六、探究對象之部分資料可能會重覆 53 七、課程觀察記錄表可能會調整或增加 53 八、設計訪談記錄表或問卷可能會調整或增加 5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4 第一節 課程美學概念 54 壹、美感經驗 54 貳、教學藝術 56 參、結合的理論架構 59 第二節 轉向有美感體驗的教學 60 壹、料理與教學的比喻 60 貳、有美感的有效教學 61 參、台語教學與課程設計 62 肆、台語的美與趣味 65 一、台語具高雅文化的讀音 67 (一)音樂性 67 (二)文白音 68 (三)一句多義 68 (四)南北腔和方音用詞差異 69 (五)外來語 70 (六)古詩呤唱 70 (七)吉祥話四句聯和七字仔 71 (八)具有童趣的口頭文學 72 二、台語具古老典雅的漢字 7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7 第一節 研究對象 77 壹、個案學校的選擇 77 一、多元融合的大縣市 77 二、穩定發展的現職師資 77 三、班班開課的國小台語課 78 四、不同規模的學校類型、學習階段、學習型態 78 貳、個案研究類型的決定 79 一、指導員到校輔導訪視規畫 79 二、訪視績優學校的優質台語教師 80 第二節 資料蒐集的方法 81 壹、參與觀察 81 一、觀察時間 81 二、觀察範圍與方式 81 貳、訪談 82 一、訪談對象 82 二、訪談內容及方式 83 參、文件分析 83 第三節 資料處理 84 壹、資料編碼管理 84 貳、資料整理與分析 84 一、改善部份與整體的關聯性 85 二、降低自然情境的影響 86 三、擴充樣本數 86 第四節 研究效度的建立 87 壹、結構確認(structure corroboration) 87 貳、共識的效度(consensual validation) 87 參、參照的適切(referential adequacy) 87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推論的處理 88 壹、研究倫理的處理 88 一、取得同意 88 二、保密 88 三、中途退出 88 貳、研究推論的處理 88 一、研究對象訪談 88 二、學生訪談 89 三、社區家長的訪談或意見 89 四、多元成果展現 90 五、對應學校輔導訪視 90 第四章 台語課程的規畫與實踐美感分析 91 第一節偏鄉小型學校低年級狄米老師的台語課 91 壹、狄米老師的學校發展概況 91 貳、狄米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藝術 91 一、課程計畫的轉化與增能 96 二、教學環境設計 98 三、教材教具 100 四、教學方法 102 五、學習評量 104 六、狄米老師的台語課程教學歷程之美感分析 104 (一)教學準備 105 1. 教室默契和守則 105 2. 和學生的美感距離 107 3. 守時 108 (二)學生關照 108 1. 對學生的尊重和全面關照 105 2. 對學生的鼓勵 109 3. 有幽默感 111 4. 忽略小事 112 5. 對學生的體貼和提醒 114 6. 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心理 115 (三)教學策略 117 1. 計分方式 117 2. 隨機的分組和抽學生 118 3. 歌舞律動 120 4. 遊戲設計與示範 122 5. 重覆有變化、遊戲求精熟 123 (四)資源連結 125 1. 運用電腦、資訊、影音 125 2. 結合生活 126 3. 聯結家庭和班級 126 七、師生互動的感想 127 八、教學困境解決和省思 128 九、學生對狄米老師的教學問卷調查結果 129 十、綜合討論 137 第二節 都會大型學校中年級鍾珊老師的台語課 138 壹、鍾珊老師的學校發展概況 138 貳、鍾珊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藝術 138 一、課程計畫的轉化與增能 139 二、教學環境設計 141 三、教材教具 142 四、教學方法 143 五、學習評量 145 六、鍾珊老師的台語課程教學歷程之美感分析 148 (一)教學準備 148 1. 教室默契和守則 148 2. 和學生的美感距離 149 3. 守時 149 (二)學生關照 150 1. 對學生的尊重和全面關照 150 2. 對學生的鼓勵 150 3. 有幽默感 150 4. 忽略小事 151 5. 對學生的體貼和提醒 151 6. 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心理 152 (三)教學策略 152 1. 計分方式 152 2. 分組和抽學生 152 3. 歌舞律動 153 4. 遊戲設計與示範 153 5. 重覆有變化、遊戲求精熟 154 (四)資源連結 154 1. 運用電腦、資訊、影音 154 2. 結合生活 155 3. 聯結家庭和班級 155 七、師生互動的感想 156 八、教學困境解決和省思 156 九、學生對狄米老師的教學問卷調查結果 156 十、綜合討論 160 第三節 郊區中型學校高年級高晴老師的台語課 162 壹、高晴老師的學校發展概況 162 貳、高晴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藝術 162 一、課程計畫的轉化與增能 165 二、教學環境設計 168 三、教材教具 170 (一)課本、習作和教學光碟 170 (二)個人補充教材 171 (三)網路搜尋 171 (四)學生自備 171 (五)腦子裡的生活故事和笑話 173 四、教學方法 174 (一)教之前先唸、先猜 174 (二)尊重發音、多播放幾次 175 (三)用故事聊語詞 175 (四)師生一起搞笑對話 177 (五)美聲朗讀 178 (六)有技巧安排或點名同學唸 178 (七)動畫和唱跳 178 (八)把困難變有趣 179 五、學習評量 180 六、高晴老師的台語課程教學歷程之美感分析 181 (一)教學準備 181 1. 教室默契和守則 181 2. 和學生的美感距離 182 3. 守時 182 (二)學生關照 183 1. 對學生的尊重和全面關照 183 2. 對學生的鼓勵 183 3. 有幽默感 185 4. 忽略小事 187 5. 對學生的體貼和提醒 188 6. 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心理 189 (三)教學策略 191 1. 計分方式 191 2. 分組和抽學生 192 3. 歌舞律動 192 4. 遊戲設計與示範 193 5. 重覆有變化、遊戲求精熟 194 (四)資源連結 194 1. 運用電腦、資訊、影音 194 2. 結合生活 195 3. 聯結家庭和班級 197七、師生互動的感想 197 (一)思考對話創意 198 (二)尊重欣賞鼓勵 200 (三)快樂自信愛人 201 八、教學困境解決和省思 203 九、學生對高晴老師的教學問卷調查結果 204 十、綜合討論 209 第四節 國小附設幼兒園游詩老師的台語課 211 壹、游詩老師的學校發展概況與台語推展情形 211 貳、游詩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藝術 212 一、課程計畫的轉化與增能 212 二、教學環境設計 215 三、教材教具 217 四、教學方法 217 五、學習評量 222 六、游詩老師的台語課程教學歷程之美感分析 224 (一)教學準備 224 1. 教室默契和守則 224 2. 和學生的美感距離 225 3. 守時 225 (二)學生關照 226 1. 對學生的尊重和全面關照 226 2. 對學生的鼓勵 226 3. 有幽默感 227 4. 忽略小事 227 5. 對學生的體貼和提醒 227 6. 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心理 228 (三)教學策略 228 1. 計分方式 228 2. 分組和抽學生 228 3. 歌舞律動 228 4. 遊戲設計與示範 229 5. 重覆有變化、遊戲求精熟 229 (四)資源連結 229 1. 運用電腦、資訊、影音 229 2. 結合生活 229 3. 聯結家庭和班級 230 七、師生互動的感想 230 八、教學困境解決和省思 231 九、完整自然融入教學示例 232 十、綜合討論 23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23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39 壹、大部份的教師願意配合政策擔任台語教學,但仍害怕自己專業不足誤人 239 貳、發揮個人特色及專長才能開心且藝術化教台語,但績優教學有共同現象 240 參、分組合作教學或分組競爭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但要經過設計和人員安排 243 肆、教師的台語能力和教學經驗影響台語教學節奏和成就感 244 伍、台語只有一節課不只不夠也影響親師生的心情及效能 245 陸、不同學習階段應有不同教法,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台語課程或教學,但應正視教師主導實踐才是關鍵 246 柒、台語教學缺節教,要用專任多元形式轉化教出台語的美,才能絕地逢生 247 捌、績優台語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均能展現美學實踐的智慧,但不是十全十美 248 玖、開放觀課有利教學覺醒、轉化、成長 249 拾、要教出台語的美和趣味並相信台語比英語更有條件實施「No Chinese」 250 第二節 建議 251 壹、對台語課程教學整體的建議 251 貳、對教育部的建議 252 參、對地方教育局處的建議 253 肆、對社區的建議 254 伍、對學校行政的建議 255 陸、對教師的建議 257 柒、對台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的建議 259 捌、對家長的建議 261 玖、對學生的建議 261 拾、對教材出版的建議 262 拾壹、對台文系所的建議 263 拾貳、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264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266 英文部份 273 網路資料 275   附錄 附錄一101-102學年度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不願意教台語的理由統計表 276 附錄二 新北市101學年度第1學期本土語言指導員到校輔導訪視行程表 289 附錄三 新北市101學年度本土語言指導員到校輔導訪視教師問卷彙整表(之一例) 290 附錄四 研究同意書 291 附錄五 入班參與觀察記錄表(博多稿) 292 附錄六 課後教師訪談記錄表 293 附錄七 行政人員、其他教師或人員訪談記錄 294 附錄八 學生訪談記錄表 295 附錄九 訪視參與觀察記錄及訪談表 296 附錄十-1家長同意書(幼稚園) 297 附錄十-2 家長同意書(低年級) 298 附錄十-3家長同意書(中年級) 299 附錄十-4家長同意書(高年級) 300 附錄十一-1 學生期末問卷(低年級學生) 301 附錄十一-2 學生期末問卷(中、高年級學生) 302   表目錄 表一、新北市101-102學年度校數規模分類統計表 12 表二、1-20班小型學校所遭遇的困境意見反映次數統計表 12 表三、21-60班中型學校所遭遇的困境意見反映次數統計表 14 表四、61班以上大型學校所遭遇的困境意見反映次數統計表 17 表五、各類型學校明顯困境總表 20 表六、研究說明會統整表 38 表七、觀課晤談時間分配表 40 表八、研究者參與學習共同體相關研討會統計表 41 表九、田野調查資料蒐集統計表 42 表十、偏鄉小型小學低年級課程教學日期與博多稿編號對應表 42 表十一、都會大型小學中年級課程教學日期與博多稿編號對應表 43 表十二、郊區中型小學高年級課程教學日期與博多稿編號對應表 43 表十三、小學附設幼兒園課程教學日期與博多稿編號對應表 44 表十四、各類型學校博多稿與教師訪談次數表 45 表十五、各類型學校研究對象之兼任職務及公餘訪談時間說明 45 表十六、從各類型學校及研究對象取得之相關資料彙整表 48 表十七、從各類型學校及研究對象取得相關資料之時間期程 50 表十八、各類型學校班級概況彙整表 51 表十九、新北市各級學校歷年台語開班總數及師資教學節次比例統計表 77 表二十、新北市101學年度台語教學師資類別、資格及授課總節數統計表 78 表廿一、研究對象代號及觀課時間、單元說明表 81 表廿二、研究資料編碼表說明表 84 表廿三、偏鄉小型學校狄米老師調整後實際內容表 96 表廿四、偏鄉小學低年級學生對狄米老師的教學問卷調查結果 129 表廿五、都會大型小學中年級學生對鍾珊老師的教學問卷調查結果 156 表廿六、郊區中型小學高年級學生對高晴老師的教學問卷調查結果 204 表廿七、小學附設幼兒園10學年度第一學期課程計畫和調整 213 表廿八、游詩老師實際的教學週次、內容及主題 215 圖目錄 圖一、提昇台語課程教學的熱汽球 21 圖二、國小台語教學與課程設計研究架構圖 37 圖三、研究歷程簡圖 38 圖四、進入現場之工作場地布置圖 40 圖五、狄米老師的童趣教具示例 100 圖六、偏鄉小型學校狄米老師的甲班學生問卷畫作 135 圖七、偏鄉小型學校狄米老師的乙班學生問卷畫作 136 圖八、鍾珊老師的考卷、寒假作業、筆試、口試情形 146 圖九、都會中型學校鍾珊老師的學生問卷畫作或感想 159 圖十、台語這馬講(金馬獎):「台灣名產」家庭劇演出 172 圖十一、台灣俗諺演劇 179 圖十二、游詩老師的幼兒園之母語教學設計單及學習日誌 221 圖十三、游詩老師的幼兒自然主題學習單 223 圖十四、游詩老師的幼兒節慶主題學習單 223 圖十五-1、教室內的上課 233 圖十五-2、一起完成學習單 233 圖十六-1、白鷺鷥娶新娘 233 圖十六-2、我也有白鷺鷥愛食的魚 233 圖十七-1、排隊去自然教學區 233 圖十七-2、用望眼鏡看其他的水鳥 233 圖十八-1、走河堤真有趣 234 圖十八-2、大班生照顧小班生 234 圖十九-1、停下來聽老師解釋 234 圖十九-2、大家來看白鷺鷥的排泄物 234 圖二十-1、順便去菜園找蝸牛 234 圖二十-2、蝸牛學習單 234 圖二十-3、蒜香藤 234 圖廿一-1、社區校外教學 235 圖廿一-2、社區的志工媽媽 235 圖廿二-1、跟阿媽說我們要「看白鴒鷥」 235 圖廿二-2、路邊玩涼涼的山泉水 235 圖廿三-1、看到白鷺鷥 235 圖廿三-2、回程路上看到雞 235 圖廿四-1、台灣戲曲學校表演 236 圖廿四-2、大家要保護環境 236 圖廿五-1、幼兒舉手搶答 236 圖廿五-2、和演員拍照 236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06,《課程教學的本土化與全球化》,高雄市:復文。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文純 ,1987,〈美學在美感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台北市立美術館館刊》, 第14期,頁52-53。
    王秀容,2014,〈俗麭〉,《教育部電子報》, 第629期,頁1。
    王紅宇譯,1999,《後現代課程觀》,原作者:W.E. Doll, 台北市:桂冠。
    王恭志,1998,〈美感教育的社會學理論之探析〉,《國教輔導》,第37卷第6期,頁7-9。
    王恭志,1998,〈美感教育的哲學理論之探析〉,《教育資料與研究》,第25期,頁62-67。
    王恭志,1999,〈語言藝術與美感教育之探析〉,《教師之友》,第40卷第1期,頁58-63。
    王恭志,2000,〈美感教育的心理學理論之探析〉,《國教新知》,第46期第4卷,頁56-61。
    王連生,1980,〈論生活藝術與美感教育〉,《師友月刊》,第156期,頁5-8。
    王麗倩,2010,〈從音樂動覺的建立發展音樂美感經驗之教學關懷〉,《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4期第1卷,頁41-62。
    王儷潔,2008,〈另類學校教師在教育美學的開展—以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成虹飛 ,2005,專訪,〈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敘說與課程實踐〉,《教育與研究月刊》,130期,頁5-13。
    朱立元、張德興等著,1999,《西方美學通史第七卷:二十世紀美學》,上海:文藝出版社。
    朱光潛 ,1991,《西方美學的源頭》,台北市:金楓。
    朱光潛 ,1991,《談美》,台北市:新潮社。
    池佩娟,2010,〈幼兒生活美感教育班級教學之個案研究—以一個公立幼稚園班級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何育真,2008,〈B. Reimer「美感教育」與D. J. Elliott「實踐哲學」立論分析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博士論文。
    吳俊憲,2009,《本土教育課程改革》,台北市:五南。
    呂枝益 ,2000,〈多元文化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發展〉,《中等教育》,第51卷第3期,頁28-43。
    呂美枝,2005,〈多元文化課程實踐與教師文化經驗的敘說分析〉,《教育與研究月刊》,第130期,頁57-66。
    呂唯琳,2006,〈台南縣市國民小學台語教學實施現況與意見之研究〉,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如密,2003,〈論教學風格的獨特性與多樣性〉,《當代教育論壇》第7期,頁33-36。
    李宛儒,2007,〈一位幼稚園教師實施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台語兒歌為媒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崗,2007,〈尼采與莊子的壯美觀—台灣美感教育的省思〉,台灣師大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李連珠 ,2005,《全語言教育》,台北:心理。
    李雄揮,1979,〈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研究〉,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雅婷 ,2002a,〈課程美學探究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之研究-以國小藝術統整課程之教育批評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雅婷 ,2002b,〈開啟課程探究的美學視窗--以教育鑑賞與批評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47期,頁111-117。
    李雅婷,2002c,〈論課程的後現代樣貌〉,《中等教育》,第53卷第2期,頁16-31。
    李雅婷,2003,〈論藝術統整課程的理論與實踐〉,《中等教育》,第54卷第1期,頁58-71。
    李雅婷 ,2005,〈社會轉化與美感創造--探析社會重建論的課程關懷〉,《課程與教學》,第8卷第2期,頁41-52。
    李雅婷,2007,〈H. Rugg創造性自我表現之課程美學觀點探究〉,《課程與教學》,第10卷第 2期,頁145-159。
    李雅婷,2010,〈美感教育之實踐策略探究:以敘事課程為例〉,《教育學刊》,第35期,頁65-98。
    李雅婷,2011,〈建構美感教育課程發展模式之質性研究〉,《教育研究學報》,第45卷第2期,頁1-28。
    李雅婷、黃筠珮、林于仙、吳珮如、吳哲維,2010,〈美感教育敘事教材發展之旅--以想像力為題〉,《美育》,第173期,頁78-91。
    李澤厚,2001,《美學四講》,台北:三民。
    李勤岸,2015,《台灣話ê文字化kap 文學化》,台南市:開朗。
    周世箴譯,2008,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台北市:聯經。
    周淑卿,2002,〈教師與學生在課程發展歷程中的處境—系統論與概念重建論的觀點〉,《教育研究集刊》,第48卷第1期,頁133-151。
    周淑卿,2005,〈課程的美學探究範疇之建構—當前的問題與未來的方向〉,《課程與教學》,第8卷第2期,頁1-14。
    周淑卿,2011a,〈學習歷程中美感經驗的性質—藝術與科學課堂的探究〉,《課程與教學》,第14卷第1期,頁19-40。
    周淑卿,2011b,〈教學風格與美感經驗的創發〉,收錄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台北市:五南。
    林仁傑,1992,〈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教育研討會後的省思-上〉,《美育》,第27期,頁28-38。
    林月盛,1993,〈杜威的美學與美感教育〉,《現代教育》,第8卷第4期,頁74-81。
    林秀珍,2007,《經驗與教育探微:杜威(John Dewey)教育哲學之詮釋》,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金城、林麗黛,2012,《坪林相褒歌》,新北市:新北市文化局。
    林青津,2004,〈國小視覺藝術美感教育之教學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卿,2009,〈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第3期,頁43-70。
    林淑期,2010,〈國小台語課程漢字教學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逢祺,1998a,〈美感創造與教育藝術〉,《教育研究集刊》,第40期,頁51-72。
    林逢祺,1998b,〈美感經驗與教育〉,《教育研究集刊》,第41期,頁155-170。
    林逢祺、洪仁進,2006,《課程與教育哲學:教育哲學述評(四) 》,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逢祺、洪仁進,2008,《教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台北市:五南。
    林逢祺,2013,〈知覺優先論:教學歷程中的「覺得」和「懂得」〉,《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6卷第3期,頁201-218。
    林進材,2000,《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市:五南。
    林瑞榮 ,2012,〈我國鄉土教育沿革與發展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05 期,頁161-184。
    林筱玲,2010,〈應用美感驗理念於公民科教學之個案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鈺萍 ,2004,〈個案教師教學之賞析:艾斯納教育評鑑與批評模式及其應用〉,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鳳珠,2007,〈Maxine Greene 美感教育觀點之探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姜文閔譯,John Dewey著, 1992,《我們如何思維》(How we think),台北市:五南。
    侯念佐,2001,〈課程發展中的渾沌現象〉,《教育研究資訊》,第9卷第3期,頁52-67。
    柳紅英,2010,〈美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效應〉,《中外教育研究》,第414期,頁133-143。
    施炳華,2001,《行入台語文學的花園》,台南市:真平。
    洪詠善 ,2004,〈美學探究在本土課程研究應用之初探〉,《中等教育》,第55卷第3期,頁112-123。
    洪詠善,2005,〈以美感經驗轉化教學〉,《課程與教學》,第8卷第2期,頁25-40。
    洪詠善,2010,〈教學的美感經驗如何可能〉,《中等教育》,第61卷第4期,頁130-141。
    洪詠善,2012,〈跨域SAS(社會/藝術/科學)美感教育的課程發展〉,《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第29卷第1期,頁55-60。
    洪詠善,2008,〈美感經驗觀點的教學再概念化〉,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詠善 ,2010,〈教學藝術之意蘊與陶養〉,收錄於黃政傑主編,《教學藝術》,台北市:五南。
    洪詠善,2011,〈課程與教學中美感經驗的探究與建構經典研讀講義:a/r/tography〉,國家教育研究院,未出版。
    范信賢 ,2005,〈敘說課程實踐的故事--一種敘事性觀看教師經驗的方式〉,《教育研究》,第130期,頁45-55。
    徐世瑜,1998,〈課程與教學決定歷程中的要素分析〉,《課程與教學》,第1卷第4期,頁1-12。
    徐玉婷,2012,〈表演藝術課程對國中生美感教育影響之研究--以宜蘭縣羅東國中舞蹈課程為例〉,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論文。
    涂志賢,2009,〈再概念化學派的課程美學探究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第88期,頁93-110。
    高建平譯、John Dewey著,2005,《藝術即經驗》(Art as experience) ,北京:商務。
    崔光宙、林逢祺主編,2000,《教育美學》,台北市:五南。
    崔光宙,2000,〈美學的概念及其教育內涵〉,收錄於崔光宙、林逢祺主編,《教育美學》4,台北:五南,頁179-22。
    莊明貞,2005,〈敘事探究及其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與研究月刊》,第130期,頁14-29。
    許尹鏵,2011,〈桑塔亞那(G. Santayana)的美學思想及其在教育美學上之蘊義〉,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許燕燕,2010,〈用台語教小學生數學kap用台語文輸入軟體教台語羅馬字?學習效果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郭媛玲,2002,〈九年一貫台語課程試辦與實施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菁,2001,〈一位國小教師美感教育教學決定之研究〉,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木金,1998,〈談美感教育與情意教育〉,《北縣教育》,第22期,頁24-28。
    陳在坤,2005,〈課程美學〉,《教育趨勢導報》,第16期,頁30-41。
    陳如億,2010,〈國小學童台語童謠創作教學及其用字研究〉,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革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2006,〈課程研究典範建構的新取向:論課程美論課程美學探究的必要性及其限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4-2413-H-032-011)。
    陳伯璋、張盈堃,2007,〈來自日常生活的教育學院:社區、課程與美學的探究〉,《教育與社會研究》,第12期,頁41-72。
    陳伯璋、盧美貴,2009,〈「慢」與「美」共舞的課程--幼兒園新課綱「美感」內涵領域探源〉,《兒童與教育研究》,第5期,頁1-22。
    陳伯璋主編,2011,《課程美學》,台北市:五南。
    陳美如,1998,〈多元文化學校的知識革命與教師重構─從「潛在課程」談起〉,《教育研究集刊》,第41輯,頁171-192。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如,2005,〈課程發展已逝?--課程發展與課程理解的關係探究〉,《課程與教學》,第8期第4卷,頁165-177。
    陳美如,2010,〈美學取向的課程與教學〉,《教育研究月刊》,第191期,頁111-115。
    陳素年,2009,〈台語融入國語文教學模式探究―以小一為例〉,台灣師大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青,2007,〈梅洛龐蒂現象學在美學範疇及台灣美感教育之蘊義〉,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閔翔與洪仁進,2007,〈追尋教學的藝術─從J. Dewey思想衍繹教師角色與教學的美感特質〉,《教育研究集刊》,第53輯第1期,頁87-118。
    陳新轉,2007,〈鄉土美感教育的美學理論與實務:「炭礦夫之歌」一首台語詩教材的創作歷程〉,《教育研究》,第157期,頁83-94。
    陳新轉,2009,〈論美與教育的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88期,頁111-128。
    陳碧玉,2009,〈小學低年級台語教科書e比較研究—以台灣、中國kap美國為對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錦惠,2004,〈教學歷程中教學美感經驗之研究—Dewey美感經驗的觀點〉,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錦惠,2005,〈教學經驗中的美感特質探討--杜威美學的觀點〉,《課程與教學》,第8卷第2期,頁15-24。
    陳瓊花,2008,〈美感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藍惠美、林明助採訪整理,《教師天地》,第153期,頁4-9。
    陳麗文,2008,〈閱讀、對話與遊戲:國小綜合活動課程美學之探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傅謹,1997,《感性美學》,吉林:東北師範大學。
    單文經主編,2004,《課程與教學新論》,台北市:心理。
    曾榮華,2006,〈一位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實踐智慧之研究:課程美學探究取向〉,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游家政,1998,〈建構主義取向課程設計的評析〉,《課程與教學》,第1卷第3期,頁31-46。
    游蒼林,2010,〈運用社區資源ê台語教學:台華雙語多媒體電子冊製作行動研究〉,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湯梅英譯,2006,Elliot W. Eisner, Alan Peshkin主編,《教育領域的質性探究:持續不斷的爭議》,(Qualitative inquiry in education: the continuing debate),台北市:文景。
    馮朝霖,2000,〈化混沌之情、原天地之美—從情意教育到教育美學〉,收錄於崔光宙、林逢祺主編,《教育美學》,台北:五南,頁1-31。
    馮朝霖,2006,〈謙卑、敢行與參化—教育美學在全人另類學校的開顯〉,收錄於李崇建,《移動的學校》,(推薦文) ,台北:寶瓶文化。
    馮鐘緯,2010,〈國小兒童台語書寫現象研究—以俗語聽寫問卷為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士哲,1996,〈環境審美經驗的理論與實踐〉,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月美,2005,〈敘事研究: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教育與研究月刊》,第130期,頁30-43。
    黃政傑主編,2010,《教學藝術》,台北市:五南。
    黃政傑,2013,〈課程轉化整合探究之概念架構研析〉,《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6卷第3期,頁1-30。
    黃惠娟,2006,〈台語教學支援人員教學實踐之研究〉,台灣師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黃嘉政,2002,〈戰後以來台灣台語教育發展之研究﹝1945-2002﹞〉,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忠斌,2009,〈美感經驗理論對教師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第88期,頁49-68。
    楊俊鴻、歐用生,2009,〈「第三空間」及其課程美學蘊義〉,《教育資料與研究》,第88期,頁69-92。
    楊國賜主編,2002,《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台北市:學富。
    楊深坑,2009,〈美育在後現現代社會中的人格陶冶功能〉,《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88期,頁1-16。
    楊智穎,2000,〈我國國小鄉土教育課程發展與實施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課程與教學》,第3卷第3期,頁31-47。
    溫明麗,2009,〈師道豈能止於民主─再論批判性思考的美學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88期,頁17-48。
    詹棟樑,1993,《現代教育哲學》,台北市:五南。
    詹棟樑,2002,《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台北市:渤海堂。
    賈馥茗、楊深坑,1993,《教育學方法論》,台北市:五南。
    廖金春,2010,《教育因設計而美好》,台北縣:時報。
    廖玫雅,2005,〈利用媒體實施國小學童美感教育的教學研究〉,台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漢寶德,2003,〈美感教育的有效途徑〉,《國家政策論壇》,第92卷第夏期,頁268-272。
    漢寶德,2005,〈漢寶德談美--美的多元觀〉,《明道文藝》,第350期,頁70-75。
    甄曉蘭與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第47卷第1期,頁1-16。
    趙天儀,1999,《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台北市:富春。
    趙天儀,2006,《台灣美學的探求》,台北市:富春。
    劉千美,1993,〈從席勒的「美育書信」論美感教育的理想〉,《哲學雜誌》,第3期,頁178-196。
    劉文潭譯 (2001)。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 (W. Tatarkiewicz原著,1980年出版)。台北:聯經。
    劉育忠,2010,〈再探美學取向的課程與教學: 幾個提問與Eisner給出的線索〉,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籌備處主辦,「美學取向課程與教學之理論建構與應用」學術論壇,3月27日。
    劉昌元,1994,《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
    劉美珠,2009,〈台北市福台語支援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問題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豐榮,2008,〈當前美感教育方向之新思維--精神性取向全人美感教育理念初探〉,《教師天地》,第153卷第4期,頁10-15。
    歐用生,2007a,〈「五感體驗」課程賞析--課程美學的觀點〉,《教師天地》,第151期,頁30-37。
    歐用生,2007b,〈詩性智慧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啟示〉,《課程與教學》,第10卷第3期,頁1-16。
    歐用生,2010,〈正在形成的社群--「美學社群」的建構〉,《中等教育》,第61卷3期,頁8-19。
    歐用生,1994,《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市:麗文文化。
    歐用生,2006,〈課程實施的敘說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第35卷第10期,頁12-19。
    歐用生,2010,〈課程美學會議記錄〉,發表於國家教育研究籌備處主辦,「美學取向課程與教學之理論建構與應用」學術論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3月27日。
    蔡清田,2010,〈課程研究論文寫作─學術之旅的首部曲〉,《教育研究月刊》,第191期,頁98-110。
    鄭安住,2015,〈論本土語言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中應有的地位〉,《教育研究月刊》,第250期,頁84-89。
    鄭淵全,2005,〈學校課程發展策略與實踐之探究〉,《教育學刊》,第24期,頁23-46。
    鄭惠文,2010,〈「美學取向課程與教學之理論建構與應用學術論壇」活動花絮〉,《研習資訊》,第27卷第2期,頁81-82。
    賴文星,2010,〈新北市現職國小台語教師教學效能調查─以參加過台語進階研習課程之教師為例〉,台灣師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毓珊,2010,〈對外台語教學自編教材設計―以台大日籍交換學生為對象〉,台灣師大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素月,2001.11.8,〈九年一貫課程的探究途徑—美學探究〉,《國語日報》,第13版。
    鍾啟泉、張華等譯,2003,比納著,《理解課程:歷史與當代課程話語研究導論》(Understanding Curriculu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鍾添騰,2005,〈課程美學的理念與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第51期,頁39-43。
    鍾鴻銘,2007,〈P. Slattery的後現代末世論課程理論〉,《教育研究集刊》,第53卷1期,頁21-54。
    鍾鴻銘,2008,〈課程研究:從概念化到後再概念化及國際化〉,《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第8卷第2期,頁1-45。
    鍾鴻銘,2011,〈美學知識論與課程研究〉,收錄於陳伯璋主編,《課程美學》,台北市:五南。
    顏佩如,2005,〈全球教育課程與教學的發展〉,《國民教育研究集刊》,第13期,頁163-183。
    嚴景珊、周叔昭譯,吉爾伯‧哈艾特著 ,1992,《教學的藝術》,台北市:協志。
    蘇雅慧,2008,〈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育?─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相對〉,《美育》,第165期,頁58-68。
    蘇雅慧,2009,〈論生命教育的終極方向─邁向美的追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88期,頁129-144。
    鐘有進,2010,〈創作兒歌在國小台語教學之研究〉,台灣師大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瑜君,2005,〈教師與課程:以在地思考為出發的創意課程經營〉,《教育與研究月刊》,130期,頁82-91。

    英文部份
    Aoki, T.T. (2005a). Imaginaries of “East and West”: Slippery curricular signifiers in education. In W.F. Pinar & R.L. Irwin (Eds.), Curriculum in a new key —The collected works of Ted T. Aoki (pp. 313-319).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arone, T., & Eisner, E. (1997). Art-based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R. M. Jaeger (Ed.), Complememtary methods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2n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Bhabha, H., & Rutherford, J. (1990). The third space: Interview with Homi Bahbah. In J.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pp. 207-211).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Deleuze, G. (1994)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trans. Paul Patton, London: Athlone Press; a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ewey, J. (1986/1938). Logic: the theory of inquiry. In Jo Ann Boydston (ed.). The Later Works, 1925-1953, Vol. 12.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Dewey, J. (1989/1934) Art as Experience. In Jo Ann Boydston (ed.) The Later Works, 1925-1953, Vol. 10.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Dewey, J. (1989/1933) Essays and How we think, revised edition. In Jo Ann Boydston (ed.) The Later Works, 1925-1953, Vol. 8. Carbondale and Edwardsvil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Dewey, J. (1980)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1916. In The MiddleWorks, 1899-1924, Vol. 9. Edited by Jo Ann Boydston.
    Dewey, J.(1997). Experience and Nature. New York: First Touchstone Editi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8)
    Egan, K. and Nadaner, D. (1988) ed., Imagination and Education, Milton D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Eisner, E. W. (1983). The arts and craft of teach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0(4), 4-13.
    Eisner, E. W. (1985). Aesthetic modes of knowing. In E. Eisner (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ways of knowing (pp.23-36).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isner, E. W. (1994) 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Eisner, E. W. (1998). The enlightened eye: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Eisner, E. W. (2002) The Arts and the Creation of Mind. Yale college: Philip Hamilton Mcmillan.
    Freire, P. (1998). Pedagogy of freedom: 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Greene M. (1970). Imagination. In Ralph A. Smith (ed.). Aethetic Concepts and Education.
    Greene, M. (1971). Curriculum and consciousnes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73(2), 253-269.
    Greene, M. (1978). Landscapes of Learning.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reene, M. (1991). Texts and margins.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61(1), 27-39.
    Greene, M. (1995). 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rumet, M.R. (1978). Songs and situations: The figure/ground relation in a case study of currere. In G. Willis (E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pp. 274-315). Berkeley, CA: McCutchan.
    Huebner, D. (1966). Curricular language and classroom meanings. In J. B. Macdonald & R. R. Leeper (Eds.) Language and meaning (pp. 8-26). Washington, D. C. :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uebner, D. (1967). Curriculum as concern for man’s temporality. Theory into Pactice, 6(4), 324-331.
    Iannone, Ron. (2001). Imagination: The Missing Link i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Education. Winter, 122:2.
    Irwin R. L. & Cosson, A. (Eds.)(2004). A/R/Tography: Rendering self through arts-based living inquiry. Vancouver: Pacific Educational Press.
    Kesson, K.R. (1999). Toward a curriculum of mythopoetic meaning. In J.G. Henderson, K., R. Kesson (Eds.) Understand democratic curriculum leadership. (pp. 84-105) N.Y. : Teachers College.
    Lewis, P.J. (2009). Who in this culture speaks for children and youth? In Lewis, P.J., Jennifer Tupper (Eds.). Challenges bequeathed: Taking up the challenges of Dwayne Huebner. (pp. 13-24) London: Sense Publisher.
    Macdonald, J. B. & Purpel, D.E. (1988). Curriculum and planning: visions and metaphors. In J.R. Gress (Ed.). Curriculum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eld (pp. 305-321). Berkeley, Calif: 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Mann, J. (1975). Curriculum criticism. In W. Pinar (Ed.), Curriculum theorizing- the reconceptualists (pp. 133-148). Berkeley, CA: McCutchan.
    Merleau-Ponty, M. (1962).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C. Smith, Tran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Macdonald, J. B (1967). An example of disciplined curriculum think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6(4), 166-171.
    McMillan, M. (1995), Education through the imagination. England: Thoemmes Press.
    Merleau-Ponty, M. (1962).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Oakeshott, M.(1967).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R. S. Peters (Ed.),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pp. 156-176). London: Routledge.
    Padgham, R. E. (1988). Correspondences: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theory and twentieth century arts. In W. F. Pinar (E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pp. 359-379). Scottsdale, AZ: Gorsuch Scarisbrick.
    Pinar, W.F. & Grumet, M.R. (1976). Toward a poor curriculum. Dubuque, IA: Kendall/Hunt.
    Pinar, W.F.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Pinar, W.F., Reynolds, W. M. , Slattery, P. & Taubman,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Roy, K. (2003). Teachers in nomadic spaces—Deleuze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Peter Lang.
    Schiller, F. (1967).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lattery, P. (1995). A postmodern vision of time and learning: A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mmission Report Prisoners of Time.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65(4), 612-633.
    Slattery, P. (1996, April). Hermeneutics: A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 refle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N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10144)
    Wang, H.Y. (2004). The call from the stranger on a journey home: Curriculum in a third space. New York: Peter Lang.
    Wilkinson, R. (1975/1997), 余振民譯。教育的藝術—世界性的華德福教育。台北:光佑。
    Vallance, E. (1991). Aesthetic Inquiry: Art criticism. In E.C. Short (ed.), 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 (155-172).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網站資料
    102年新北市教育統計年報,http://www.ntpc.edu.tw/_file/2052/SG/38048/45628.html
    全國法規資料,「法規類別行政教育部」,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lassListN.aspx?TY=04006012
    美學導論http://web.nkuht.edu.tw/97project-2/preview.html
    美學研究網http://www.aesthetics.com.cn/
    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辭辭典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compile1_1_1.jsp
    教育部語文成果網閱讀越懂閩客語
    http://language.moe.gov.tw/result_l.aspx?classify_sn=46&subclassify_sn=497&content_sn=41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本土語言教學現況之整合型研究」,http://ceag.tn.edu.tw/modules/ceag/teach.php?TeamID=5&NewsID=2216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學中美感經驗的探索與課程建構http://man.ntue.edu.tw/109944009/aesthetics/
    A/r/tography http://m1.cust.educ.ubc.ca/Artography/
    The Maxin Greene Center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Social Imagination dhttp://www.maxinegreene.org/index.html
    新北市閩南語輔導團電子書補充教材繪本成果http://tesag.ntpc.edu.tw/web/1taiwanest/default.asp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