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徐政達
Hsu, Cheng-Ta
論文名稱: 臺灣特有種鳥類之插畫設計創作研究以青花瓷風格為例
Research on the Illustration Design of Taiwan's Endemic Birds -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Style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許和捷
Hsu,Ho-Chieh
口試委員: 許和捷
Hsu, Ho-Chieh
傅銘傳
Fu, Ming-Chuan
薛佑廷
Hsuen, Yu-Ting
口試日期: 2024/05/1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5
中文關鍵詞: 臺灣特有種鳥類青花瓷風格插畫設計
英文關鍵詞: Taiwan’s endemic birds,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style, illustration design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半結構式訪談法創作實證法文獻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71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影響,物種的生存權受到了脅迫,2023年臺灣文博會舉辦了《臺灣特有種》IP館特展,利用可愛詼諧的IP圖像,擬人化的動物吸引大眾的注目。因此本創作研究聚焦於臺灣特有種鳥類進行物種相關分析與圖像案例進行分析,輔以青花瓷風格,樹立當代圖像典範。文獻探討方面本創作研究以符號學為基礎,分析青花瓷相關發展脈絡與臺灣特有種鳥類圖像案例,將青花瓷百年間發展的色彩意象與臺灣特有種鳥類的造型,做跨時代的結合。針對:圖像符號發展脈絡研究、青花瓷相關發展脈絡概況、臺灣特有種鳥類相關研究分析做深度了解與探討。研究個案取樣原則以在臺灣本土發展五年以上,並以青花瓷為主題的品牌。最後透過創作實證法,總結上述文獻記載與實際經驗,創作出一系列以臺灣特有種鳥類為主題,青花瓷為風格的圖像創作,以「虛實青森」為創作主題,分三大系列「松之傲骨」、「國色牡丹」及「繁華傲骨」每系列各五幅,作爲本創作研究創作成果。運用青花瓷元素之色彩意象營造現代圖像設計新指標、解構當代青花瓷風格擘劃幾何造物的典範、應用臺灣特有種鳥類喚起臺灣在地性文化與物種多元性、應用符號重組毗鄰聚合樹立視覺新風格。

    Due to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 the survival right of many species is under threat. In 2023, the Creative Expo Taiwan held a special exhibition in the "Taiwan Endemic Species" IP exhibition, using cute and humorous IP images and anthropomorphic animals to catch the public's atten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species-related analysis and image model analysis of endemic birds in Taiwan, demonstrated with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style to establish a contemporary image model.
    From the literature aspe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semiotics,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nd the cases of the images of Taiwan's endemic birds, and combining the color imagery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over a century with the shapes of Taiwan's endemic birds across generations. Conduct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discussion of: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image symbols, over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nd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of Taiwan's endemic birds.
    The sampling principle for the research cas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aiwan for more than five years and hav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s the brand theme. Finally, through creative empirical methods, we summarized the above-mentioned documentary records and real experiences to create a series of image creations with the theme of Taiwan's endemic birds and the style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with "Virtual and Real Aomori" as the creative them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series with five paintings under each series of "Proud of Pine", "exceptional beauty of Peony" and "Proud of Prosperous", as the creativ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Using the color imagery of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elements to create new direction for modern image design, deconstructing the contemporary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style to create a model of geometric creations, using Taiwan's endemic birds to evoke local culture and species diversity, while using symbols to reorganize adjacency and aggregation to establish a new visual style .
    Keywords: Taiwan’s endemic birds,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style, image design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 一、 喚起環境保育意識 2 二、 擷取青花瓷色彩映照臺灣高山藍天白雲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3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一、 臺灣特有種鳥類 4 二、 青花瓷風格 4 三、 插畫 4 四、 圖像設計 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六節 研究架構 6 一、 緒論 6 二、 文獻探討 6 三、 個案研究分析與深度訪談探討 7 四、 創作理念與作品展現 7 五、 結論與建議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圖像符號發展脈絡研究 9 一、 圖像學的意義 10 二、 符號學的意義 12 三、 以符號為主的圖像創作類型分析 18 第二節 青花瓷相關發展脈絡概況 22 一、 青花瓷對世界的影響 22 二、 青花瓷的色彩文化意涵 26 三、 青花瓷在各領域的當代技術應用 27 四、 青花瓷在當代藝術上之創作分析 35 第三節 臺灣特有種鳥類相關研究分析 42 一、 相關文獻記載研究 42 二、 鳥類物種現況分析 44 三、 以臺灣特有種鳥類為主的創作分析 47 四、 文獻探討小結 5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2 第一節 個案研究分析 52 一、 「三星四季青花瓷」品牌分析 53 二、 「趣遊碗」品牌分析 60 三、 「楊莉莉青花」品牌分析 65 四、 個案研究之核心要點 70 第二節 深度訪談探討 70 一、 受訪者 A 訪談分析 71 二、 受訪者 B 訪談分析 73 三、 受訪者 C 訪談分析 74 四、 專家訪談之歸納要點 76 第肆章 創作理念與作品展現 77 一、 從文獻探討中研究總結 77 二、 從個案研究中研究總結 77 三、 從深度訪談中研究總結 77 第二節 創作理念 78 一、 創作作品要素之符號分析 78 第三節 創作表現說明 79 一、 繪圖技法說明與應用 80 二、 構圖法說明與應用 82 第四節 創作主題與作品說明 84 一、 「虛實青森」之「松之傲骨」系列 84 二、 「虛實青森」之「國色青丹」系列 96 三、 「虛實青森」之「傲骨繁花」系列 108 四、 文創商品應用 120 五、 環境海報應用 123 六、 創作展覽紀錄 128 七、 創作效度調查 13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35 第一節 創作結果與結論 135 一、 應用符號重組毗鄰聚合樹立視覺新風格 135 二、 以文創商品形式推廣物種表徵 135 三、 環境保育意識於不同載體的展現 136 四、 本創作研究成果對臺灣特有種鳥類有正向提升效果 136 五、 幾何與留白設計誕生融入生活 13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7 一、 新媒介延續青花瓷風格的發展 137 二、 納入棲息地與環境豐富插圖紀實性 137 三、 載體需多元呈現使展覽核心價值完整 137 參考文獻 138 附錄(一)、受訪者之訪談題目 142 附錄(二)、受訪者之訪談逐字稿 144

    Clements, J. F., T. S. Schulenberg, M. J. Iliff, B.L. Sullivan, and C. L. Wood.(2012).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ersion 6.5.
    Clements, J. F., T. S. Schulenberg, M. J. Iliff, B.L. Sullivan, and C. L. Wood.(2012).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ersion 6.6.
    Clements, J. F., T. S. Schulenberg, M. J. Iliff, B.L. Sullivan, and C. L. Wood.(2013).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ersion 6.8.
    Clements, J. F., T. S. Schulenberg, M. J. Iliff, D. Roberson, T. A. Fredericks, B. L.Sullivan, C. L. Wood.(2016). The eBird/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v2016.
    Clements, J. F., T. S. Schulenberg, M. J. Iliff, S. M. Billerman, T. A. Fredericks, B. L. Sullivan, and C. L. Wood.(2019).The eBird/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2019.
    Clements, J. F., T. S. Schulenberg, M.J. Iliff, B.L. Sullivan, and C.L. Wood.(2010).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Version 6.4.
    Erwin Panofsky(1972) . Studies in Iconology: humanistic Themes in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 Fiske(1990)。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譯,1995)。臺北市:遠流。
    Michel Foucault(2002).The order of Things:An Archeology of Human Scieces.London: Routledge,p23
    Umberto Eco(1976).A Theory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 Press.p7.
    Umberto Eco(1999).Kant and the Platypus: Essays o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
    E.H. Gom brich(1990)。象徵的圖像:貢布里希圖像學文(楊斯梁、范景中編選)。上海市:上海書畫。
    丁宗蘇、吳森雄、吳建龍、阮錦松、林瑞興、楊玉祥、蔡乙榮(2023)。2023年 臺灣鳥類名錄。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北,臺灣。
    仉鳳皋(1995)。中國剪紙的起源與歷史。北京市:文化藝術。
    王伯敏(2006)。中國民間剪紙史。杭州市:中國美術學院。
    王斐(2022)。青花瓷元素在現代商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探析。天工,(18),52-54。
    王嘉驥(2002)。臺灣當代藝術奇觀化的審思-從「粉樂町」、「好地方」、「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三展談起。典藏今藝術,(114),56-60。
    朱柔若(2000)。(原著Thomas Herzo,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Research Methods and Data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新北市:揚智。
    李理、李曉麗(2020)。宮中邂逅—當青花瓷遇見剪紙。收藏家 (Collectors),07,37-44。
    李博一(2019)。中國現代外銷青花瓷藝術品的創新與發展。中國地名,(09),64
    李樂山(2015)。符號學與設計。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肖偉(2017)。論「八五」新潮美術運動。美與時代(中),(05),120-121。
    阮錦松、丁宗蘇、吳森雄、林瑞興、楊玉祥、蔡乙榮、潘致遠(2012)。2012年臺灣鳥類名錄。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北,臺灣。
     尚榮安(2001)(原著Robert K.Yin)。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2nd ed.)。新北市:弘智。
    東方多多(2018)。青花瓷中的「青白」色彩藝術。藝術評鑑,23,67-69。
    林大利、呂翊維、潘森識(2020)。臺灣國家鳥類報告(吳建龍、林大利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灣。
    林瑞興、丁宗蘇、阮錦松、蔡乙榮、潘致遠、歐陽建華、羅柳墀(2010)。2010年臺灣鳥類名錄。中華飛羽。23(3): 66-95。
    林瑞興、呂亞融、楊正雄、曾子榮、柯智仁、陳宛均(2016)。2016臺灣鳥類紅皮書名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南投,臺灣。
    林演慶(2002)。包裝插圖式樣化設計對辨識效率之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金子修也著(2008)。包裝設計:夜晚和地球都是包裝(廖志忠譯)。臺北市:博遠。
    姚村雄、陳俊宏、邱上嘉(2008)。日治時期美術設計的「臺灣圖像」符號分析,設計學報,13(2),69-87。
    倪旻萱、柯智仁(2021)。TBIA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成立。自然保育季刊,116,86-87。
    孫巾詟(2018)。青花瓷紋樣藝術與現代服裝設計的嫁接。美術教育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01,79。
    徐智明、胡盛(2017)。藍印花布元素在青花瓷藝術中的應用研究。中國陶瓷,53(5),87-89。
    徐素霞(1996)。插畫是獨立而完整的藝術 。雄獅美術,(302)。
    高雲鵬、魏昀贇(2021)。17世紀中國青花瓷和荷蘭代爾夫特藍陶色彩形態互動影響研究。藝術與設計(理論),2(09),125-128。
    張三聰、薩木布拉(2014)。明、清青花對伊萬里染付的影響。陶瓷學報,(06),681-685。
    張珍變(2018)。論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藝術品鑒(Appreciation),33,221-222。
    張錦華等(1995)。John Fiske(1990)著。傳播符號學理論(In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臺北市:遠流。
    張櫻瀚(2020)。「古典工藝」顏值超高!簡單易上手的藍曬法印相。https://www.photoworld.com.cn/post/131755
    曹周妍(2012)。從韓國文獻看15-16世紀中韓兩國的瓷器交流。南方文物,(03),117-124。
    梁接陽、吳小燕(2016)。淺談青花瓷的歷史以及影響。景德鎮陶瓷,(04),36-37。
    許鳳火(1988)。產品造形設計方法,大同學報,(14),119-131。
    郭立傑、於斐玥(2017)。淺析青花瓷元素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工業設計 (Industrial Design),03,131。
    陳永寬(1988)。結構主義與符號學(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原作者Terence Hawkes)。臺北士:南方。
    陳俊宏、楊東民(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臺北市:全華。
    曾恬恬(2015)。「高鐵-故宮南院」青花龍紋彩繪列車首發。https://www.peoplemedia.tw/news/7774e6a7-422b-44f3-ba26-3243d0046c5e
    黃文叡 (2002)。現代藝術啟示錄。臺北市:藝術家。
    楊玉祥、丁宗蘇、吳森雄、吳建龍、阮錦松、林瑞興、蔡乙榮(2020)。2020年臺灣鳥類名錄。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北,臺灣。
    楊玉祥、丁宗蘇、吳森雄、阮錦松、林瑞興、蔡乙榮、潘致遠(2014)。2014年臺灣鳥類名錄。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北,臺灣。
    楊宙航(2002)。產品品牌造形風格之識別研究-以行動電話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楊富裕(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臺北市:亞太圖書。
    葉晶璟(2009)。納故吐新—淺談“青花瓷”服飾創新。科教文匯(中旬刊)(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12,268-269。
    鄒永成(2002)。消費者對飲料包裝設計之偏好研究:以臺北市青少年為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臺北市。
    翟鵬(1977)。臺灣鳥類生態隔離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生物學研究所,臺中市。
    趙希武、丁斌(2006)。中國青花瓷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與影響。美與時代,(12),57-59。
    劉謙功(2005)。荷蘭德爾夫特陶瓷的美學特征及其意義。裝飾藝術研究,12,18-19。
    潘致遠、丁宗蘇、吳森雄、阮錦松、林瑞興、楊玉祥、蔡乙榮(2017)。2017年臺灣鳥類名錄。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臺北,臺灣。
    鄧成連(2002)。最新包裝設計實務。臺北市:星狐出版社。
    黎煥延、黃嘉勝(2008)。當代臺灣攝影裝置藝術表現內涵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2(2),25-50。
    謝文全(2009)。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臺北市:五南。
    謝東山(2002)。臺灣美術批評史。臺北市:洪葉文化。
    顧津銘(2010)。青花元素應用于公共空間的設計初探。改革與開放(Reform & Opening ),(24),197-19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