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美萍
Mei-Ping Hung
論文名稱: 慈濟教聯會社區成人教育方案發展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美和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慈濟社區成人教育方案發展
英文關鍵詞: adult education, Program development, Tzuchi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1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社區成人教育和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理論之觀點,探討慈濟基金會之社會教育實踐;探討慈濟教聯會所辦理之南港、汐止社區親子成長班之教育活動現況、特色與問題;了解參與南港、汐止社區親子成長班的家長對於方案的意見及其學習需求;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宗教團體辦理親子成長班發展活動方案之參考。
    為達上述目的,首先透過文獻探討,從佛教慈濟基金會的社會教育理念、社區成人教育之相關概念及其哲學基礎、方案發展理論、慈濟南港汐止社區教聯會辦理親子成長班之現況等四個方面進行文獻探討;其次,本研究是採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參與觀察法作為研究工具,並得到下列之結論:
    一、證嚴法師之社會教育理念與人文主義成人教育哲學之觀點比較:相似處-兩者皆認為人性本善,知識是從生活經驗中學習而來的,重道德教育,以真實生活為教材,教師非傳道者角色,師生間互相尊重,人人皆有責任促進自己和他人擁有更美好之生活。相異處-從教育目標來看,人文主義是求個人的自我實現,而證嚴法師是以天下無災難為目標;人文主義的課程需和學習者的興趣和需求做一結合,證嚴法師則無此論述;證嚴法師特別強調教師多重、神聖之角色特性,人文主義則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是引導學習者。
    二、慈濟南港、汐止親子成長班方案發展之現況、特色與問題
    (一)現況:(1)組織架構:總召集人、進修組、文書組、教案組、活動組、場務組、班媽媽與班老師;(2)方案發展者以自身參與慈濟活動的經驗,設計整個活動內容;(3)活動場地:六次活動中,有四次在學校,另有二次至外地舉辦活動;(4)口耳相傳的招生方式;(5)設定主題與內容:總召集人與教案組教師設計活動主題與內容,其主題分別是「精勤」、「守法」、「關懷之旅」、「仁愛」、「恭敬」、「生命教育」;活動以兒童為主要對象,家長為輔;內容以大愛引航與家長講座中慈濟人文精神之分享為重點;授課之教師需能將慈濟人文精神融入教學活動;兒童的課程以靜思語為教材,家長則是慈濟師兄姐的經驗分享。
    (二)特色:方案發展者在發展方案時,受證嚴法師的社會教育理念之影響;靜思語為主要教材;依對象不同,而將課程主要區分成親子互動、小孩的大愛引航課程與家長講座之時間;家長講座之內容較強調傳統婦女的角色;活動中以手語歌來營造感性的學習環境;參與志工的特質為親切、友善;志工團隊關係良好;方案發展者在發展方案時須將慈濟人文精神(慈、悲、喜、捨)融入方案內容中;活動場地與學校結合;將活動中所學之慈濟人文精神應用在服務學習的對象上;是一個長期且收費低廉的活動;參與活動者對親子成長班的評價甚高。
    (三)問題:社區需求並非親子成長班發展方案之考量因素;親子成長班在選擇教材時並無考量學習者本身的經驗;親子成長班並未符合成人教育方案中組織架構之彈性原則;親子成長班與成人教育方案發展中之設計原則不符;親子成長班在選擇師資部分與成人教育方案發展之觀點不符;並未重視性別之需求;授課教師所使用之教材內容,較偏重傳統婦女之角色特質。
    三、建議
    (一)對慈濟南港、汐止社區親子成長班方案發展之建議:設定活動區域;與學習者的經驗和需求相結合;師資的選擇;家長講座之教材內容。
    (二)對後續研究之建議:研究方法-可從兩方面進行,一為對所有慈濟辦理之親子成長班做問卷調查,一為深入參與觀察與分析所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氣氛的營造等
    (三)研究內容:可從女性議題、服務學習或關懷社區發展等層面深入探討活動內容。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佛教慈濟基金會的社會教育理念………………………………….9 第二節 社區成人教育之相關概念及其哲學基礎………………………...17 第三節 方案發展理論………………………………………………………27 第四節 慈濟南港、汐止社區教聯會辦理親子成長班之現況……………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46 第一節 研究流程……………………………………………………………46 第二節 研究對象……………………………………………………………4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47 第四節 研究程序……………………………………………………………50 第五節 資料處理……………………………………………………………51 第四章 慈濟南港、汐止社區親子成長班方案發展之現況與分析…………..52 第一節 方案發展者之訪談內容分析… …………………………………...52 第二節 參與親子成長班家長之問卷調查結果分析………………………75 第三節 綜合與討論…………………………………………………………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5 第一節 結論………………………………………………………………..105 第二節 建議………………………………………………………………..109 參考文獻………………………………………………………………………..111 附錄一 訪談內容大綱…………………………………………………………118 附錄二 問卷內容………………………………………………………………121 附錄三 慈濟南港、汐止社區親子成長班課程表…………………………..124 附錄四 慈濟南港、汐止區親子成長班招生簡章…………………………..127 附錄五 慈濟南港、汐止區親子成長班學員手冊……………………………128

    一、中文文獻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
    尤振卿(1999)。性地開出智慧花。靜思語教學月刊,26:6-9。
    王秋絨(1997)。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王順民(1998)。宗教福利。台北:亞太圖書。
    王秋絨(1999)。我國成人教育學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與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頁481-526。台北:揚智。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內政部統計處(2002)。台閩地區各宗教教務概況。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統計處(2002)。社區發展工作。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統計處(2002)。九十年度台閩地區社區發展工作成果。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古宏深(1999)。「大愛引航」教材的精神和特色。靜思語教學月刊,29:2。
    台北市主計處(2001)。台北市統計要覽。台北:台北市主計處。
    台北縣政府(2001)。台北縣統計要覽。台北縣:台北縣政府。
    李建興(1992)。社區教育與課程設計。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主編,成人教育,頁113-138。台北:台灣書店。
    李令儀譯(1995),B. Friedan著。女性迷思:女性自覺大躍進。台北:月旦。
    邱天助(1992)。女性主義教育學與Mezirow觀點轉換學習。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婦女教育(頁197-216)。台北:師大書苑。
    邱淑芬(1995)。基督教會辦理社區成人教育活動之現況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秀芷(2001)。大愛: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台北:天下文化。
    林美和(1992)。學習型態的剖析及其在成人教育之研究。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婦女教育(頁179-196)。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4)。整建社區社會凝聚社區意識。社教雙月刊,61:32-39。
    林振春(1995)。學校推動社區家庭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各國社區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林美和(1997)。女性觀點的成人婦女教育課程。成人教育,37:9-15。
    林天印(1997)。推動社區教育實現「學習社會」理想。社區發展季刊,79:189-200。
    林芳玫(2000)。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林美和(2003)。女性心理學研究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郭為藩主編,成人學習-心理學的探討(頁125-153)。台北:心理。
    佛教慈濟基金會(2000)。慈悲濟世-佛教慈濟基金會簡介。花蓮:佛教慈濟基金會。
    佛教慈濟教師聯誼會(2001)。慈濟教師培訓學佛營手冊。台北:佛教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佛教慈濟基金會(2002)。慈濟基金會簡介。台北:佛教慈濟基金會。
    吳鄉泉(1999)。佛教慈濟功德會的成人教育角色功能與發展途徑初探。成人教育,47:47-53。
    洪秀容(1989)。屏東縣三地鄉居民社區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灣師大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為藩(1994)。人文主義的教育信念。台北:五南。
    陳迺臣(1997)。教育哲學導論-人文、民主與教育。台北:心理。
    莊子秀(2000)。後現代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許淑燕(2000)。文化脈絡中的社會行動-慈濟教聯會之社區教育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雅惠譯(2002),P. Jarvis著。成人及繼續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教育部(1998)。「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中程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教育部附屬社教機構通訊錄。台北:教育部。
    黃政傑(1995)。成人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1996)。推展社區成人教育,加強社區意識。社教雙月刊,30:5-11。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台北:五南。
    黃淑玲(2000)。烏托邦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黃懷秋(2001)。台灣天主教的宗教教育回顧與展望。輔大宗教系主編,宗教教育理論、現況與前瞻,頁235-254。台北:五南。
    曾漢塘&林季薇譯(2000),Noddings, N. 著。教育哲學。台北:弘智。
    善慧書苑編輯(2001)。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二○○一春之卷。台北:慈濟文化。
    楊國賜(1988)。社會教育的理念。台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94)。宗教與成人教育。成人教育,17:2-6。
    楊國德譯(1995), E. J. Boone著。成人教育與社區-談社區本位的方案規劃。成人教育雙月刊,24:27-34。
    張尤雅(1998)。佛教成人教育課程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慈濟教師聯誼會編(1999)。大愛引航-國民小學靜思語教學指引。台北:靜思文化。
    慈濟基金會台北分會文史部(2001)。2001慈濟年鑑。台北:靜思文化。
    慈濟道侶(1997)。全省社區工作推展研討會召開-以戒為組織,以愛來管理。慈濟道侶,268:2。
    慈濟道侶(2000)。歲末祝福落幕,社區志工孕生-預約一起服務社區。慈濟道侶,337:5。
    慈濟大學秘書室(2002)。良師之道-證嚴法師對於教育的開示--格言篇。台北:靜思文化。
    慈濟教聯會(2002)。2002慈濟教師培訓學佛營手冊。台北:慈濟教聯會。
    慈濟北區教聯會(2002)。2002暑假慈濟教師培訓學佛營手冊。台北:慈濟北區教聯會。
    蔡培村(1996)。高雄市社區成人教育體系之規劃研究。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
    證嚴法師(1990)。慈濟叮嚀語。台北:佛教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證嚴法師(1999)。不求責任輕,只求力量增。慈濟月刊,397:6-8。
    證嚴法師著/吳鈴嬌整理(1992a)。慈濟心蓮一。台北:時報文化。
    證嚴法師著/吳鈴嬌整理(1996a)。慈濟心蓮二。台北:時報文化。
    證嚴法師著/高信疆主編(1996b)。靜思語一。台北:九歌。
    證嚴法師著/高信疆主編(2000a)。靜思語二。台北:九歌。
    證嚴法師著(2000b)。美的循環-談生生世世。台北:天下文化。
    證嚴法師(1991)。自在的心靈。台北:希代。
    證嚴法師(1992b)。生活的智慧。台北:九歌。
    證嚴法師著(2001)。希望的引航師1。台北:靜思文化。
    證嚴法師著(2002)。希望的引航師2。台北:靜思文化。
    證嚴法師(2000c)。心靈之窗-守護真心、重建希望。台北:慈濟文化。
    鄧運林(1995)。成人教育與自我導向學習。台北:五南。
    鄧運林(2001)。成人教育哲學導論。高雄:麗文文化。
    簡成熙譯(1995),Knight, G. R. 著。教育哲學導論。台北:五南。
    鄭祥福(2000)。後現代主義。台北:揚智。
    鄭花(2000)。親師生靜思快樂成長-「老師心、親子情」親子成長班。慈濟教育聯誼會會訊,4:22-27。
    鄭至慧(2000)。存在主義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鄭至慧、劉毓秀、葉安安、顧效齡合譯(1997),J. B. Miller著。女性新心理學。台北:女書。
    劉毓秀(2000)。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謝秀芬(1998)。台灣女性的家庭角色觀與工作觀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4),頁1-34。
    魏惠娟(2000)。成人教育方案規劃的要素與困境分析。成人教育學刊,4:249-274。
    魏惠娟(2001)。成人教育方案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釋見潤(1997)。佛教成人教育課程規劃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寶喜(1982)。中國社區教育的溯源與取向。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各國社區教育,頁1-18。台北:幼獅文化。
    二、西文文獻
    Abbott, P. & Wallace, C.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New York: Routledge.
    Andrea, P. & Scott, P. (1997). Family literacy:examining practice and issuews of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40(8), 596-606.
    Apps, J. W. (1991). Mastering the teaching of adults. Malabar, Fla.: Krieger Pub. Co.
    Boone, E. J. (1985). Developing Programs in adult education. N. J.: Prentice-Hall Inc.
    Brookfield, S. (1983). Adult Learners,Adult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Milton Keynes:Open Univ. Press.
    Caffarella, R. S. (1994). Planning programs for adult learners. Jossey-Bass Inc.
    Caffarella, R. S. (1998). Planning programs for adults: An interactive process. Adult learning, 10(2) .
    Canfield, A. A. & Lafferty, J. L. (1974). Learning styles inventory. Birmingham, MI:Humanicsmedia.
    Cropley, A. J. (1980). Towards a system of life education som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N. Y. Pergamon Press.
    DeMott, N. L. & Blank, J. W. (1998). Evaluation in Adult Religious Education. Religious Education, Fall98, Vol. 93.
    Elias, J. L. & Merriam, S. (1995).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 Huntington, N. Y.: Krieger.
    Fellenz, R. A. & Coker, L. W. (1980). Toward a definition of adult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dult and continuing. Chicago: Marquis Academia Media.
    Hansman, C. A. & Mott, V. W. (1999). Philosophy, Dynamics and context: program planning in practice. Adult learning, Vol. 11 Issue 2.
    Hiemstra, R. (1972). The educative community: linking the community, school and family lincoln. Nebraska: professional educators publications.
    Hiemstra, R. (1975). The educative community in action. Adult leadership 24:82-5.
    Hopper, Diana Lynn (1987). A study of women’s adult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implication for adult education. Educ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Husen, T. &Postlethwaife, T. N. (eds.) (1985).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Vol. 6. Pergamon Press Ltd.
    Isaac,E. P. & Valentine, T. (2001). Understanding African learners’ motivations to learn in church-based adult education.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52(1), 23-38.
    Gilligan,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Psych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im, K. H. (1996). Introduction of Korean adult educarion practice: towar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dult learning, Vol. 7, Issue 6.
    Knowles, M. 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nowles, M. S. (1998). The Adult learner. Woburn, M. A.:Butterworth-
    Heinemann.
    Miller,J.B.(1986). Towards a new psychology of women. Boston:Beacon Press.
    Marie, G. & Maurice, T. (1995). Adult religious education. Paulist Press.
    Orsi, M. P. (1994). Catechesis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ligious education, Summer94, Vol. 89 Issue 3.
    Parsons, S. F. (1993). Feminist challenges to curriculum design. Culture and Process of adult learning. Londou: Rout ledge.
    Ralf, ST. (1998). On the commonplace: reclaiming community in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Volume 49, Number 1.
    Rennie, J. (1990). Why community education? In C. Poster & A. Kruger( eds.) 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Rogers, C. R. (1951). Client-Certered Therapy. Boston:Houghton-mifflin.
    Rogers, C. R. (1969). Freedom to learn. Columbus, Ohio:Merrill.
    Rogers, C. R. (1984).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facilitation of learning. Selected Writings. Robert E. Krieger Publishing Co., Inc.

    QR CODE